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王朝的最后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大王朝的最后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侯览的级别实在太高了,是个中常侍。这个级别的官员只有皇上才能动他。杨秉把侯参的供词及在他家搜出的相关物证上呈皇上,希望皇上依法办事。
 
供词是实的,物证是铁的,但是孝桓帝袒护侯览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这不仅是出于平衡政治的考虑,还出于他对近侍的关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中常侍侯览照顾自己这么久,孝桓帝是必保无疑。




第49节:拍一巴掌揉三揉(2)

但保不保是态度问题,怎么保是能力问题。总的来说,孝桓帝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他质问杨秉:我们这个王朝,行政制度一向是很分明的。三公统外,御史察内,你这样越级控告一个近官,是不是违反了我们的行政制度啊?
 
杨秉反应很快。他立刻指出——陛下记错了吧?我们这个王朝,行政制度早有规定:三公之职无所不统。何况《春秋传》上还说了:除君之恶,唯力是视。所以中常侍侯览的问题他不仅要管,同时他还建议皇上为天下士心、民心着想,一定要有所惩罚。
 
这一下孝桓帝进退两难了。他从杨秉的话里面听出了恳切和忠心,但同时又担心士大夫阶层对中官们打压太甚,搞得他到头来也很被动,所以——做皇帝,难啊,做一个两头都叫好的皇帝,那就更难了。孝桓帝感慨万千。
 
孝桓帝最后作出的选择是暂时罢免了侯览的中常侍职务,但过后不久又起用了他。
 
拍一巴掌揉三揉。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帝王的统治手段和一个农妇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甚至他们的预期也差不多。帝国能不能长久和孩子能不能成才在很多时候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宿命——这个帝国两个阶层的矛盾已是如此不可调和,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就看他们谁占上风了。而他们的胜与败将直接影响这个帝国的命运。
 
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孝桓帝并没有搞明白。他一直以为,大臣和近侍们打打架算不了什么——哪有牙齿不碰舌头的?他不明白,大汉的江山会在这内耗当中变得松动起来,直到有一天走向分崩离析……




第50节:阶级斗争就是这么你死我活(1)

阶级斗争就是这么你死我活
 
夏天的时候,杨秉一脸严肃地去世了。
 
杨秉之所以走得一脸严肃,是因为他放心不下——宦官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他最终没有看到悬念的最后揭晓。
 
但是士大夫族的精气神还是在的。杨秉之后,司隶校尉李膺成为这个族群的脊梁。
 
司隶校尉相当于帝国中央地区的公安局长。李膺在任上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是砍下了张朔的头。张朔是原河内郡野王县的县令。作为一个处级干部,他最感兴趣的事是研究两性间的差别,探索生命的起源。为此,他把一名怀孕的民妇给杀了,还剖开了她的肚子,仔细观察胎儿的形状。
 
对于这样一个变态县令,李膺当然是要严惩不贷。但是他扑了个空,因为张朔跑了。张朔没往别的地方跑,而是跑回了京师。
 
当然张朔回京师洛阳并不是要投案自首,尽管洛阳城里到处贴满了缉捕他的A级通缉令。但张朔都当它们是草纸。张朔是投奔他哥来了。他哥是中常侍张让。张朔觉得,这样的时候,只有他哥才能保护他。
 
但是张让为难了。张让为难并不表示他不保护这个弟弟,而是为难在保护的方式方法上。因为洛阳人都知道他有这么一个亲弟弟,都知道他弟弟犯下了骇人听闻、大逆不道之罪,也都知道他这个弟弟现在投奔他来了——怎么保护呢?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躲过李膺如狼似虎的追捕?!
 
