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婆不是死了吗,正好去当太监了,留下个东西也没用。”小太监还是那副口气,脸上笑嘻嘻的,一点没正样。
“大老爷,我不能当太监,我才四十岁。”孙子旺哀求说。
“当太监哪有什么年龄限制?我们这位大人,”小太监指了指王小五,说,“十岁那年就让人做成了太监。”
“不行不行,我如果成了太监,这辈子就算完了,我还没有儿子呢!”孙子旺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磕头求饶。
“想不想不由你!没有儿子早干什么去了?”小太监叱道。
小太监说罢将手一挥,立刻过来几个武士,将孙子旺拖猪一般架了出去。
做净身这事一般人不会,骟马骟驴的人不行,还要寻访专门专科的专家才行。孙子旺成了太监,又没有儿子,看来孙子是不可能旺的了。此乃是潘又安一时心血来潮,开了个玩笑。他捉弄了孙子旺,把人家一个四十岁的老男人做了宫刑,以为是快事,没料到却促成了一场祸事,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后面自有交待。
诸事分拨停当,小太监命刘建勋整顿军马,准备迎接八王的反扑。等了几天不见动静,有探子来报,说是番王的部队非但未来凤凰城,反而向东向南走了,不日即将攻下羊城,还放出话来要坐南称孤道寡、自立为帝呢!
“太妙了!”小太监拍手叫道,“这一笔肯定又是老华的杰作。如果八王真要回身急攻凤凰城,我们这一点人马如何抵敌?兵不在多,但起码也得有个像样的数字。拿三万人去对抗十数万人,恐怕当年的诸葛武侯在世也不敢出此险招,莫非再唱一回空城计不成?”
众人不解,遂问小太监,说:“大人,你当时是如何知道华世雄一去便受到重用的呢?”
小太监笑道:“这也不能算是我的什么高明之处,碰碰运气罢了。不过我想,八王初举大事,必定求贤若渴,华世雄读书无数,又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馒头里混卷子也能混得过去,没料想还真让我猜着了。”
众人道:“将军料事如神,非常人可及,我等佩服至致。”
小太监慌忙说:“大家都是兄弟,你们也不必这么客气。这儿除了老刘,我比你们年长几天,也算是你们的哥吧!”
刘建勋一躬到地说:“我也要认将军为兄长,大人的胸襟、志向、人品等,实实让小弟仰慕已久。”
小太监也不客气,高兴地说:“即如此,你就做咱们的老四吧!以后再有兄弟加入,不问年龄,只分先后,按顺序排列下去。”
刘建勋大喜,先拜了大哥小太监,然后又拜二哥胡三、三哥王小五等。
小太监吩咐下去,说:“摆一场佳肴,庆贺刘将军入了我们兄弟伙。”
哥几个正在饮酒,忽听门外有人喊:“潘又安接旨!”
小太监吃了一惊,不知宫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急忙出来一看,见颁旨的竟是太监张旦旦,遂笑道:
“原来是张公公啊,先坐下吃饭,喝口水再宣旨不迟呀。”
张旦旦急忙摇手说:“不行不行,咱不能先私而后公,潘大人先跪下接旨吧,等你接了旨,我再给你磕头请安。”
小太监有心不跪,但当着这些人的面,不好做大,只好半跪下一条腿。胡三他们依例匍匐于地,等候圣命。
张旦旦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有八王造反,欺天灭世,行不臣之举,实乃罪大恶极,必欲铲除以安民心,不留后患,复我中华之大统为宜。因此特命钦差大臣潘又安兼任平叛大元帅,上马为将,下马为臣,即日起发兵剿灭叛贼,钦此。”
“完了?”小太监站起来拍拍手说。
“不完又怎样,莫非咱家敢贪污,少念了几句不成?”张旦旦笑道,随即双手把圣旨递给小太监,又说,“不信你自己看嘛,我一字都未少的。”
小太监把圣旨扔到桌子上,揶揄道:“一个兵没有,一个子儿不给,这仗如何打?皇上不发圣旨还好,发了才气人,这不是明明欺负人吗?”
