《世界上下五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格尔尼卡》4米多宽,约9米长,是举世闻名的杰作。这幅作品以白黑、灰为基调,弥漫着悲壮的气氛。画面上画有众多的人物,他们挣扎、控诉、呼号,作品中有四位妇女,她们尖叫着,哀号着,有的正从着火的楼上逃跑,有的正抱着死去的婴孩仰天哭喊,有的无望地伸展着手……画的左上方,有一头立着犄角的冷漠无情的牛,人工调配的太阳是一匹被长矛刺穿背部的马……
毕加索说《格尔尼卡》具有象征意味:公牛代表了残暴和黑暗,马代表了人民……毕加索不仅控诉了德军在格尔尼卡犯下的罪恶,同时也控诉所有战争的罪恶。
1944年9月,毕加索加入了法国共产党。
1949年,毕加索向国际会议—;—;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捐献了一幅石版画,画上是一位俊秀美丽的少女头像,边上有一只振翅欲飞的鸽子。
这幅画简洁明快地表达了人民爱好和平的热切愿望,画上那只可爱的白鸽,立即成为和平的象征,迅速出现在世界各地,被人们称为“和平鸽”,毕加索则被称为“和平鸽之父”。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作了一首诗:
毕加索的和平鸽展开翅膀,
翱翔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
任何力量也无法,
阻止它的翱翔。
1971年,毕加索90诞辰。法国卢浮宫举办了毕加索的画展。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亲自主持了画展的开幕式,他说:“毕加索是一座火山……无论画女人的面容还是小丑,都迸发出青春的火焰。”
1973年4月7日,患流感的毕加索死在自己的画室里。他曾说过;“回到斗牛场吧,在哪里死得其所。”他终于壮烈地死在自己的“斗牛场”上了。他死后留下了1800幅油画,3万件版画,7000多幅素描。
慕尼黑阴谋
    当日本的铁蹄踏入中国的时候,欧洲上空也弥漫着浓厚的战争气氛。
1938年3月,德国一枪不发,便吞并了奥地利,接着又紧盯下一个目标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地处欧洲中心,德国人占领捷克后,就可以把它做为向东进攻苏联的跳板,向西进击英、法的重要阵地了。
在靠近德捷边境的捷克苏台德区,有300多万日耳曼人。希特勒利用这地区居民和德国人同一种族的关系,在那里也搞了纳粹党组织,并指挥他们不断制造事端,要求“自治”。实际上是要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归附德国。
希特勒叫嚷着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要替他们“伸张主义”。他扬言要对捷发动战争,又大规模的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调集军队,拟订了“绿色计划”,准备10月1日为进攻捷克的日子,
眼看兵临城外,捷克政府也加强边境的作战兵力。两军对峙,战争似乎就要一触即发了。
在这危急时刻,最伤脑筋的是英法等国领导人,英国首相张伯伦彻夜不眠。
1938年9月13日,希特勒收到张伯伦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文是:“由于局势越来越严重,我有意前来看你,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我想乘飞机前来,并准备明天动身。”堂堂的大英帝国首相,为何要如此迫不及待地求见希特勒呢?
原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在英法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如果德军进攻捷克,英法按照条约规定必然卷入对德战争中,西欧的战火就将蔓延开来。由于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张伯伦紧张万分,法国首相达拉第也胆战心惊,达拉第打电报给张伯伦,催他去见希特勒,要他“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9月15日张伯伦匆匆赶路,生平第一次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在慕尼黑着陆。之后,又乘坐3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德国的贝斯加登拜见希特勒。
希特勒喜出望外,他正在为侵略捷克的事大伤脑筋。因为当时的德军实力有限,准备攻打捷克的只有12个师,而捷克却有35个装备精良的师;德国的国防军参谋部反对侵略捷克的军事冒险;如果英法坚决站在捷克一边,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如今张伯伦登门求和,这不是现成的敲诈机会吗?希特勒和张伯伦的谈判在一间密室秘密进行。据战后查获的当时翻译官的笔记透露,当时希特勒大谈他对德国人民、对国际和平、对德英亲善的“功劳”。最后他杀气腾腾地威胁道:
“不论用什么办法,这次都要解决捷克境内300万日耳曼人的问题,就是为此打一场世界大战,也在所不惜。”
深怕战火烧身的张伯伦连忙反驳:“如果元首决定动武,那我们还有什么谈判的必要?”