李膺最后还是在张让十几栋豪宅当中的一栋将他弟弟揪了出来。这是真正的“揪”出来,因为张朔被藏得太好了——他竟然被他哥塞进了堂屋前一根硕大的廊柱内。这根可怜的廊柱早就“外强中干”了——它被张让事先派人给凿空了,以便能塞进张朔那略显发福的身子。
 
紧接着,李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砍掉了张朔的脑袋。他甚至没有来得及请示天子就这么做了。当然李膺这么做是故意的。因为他知道天子和张让是战友加兄弟的关系。如果事先请示天子的话,张朔的脑袋恐怕就不能落地了。
 
孝桓帝终于生气了。
 
在这个注重礼教的国度,确实,活剖孕妇的事是骇人听闻的。所以,原则上他也同意要让张朔的脑袋落地——但李膺为什么不请示、不汇报呢——公安局长也是要有组织、讲纪律的,帝国中央地区的公安局长更要有组织、讲纪律!
 
孝桓帝怒气冲冲地召见了李膺。
 
但是李膺却振振有词。李膺说:《礼记》有云:公族犯罪,虽天子宥免,但有司必须依法而不从圣命。当初孔夫子担任鲁国的司寇,七天就杀了少正卯。可臣下我呢……
 
李膺的振振有词震住了孝桓帝。孝桓帝仿佛看见当年那个跟他摆事实、讲道理的杨秉又复活了。孝桓帝头都大了。士大夫们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让他头大,他实在拿他们没办法。




第51节:阶级斗争就是这么你死我活(2)

这件事情到最后不了了之——人头都已经落地了,说什么都晚了。但是中官们是注定要报复的。接下来,两个阶层的争斗更加你死我活了。
 
中常侍侯览再次与士大夫们过招。不过首先发难的却还是士大夫们。山阳太守翟超举报侯览在丧母还家之时,把坟茔起得太高,违反了朝廷的礼仪制度。但是翟超的举报信却被侯览给扣下了,因为侯览有这个权力。翟超一时火起,竟扒了侯母的坟,抄了侯览的老家,然后再直接给皇上写奏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一起涉及中官集团利益的案子在继侯案之后发生了。下邳令徐宣向汝南太守李篙女儿求婚不成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回府,先奸后杀。当然徐宣敢这么做那是因为他后台够硬。他是徐璜的侄子,而徐璜那是太赫赫有名了,他当年因为帮助皇上倒梁有功而被封为武原侯。
 
东海相黄浮不得不愤怒了。在他眼里,徐宣案已不是一件普通的刑事案,而是中官集团对士大夫集团的疯狂进攻。一个士大夫的女儿倒下了,朝廷千万个士大夫要站起来。黄浮下令将徐宣一家全部捉拿归案,严加审讯。徐宣最后被“咔嚓”了,暴尸七日。
 
阶级斗争就是这么你死我活。中官集团开始发力,翟超和黄浮相继入狱。最后他们的下半生是在边地度过的——他们被流放了,终身罚做苦役。
 
士大夫们当然不服。他们的重量级选手在此时隆重登场。那就是太尉陈蕃和司空刘茂。他们上疏请求除去翟超和黄浮的罪名,为他们平反昭雪。但此时的孝桓帝又将他的金手指倒向了中官集团——事实上从此以后他的金手指就再也没有伸回来过。孝桓帝叫谏官出面,弹劾陈蕃和刘茂在惺惺相惜,以维护一小撮士大夫们的利益。陈蕃和刘茂的上疏不仅无济于事,还差点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第52节:帝国的黄昏(1)

帝国的黄昏
 
帝国的黄昏就这样开始了。
 
帝国黄昏的开始是有标志的,那就是太学西门突然无缘无故倒塌了。
 
这是公元165年的深秋。在帝国两大阶层如火如荼的争斗中,太学西门触目惊心地倒了。太学生们开始焦虑:这个帝国是不是要被上天抛弃了?朝堂之上,正义的力量是否终将不敌邪恶的力量?
 
