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我们虽是小小农户之家,比不得几位仁兄。但是,我们同为大明子民,理当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身为林家子孙,就算节衣缩食,也当相助这位老人家。二叔,小侄说得可对否?”
林士修一愣,果然,这小子,你逞得什么能?他微微弯下腰,拉着林复声的衣服,小声耳语道:“复声,你上了他们的当啦!咱们一共才带了多少银子呀?虽说,咱们在黄梅县吃住都不用愁了,可是,万一咱们还要去府地呢?这钱啊,还是能省则省的。”
林复声根本不理会林士修的话,故作崇拜的道:“二叔,你身上就带了一两银子,要全给了这位老人家呀?”
“啊?”林士修一愣,暗暗冲着林复声挤眉弄眼,压低了声音道:“我何时说要给她一两银子”
没等林士修说完,林复声调高了嗓门儿道:“我们林家虽是乡野中人,可是,也有祖训。二叔,你给诸位仁兄说说,咱们林家的祖训吧。”
啊?谁知道林家什么祖训!“呃,呃”
“我们林家的祖训和赵兄家的差不多,是能帮一个算一个,即使忍饥挨饿,也要帮助别人。”林复声高昂着小脑袋,大义凛然地道。
噗——!
这算是哪门子的家训?也就是乡下的耕夫,才能想得出来这么粗俗的家训。
“二叔,你这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气魄,才当真是有长者之风啊。”林复声一通吹拍,使得林士修不得不抠抠缩缩地从身上掏出一两银子,讪笑着,极其不舍地交到老妇人手里。
老妇人是乡野中人,可听不懂那些个成语,反到是林复声刚才那通俗易懂的林家家训,她明白了,顿时感动得一塌糊涂。摸着眼泪,对给她钱的林士修道:“老妇人今日是遇到贵人啦!林老爷,哦,还有赵老爷,都是好人,都是好人哪”
老妇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只知道有人赏钱,还赏这么多,肯定得叫“老爷”。
赵中明一皱眉头,竟然拿我赵家与这乡野之人相提并论。哼!
刚才汪宗魁,孟知孝和陈清三人,还为“林家祖训”笑得好像吃了鸽子屁一样,转眼间,见林士修真给了那乞丐一两银子,还被称为是“老爷”,一时间像嘴里飞进了苍蝇,集体闭口。
想这三人也是殷实之家,在施舍乞丐的事情上,不及赵中明,那无可厚非,可竟连个穷酸耕夫都不如,真是让他们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老幼俩乞丐一路千恩万谢地离开了一天门之后,几个人才穿过一天门,沿山上行。一路之上,是殿就进,遇佛便拜。尤其是汪宗魁,孟知孝,陈清,外带一个林士修,那叫一个虔诚。无论大殿小殿,大佛小佛,都要一个个叩头祭拜,动作那叫一个标准,神情那叫一份庄重。口中念念有词,长篇大论,不知在跟佛祖他老人家唠叨些什么家常。
从中国的道教,到印度的佛教,再到西方的基督教,还有其他各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信仰,很难说,究竟哪一个才是这世间的真神。所以,林复声虽是相信冥冥中自有某种力量可以主载万物,却并不笃信哪一尊神,哪一教。
比起拜佛求功名,他更相信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此次难得来到东山五祖寺,他更多的,是想游览这山间景致。
众人上山的目的不同,有的志在拜佛,有的意在游览风光,有的只为考前散心,于是,步调始终无法保持一致,几个人渐行渐散,最后,干脆各走各的,只约定晚些时候,在山下一天门相聚。
脱离开几个招人烦的家伙,林复声与孙继,蒋文登两位谦和学长一路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到也是难得的放松。
三人观赏过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再过经过真身殿,便来到七重偏殿。
七重偏殿主殿东侧有松柏堂,延寿庵,及第庵,佛殿,客堂,斋堂等,西侧有长春庵,娘娘殿,方丈室,监院室,库房等。
三人到此处时,已近正午,商议之下,便欲在此用些斋饭,然后,再行游览。
寺中斋菜,清淡少油,到是适合清肠。林复声昨晚一顿油腻,也正好借机清理一番。
“自从去年陕西大灾,流落到此的灾民,也越来越众。若是他们流落至寺中,还请方丈大师,尽量相助啊。”
“出家人自当以慈悲为怀,心系天下生灵。赵施主能以天下之忧而忧,帮助穷苦之人,佛祖一定会保佑施主的。”
“那么,灾民之事,就拜托方丈大师啦!稍后,在下自会派人往贵寺中捐香油的。”
林复声寻声看去,正见赵中明与胡有仁与一位身披袈裟的大师相谈。
嗯,这个赵中明,还真是个有良知的纨绔哥儿啊。
第六十八章 黎明前夕()
拜佛的拜佛,算命的算命,苦学的苦学,或许还有钻研如何作弊的。
总之,赴县参加童子试的学子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为各自的前程做最后的努力。
从五祖寺归来后,休息了一日,林复声便迎来他期盼已久的大日子。
开考的一天终于到来了。
黎明前,县城里人头攒动。平时一直闷在客栈中苦读的赴考学子,此时纷纷走上了街头,赶往县衙附近的集市。
原先的集市被改造成一个临时的考场大棚。考棚坐北朝南,于南面开两道辕门。门前有衙役把守,负责检查赴考学子的携带之物,是否合规,有无夹带作弊。检查之严格,完胜机场安检,可说是毫无**的检查。
穿过辕门之后,学子们的身份还要进行审核,确认无误,方能进入考场。
林复声与同住在赵家的几个学子,于黎明前夕,穿戴洗漱好,各自整理好参考物品,包括笔墨纸砚,书生证明和一些食物,聚在赵家门外。
人基本上都到齐了,只有林士修还未到。众人在等候之余,相互祝福一番,随便聊聊。
说话间,也可以注意到,每个人都带了不少的东西,行囊一个比一大。唯有林复声一人所带之物甚少。一个很浅的小竹篮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只有笔墨纸砚,和书生证明,其他什么都没有。
见状,孙继和蒋文登二人不禁关切道:“哎呀,复声为何只带这些东西?”