希特勒猛然提问:“英国是否同意割让苏台德区?”这时的希特勒已不是谈苏台德日耳曼人自治的问题,而是赤裸裸地要求把这一地区割让给德国了。
这一问题并没使张伯伦大为吃惊,来谈判之前,他已同法国商定,两国决不会帮助捷克作战,而且决心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求和希特勒妥协了。
张伯伦慢条斯理地说:“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在德国之内还是之外,原则上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这暗示他同意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了。
9月16日,张伯伦回到伦敦。当晚召开内阁会议,鼓吹只有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才能阻止希特勒进犯整个捷克。9月18日达拉第也愁眉苦脸地赶到伦敦。经过一番秘密的策划,英、法炮制了一项出卖捷克的计划:“凡是苏台德区日耳曼居民占50%以上的全部领土,都直接转让给德意志帝国”。
第二天,英、法两国向捷政府提出割让苏台德区给德国的“建议”。在人民的压力下,捷克政府起初拒绝这一“建议”。英、法以解除盟约要挟,还警告如果因此发动战争,威胁到欧洲的利益,捷克要负全部责任。在万般无奈之下,捷克政府只好屈从英法的利益,同意割让领土。
9月29日,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和达拉第等在慕尼黑的“元首官”里进行会谈。其实这次会谈没有新的内容,只是给已达成的交易补办个手续。
第二天凌晨1时半,四国便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根据协定,捷克必须从10月1日开始的十天内,把苏台德区及其附属的一切设备无偿地交给德国。捷克的两名代表在会谈前已经来到,但不许参加会谈,只能在会议室外的隔壁房间里等待四个大国的判决。
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说,占领苏台德区是他对西方最后一次领土要求。但在第二年的3月,德国就侵占了整个捷克。再过五个月,就以侵略波兰挑起了对英、法的全面战争。英、法两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惜牺牲小国的利益。去助长法西斯的野心,最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消灭褐色瘟疫”
    1932年冬。一个寒冷的早晨,罗曼·;罗兰家的门铃响了起来。德国驻日内瓦领事带着两名随从登门造访。
“尊敬的罗曼·;罗兰先生,”领事脸上挂着谦恭的笑容,“为了表彰您在艺术和科学方面的伟大成就,敝国总统兴登堡先生特委托我向您赠送一枚‘歌德勋章’,请你接受这一崇高的荣誉。”
这位领事先生的话音未落,就听见罗曼·;罗兰那浑厚的男中音厉声回答:“我不能接受这一荣誉!今天的德国已非歌德之德国。自由被抛弃,人权被践踏。反对党受排挤,犹太人遭受迫害……凡此种种已引起全世界的公愤。我怎能在这时候接受来自德国的‘荣誉’呢”!
这是罗曼·;罗兰在与纳粹分子的斗争中所碰到无数事件中的一件小事。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和音乐家,以长篇巨制《约翰·;克利斯朵夫》而蜚声世界,并因这部著作和其它一些作品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罗兰作为一个热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士积极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他组织集会,发表演说,撰写政论文章,抨击和揭露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本质。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成了一架疯狂的战争机器,第二次世界的大战阴云笼罩在欧洲上空。罗兰更加积极地投入了反法西斯斗争。
1932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大会在荷兰召开,由于罗曼·;罗兰的崇高声望,他被推选为大会主席。他在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战争,保卫和平。他热情洋溢地为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辩护,认为反对法西斯就必须保卫苏联,因为“苏联的存在,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向剥削者的旧世界挑战。”会后,罗兰以“反对希特勒法西斯斗争援助委员会”的名义,亲自起草签发了许多传单。这些传单被运往世界各地散发,也被送到了德国。于是,这年秋天,在柏林街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
一群身着褐色衬衣的纳粹党冲锋队员正趾高气扬地走在街上。突然,他们头上纷纷扬扬地洒下了一片片“雪花”。他们感到奇怪。定睛观看,哪里有什么雪花,分明是一张张传单。拣起来一看,上面赫然写着:
“消灭褐色瘟疫!”
后面有一个龙凤飞舞的签名:“罗曼·;罗兰”。
纳粹党徒们暴跳如雷。原来,褐色衬衣是纳粹党的规定服装。人们据此送了他们“褐色瘟疫”的“雅号”。他们一边飞报纳粹党部部,一边四处搜查,同时还争论不休。
一个问:“这罗曼·;罗兰是谁?”