郭泰首先失去了信心。郭泰是三万太学生当中的佼佼者,朝廷本来是对他寄予厚望的。当然准确地说,是朝廷里的士大夫们对他寄予厚望,希望这个平民出身的年轻人能够成为这个帝国的栋梁之才,但郭泰还是选择了离去。
 
他归去来兮。
 
李膺等清流士大夫送别郭泰时内心充满了忧伤。的确,当一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一个黑哨时,他们和中官集团的博弈是注定要失败的。
 
但他们又不能不博弈。就像一条破船停在江中心,划桨是他们的宿命,尽管李膺他们心里都清楚,沉没是早晚的事情。
 
李膺最后是栽在了张成手里。
 
张成是这个时代最有名的术士。
 
当然一个人要能成为最有名的人,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张成的两把刷子就在于他可以通过季节更替时风向的变化,来判断人事的凶吉。
 
虽然张成的判断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但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在天子面前所作的几次判断都对了。所以张成无可争辩地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有名的术士。
 
张成之所以能在天子面前表演他的占术之道,是由于有了中官的引荐。一个王朝的宦官和术士有意无意联合起来在天子面前献媚,这个王朝便有了诡异而妖冶的气息。
 
公元166年春天的一个甲寅日,风突然就吹起来了。张成按占法一算,觉得朝廷马上要大赦天下。刚好张成的儿子有个仇人还活得很滋润,张成便叫儿子把仇人给杀了。因为在大赦天下之时,杀人犯是可以无罪释放的。
 
张成不愧是有几分真功夫的术士,事物的发展正按着他预测的那样往前推进。在儿子杀死仇家之后的第七天,孝桓帝大赦天下。
 
但是张成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没猜到故事的结局——他的杀人犯儿子没有活着从监狱里走出来,因为把他儿子送进监狱的是李膺。
 
李膺原本想遵照孝桓帝大赦天下的指令释放张成儿子的,不过在他知道张成倚仗术道纵子杀人的事之后,他就让张成儿子也付出血的代价。




第53节:帝国的黄昏(2)

张成的报复开始了。
 
张成的报复是可怕的。
 
因为这是一个术士的报复。
 
这个时代最有名的术士的报复。
 
张成在天子面前替李膺画了一张网,这是一张试图将士大夫一网打尽的网。张成对天子说:司隶校尉李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不遵朝廷诏令,滥杀已赦之民。
 
于是,在历史的诡异关口,“党人”这个词杀气腾腾地跳了出来。孝桓帝杀气腾腾地要中书起草诏书,试图在中央和地方大规模打击那些“共为部党”的“党人”。但是让孝桓帝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诏令没能走出洛阳。
 
因为太尉陈蕃没有签字。大汉法令规定:欲向全国发布的诏令,须由太尉、司空和司徒三公共同签署才能生效。在三公中,其他两公老大不情愿地签了,但是陈蕃顶了下来。
 
陈蕃很清楚: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今天锒铛入狱的是李膺,明天就有可能是他们三公。这是宦官和术士联合起来借机闹事,是对士大夫们的一次疯狂进攻。
 
但是陈蕃的抵抗很快就失效了。毕竟是专制社会,天子那是太有权了。孝桓帝绕过三公,直接发出针对李膺的A级通缉令。李膺很快入狱,随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搜捕“党人”的严打行动开始了,共有两百多名“党人”榜上有名。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正如陈蕃当初所想的那样,这是宦官和术士是对士大夫们的一次疯狂进攻。帝国的清流遭到沉重打击,陈蕃真是痛何如哉?!他几乎天天找天子进谏,希望皇上不要被奸人、小人所蔽。但是孝桓帝却觉得陈蕃也大有问题,他一道诏书下来,陈太尉就回家吃老米饭去了。
 
陈蕃一走,严打行动变本加厉。通缉令上的名单从两百多名直线上升到八百多名。帝国清流几乎要毁于一旦。最关键的时刻,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他就是孝桓帝的岳父、槐里侯、城门校尉窦武。
 