张旦旦笑道:“哥哥此言差也,不发一兵一卒,不给一分一文,这才说明咱圣上英明,知人善任,知道哥哥决能破敌于鼓掌之间。”
刘建勋插言说:“大哥,趁反王攻打远地之际,咱们人马可以到各州府募集,只是这钱粮上不好说话。”
小太监说:“还差多少银子?”
胡三回答:“至少还有十万两的缺口。”
“借!”小太监拍拍脑门子说。
“找谁去借,咱初来此地,人生地不熟的,知道谁家有钱?”胡三问道。
“就找那个胡老头,我看他家有钱。”小太监胸有成竹的说。
“高啊!”胡三拍手说,“还是大哥计高一筹,不过你这可叫自投罗网。”
“怎叫自投罗网?”小太监不解。
“你若答应人家一件事,别说十万,二十万也是有的。若不答应,怕是一两也拿不到手。”胡三诡秘的笑说。
小太监恍然大悟,骂道:“二弟,你这个鬼家伙,也来捉弄我?行,为了王事,我就再娶一回老婆。”
众人皆蒙在鼓里,不知他俩搞的什么鬼把戏,刘建勋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脑袋——大哥是太监,太监也能娶老婆?
张旦旦瞅着满桌珍差美味,故意调侃说:“今天是啥日子,搞得这么排场?快比上皇宫里的御宴了。”
王小五好不容易有了说话的机会,介绍说:“张公公有所不知,今日是我们收了个新兄弟刘将军,大家结拜庆贺哩!”
“潘元帅,能不能算我一个?”张旦旦乞求道。
“你来可就是老五了。”小太监说。
“行,老五就老五,只要大哥肯认我这个兄弟就成!”张旦旦一口咬定。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凤凰城结义五兄弟,其中三个太监(一个是赝品),在此表过不提。
第一零二章 小太监财色双赢
小太监带胡三胡知府王小五一干人等,分坐两乘大轿,一路直奔胡老汉家。
胡芬仙的老爹胡员外一见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朝他家开来,轿子里坐的,地上走的,骑马步行的,吹的打的,浩浩荡荡,熙熙攘攘,加上看热闹的人群,好一番阵势。胡员外匆忙跑进屋里说:
“看看怎么样,我估计的没错吧?提亲的队伍来了,共是三乘大轿,后一乘轿子我见过的,是那位知府大人,前面的没看清,估计是救芬仙的少年没错。你们快准备准备,到时看我的眼色行事。”
客人们刚一下轿,胡员外就要伏地磕头。胡三抢先说:
“老丈,这是我们的钦差大人,刚奉皇命兼任平叛大元帅,潘将军潘又安的便是。”
老汉别的没记住,只听得一个钦差,吓得心中一激灵:原来是钦差大人哪,一辈子啥时候见过这么大的官啊,立马又要跪地磕头,被小太监拦住,说:
“老丈快别这么多的礼数,一家人还这么外气?按理说你是长辈,我们给你磕头才对。”
瞧瞧这一番暖心窝子的话,胡员外听了心里乐滋滋的,人家都说一家人了,还说要给他磕头哩,看样子这婚事有八成了。
进了客厅,大家分宾主落座,小太监官职最高,坐了上首,再客气也不能乱了皇家法度。下面依次是胡三和王小五,对面坐着胡老汉。胡老太无座,站在胡员外一侧。
小太监是个直性子,向来不愿拐弯抹角,况且他对这家还有救命之恩。仗着这些面子,因而稍一思忖,开口便说:
“老丈,我们是借钱来的。”
老员外面沉似水,满腔的热情被小太监这一个“借”字涤荡得烟消云散。闹了半天是来借钱的呀,该不是刘皇叔借荆州吧?这些人拿着朝庭的俸禄,吃有吃,穿有穿,借钱做什么用?还不如明火执仗来抢呢!对人施点小恩小惠就图人家钱财,要钱不好张嘴就说借,为人不做官,做官都爱贪,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啊!老者叹口气摇摇头说:
“没有。”
小太监本以为张口借钱易如反掌,没料到一开口就碰了个硬钉子,顿时满面通红,半日里作声不得。这一家门庭宏伟,房高屋大,使女仆从无数,不像个没钱的人家呀!原来是人越有钱越吝啬,一个小气鬼偏让他遇上了。不借就不借,算了,老子走人了,小太监即刻产生了起轿回府的念头。
不说小太监在客厅里发窘,单说小姐在内屋里叫苦,眼见好一桩美满姻缘活活让爹爹给搅散了。郎君在外做事,接触人广,皇家给的那一点薪水入不敷出,一分钱难倒一个英雄汉嘛。他借钱就借钱给他,要一千给他一万不撑死了,他还能要多少?老爹爹视钱如命,挣下的家业无数,别说三代,就是八辈子都花不完!