一个说:“嗯,这定然是一个化名。”
第三个说:“什么化名,这是一个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名称。”
当这群无知的党徒还在争吵的时候,柏林纳粹党总部的头目们却正在为罗兰的事情伤脑筋。慑于罗兰的国际声望,他们不能公开与他为敌,也不敢派人暗杀他。他们想来想去,决定拉拢他。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1933年,纳粹分子蓄意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借机对德国共产党进行大迫害。罗曼·;罗兰此时已上了纳粹的黑名单,但他不顾个人安危,为营救德共总书记和季米特洛夫而四处奔走。这下终于彻底激怒了纳粹分子,他们撕破了脸面,开始公开把罗兰称为“德国的敌人”。罗兰的书被禁止,一本论文集《自由精神》刚刚印好,被全部销毁;一家已经谈妥出版小说《母与子》德译本的出版社撕毁合同,拒绝出书;《约翰·;克利斯朵夫》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一些德、俄共产党人的书籍一起,被列为“罪恶书籍”……
罗曼·;罗兰得知这一切,并不感到惊奇。他反而很高兴,认为这是对他作品的最高评价。他一如既往地工作:写作、演讲、组织集会、签发传单……他的精力惊人地充沛。在如此繁忙的日子,他也没有停下他的创作。或许是对自由的热爱,对和平、民主、进步的渴望支持着他。正象他在《贝多芬传》的序言中呼吁的: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么沉重!……打开窗子,呼吸一点英雄的气息!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
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军队大举进犯法国。不久,罗兰的家乡被占领。此时他早已从瑞士回到故乡小镇。这样。罗兰落入了魔掌。他的住宅被监视、行动被跟踪、电话被窃听。不时接到恐嚇;电话或匿名信。身穿褐色衬衣的党卫队员们肆无忌惮地在他家进进出出。“褐色瘟疫”蔓延到家门口,侵入了他的生活。法国傀儡政权听命于纳粹主子,也参加了对罗兰的迫害。他的政论集《战斗15年》被销毁;他的作品被禁止在大中小学讲授。
然而,尽管已是年迈多病的罗兰却没有被吓倒,他早已将个人生命置之度外。他的血管中流淌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人类自由灵魂的血液。他的精神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战斗不屈的精神。他一面等待着最坏的事情来临,一面抱病坚持写作。在法国被占领的4年中,他撰写了回忆录《内心旅程》,写出了传记《贝吉传》、《伟大的贝多芬》。他让自己与这些英雄们同在,让英雄们的不屈精神鼓舞自己的意志。1949年12月30日,这位伟大的人永远停止了他自己的战斗生涯。告别了人世。然而,他充满战斗的一生、他为人类创作的众多精神食粮、他那不屈于黑暗势力的崇高人格,却将永远与人类同在,永远鼓舞后人,为人类的进步与和平、为自由与光明而奋斗。
电视的发明
    1925年的一天,伦敦一家最大的百货店顾客盈门。一批又一批的顾客涌向店内两间相连的小室。据说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能把接收到的图像再现出来。
观众们乘兴而来,但扫兴而归。因为他们看到的仅仅是模糊不清的影子和闪烁不定的轮廓。
“这不是吹牛吗?这叫什么图像。”
“追求广告效应,不讲真话,应该告这个所谓的发明者”。“不是他的错,是百货商店老板的馊主意”。
人们议论纷纷,有一些热心者则不断地向发明者追问:“你怎么不把图像弄清楚些呢?”“你能不能传一只动物什么的给我们看看?”
“对不起、对不起。目前的技术还没有办法。”发明家贝尔德在一边无奈而又尴尬地回答着人们的追问。
贝尔德是个不到20岁的英国青年,当时无线电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通讯、广播了。世界上许多发明家,其中有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大师,都想发明能传播现场实况的电视机。但都没有成功。贝尔德却立志要发明电视机。
贝尔德在英格兰西南部的黑斯廷斯,建造了一个简陋的实验窒。但他没有实验经费,只好用一只盥洗盆做框架,把它和一只破茶叶箱相连,箱上安装了一只从废物堆里捡来的电动机,它可转动用马粪纸做成的四周戳有小洞洞的“扫描圆盆”,还有装在旧饼干箱里的投影灯。几块透镜及从报废的军用电视机上拆下来的部件等等。这一切凌乱的东西被贝尔德用胶水、细绳及电线串连在一起,成了他发明机的实验装置。贝尔德知道电视机的原理:应该把要发送的场景分成许多小点儿,暗的或明的,再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最后在接收的一端让它重现出来。
贝尔德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年复一年地实验,他实验装置被装了又拆,拆了又装。经过十八年的努力,1924年春天,贝尔德成功地发射了一朵十字花。但发射的距离只有3米,图像也忽有忽无,只是一个轮廓。
为了找明图像不清晰的原因,贝尔德又开始了新一番试验。他想原因也许是电压不足?于是他把好几百个干电池连接起来。他接通了电路,可是不小心左手触到了一根裸露的连接线,高达2000伏的电压立即把他击倒在地,他昏迷了过去。第二天的伦敦《每日快报》马上用大字标题报道了贝尔德触电的消息。贝尔德一时间成了英国的新闻人物。
贝尔德灵机一动,就利用报纸来为他筹集资金。他设法为记者们做了一次实物表演。一家小报做了通讯。伦敦的一家无线电老板闻讯赶来。表示愿意提供经费。但要收取发明的收益的一半份额。
贝尔德同意了这样苛刻的要求。他的实验装置从黑斯廷斯运到了伦敦。
但经费很快又用尽了。他的试验似无重大突破。
一家百货店的老板又来同他订了合同。每周付他25英镑。免费提供一切材料。但贝尔德必须在他商店门前操作表演。
现场表演又是失败。贝尔德生活日见艰难。没钱吃饭,没钱付房租。他只好忍痛把设备的零件卖掉,以此维持生活。他家乡的两个堂兄弟得知贝尔德陷入绝境后,给他寄来了500英镑。贝尔德得救了,他立即又投入试验。
成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