窦武给他这位天子女婿写了一封信,明确告诉他这样的严打行动已经成了一场恐怖行动了,帝国实心干事的人整天惴惴不安,这样下去,这个国家很有可能就要被他搞垮了。




第54节:帝国的黄昏(3)

也许是窦武的岳父身份起了作用,也许是孝桓帝想顺势收场。公元166年七月十三日,帝国改元永康,孝桓帝宣布大赦天下。但这是带着镣铐的大赦,因为孝桓帝规定:党人赦归之后,要交给地方政府终身监管。其中两百多名“重要”党人要上三公黑名单,这辈子永不征用。
 
六个月后,孝桓帝带着这个时代各阶层人等对他所持的复杂心态离开人间。
 
惋惜、痛恨、窃喜、无奈……帝国的主流心绪没有一个关键词可以准确概括。但是帝国的时局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士大夫们开始重新掌权了。坐在权力高端的依然是大将军窦武和重新出来主持工作的太傅陈蕃。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明里暗里让许多党人恢复了自由身。特别是经过努力,李膺也出来工作了。这几乎成为时局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很多事情依旧可做不可说。因为孝桓帝至死都没有解除党禁。新天子上台萧规曹随,懦弱无为,因此中官还是不时搬出先帝的遗诏敲打窦武和陈蕃们,希望他们的擦边球不要打得太出格了。但要想阻止士大夫们打擦边球,中官们已然做不到这一点了。
 
这个帝国悄然走到了时局的僵持阶段。博弈的双方势均力敌,都在寻找新的机会试图击败对方。但是机会在哪里呢?没有人可以准确地洞察。
 
帝国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了。




第55节:星空被利用了(1)

星空被利用了
 
新天子刘宏后世称为灵帝。当时只有十二岁。
 
孝桓帝去世的时候,刘宏正在河间国的封地上做着侯王。驾崩的天子是他的堂叔父。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汉河间王刘开。因此当膝下无子的孝桓帝成为先帝之后,命运将这个正准备进入青春期的沉默少年推到了龙座上。
 
少年灵帝之所以沉默并不代表他少年老成,而仅仅表明他的不知所措。在这个局面复杂而人心险恶的宫殿内,他注定要遭遇两大势力的强力碰撞。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所以他只能沉默。
 
沉默是金。
 
沉默甚至是他的护身符。
 
但他很快就不能沉默了。
 
因为情势逼迫他开口。
 
因为两大势力的强力碰撞发生了,他在懵懂之中成为一场宫廷政变的目击者和参与者,从而在中官的操纵下,一举将帝国清流斩草除根——一个王朝最后的支撑力量被清除出局,帝国从此走上不归路。
 
很多天以后,灵帝在梳理这场政变留下的一地鸡毛时,他不能不仰望星空。
 
他觉得浩翰无垠的星空被利用了。一如他被人利用一样。
 
当时,帝国天文台的官员发现天象出了问题——太白犯房之上将,入太微。这一天象预示着这一王朝将有血光之灾。宦官头子们决定利用这一非正常天象向大将军及士大夫们起兵发难!
 
这是一场披着天象外衣的兵变。这是一个帝国盛衰之交的拐点。大将军窦武是何许人也?!他很快就作了布置,一方面向太后报告有奸人在天子身边欲行不轨,另一方面紧急调动军队,将中央和直隶地区的防务移交到自己人手里。
 
但是窦武也有鞭长莫及的地方。那就是皇上的近卫军不归他统管。这是一支由宦官组成的近卫军,学名叫中黄门。中黄门离皇上太近了,他们不仅可以保卫皇上,也可以在关键时刻挟持皇上!
 
这将是窦武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是士大夫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窦武最终还是想办法将中黄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因为他既是大将军,又是太后的父亲。共同的利益让他的女儿和他站在了一起——窦武通过太后瞒天过海将中黄门的指挥官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宦官山冰。
 
如此一来,局势基本上掌握在窦武手中,士大夫一族看起来稳操胜券。
 
但是人世间的事情怕就怕九密一疏。狗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