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 第8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是一份战情通报,而不是一份急电。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这封电报证明是盖纳耶夫丢了阿拉尔斯克向卡扎林斯克撤退途中发出的。

3月26日,也就是今天的凌晨六时,一支大约万人的阿拉斯加军队光明正大的打着阿拉斯加第四方面军第十三集团军二十九机步师的番号,突然冲出图兰沙漠西缘,向阿拉尔斯克这个正位于咸海北端的铁路枢纽发起了攻击,人数不多,但拥有不少迫击炮和火箭筒等轻型火炮,同样给已经不过只有万余守备队的阿拉尔斯克守军造成了巨大压力。

不过阿拉尔斯克毕竟也是前沙俄时代修建的要塞式城镇,拥有数门要塞炮,加上又是哈萨克方面军的补给中心之一,拥有足够的武器弹药补充,所以阿拉尔斯克此时还是稳固的,博季诺维奇接到盖纳耶夫电报后,并没有马上开始伏击。

一个小时后,又一支多达三万人的阿军出现,与二十九师会合,加入了对阿拉尔斯克的强攻,虽然阿军都是轻装部队,但兵力优势实在太大了,又二个小时后,阿拉尔斯克岌岌可危,博季诺维奇似乎觉得不会再有阿军出现了,终于从东北面的图兰沙漠杀出,对阿军后方发起强大的攻击。

到这里,可以说一切都是按照当初罗科索夫斯基所预想的效果发展,但也仅仅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结果,阿军似乎早已经知道了博季诺维奇的出现一样,他们刚一出现,虽然是骑兵,挟千军万马之势伏击,声势很惊人,但阿军却不慌不忙的堆积起了一条防线,暂时挡住了博季诺维奇骑兵的冲击。

半个小时后,博季诺夫维奇掉进了地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后多达二十多万阿军铺开盖地一般又从博季诺维奇骑兵师的后方杀出,不过两万人,加上军马也不过四万余条生命又无险可守的博季诺维奇骑兵师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便被人潮直接给淹没了,两万余人的骑兵师全军覆没,当然死的基本是士兵,但那些军马怕是足有上万匹落到了阿拉斯加人手里,等于阿拉尔斯克城还没有攻下,苏军就直接给阿拉斯加人装备了一个骑兵师了。

面对三十万敌军,外无援军,就算有再多补给,再坚固的要塞,凭盖纳耶夫手上不过万余守备部队还能干什么。

到了这里,盖纳耶夫也将责任完全推得差不多了,一句话,他也没有办法,三十多万人,他还能打吗,早撤早偷生,所以在博季诺维奇骑兵师被阿军淹没后,他当机立断保住阿拉尔斯克城此时剩下的三千多有生力量退往阿扎林斯克构筑第二道防线去了。

不过不管不沙波什尼科夫还是罗科索夫斯基,对盖纳耶夫这封明显有害怕承担责任意味的电报,他们看了也确实无法责怪,外无援军,面对三十多万敌军,就是傻子也知道,能挡住半个小时,就算是神勇无比了,与其如此,还不如保住多少人算多少,集中到卡扎林斯克构筑第二道防线才是正理。

只是罗科索夫斯克心里暗叹一句:“在阿拉尔斯克,加上博季诺维奇骑兵师,足有三万余人,都无法抵挡阿军进攻,当盖纳耶夫退往卡扎林斯克后,又能防守多久?加上他那三千所谓保住的有生力量,能从卡扎林斯克及周边汇集的军队也绝不会超过一万五千人,就算把那些民夫武装起来,也不会超过两万人,以盖纳耶夫的表现,罗科索夫斯基甚至已经算到盖纳耶夫下一封电报很可能会是在从卡扎林斯克向克孜勒奥尔达的撤退途中发出。

“卡扎林斯克地区已经没有希望了康斯坦丁,给你五万人,你有没有希望将这支军队堵在在孜勒奥尔达以西?”沙波什尼科夫果然为不愧是经验丰富,心量素质出色的老资格将军,此时从他的脸上已经看不到沮丧和愤怒了,这么快就反应过来,开始筹划应对措施了,只是声音还有些低沉,显然情绪还是相当不好的。