“是啊,复声弟,你只带这些远远不够啊!”胡有仁看着林复声的行囊说道。
还未等林复声回答,陈清勾起嘴角讥笑道:“初次赴考既无经验,为何不早早请教我等。自命不凡,可是要吃亏的。”
“你可知此时正值二月初春,早晚天寒。你连保暖之物都不带,去了可要冻得手僵,无法写字的。”孟知孝讥嘲道。
“还有,你可知此场考试要考一天,不带食物,去了岂不是要饿晕在考场吗?”陈清继续奚落萌新考生林复声,以此体现自己经历多次考试的优越感。
闻言,林复声淡然笑道:“多谢各位仁兄的提醒。不过,需知寒冷与饥饿可使头脑清醒。况且,小弟答卷无需一日,半日足矣,何需食物?”
“半日?!你真是”
“实在是狂妄之极!”
狂徒!赵中明对此,只白了林复声一眼,给他下了这么个定论。
正这时候,林士修从门内出来了。
只见他面显憔悴,眼袋发黑,佝偻着身子,一副没有睡醒的模样。看他手里提的东西倒是很全,满满一大篮子,除笔墨纸砚,书生证明之类外,还带了张保暖的薄褥,和各种食物。
众人见林士修出来了,也没有太在意他的神色。只是随口责备了一声,因何来迟,便匆匆往考棚而去。
这家伙不会又晕考吧?!
“二叔你没休息好吗?”
“复声,二叔好像又病了,浑身发冷,没劲儿,腿软的走不动,连眼睛都抬不起来。想是病了,要不我就”
“二叔,那支金丝楠木兔毛笔,二叔是要让给小侄了吗?”
“呃”
“二叔既然来了,就还是去试试吧!”
一行人来到考棚前,此时天边已经出现了一丝红光,将整个黄梅县印成了粉红色。
数百名学子的表情各异,有的泰然自若,云淡风轻,有的焦灼如热锅上的蚂蚁,有的打瞌睡,有的与旁人聊天,有的摇头晃脑闭目养神,有些甚至是口中念念有词,像是在念什么必中咒语。总之是,千姿百态各有不同。
“呀,这不是汪兄嘛,你怎么在此啊?”
孟知孝突然发现,人群当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汪宗魁。
陈清与孟知孝立刻笑容满面的迎上前去与之热情攀谈。
“哈哈,汪某特意来送诸位进考场啊。”说着,汪宗魁微微抬了抬下巴,有种身处峰峦之巅的感觉,飘然摇着小扇道:“顺便也回忆回忆当年,汪某考中案首时的情景。”
闻言,陈清喜笑道:“哈哈哈,有汪兄这位当年的案首在,我等沾了汪兄的才气,岂有不中之理。”
“二位仁兄皆有大才,此次定能高中。”
如此这般,汪孟陈三人,聚在一起相互吹捧,互相恭维,淡笑风声,欢乐的不得了。
而此时的赵中明却并不大理会旁人,自顾自的站在人群中,好似若有所思。偶尔听到了什么可笑的言论,只是勾起嘴角,报以不屑的神情。
林复声闲来无事四下张望,偶尔瞥一眼旁边的二叔林士修。发现他竟然在瑟瑟发抖。可是,若说是冻的,在他的额头上却渗出了颗颗汗珠。
“二叔,你冷吗?”
