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讲完了刘邦的两大罪状之后,武涉又对刘邦的人品和韩信未来的命运作了一番延伸和推断。他对韩信说:“大将军,您要当心,刘三儿不是好人,他吃人不吐骨头的,他口是心非,比童话里的狼外婆更阴险可怕。我私下提醒您,现在他不伤害您不等于他将来也不会加害于您。您现在之所以活着,那决不是刘三儿仁慈,而是您对他还有利用价值呀!或者说,您之所以现在还能苟活于世,完全是因为我家主公项羽还活着,如果项王今天被消灭,他刘三儿就会立马来收拾您。所以,项王活着您才能活着,项王没了,您也就要步其后尘了。大将军您和项王实在是一体相承的生命共同体啊!希望您以您的利益和生命为重。”

见还没有打动韩信,武涉又进一步以天下的大局来“开导”韩信,这就是一个优秀说客所经常要展示的策论了:“现在项羽和刘邦已是一个平衡的天平,而大王您支持哪边,胜利的天平就会倾向哪边。毫不客气地说,现在刘邦只是在利用大王,项羽一旦败了,刘邦下一个对付的目标就是您了,请大王三思。而您和项王有旧交情,熟悉彼此,友谊如美酒,历久弥新,您何不与项王尽释前嫌,重归于好呢?如果您肯背弃汉国而跟楚国联合,您不就可以和项王、汉王并列而三分天下为王吗?假若您放弃这个机会,自己一定要投靠汉王,去攻打楚国,最后又被汉王所消灭,我困惑,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应当作出如此下策吗?”

尽管武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韩信却谢绝道:“我侍奉楚王那么多年,只不过做到了小小的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我冷的时候脱衣给我穿,我饿的时候分吃的给我,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这样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羽的美意。”

武涉虽然没有完成使命,但他走后,蒯通则继续做韩信的思想工作了。

背后的阴谋家

韩信打下了齐国,声威更大,更加举足轻重。用蒯通的话说,这时刘邦和项羽的命运都掌握在他韩信手里。他韩信“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刘邦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既千方百计拢住他,又想出一些办法来掣肘他。项羽也看到了这一点,也在这时派武涉前来游说韩信。恰恰韩信自己看不到这一点,天大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他却“天与弗取,时至弗行”。

“臣最近在学习相术。”蒯通一开始就话中有话。

“那你帮我看看相吧。”韩信顺应形势,先中套再说。

“大王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蒯通懂得欲擒故纵之术。

“把实话说出来,把假话留给别人吧。”韩信眉头有点儿微蹙了。

“我观大王的相,如果单看面相,大王最多只能封个侯而已,而且还会有危险。而如果相大王的背,却是高贵得无法形容。臣看了一辈子的相,还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富贵相。”蒯通不急不慢地说道。

“先生请详说。”韩信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相居然这样的好;忧的是为什么面相只能封侯,而且还会有危险。这是蒯通撒下的一个诱饵,目的就是引韩信上钩。

果然,面对韩信的询问,蒯通不主张他归刘邦和项羽的任何一方,而是劝他顺应形式的需要自立门户,以齐地为中心,和项羽、刘邦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应该说他的理论水平的确很高。但当时韩信却丝毫不为所动。

他直言不讳地说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刘邦的提拔和重用就没今天的他。蒯通这时拿了一个例子来说他。就是张耳和陈余反目成仇的事。

张耳和陈余两人还是平民时,有饭同吃有衣同穿,胜似亲生兄弟。而一旦参加革命后,在个人利益面前却最终反目成仇,甚至到了最后都想置对方于死地,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一旦产生谁也无法预料后果。然后他反问了韩信一句,你和刘邦的情义比得上当年的张耳和陈余吗?韩信知道不如,但他还是不为所动,在危急时刻刘邦宁可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宁可自己没得吃先给他吃,这种大恩大德无以回报。风遗尘整理制作。

蒯通继续劝说韩信:“此一时彼一时,你现在的功劳已经震主了。归附楚国,楚国人不会完全信任你;归附汉国,刘邦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惊恐。在这种情况下你已无安身之处了。”蒯通直切命脉,不过他当时表达“功高震主”四个字时却是这样说的:“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他再次重申自己的主张,只有自立门户既能成就一方霸业,亦可免去将来的血光之灾。这下说得韩信无言以对,最后只好说让他考虑考虑。

蒯通所言,并没有违背当时的造反道德。天下亡秦,群雄并起,谁能把天下争夺到手就是谁的。一不靠公民投票,二不用举手表决,三不需法律程序,全凭实力。同是造反者,同为争天下,韩信与刘邦、项羽拥有同等权利,同等机会。如果韩信当时敢于喊出一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豪言,最终究竟谁能当上皇帝,真还难说。

然而,韩信考虑了几天,最终道义战胜欲望。他认为自己当个侯已经足够了。蒯通怒其不争,仰天长啸,“时乎时,不再来”,“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说罢,装疯而去。