罗科索夫斯基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如果有五万人,我保证将他们堵在克孜勒奥尔达以西,但是将军,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我们现在只怕无法抽调五万大军出来,第二,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阿第四方面军攻占阿拉尔斯克和卡扎林斯克地区后是否会进一步向东攻击克孜勒奥尔达,毕竟他们的主要目的我们是清楚的,西进才是他们的任务,假如他们不继续向东攻击,我们动用五万大军摆在克孜勒奥尔达以西,却削弱了其他战场的实力,怕是得不偿夫啊。”

沙波什尼科夫手指在沙盘地图边缘轻轻敲击了几下,最后叹了一口气道:“得不偿夫也没有办法,我们必须冒险了,我们不能保证他们会否在拿下卡扎林斯克后西进,但也不能保证他们更改作战计划,先向东攻击,毕竟他们若与现在阿第五、中国第七方面军会师,数量将高达一百多万,会师后,他们完全有实力集中更多军队西进,成功的把握还要更大。”

罗科索夫斯基最后也点了点头。现在他们的兵力劣势更是进一步突显出来了,而且阿拉尔斯克和卡扎林斯克陷落,毫无疑问,也让他们此前好不容易夺过来的战略主动权开始再一次发生转移。此次一个应对不慎,整个中亚都可能陷入万劫不覆之地。

“将军,看来也只能这样了,不过将军,你打算从哪里抽调军队,中亚方面军的部队哪怕是正在北上的新兵也肯定赶不及了,要调只能从我们现有兵力中抽调。”

沙波什尼科夫似乎早已经下定决心,马上说道:“希姆肯特目前算是兵力较充足的,哪怕阿第三十六集团军到来,我们的兵力劣势相对其他战线也不算时显,所以从希姆肯特抽调三万军队,另外阿希科尔湖再抽调一万,克孜勒奥尔达地区再挤出一万,基本上也就凑齐五万了,另外……从希姆肯特就地征集民夫,不过这需要一点时间,你先调集这五万军队赶往克孜勒奥尔达以西的朱萨雷和贾拉贾什一带布防,三天后,我保证将陆续再给你送去不少于四万武装民夫。”

罗科索夫斯基点了点头,这是唯一的办法了,阿拉尔斯克和卡扎林斯克以西是咸海大湖,这就意味着咸海以西的任何部队都不可能越过此湖进攻卡扎林斯和阿拉尔斯克的阿军,给他们制造压力,西哈萨克军队主力大军距离还远,想要从西进攻也需要时间。以北现在基本上等于全在阿拉斯加人手里了,苏军无兵可调,南面更不用说了,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克孜勒库姆沙漠是不可逾越的天障,想从沙漠以南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调集军队的话,小股部队也许还有机会,大批军队根本没有可能。

所以想要抵挡或牵制这支杀入阿拉尔斯克和卡扎林斯克一带咸海东岸地区的阿拉斯加大军,唯一的办法只有从东面抽调,这也是阿军控制这一地区后,给沙波什尼科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带来如此大困扰和艰难处境的最大原因。

“好,我立即出发”

沙波什尼科夫深吸了一口气道:“加上民夫,九万人是极限了,现在我们失去了与欧洲的联系,克孜勒奥尔达和希姆肯特绝不能丢,这是我们南哈萨克方面军与中亚方面军保持联系的唯一通道,丢了这里,我们与中亚方面军都将成为孤军,尤其是南哈萨克方面军,一旦成为孤军,我们所处的地方四面多为沙漠荒地,不管是粮食还是物资或武器装备都将彻底失去补给,将会成为第二支东南方面军,所以希姆肯特我亲自坐镇,克孜勒奥尔达就全靠你了,只是你兵力少,面对的威胁却不比希姆肯特弱,任务很重啊。”

