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历史上同时期相比,忠王在上海战场集结了更多的兵力,而且因为洪天贵大力支持,使得英王挡住了湘军东进的脚步,使得忠王暂时没有后顾之忧,自然也不需分兵回转天京。所以前期攻占上海外围的县城几乎没有大的战斗。李鸿章在分析了敌我双方实力对比之后,不断的收缩兵力,最终选择死守上海城,试图依托上海城城墙和列强的军队与太平军决战。
三线作战并不高明,但对兵力充足的英王来说,却相对占有优势。更何况他们的后勤辎重并不充足,清军收缩兵力时将四周城镇的粮食搜刮了差不多,太平军想要粮草辎重只能从苏福省抽调。现在洋人水师横行长江黄浦江,忠王只能通过陆路运粮,因此久战对太平军不利。
南线和北线的战斗展开的极为迅速,太平军如同潮水一般冲击淮军的战线,淮军虽然凭借优势火力一次一次的打退太平军的进攻,但自身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大。
正面战场却诡异的陷入了平静,太平军如同掘地老鼠一般不断的挖掘壕沟,一点一点的向着淮军阵地挖掘而去。
张树生得到了消失,亲自前来查看,他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该死,长毛竟然选择这种办法!”张树生一拳打在空处,脸色说不出的难看。
“大人,怎么办?这样用不一个时辰长毛的壕沟就会接近我军阵地。”张树生的副官惶恐的说道。
“不要慌,我让你们准备的竹子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立刻在最前设置竹枪阵,除非他们有本事一路挖掘到上海城下!”张树生脸色阴沉。
第四十四章 上海攻防战(四)()
事实证明,太平军却并没有那个耐心,在距离淮军前沿30米时就发动了攻击。密密麻麻的太平军从壕沟之中冲出来,然后挥舞着大刀长矛展开密集冲锋。
“开火!”
张树生大吼,淮军的火力再次爆发。但是距离实在是太短,太平军人数又太多,有很多人冲入了清军的前沿竹枪阵地。
啊——!
凄厉的惨叫传来,那些冲入淮军阵地的太平军士兵被埋在地上的锋利竹枪刺伤,然后被守候在后方的淮军士兵无情的砍下了脑袋。
越来越多的太平军和淮军绞杀在一起,一旦近身战,枪炮都变得不重要了,双方手持大刀长矛展开了最原始的血拼。
后方的麦冬良神色大喜,命令正在进攻的一个旅全部压上去。
后方观战的李秀成脸上露出一抹喜色。
即便淮军火器犀利,但兵力太少,虽有地利,但依然挡不住太平军的冲击。张树生的阵地有大半落入太平军的手中,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
但是很快,李秀成笑不出来了,远处传来大地轰鸣声。
“不好,是骑兵!”麦冬良神色大变。
太平军缺少战马,骑兵很少,即便是忠王麾下,也不过只有百匹战马左右,给军官配备还不够,更不要说骑兵了。
轰轰轰——!
淮军的炮队再次开火,冲锋的太平军队伍之中出现一个一个巨大的血花。火炮的爆炸声掩盖了骑兵的冲锋。
几分钟中,骑兵如同一道洪流冲入太平军中。
太平军士兵手中的武器面对全副武装的淮军骑兵营根本不是对手,瞬间被冰冷的铁骑碾踏而死。
进攻的太平军瞬间崩溃了,然后潮水般退了回来。
尔冬升大怒,他自然看出这支骑兵数量并不多,千人都不到,但在这一马平川的地方,战斗力却足以抵挡上万人。而且太平军中的火炮是分散到军中的,无法形成有效的火力,对于骑兵更是威胁极小。
“命令第二旅冲锋,用长矛兵阵!”麦冬良大吼。
第二旅士兵手持长矛,矛尖向前,排着整齐的队形一步一步的前进。
步卒对抗骑兵的唯一办法就是兵阵,正是为了对付骑兵,太平军中会配备一定数量的铁矛,只要形成兵阵,骑兵冲上来那是找死。
淮军的骑兵也不是傻子,根本就不肯冲击太平军的兵阵,而是疯狂追杀第一旅的士兵,甚至将战败的第一旅向着第二旅的方向驱赶向而去。
麦冬良脸色难看,“命令兵阵前出,冲击兵阵者杀无赦!”