刘邦迫于同项羽对峙的困难局面,为了防止不测,作为权宜之计,接受张良、陈平建议,封韩信为齐王。这样一来,局面是稳住了,但刘邦与韩信之间的梁子也结下了。韩信自以为从未萌生“背汉”之念,心里坦荡荡。可是,以后事态发展已经让他身不由己了。从此以后,刘邦却要将捆扎他手脚的绳索一步步收紧了。

刘邦的用人之术,是一套将人摆布于生死间的封建权术。

韩信在军事上纵有盖世奇才,在权术游戏中也根本不是刘邦的对手。韩信即使是一只猛虎,刘邦也能将它牵在手里转场子赚钱。他可以违心地将韩信封为齐王,让韩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汉王厚我”,使他即使面对蒯通和武涉的左右游说也“不忍背汉”。

韩信的所作所为给后世的流氓树立了伟大的榜样。胯下之辱成为以后所有梦想成为英雄的狗熊们的一句铁杆借口。问题是,有几个人能够像韩信那样成功以后依然可以这样作秀的呢?更多的是以杀戮和羞辱作为曾经的回报,然后绵延不绝、纷争不断。但是韩信对漂母的回报却又说明他还是重诺言的,也有诚心的一面。

韩信这个人无疑是有大才华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有萧何这样的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由此看来韩信这匹千里马也不外如是。在项羽那里默默无闻,在刘邦那里一样是默默无闻,还差点儿因工作不力而被砍脑袋,后因对项羽的一番评价而被刘邦刮目相看。

在韩信看来,项羽成了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护亲排外、背信弃义的典型,刘邦反倒成了有仁有义,宽宏大量的榜样。不愧当初项羽仅仅只让他做个门卫,韩信拍马屁的功夫的确不赖。这番话有多少事实,后面会有一个同阵营的人给出一个更中肯的评价。

韩信羽翼丰满的时候又犹犹豫豫,被刘邦一个缓兵之计给收买了回去。立国以后准备再反一次,结果又是不听人言被吕后设计给干掉。如果说韩信反复无常恐怕是合适,如果说他比项羽更妇人之仁恐怕更是很贴切的,和黥布一样,一心只有私利而无大胸怀的风骨,最终的下场何其悲哉!好歹项羽是战死杀场,还有尊严可说;韩信最终居然死在一个麻布口袋当中,还是被妇人所设计,真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古语有言:“有仇不报非君子。”孔子更是明确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唯以直报怨!”这样看来,韩信不但称不上是君子,连小人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有才华的小人。

第八章 笑到最后的人

势力我最大

为了调动韩信参加垓下会战,刘邦再次违心地加封给韩信一大片地盘,使他心甘情愿地前来殊死搏杀。可是,项羽一死,刘邦马上就给韩信颜色看。只是因为韩信立有盖世之功,如果操之过急,将他一棍子打死,恐天下不允,失去人心。所以第一步先剥夺他军权,改封为楚王。随后,又利用韩信狂傲自大、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弱点,以有人告他“欲反”为借口,“用陈平谋”,在云梦将他逮捕,押回洛阳,杀尽他威风,贬为淮阴侯。从此,韩信愤恨难消,人际关系更加紧张。“羞与绛、灌等列”,树敌太多,周围环境对他越来越不利。最后,失去理智,策应陈豨谋反,招来杀身之祸,也是罪有应得。临死,韩信发出长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等他明白过来时,一切都已经迟了。

韩信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是感叹自己当时不够果断没有大胆赌一把,还是故意显示自己有机会反而没有反的冤枉?难道韩信不知道说此话还会给蒯通带来灾祸吗?

刘邦剿灭陈豨叛军,班师还朝,对韩信的死半忧半喜,忧的是从此失掉一只得力臂膀;喜的是他向来对功高盖主的人怀有敌意,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吕后此举正好除去他的心头之患。他听说韩信死前提到过蒯通,就立刻派人捉拿蒯通,要把他煮了。

“你教唆韩信谋反了?”刘邦很有把握地戏弄道。

“是的,我说过三分天下的话。”蒯通似乎也是戏弄的口气。

“你不知道谋反是要灭九族的吗?”刘邦的凶相不想掩盖了,他要发作了。

“那时,你还不是皇帝,不听你的话哪里算是谋反?秦始皇的时候,楚霸王的时候,人人都不听命于你,你能以谋反的罪名把天下人杀尽杀绝吗?”挑衅的语气和眼光中,蒯通准备通过死刑来把名声传播千年。

刘邦被震慑了,正所谓“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他想收买蒯通,许以官位。蒯通干脆地拒绝了任命,返回稷下办起学堂。

佩服之余,人们有一点儿遗憾,既然皇上已经捐弃前嫌,给你蒯通以机遇,为何不识抬举?栋梁之才可以做大柱,可以做横梁,虽然有些委屈,甚至也可以做檩条。如果你要用它去做筷子或者火柴棒,那么宁肯闲置在那里,它也不会“屈尊”了。蒯通不肯做刘邦的官,一来由于萧何、张良、陈平等人早已先入为主,二来自己的谋略和胆识已经得到证明,当然不会屈才而就了。闲置实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是后话了。

