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已经创造了连续五天100%上座率的牧野国际影城。
上映三天,加上预售两天,14家影院连续五天上座率100%,这在华夏电影的历史上还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奇迹,而这其中至少有一半的功劳来自牧影票务系统的强力支撑。
到了周二,《那些年》在全国范围内拿到930万票房,其中依旧有两百余万来自牧影票务系统;
周三这天,《那些年》的票房继续回落,但是有800万票房入账;
上映仅仅五天,《那些年》就已经在国内票房市场豪取六千万,效率之高,前所未有。
更可怕的还是牧影票务系统,到周三的时候,它再次提前售空了周四、周五两天的所有影票。
牧野国际影城连续7天上座率100%,这个恐怖的数字让其他院线的老板眼红无比。
他们也深刻意识到了牧影票务系统对影院票房的巨大提升,也知道大量用户现在都在牧影票务系统中抢票,对这批用户来说,能提前抢到票、订好时间、场次以及座位,他们才会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如果没办法从牧影系统里抢到票,他们根本不会去电影院买票观看。
一时间,大量院线的老板都在期待着自己的影院能够接入牧影票务系统,接入这个强大无比的线上选座售票平台。
几天时间内,牧野映象便收到了大量院线的接入请求,李牧见时机成熟,便让牧野映象正式对外公布了院线接入标准:
第一,牧影票务系统理论上向国内所有院线开放接入;
这也是李牧做牧影票务系统的初衷,他要将所有的院线全部囊括进来,使其成为牧影票务系统中的一员;
第二,院线接入牧影票务系统之后,必须使用牧影票务系统提供的商家终端系统,这套终端系统将支持院线自建影厅排片信息、自建座位布局、支持院线直接使用这套系统在线下销售并出票,同时还实时将座次库存情况同步到线上,避免线上与线下用户重复购买同一座次;
李牧之所以要求院线必须使用牧影票务系统的商家终端,就是希望让自己的商家终端成为院线不可替代的高效工具,同时这套系统的实时库存是无法对外开接口的。
也就是说,如果院线用了自己的系统,其他企业也做了一套网票系统,其他的网票系统无法读取到院线的实时库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也为院线再开一个终端系统,那样的话,院线就要同时操作两套甚至多套售票系统,而且系统与系统之间无法同步库存,真正用起来必然非常麻烦。
第三,牧影票务系统抽取票价的5%作为佣金,同时将免费向院线提供取票机,并且提供终生的免费维护;其中,超过五块荧幕的院线配备三台取票机,五块荧幕以下的院线配备两台取票机。
之所以免费向院线提供取票机,是李牧担心未来有竞争对手出现,所以他免费提供取票机,那么挡在未来对手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价值万元的取票机,全国至少上千家电影院,如果各配三四台取票机,这就是大几千万的成本砸出去了。
几千万的硬件投入,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重资产项目,如果牧影票务系统不向院线收取终端机器的费用,那么后面的竞争对手自然也没法收取,那样的话,光是取票机的成本,就足以让对手望而却步了。
李牧早已经为自己的牧影票务系统提前搭建起了生态闭环以及竞争对手壁垒,等自己在国内把这套票务系统迅速普及开之后,全国票房至少一半将从线下转移到牧影票务系统上来,到那个时候,这套系统就是影视行业的主神系统。
……
张泉是燕京一条院线的老板,他手底下一共有五家影院,二十六块荧幕,五千多个座位,跟大多数的院线也一样,长期困扰着他的问题就是上座率低、利润率低。
虽说手底下有五家影院,但是这五家影院扣掉房租、设备折旧、人员薪资以及日常管理维护费用之后,每年的净利润寥寥无几。
张泉有一个开火锅店的亲戚,前段时间两人一起喝酒聊天时,张泉才知道,人家一家火锅店,一个月的净利润超过五万块,而自己这么大的摊子,一年到头算下来,平均每个月的净利润连三万都不到,投入产出比实在是有些惨淡的惊人。
院线在这个年月不是什么好买卖,一年只有三个高峰期,分别是暑期、阳历元旦前后以及春节,这三个节日上座率高一些,其他时间惨淡的几乎每一场都如同包场一般。
张泉一开始也想过一些促销的办法,试图提升上座率,比如影票打折、抽奖赠半价影票等等,但是收效都微乎其微,因为他的促销手段只能在自己的几家影院里展示,可问题是本来上座率就很低,影院客流量少,这样的促销打不出去,也就更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就在张泉认为华夏票房以及华夏院线已经没什么救了的时候,伴随着《那些年》的上映,一套面对全网数千万网民的网票系统诞生了。
在牧影票务系统刚上线的时候,张泉就关注过这套让他眼前一亮的新事物,他也非常敏锐的看出了这套网票系统的优势,那就是它已经突破了单一院线门店的限制,把每一家院线都推到了全网面前。