第一旅崩溃的太平军也看到了军帅的旗语,一个个脸色狂变,看到前方整齐压过来来的长矛兵军阵,再看身后呼啸而来的淮军骑兵,一咬牙转头冲向骑军。
“杀——!”
有太平军绝望的大喊,忠王御下极严,没有命令临阵脱逃必死无疑。与其死在自己人的手中,还不如回身搏命一战,或许还有一丝活命的机会。
淮军骑兵将领也看到这一幕,他一挥手,阻止了骑兵继续冲锋,骑兵部队兜了个圈子回军了。同时淮军的火炮疯狂的向着太平军第二旅整齐军阵轰杀而去。让整齐的军阵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而淮军树字营的士兵也在不断射击,不断收割者第一旅士兵的性命。
看到这一幕,麦冬良目眦尽裂,正待命令大军继续冲锋,却接到李秀成鸣金收兵的命令。
太平军这一次大局进攻失败了。
“王爷,末将无能,没有将淮军一个小小的阵地拿下!”麦冬良满脸羞愧。
“冬良,胜败乃兵家常事,此次虽然没有攻下来,但满清也并不好受,他们兵力处于劣势,打下去对他们没有好处。”李秀成沉声说道。
北线和南线的战斗也没有取得好的战果,新成立的淮军竟然是一块儿难啃的硬骨头,这极大的出乎李秀成的预料。
就在李秀成为战事不利而皱眉的时候,在长江江面之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顺水而下,船队之中什么船都有,看起来极为杂乱,在船上多有油布遮挡,看起来就是普通的船队,但在油布之内,却密密麻麻的都是身穿太平军军装的精装汉子。
在船队唯一一艘蒸汽轮船之上,一身戎装的洪天贵神色凝重。
“殿下,此次国防军行动极为隐秘,我们的哨船前出三十里,警戒外**舰及满清水师,绝对不会泄露情报的。”新任海军军长陆顺德沉声说道。
“如此最好,我本想陆路前进,一则路途遥远,二则容易泄露秘密。忠王进攻上海,我是不赞成的,但一旦开大,绝对不能输,否则天国的处境将变得极为艰难。”洪天贵看的很清楚。现在天国还算稳定的局面不是他洪天贵撑起来,而是忠王李秀成撑起来,李秀成横扫苏南,建立苏福省,拉起十几万大军,让满清清廷震动,不顾脸面的向洋人借师围剿。正是因为忠王的节节胜利,其他战场之上太平军能够坚持。如果忠王在上海势力,所部出现大的损失,反天国势力必然会滚滚而来,就算是自己也将无力回天。三万国防军在滚滚大势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
“忠王的能力极强,清妖不会是忠王的对手。”陆顺德本就是李秀成的老部下,后来随着李世贤南下作战,对于李秀成极为了解,他相信李秀成的能力,更何况十万人围剿上海城,城破指日可待。
洪天贵笑了笑,李秀成的能力如何并不需要他多赘言,历史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但是洪天贵明白,李秀成的对手一个比之他还有知名的晚晴大人物李鸿章,这个一手创立淮军的大佬一手撑起了整个满清的江山。所以李秀成对战李鸿章,输赢真的两说。甚至从历史来看,上海城并没与被攻占,甚至还成为清军洋人进攻太平天国的后勤补给基地。