客厅的后墙,有一眼小门,小门开了个缝儿,外边看不见里头,小姐看外面却是清清楚楚。都说是嫁出去的姑娘才是泼出去的水,这还没嫁的姑娘都半盆水不见了。小姐向着八字不见一撇的女婿,老爷子如何得知?
还是胡三,胡知府是个滑头,他一见眼前的尴尬场面,急忙打圆场说:
“老丈,我们今日亲临贵宝宅,本来是有两事相求。钦差大人是个直性子,急公忘私,先把公事放在前头说了。”
“还有私事,什么私事?”
老头也是个直性子,平素也喜欢直性子的人。他对自己刚才的莽撞一点都没后悔,他向来就厌恶花天酒地不知节俭的年轻人,而且不畏权贵,罡罡正气,那怕是天王老子都不怕。一听胡知府说还有私事,急忙问道。
“还是说公事吧!”小太监缓过这口气,插言道,“成就成,不成就拉倒,咱也没有赖着谁!”
小太监对这门亲事几乎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和这样吝啬的人家结亲,他想想都觉着别扭,所以说话语气就特别生硬。
老太婆不停地给老头挤眼睛,老头看见了也装作没看见,仍旧是横着脖子昂着脑袋,要钱没有,要命拿去的架势。
“要不咱把两件事一块儿说得了。”胡三脑子转得快,人又聪明,嘴口也利落,他说,“番王造反的事可能你们也听说了,皇上下旨任命潘大人为大元帅,同时就地征兵剿灭叛贼。因为路途远不是,皇粮一时半会到不了,就让潘元帅先找大户们筹措上一些。我们潘大人不是觉着和你们这一层熟识的关系吗,所先最先伸手给你们借。这是公事,私事呢……”
说到这儿胡三故意把话打住,两边瞅了瞅。
小太监佝着头不说话,气还没消呢!
胡员外这才听明白,原来他们是筹措军粮来的,不是敲诈勒索呀,他肚子里顿时就舒畅了许多。并为刚才的态度而汗顔,错怪人家孩子了。年轻人出门为皇家办事也不容易,找他借俩钱花,还是为公不为私,他怎能那样对待人家呢?这样想罢,老头就说:
“知府大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咱把私事放一旁,先谈公事,你说个数吧,我借。”
“数字我不能说,做主的是钦差大人,你问他吧。”胡三把球踢给小太监。
小太监也感到自己太唐突,不说明原委,张嘴就说借钱的事,放谁能放心得下?他是个识大体,不拘小节的人,也不看胡三的眼色,自己站起来,恭恭敬敬地说:
“老丈,我们想向你老人家借十万银子做军费,不知你手头宽余不宽余?打完仗后,原银奉还,利息翻倍。”
胡员外摆摆手说:“这是何话?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就十万两银子吗,条子也不用打了,我借给你们就是。”
小太监大喜,猛地俯倒在地,揖了一揖说:“多谢老丈,我代表皇上感谢你了。”
老头急忙扶起,脸上顔色突变,苍白焦黄,颤抖着声音说:“翻了天了,岂有钦差大人拜老百姓的道理?”
