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
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
「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
矢人而耻为矢也。
「如耻之,莫如为仁。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上·第八章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於人以为善;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於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公孙丑上·第九章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於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
立於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穷而不悯。
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於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公孙丑下·第一章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德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公孙丑下·第二章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
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於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今病小愈,趋造於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於路,
曰:「请必无归而造於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
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於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矣驾。』
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普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
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其尊德乐道,
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故汤之於依尹,学焉而後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於管仲,学焉而後臣之;
故不劳而霸。
「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汤之於伊尹,桓公之於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
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公孙丑下·第三章
陈臻问曰:「前日於齐,王□兼金一百而不受;於宋,□七十镒而受;
於薜,□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
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於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
「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赆,』予何为不受?
「当在薜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之。』予何为不受?
「若於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公孙丑下·第四章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岁,子之民,老羸转於沟壑,
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
则反诸其入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於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
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公孙丑下·第五章
孟子谓□U+9F03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
今既数月以,未可以言与?」
□U+9F03谏於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
齐人曰:「所以为□U+9F03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公都子以告。
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
公孙丑下·第六章
孟子卿於齐,出吊於滕,王使盖大夫王□为辅行。王□朝暮见,反齐滕之路,
未尝与之言行事也。
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
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公孙丑下·第七章
孟子自齐葬於鲁,反於齐,止於赢,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
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於庶人;非直为观美也,
然後尽於人心。
「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
吾何为独不然?
「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於人心独无□乎?
「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公孙丑下·第八章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
子之不得受燕於子哙;有仕於此,而子悦之,不告於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
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於子:则可乎?何以异於是!」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其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
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
『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
『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
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公孙丑下·第九章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於孟子。」
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
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
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
又从为之辞。」
公孙丑下·第十章
孟子致为臣而归。
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
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
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
是为欲富乎?
「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
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於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
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
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公孙丑下·第十一章
孟子去齐,宿於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後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
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
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
「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
公孙丑下·第十二章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
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後出昼,是何濡滞也!
士则兹不悦。」
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
予不得已也。
「予三宿而出昼,於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後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於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於其面,
去则穷日之力而後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公孙丑下·第十三章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吾何为不豫哉!」
公孙丑下·第十四章
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曰:「非也。於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
「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於齐,非我志也。」
滕文公上·第一章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成U+89B8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书曰:『若药不暝眩,厥疾不瘳。』」
滕文公上·第二章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於宋,於心终不忘。
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问於孟子,然後行事。」
然友之邹,问於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
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
U+98E6粥之食,自天子达於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
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
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
恐其不能尽於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於□宰;
□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
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滕文公上·第三章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亟其乘屋,
其始播百谷。』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於民有制。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龙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为常。
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
为民父母,使民□□然,将终岁勤勤,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
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夫世禄,滕固行之矣。
「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
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於上,小民亲於下。
「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
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
无野人莫养君子。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
「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
「馀夫二十五亩。
「死徒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滕文公上·第四章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