在接到忠王发起作战的消息后,洪天贵秘密率领三万国防军,乘坐陆顺德的海军沿江而下,他要参与这场上海攻防战。他很期待国防军第一次实战的效果。
第四十五章 上海攻防战(五)()
船队过江阴,前方传来消息,发现洋人海军活动的迹象。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尽可能的不走漏消息,洪天贵下达了下船的命令。
“殿下,我们或许可以伪装成商船通过!”陆顺德大声说道。
“顺德,你带领麾下海军游曳在江面之上伺机而动,本王从陆路赶往上海。”洪天贵摇摇头,乘船是方便,但危险性也更大。一旦被满清活着洋人水军发现,在海上他们连逃跑都做不到。
看到洪天贵坚持,陆顺德不敢再多说什么。原本水路前往上海,往返一次也就两三天的时间,但从陆路过去,恐怕没有十天无法回去了。天王也是大胆,竟然如此放心的将天京城的烂摊子丢给了干王来处理。
三万大军整军上岸,洪天贵打开天国地图,看到此地距离上海城还有八十公里,以新军的前进速度,两天方可赶到。
洪天贵并不着急,他的国防军要的是隐蔽性而不是速度,他相信忠王手中有十几万大军,攻打一个上海城就算攻不下短时间内也不会出大问题。
因此他要边前进边练兵,国防军真正上过战场的只有很小部分,战斗力并不强。
三万国防军,将天京城工部的火器搜刮一空,火枪虽然没有达到人手一支,但全军火器普及率达到了三分之一,而最终让洪天贵有信心孤军前来的是国防军中央团团保护着的24门工部最新铸造的108毫米滑膛炮。虽然比之西方列强的线膛炮有很大的差距,但比之天国各军私自铸造的七八十毫米口径的土炮却要强了不少。
洪天贵深知大炮集中使用的优势,二十四们大口径的火炮并未分散到各军之中,甚至为了加强火力,洪天贵从各军之中抽调精通火炮的士兵,组建了国防军炮兵旅。国防军炮兵旅下下辖3个炮兵卒,以24门108毫米口径的火炮为核心,配合从全军抽调的36门80毫米火炮,110门70毫米火炮组成。炮兵旅归国防军司令部直辖,其他各军、师、旅皆无权调动。
与此同时,上海战场之上出现了新的情况,李秀成让人制造了大量的投石车,然后将脑袋大的石头抛投进淮军的阵地之中。
一开始淮军并未在意,石头不是炮弹,只要小心点,砸不到身上就不会有危害。张树生也没有太过在意,吩咐全军戒备,就赶忙弄些吃食,谁知道太平军什么时候进攻,他必须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但是让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这古老的投石车竟然并不是完全在做无用功,等到淮军阵地上到处都是这种脑袋大的石块儿时,太平军发起了进攻。
淮军迅速迎战,但让他们惊恐的事情发生了,遍地脑袋大的石头竟然成为一个天然的障碍物,阻碍了骑兵的冲锋。原本冲上来助阵的骑兵损失了几十骑之后,狼狈后撤。
杀——!