认清这个现实之后,张泉就非常期待能够将自己的院线也接入牧影票务系统,所以他是第一批向牧野映象提出接入申请的院线之一。
在李牧宣布牧影票务系统正式向全国院线开放之后,张泉便接到了牧野映象明确的回复,随后牧野映象的工作人员亲自上门,与他签订了接入协议。
协议签署之后,牧野映象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他的五家电影院提供二十台取票机,同时提供商户终端以及对应的培训工作,商户终端系统的操作非常简单,对有电脑基础的人来说,用不了半天就能够熟练掌握。
牧野映象推动牧影票务系统的效率极高,与张泉签订协议的当天,牧野映象的培训师便来到他的影院,对他五家影院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系统的操作入门很快,一个上午的时间培训完成之后,当天下午,张泉自己的工作人员就已经把五家影院的每一个影厅都进行了录入,把准确无误的座位图上传到了牧影票务系统内。
李牧之前就要求手下的人加大自助取票机的采购,负责代工的企业生产效率也非常高,截至目前已经生产出三百套自助取票机,还有两百套已经生产出来,准备打包发往牧野映象指定的城市。
李牧决定先将这三百套自主取票机用来覆盖燕京和沪市、羊城这三大一线城市的主要院线,尤其是燕京与沪市,牧野映象的推动速度极快,只是一个周末的时间,燕京便有将近三十家影院接入了牧影票务系统,牧野科技派出几十名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指导自助取票机的安装,并且完成了相关调试。
这三十家院线接入之后,全燕京的院线基本上都已经接入了牧影票务系统,荧幕数超过两百块、座位数达到了四万多个,如果按照每天七场计算,现在全燕京的单日影票总库存达到了三十万个。
燕京网友一下成了全国人民最羡慕的对象,因为全燕京几乎所有的影院都在牧影票务系统内了,燕京的网友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里购买当天以及明后天内,任意一场电影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座位,方便得不是一点半点!
第1119章 狙击《英雄》()
当《那些年》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席卷国内电影票房的时候,牧影票务系统也在用摧枯拉朽般的速度扩张自己在院线领域的影响力。
对院线来说,牧影票务系统实在是实惠到了极致。
牧影票务系统本身最大的意义在于降低网友看电影的行为成本,极大的提升了他们的观影体验,所以,它本身就能够拉动一大批原本不会到影院观影的用户,选择通过牧影票务系统购买电影票看电影,所以,它对整体票房体量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拿燕京来做例子,或许原本燕京一万个人中,每天只有一百个人会产生看一场电影的想法,但是真正会走进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的,只有三十人。
但是现在,因为牧影这套前所未有的线上票务系统爆红,燕京一万个人中,每天至少有五百人会产生通过牧影票务系统买一张影票的想法,而他们的实际行动,就是买空了牧影票务系统上的每一张电影票。
用户对牧影票务系统的偏爱,直接导致了牧影票务系统的售票能力远高于任何一家电影院自身,只要接入牧影票务系统,院线整体的上座率至少提升一倍,这对院线来说,就是实打实的收入。
而且,作为平台方,牧影票务系统免费提供自助取票机终端,甚至还免费为院线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且功能强大的终端管理及销售系统,做了这么多,却只收5%的票房提成,这个提成比例已经是绝对的良心价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数百台自助取票机不断发往全国各地,用极快的时间,就已经将所有一线城市的院线全部覆盖,并且开始向二级城市扩张。
工厂再次接到两千台自助取票机的订单,李牧已经决定开足马力,用病毒传播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牧影票务系统的普及速度。
当《那些年》上映整整一周的时候,它已经在全国斩获了七千万票房,平均下来每天一千万,并且随着更多的院线加入牧影票务系统,它后期的票房一定还会被激发起第二轮的猛增。
不过,就在《那些年》上映后的第七天,12月14日这天,张亿谋导演的《英雄》在国内正式上映。
但是,此时此刻的张亿谋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如果不是所有的宣发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他甚至希望《英雄》能够换一个时间上映,因为比《英雄》早一个星期上映的《那些年》,势头实在是太猛了!