沙波什尼科夫说到最后,不由走上前来,重重的拍了拍罗科索夫斯基的肩膀。

“请将军放心,哪怕战至最后一人,我也绝不会退后一步,一定尽一切力量守住克孜勒奥尔达。”对这名给予了自己足够信任,给了他最大的发挥空间和机会的上司,罗科索夫斯基极为感激,现在南哈萨克方面军面临困局,罗科索夫斯基已经在心里下定决心,哪怕战死,也要完成任务。而且他相信只要他们守住一周,等中亚新兵到来,等西哈萨克方面军从西面对阿拉尔斯克发起反攻制造压力,目前的困局就能得到缓解。

只是罗科索夫斯基还没有走出指挥部,情报参谋又一次走了进来,这一次没有大叫大嚷,但哭丧着脸,手脚颤抖的样子让沙波什尼科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再一次感到了不妙,不会是卡扎林斯基克陷落的消息这么简单了,毕竟那是谁都可以预料的,难道中亚的阿中联军已经在某条战线实现了突破。

当沙波什尼科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眼神如刀一般盯向情报参谋时,已经满头大汗的情报参谋报丧似的说道:“阿……阿希科……尔前线急……急报,阿军第三十五、三十六集团军及数个特设兵种师近二十多万大军突然出现在阿希科尔湖北面发起进攻,仅仅一个小时,阿希科尔湖防线已经全面崩溃,阿军第三十五集团军已经越过阿希科尔湖正向西南方面快速推进,疑似意图攻打克孜勒奥尔达”

难道这个情报参谋表情如此惊慌和害怕,要知道就在刚才,他还向沙波什尼科夫和罗科索夫斯基保证过,阿第三十五集团军还在热兹卡维甘,第三十六集团军更是在向江布尔增援,而现在他们却突然出现在了阿希科尔湖,那意味着什么?

沙波什尼科夫和罗科索夫斯基额头青筋直冒,双手同时重重的拍了下去,一下子把沙盘地图都给震得七零八落,愤怒惊慌之中两人脑海中同时升起一句阿拉斯加式语言:“又中招了”

第七卷 二战之谁主沉浮 第665章 撤与围

第665章 撤与围

阿克莫拉位于苏联加盟国哈萨克斯坦中心位置而略偏北,距首府阿拉木图约1300多公里,伊希姆河绕城而过。全市处在丘陵起伏的普里叶西尔平原上,在该平原的河边偶尔能见到海拔350米以下小山岗。

历史上阿克莫拉曾是一座军事要塞,就建在伊希姆河水泛地以上的低台地上,西南部和南部则是伊希姆河的滩地。

18世纪,从亚洲国家去往欧洲的商贾们都把阿克莫拉作为中途休息的地方,因此,阿克莫拉曾是欧亚大陆上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1832年阿克莫拉开始建市,一直到现在其正式名称改称阿克莫林斯克。

但在阿拉斯加,也不知道是故意弄错,还是出于其他原因,一直称这里为阿克莫拉。进入苏联时期,因为这里的特殊地质环境和交通区位优势,苏联动员了很多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这里开垦荒地,使这里成为苏联重要的粮食产地。

当然同时也成为了这一区域可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卡拉干达等并称的重要交通枢纽,甚至此时其地位还尤有过之。因为这里也正处于俄罗斯裔居多数的北部地区和哈萨克人为主的南部地区的分界线上,在政治上,他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

阿克莫拉此时的城市规模还不算大,约只有二十多万常住居民,但加上军队和各种征召的民夫,如今如有着超过六十万人拥挤在小小的阿克莫拉城内。

不过阿克莫拉虽然已经算是苏联的粮食供应基地,但这里的气候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干燥。通常在11月中旬左右开始形成积雪,积雪期长达130—140天,即冬季为5—5。5个月,有时寒期长达245天,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7℃,最冷的冬季绝对气温曾达—52℃。多年平均积雪厚度为30厘米。另外每年沙尘天气有30天左右。

总之这里事实上就不算什么真正的好地方,比起许多处于北方的城市还不宜居,如今已经即将进入四月,可是这里的积雪还达数厘米厚,气温还比较寒冷。

六十万人挤在这个小城当中,却并不能给这个城市带来任何的繁荣,有的只是破坏,既有自己的原因,也有战争的原因。

自从卡拉干达反击战开始,阿克莫拉就因为战争遭到了巨大的摧残和破坏,这里的居民所有余粮几乎已经被搜刮一空,而在苏东南方面军覆灭后,阿第三方面军主力北上,一举收复莫洛杰日内和阿克套,将数十万苏军重新压缩回阿克莫拉城内。