太平军士气大振,抓住战机,迅速攻破了张树生的阵地,一时间来不及撤离的淮军士兵被太平军合围,几番突围之后,只能惊恐的投降。
张树生带领着亲卫队浑身鲜血的杀了出去,在此前,他带着亲卫队向着太平军发起了冲锋,奈何大势已去,兵力方面的劣势让他们无力回天。最终张树生不得不喋血突围。七百人的淮军树字营还跟在他身边的不足五十人。
淮军第一道防线彻底失守。
李秀成命人打扫战场,缴获满清的火枪、火炮全部分配给了麦冬良。幼军李飞代替受伤的李容发前来讨要,被李秀成拒绝。
幼军虽然战死了不少人,但他们并未攻下阵地,李秀成虽然是李容发的父亲,但在这方面却是公私分明。
麦冬良却是个会做人的人,在打扫完战场之后,立刻将缴获的火枪送了一半儿到幼军之中,幼军得了好处自然不会再去找麻烦。
太平军前进,再次逼近上海城。
而上海城头,越过第二道和第三道方向进入上海城的张树生顾不得治疗伤势就匆匆前来面见李鸿章。
“大人,卑职无能,第一道防线彻底丢了!”张树生满脸羞愧。
“无妨,你阻拦了长毛三个时辰,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树字营损失如何?”李鸿章沉声说道。第一道防线失守是早晚的事情,张树生凭借六七百人拦住李秀成数万人三个时辰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全营708人,再加上大人留下的两队增援部队,一共927人,活着从战场下来的除了卑职只有63人。”张树生满脸悲痛。淮军成军以来一场大战就损失如此之大,张树生的信心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树生,不要气馁,有这六十三人作为骨干,你可以迅速恢复树字营。刚刚水师送来消息,他们从江淮之地运来一批壮丁,你可以先挑!”李鸿章将他扶起来说道。
张树生大喜,没想到水师这次速度如此之快,要知道昨天晚上刚有一批壮丁送到,现在又来了第二批。
“大人,树字营,武器装备全部毁于战场,不知道这武器该从何处着手?”张树生知道洋人支援了大批的武器弹药给淮军,足够淮军装备几万人了,虽然这些武器都是西方军中淘汰下来的东西,但比之满清自己生产的玩意还是好了不少。毕竟西方已经开展工业革命20年,钢铁质量大幅度上升,生产的武器装备自然也不但进步,使得武器弹药的生产完全产业化,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各种淘汰的军备自然流入落后国家,而不幸的是中国就是西方列强倾销过时武器的最好战场。
“武器准备你不用担心,本官会给你全部解决,你且安心练兵,争取早日恢复树字营的威风。”
“多谢大人!”张树生满脸感激的说道。
而张树生离去,联军副帅华尔却大踏步而来。
“李大人,听说你的人丢了阵地,让太平军打了进来?”华尔用蹩脚的中文喊道。
“华尔将军,我军只是丢失了第一道防线,太平军没有那么容易打进来。”李鸿章面无表情的说道。对于华尔,他心中是看不起的,不过是西方一个破落户,因为组建了洋枪队才飞黄腾达起来,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放到李鸿章的眼中。
“no!no!你们的人不行,这上海城还是交给我们洋枪队吧!”华尔傲慢的说道。洋枪队扩编到了五千人,而且有一批美国南方军的俘虏兵送到远东加入进来担任军官和士兵,使得洋枪队的实力愈加强大,也让华尔变得骄横起来。
“华尔将军,太平军不好对付,请你不要随意的改变战前部署!”李鸿章皱着眉头不悦的说道。
“李大人,我们洋枪队是来请战的,不是来和你吵架的。你们的人不行就要将机会让出来,我会将太平军忠王的脑袋拿到李大人面前,然后亲自送给大清朝的皇帝陛下!”华尔满脸憧憬的说道。从华尔的履历不难看出此人是个官迷,在西方没有机会就漂洋过海到东方来碰运气,而现在他就有这个机会,洋枪队如果真正击败了李秀成的太平军,华尔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在大清朝轻易的获得。这个诱惑太大了,大到华尔根本沉不住气。
“华尔将军,这件事情你可问过联军主帅斯特维力将军?”李鸿章沉声问道。华尔的洋枪队装备比之淮军要好的不少,而且军中军官都是西方退伍的军人,实力确实不弱。但要说比淮军强到哪里去?李鸿章心中是不认可的。这个时期的李鸿章还没有后来李中堂那样的城府定力,淮军建成,他也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因此并不像放任华尔搅乱战局。
“我已经见过斯特维力将军,他并未反对我的计划!当然,李将军,如果我们洋枪队失败了,我愿意接受你的指挥!”华尔也不是傻瓜,自然明白这个中国官员想要的是什么。
李鸿章深深的看了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