若是按照一个月的上映时间估算,张亿谋甚至觉得,《那些年》这部电影的总票房可以轻松突破两亿元人民币的大关。
要知道,自从国内有真正意义上的票房统计之后,第一部票房破亿的电影,也是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电影是2000年上映的《生死抉择》,然而,这个记录很快就将被《那些年》所打破。
跟这样一个堪称变态的竞争对手撞了档期,张亿谋的心里格外郁闷,现在媒体上铺天盖地全是《那些年》的广告、新闻以及预告片,与它相比,自己《英雄》的推广简直可以算是烂糟到了极点。
由于电视、杂志、报纸甚至各大网站里,关于电影的讨论,基本上都在围绕着《那些年》展开,《英雄》虽然砸了不少钱用来做媒体公关,但是真正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现在,在任何一家电影院里,《那些年》的上座率都要明显高于其他影片,同样规模的影厅,放映《那些年》的收入至少是其他影片的两倍以上,完全不需要牧野映象出面,各大院线老板自己就根据这种情况进行重新排片,让《那些年》的排片占比不断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国内的影视市场都陷入了一种怀旧热,大街小巷放的是张克轩的《那些年》、街头巷尾讨论的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剧情,在这种氛围下,以武侠与历史为背景的《英雄》,彻底失去了发育的土壤。
在《英雄》的出品方新画面公司,张亿谋此时此刻正在为院线的变卦而愤怒不已,上映第一天,根据公司派出去的员工了解到的数据,各大院线的排片极不乐观。
原本各大院线承诺给《英雄》的排片量超过了总排片的30%,甚至有些影院超过了50%,但是真到了上映的时候,几乎所有院线都对承诺的排片量大打折扣,直接腰斩都是少的,更多的是一口气降低到承诺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怒不可遏的张亿谋在办公室里怒斥道:“这些院线实在是太没有诚信了!排片说减就减,连个招呼都不打!”
张亿谋最好的合作伙伴章伟平无奈的说道:“没办法,牧野映象那部《那些年》实在是太强势,上座率高,票房也增长的速度也快的惊人。”
“真是可笑!”张亿谋脸色铁青的说道:“这种烂片竟然也能有这么高的票房,无非就是那点情情爱爱的事情,一点底蕴都没有!”
章伟平耸了耸肩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它的题材选得好啊!历史、武侠的题材虽然大、虽然深,但是这种题材不接地气的问题也很严重,大部分观众其实还是喜欢看一些接地气的题材,《那些年》恰好就是一个极接地气的现代题材,跟它比,我们有先天短板,院线那边降低我们的排片,也在情理之中。”
张亿谋不忿的说道:“我们的演员、制作团队阵容这么强大,观众难道会不买账?这些院线根本就是跟风、短视,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一窝蜂的把排片都给了《那些年》!”
章伟平说:“我相信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咱们的片子阵容确实强大,就算是现在的排片量不够高,只要我们的上座率能够有保障,各大院线一定会逐渐把排片量重新加回来的。”
院线排片的重要依据就是上座率,哪部片子的上座率高,哪部片子的排练量自然也就高,院线老板不为单一的影视公司甚至单一的导演打工,他们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所以,如果《英雄》的上座率能够超过《那些年》,院线必然会将《英雄》的上座率提上去。
张亿谋对自己的新片格外有信心,他对章伟平说:“你放心,等着看,我们的影片上座率一定会超过《那些年》!”
章伟平提醒道:“亿谋,《那些年》连续七天,网络销售上座率100%,也就是说,从它上映当天到现在,所有在网络上销售的电影票,一张不落的全卖光了……”
张亿谋有些错愕,片刻后道:“我觉得牧影票务既然是在牧野映象自己的手里,那这个数据完全由得他们自己随便说,我不信什么电影能够连续七天上座率100%,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章伟平说:“不过据我的了解,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张亿谋摆了摆手,说:“等着明天看看我们的首日票房数据,以及平均上座率吧!”
……
翌日下午,前一天的票房数据出炉,因为是周六的缘故,而且《那些年》的网票排片占比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它在上映一周之后,迎来了票房的重新抬头。
这一天,《那些年》的票房在连续几天缓慢下滑的基础上逆势上涨,在全国斩获了两千万票房,其中有超过五百万来自于牧影票务系统,创下了华语电影内地单日票房的新纪录,而上一个记录是《那些年》上映的第二天创下的一千八百万。
而张亿谋也得到了《英雄》上映首日的票房数据。
“两百六十万?!”张亿谋看着手下给过来的数据,惊的目瞪口道。
“怎么只有两百六十万?上座率是多少?”
面前的员工再次递上一张纸,上面写着《英雄》昨天在全国各地影院的上座率,最高的黄金时间单场也不过50%左右,而大部分都在20%以下。
除了各地影院、各场次的上座率之外,这份数据报告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数据:平均上座率。
平均上座率决定了一部电影的商业前景与潜力,所以导演对这个数据极其重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