林士修面无表情,僵硬地回道:“不,不冷。”
呼,考个试而已,晕成这样,古今中外也真是没谁了。
正这时,只听辕门处衙役一声高呼,要过安检了。
登时,辕门以外人流涌动,数百名学子纷纷向辕门移步,场面何其庞大。
然而学子之中,也有异类。有一个人,身着青衣长衫,身材瘦小,却是獐头鼠目,行为鬼祟。他并没有随着人群向辕门走去,而是在人群中漫无目的的徘徊,一双小眼睛在眼眶里滴溜溜乱转,在人群中左顾右盼。
“汪某在此祝二位仁兄高中了。”
“借汪兄吉言。”
“借汪兄吉言。”
汪宗魁与孟知孝,陈清二人匆匆告别之后,好似若无其事地往两旁边看看。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个瘦削又特殊的男人脸上时,眉毛微微挑了挑,不经旁人察觉的送出一个不寻常的讯号。
瘦削男人接到讯号后,微一点头,随即转身,于人群之中,锁定了他的目标,直奔而去。
不久,这个瘦削男人便出现在林复声的附近。眼神游移,不时暗暗偷窥着他行囊中的物品,眼睛死死盯在他篮子之中的书生证明。那只罪恶的黑手正以无人觉察的方式,渐渐伸了出去。
“拿走你的书生证明,我看你怎么赴考?案首?哼!我让你什么都没有,连考试资格都没有!”
站在不远处的汪宗魁,狼视着眼前的一幕。只等待着那个瘦削男人得手之时,他是一定要去全县最好的酒楼大肆庆祝,以泄这几日在这小子手上的羞辱之恨。
第六十九章 县试正场()
林复声随着涌动的人潮,来到辕门。负责检查的衙役一看他所带物品时,怔了怔,见其所带之物,真是少得可怜,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嘲笑中带着一丝同情。
这东西太少,检查起来还没什么激情。
衙役有点儿不大习惯。
若是人人都如这位学子一样,那我们这工作量得减轻多少啊。
林复声很顺利地进入辕门,这时,门外还有专人负责核对考生资料,也就是要看看准考证。
“书生证明!”小吏伸手拦在林复声身前。
“呃”林复声一怔,头一次参加古代考试,即便是李夫子曾经跟他说过大概的流程,也不免忙中忽略一些细节。
听到小吏一声喊,林复声急忙低头在篮子里翻找。
诶?我明明记得放在篮子最上面啦!怎么没了?
林复声脑子里瞬间闪过多种可能,掉在路上?刚才被挤掉?
“诶,我说你,是不是忘带啦?忘带就这儿耽误事儿,后边儿还排着好些呢”
“容我再找找,我一定带来啦!”林复声多少也有些慌乱了,这明明带来的东西,怎的突然没了呢?
“你就带了这么点儿东西,还用得找嘛,一眼就看见啦”
“嘿,在这儿呢!我说我没忘记带吧。给您。”
小吏唠叨的话音未落,林复声竟然从砚台低下,发现了粘在上面的书生证明。或许是刚才衙役检查物品时,无意间将它放在了砚台下。
小吏撇撇嘴,不满地拿起书生证明,核对无误后,淡淡地道:“进去吧!”
如此,林复声便与一众学子被圈在这个与考场分隔开的院子里。等待着县太爷的训话,还有领卷。
伴着天边微微透出的粉红色,县太爷终于到了,站在最前边,慢条斯理地说了些警醒和勉励的话,便匆匆离开了。
之后,便要领卷子。
有衙役高呼考生的姓名。
林复声与赵中明,胡有仁,孙继,蒋文登一起被点了名,随后,有人带着他们进入中厅。
中厅内,坐着几个官员打扮的人,旁边还有数位身着青衫的夫子。
林复声一眼就瞧见了李夫子。只见他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样子,目不斜视。
接下来,便是要唱保。所谓唱保,就是一个考生,从小吏手中接过卷子,随后,要大声说出自己的姓名籍贯,以及由何人认保。而负责给该生认保的廪生,便要接着大声喊出廪生某某认保。随后,经考官认可之后,考生方可进入考场。
林复声直到接下卷子唱完,这才与李夫子有一个匆匆的对视。然后,便被带进了考场。
考场十分简易,这个以集市临时改造成的考棚,怎么可能形成什么规格来。
整个考场分为东西两端,一端设有监考台,是县里官员所坐的位置。另一端则摆放数排矮长形桌凳,并按照天干地支排了序。
林复声手中卷子上,封有座位号,写着“丙未”二字。
跟着前面引路的小吏,林复声这才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入坐之后,将自己带来的笔墨纸砚摆放好,再打开试卷。试卷中有十多张以红线划横直道格的纸张,每页十二行,每行写二十字。另有两张用作打草稿的素纸。
县试中第一场又称正场,主考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题目,诗,文皆有格式,且不得多于七百字。
本场考试的考题并不在卷上出示,而是待所有考生就座之后,有专人以举牌的形式,给众考生展示出来。
林复声仰头往考题牌上一看,自信而笑地点点头。
第一题: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题出自论语。述而。
第二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题出自大学。
这第三题是要写一首试帖诗。所谓试帖诗,是从前人诗文中摘出一句,或是一个成语,或是典故,让考生以此为题做诗一首。若是诗句摘得偏,令考生不知出处,那便十分难写。而且,作诗前,还要在诗前加上“赋得”二字。这便是试帖诗。
林复声一瞧,可巧,这诗是他所熟悉的。
第三题题为:绿杨花扑一溪烟。
此诗句摘自唐代许棠的洞庭阻风,全诗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