小太监笑道:“你是长辈,理当如此。”
胡三就要张口说私事,老员外挥手制止道:
“不说了,不说了,你们的意思我明白。平叛凯旋之后,你们来花轿抬人就是。这么好的女婿,哪里去找?我祖上积德了。”
第一零三章 福王爷南面称尊
福王的铁骑所到之处,各州城府衙无不望风披靡。不出三月,江南大城羊城已在叛军手中。福王召集诸王大臣等商议军国大事,有臣启奏:
“国不可一日无主,军不能一日无帅。南粤各省,我已占据三中有一,眼见大势已去,北军非降即亡,彻底失去了抵御能力。此时再不称王怕军中将士怨声载道,拂了军心。愿我主及早定夺,早登大宝。”
福目心中暗喜,等的就是这一天哩!他侧首问诸位王弟,皆曰:“王兄自酌,我等拥护。”
福王大喜,遂于公元XX年X月X日于羊城登上皇位,是为天乐皇帝,国号兴汉。余下七王仍旧为王,以后酌情轮流递补。拜大学士王富国为左丞相,张邦宪为右丞相,姚琪为兵部尚书,封华世雄为翰林院学士仍兼副军师,封阮氏梅为一品护国夫人官拜风云无敌巾帼将,拜达陵文为镇国大将军行军督指挥使掌先锋印,以下各文武百官皆有封赏。并大赦天下,大开牢狱,开仓放赈,减免赋税半年。
按功劳才华,华世雄都可以封相的,奈何他初来乍到,人地两生,众人又不摸他的底细,所以天乐皇帝和众王爷大臣们经再三斟酌,最后还是留了一手。而且还私下订了一个条文,不许华世雄插手军队事物,只可在旁参谋参谋。华世雄自己当然心知肚明,装作欢天喜地地样子,跑翰林院看书去了。
满朝上下庆贺了好几天,酒也喝了,肉也吃了,锣鼓也敲了,鞭炮也放了。下一步该咋办,再往哪儿打?君臣在朝堂上面面相觑,你看我,我望你,圴不知做何说。
左丞相王富国说:“治国安邦这事咱还能来两下子,至于说平天下嘛,互相算计,暗使阴谋,非君子所为,咱干不了。”
右丞相张邦宪也说:“我和王相得的是同一种病,文人吵架笔杆子上说话。让我写篇文章还行,说到运筹帷幄,咱是外行,不懂不能装懂,误了皇上大事谁也吃罪不起。”
天乐皇帝心里骂道:“这两个废物!”放眼往台下望去,言道:“众位爱卿,哪位还有好计奏上?”
朝堂上刹时噤若寒蝉,鸦雀无声,有几位老臣大约是气管不好,他们的呼呼喘息声如同几架破风箱在闷声地抽拉,显得格外剌耳。
兵部尚书姚琪出班奏曰:“臣保举一人,可胜此任。”
天乐皇帝龙顔大悦,道:“姚爱卿直言无妨,你是说何人可替寡人公忧啊?”
“臣保举翰林院学士华世雄。”
天乐皇帝摆摆手,示意姚琪入列。遂叹口气,摇摇头,无奈地自语道:“场子里跑上几圈,骡马立地分明啊!”蛤蟆王天乐皇帝亮开他的蛤蟆嗓子,高声叫道:
“宣翰林院学士华世雄入朝!”
华世雄胳肘窝里夹着一本《论语》,慌慌张张进入朝堂,高呼一声“万岁”,然后匍匐于地。
天乐皇帝郎声宣道:“华爱卿平身。”
华世雄从地上爬起来,又满地找他的那本《论语》。刚才下跪时由于用力过猛,书甩出去大约五六尺远,落在一位大臣的脚下。大臣轻轻用脚往外推了推,华世雄拣起书,朝那位大臣笑笑,吹吹土,拍拍书,仍夹到胳肘窝里,瞅瞅两边文武队里没有他的位置,只好站到门口去。
“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