从那时起,阿克莫拉的枪炮声几乎就从没有停止过,有时急,有时缓,有激烈,有时只是例行公式的炮击,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对于小小的阿克莫拉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从3月下旬起,阿拉斯加第三方面军第八、第九集团军在巴甫洛达尔将阿第二方面军第十四集团军接应过河,成功会师,同时组建成临时的东部集群,首先攻克了阿克莫拉东部的叶尔缅套,随后第八、第十四集团军向西北斜切阿克莫拉后方的另一重要城镇科克切塔夫,与此同叶,就在3月22日,阿拉斯加第四方面军第二十九集团军从阿尔卡雷克北上攻克叶西尔和亚克亚,又截断了阿克莫拉苏军西撤路线。

到这个时候,阿拉莫拉已经即将陷入阿军四面合围当中,此时他们唯一的联系通道就是尚还未完全攻克的科克切塔夫。不管是坚守还是撤退,科克切塔夫成为了阿克莫拉六十万军民的生命线。

但是现在这个生命线正在遭到阿军两个集团军的攻击,虽然布琼尼已经紧急调动了十几万大军坚守科克切塔夫,但谁也不知道,科克切塔夫能守到什么时候,科克切塔夫毕竟与阿克莫拉之间还有两三百公里的铁路线,即便阿军不能攻克科克切塔夫,也随时可能跟占领叶西尔和亚克西一样,占领科克切塔夫和阿克莫拉之间的铁路线,切断阿拉斯加北面的生命通道,完成合围。

布琼尼很为难,阿克莫拉现在的最高指近官亚柳特卡同样很为难,他们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不就是立即北撤,在阿军彻底切断北面生命线之前北撤到科克切塔夫坚守。另一个选择就不用多说了,不撤,就只能等着阿军完成合围,然后成为一支孤军。凭着阿克莫拉一座小城,死守下去。

只是死守下去,他们唯一的后果就是覆灭。要知道一旦被合围,他们可是比此前的东南方面军的处境还要艰难,他们不但成为一支彻底的孤军,且只有一个阿克莫拉小城可以成为依靠,但这里有六十万军民,没有外部补给,他们也许连一个礼拜都不能坚持下去。

他们不能再指望着布琼尼元帅再调大军破解阿军的包围圈,因为现在布琼尼手上可用的机动兵力来越少了,随着谢罗夫的丢失,东南方面军的覆灭,与中亚联系的丧失,已经有数十上百万大军牺牲,正面又面临着阿军第二方面军七十多万大军的攻击,而包围阿克莫拉的军队则将达到上百万人,布琼尼除非再抽出至少五十万大军才有可能打破这个包围圈。

但是若布琼尼元帅现在还能调出这么大的军队的话,科克切塔夫就不会只有十几万军队坚守了。他们也根本不用担心北面生命线被切断,也不用担心被合围了。

其实到现在,只有北撤到科克切塔夫,收缩防线,才是唯一的选择,只是亚柳特卡没有等到布琼尼元帅的电报。他不敢擅自撤退,莫斯科最高统帅部早已经下达了不得后退半步的命令,那些远离前线的中央领导们哪里明白阿克莫拉现在的形势危急到了何种地步。

这些中央领导只是被一连串的失败、撤退给弄怕了,他们不想再看到撤退,撤退再撤退,但是不撤退,他们怎么办,不撤退,其实就等于他们六十万军民将彻底被消灭。这对于整个东线战局将会是更严重的打击,将会进一步削弱东线苏军的实力。

“科克切塔夫的情况如何?”亚柳特卡默默的看着地图,头也不回的向自己的参谋长德尼索夫问话。

“还在激战当中,科克切塔夫我们有十几万军队,应该是不用担心丢失的,只是据情报显示,阿军第十八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