就在韩信为要不要听从蒯通的建议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时,刘邦也没有闲着,他一面派人不断去催促韩信来进攻楚军,一面派使者拿着印绶火速到黥布处,封他为淮南王,令他赴九江去截断楚军的后路。而彭越此时却小动作不断,他继续在楚军腹部进行杀人放火、烧杀抢劫的流氓勾当,使得楚军的粮草告急,他功不可没。当初张良三步走的计划是多么明智,关键时刻,他提到的韩信、黥布、彭越三人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刘邦不但积极去联络各大王来相助。而且还遇到了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来了一支三千多人的貉族骑兵。这支骑兵的到来完全归功于陈平。

这群貉族骑兵的头头儿就是一个名叫郭逸的汉人。这郭逸和陈平是一个村的,是从小玩儿到大的好朋友。长大后,郭逸跟随父亲到洛阳做起了丝绸生意,那时北方的貉族人拿宝马和银器去换丝绸品,郭逸被貉族人一个郡王看上,于是强行把他招为上门女婿。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郡王死后,他便代替了郡王的位置。

恰巧这一年郭逸回家探望老母时,听说陈平在刘邦军中很是风光,就来看看,这一看不要紧,就看出了情缘来。在陈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下,郭逸最终决定带领手下几千骑兵来支援。

果然,他的数千名英武高大的骑兵出现,让刘邦惊喜异常,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和吃了定心丸的刘邦不一样,此时的项羽非但没有定心丸吃,而且连吃米饭也成了一种奢侈。彭越带兵驻扎在梁地,时不时地袭击骚扰楚军,把楚军的粮食供给一刀切断。韩信、黥布又联合起来围打楚军,汉军士卒气盛,粮草充足,项羽弹尽粮绝,兵困马乏,渐渐支持不住了。

但就在项羽濒临崩溃边缘的时候,刘邦的使者侯公到了项羽营中。原来早先时候刘邦就曾派陆贾到项羽营地说议和的事。当时龙且的死正打击了他,而且他正在派人做韩信的工作,因此,还没等陆贾开口就把他轰走了。

但此一时彼一时,韩信坚持不肯归降于他,此时又粮草已尽,士兵军心涣散,议和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了。见了侯公,项羽内心虽然有点儿激动,但表面上却装得很镇定,他不冷不热地对侯公说:“刘邦派你来干什么?”

“议和。”对项羽的明知故问,侯公回答得干脆直接。他说:“楚汉相争的这几年使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且交战双方都筋疲力尽,到了缺衣少粮的地步了,不如议和算了。”

“刘邦议和有什么条件吗?”项羽知道此时自己的处境远远落后于刘邦‘w…r…w…h…u。c…o…m‘,故有此问。

“我家大王只想与你划界为线,从此各守一方,永不相犯。”侯公回答得简洁明了。

“就这一个条件?”项羽反问了一句。

“对,还有一个附加条件。请求大王放了太公和吕后……”这个附加条件一提出,项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好在侯公马上对项羽进行了说服工作。他说:“大王放了太公和吕后,不但刘邦对你感恩戴德,天下人都会认为你是仁义孝悌之王,得民心者得天下,将来这天下还有谁是你的对手。”总之说得项羽心里很受用,他向来吃软不吃硬,听了这些好话有点儿飘飘然了,再加上当时形势确实对自己不利,项羽认可了议和的要求。

他们约定以鸿沟(也就是广武涧)为界,划分势力范围。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协议签订后,项羽见一切都搞定了,似乎出奇的顺利,于是马上按约定放了刘太公和吕后,汉军官兵都呼喊万岁。项羽领兵东返,刘邦也打算领兵回关中。

最后的较量

话说项羽带着他的三十万大军开始缓慢地向楚国撤退,他的打算是慢慢行军,免得被刘邦乘机袭击后路。因为他的将士全都已经归心似箭,一刻也不想在前线多待了。他们加快步伐完全把队列打散了。项羽的内心很是烦闷。这天,楚军行至阳夏之南,天色已经很晚,项羽就指挥部下安营扎寨,在阳夏城外埋锅造饭,准备歇息。

主动提出媾和的刘邦,趁着项羽带着疲兵,松懈回乡之际,又亲率三十万大军,正悄悄地从后面掩杀过来。汉军的一路已经在阳夏屯驻,据守住了楚军东去的道路。原来,就在刘邦准备班师回朝时,张良和陈平一起出现在他面前:“我们这次请求大王和项羽议和,目的只是为了救出太公和吕后。”张良和陈平极力劝说刘邦趁机灭掉项羽,因为这时项羽兵不精、粮不足,万一他回到彭城,等于是纵虎归山。

刘邦听了赶紧命令追击。同时派人命韩信和彭越火速集结,合击项羽。

消息很快就让项羽知道了,项羽当时一定恨得咬牙:自己为什么不在鸿门宴上也耍点儿小人手段把刘邦给宰了?

镇定下来后,项羽尽力采取不至于兵败如山倒的战术。他们知道,越是靠近楚国一步,汉军就越是气虚一分。而楚军要是想回楚国,最近的路线就是要偷偷取道阳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