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品寒士-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冉盛一口气跑出西门,才发现短棍还握在手里,摇了摇头,跑到小镜湖边,将短棍丢进水里,回到徐氏学堂,徐藻博士刚刚授完《小戴礼记》,草堂学子们收拾纸笔准备散学。

    陈操之看到满头大汗的冉盛,问:“小盛,你干什么去了?”

    冉盛想想这事不能瞒小郎君,便道:“小郎君,我看到那个陈流了。”

    陈操之知道冉盛火爆的脾气,惊问:“你把他怎么样了,打死了?”

    冉盛挠头道:“没对准,应该没打死,不过至少三两个月他害不了人了。”

    陈操之问知冉盛是在褚府门前把陈流给打伤的,眉头紧皱,和徐邈说了一声,带着冉盛一起去见徐藻博士,这事还得请徐博士拿主意。

    徐藻听陈操之说了事情原委,说道:“陈流是没有悔改之意地,他来吴郡投在褚俭门下,定然是要想方设法暗害操之,我料褚俭是想在~中正来到吴郡时,安排陈流大闹一场,现在冉盛把陈流给打了,又不知伤势如何?只怕褚俭借机发作,先把冉盛抓起来,然后说操之纵仆行凶、品行不端,在此定品关键时期,出这样的事,倒的确是麻烦事。”

    冉盛一听,“扑通”跪下,对陈操之道:“是我连累小郎君了,我即刻便走,他们抓不到我,也没法诬陷小郎君。”又悔恨道:“只怪我当时没把陈流一棍打死,褚府的人又认不得我,我跑了,他们能奈我何,只是现在——”

    徐藻道:“跑倒不用跑,操之,你把冉盛带上,我陪你去一趟太守府,向陆使君说明此事,这样可预防褚俭借此生事,这事早点摆明更好,暗中捣鬼更难防。”

    陈操之便带着冉盛跟随徐藻博士去见太守陆纳,陆纳知道褚氏与陈操之的怨隙,听陈操之说了前后原委,沉默半晌,说道:“操之,你带着冉盛先回去吧,明日我遣人去褚丞郎府上问问。”

    陈操之与徐博士回到狮子山下徐氏学堂,天已完全黑下来,陈操之谢过徐博士,带着冉盛回到桃林小筑,一路上沉默不语,到了草堂即磨墨铺纸,大书:“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十个字,写了一遍又一遍。

    冉盛惶恐道:“小郎君,你责罚我吧——”

    陈操之激荡地情绪平静了一些,说道:“小盛,这不怪你,那些人、这些事迟早都要来的,我就是觉得褚氏欺人太甚,非要压得我永无出头之日才罢休,我陈操之绝不能如他们地意,钱唐褚氏与我势不两立。”

八十七、有所为

    月六日午前。陆差人告知徐士和陈操之。说俭‘上并未有人斗殴闹事。此事不了了之了。

    徐…慰陈操之。让他安心学习。有陆太守维护。|俭不敢倒行逆施的。

    陈操之心道:“陆君上次在惜园我与俭相见。就是希望俭日后能与我和睦相处。可俭何曾有半点收敛?不然也不会把陈流招到他门下。这次否认…盛在府门前打了陈流。自然是因为陆使君出面。俭不好借此生事。干脆继续隐。无疑是要等扬州内史庾希庾大中正来吴郡时再发难——在有什么对的办法呢。总不能坐等陈流来陷害他吧。又知道陈流会使出什么卑鄙无耻的办法?不变应万变是行不通的。那样太被动。必须要有所作为。”

    当夜陈操之在桃林小径上徘徊。三月之夜。上弦月尚未出来。星星一颗接一颗的闪现。在昏暗里呆久了。不用灯笼也能辨出道路。

    两位好友徐刘值默默的陪着他。他们都感受到了身为寒门的强烈不平之意。子重的勤学多才是人所共见的。可偏偏就有那么多磨难。一个寒门子弟想要人头的真是难啊。即便付出比陆禽贺铸之流十倍的努力也难以如愿。

    在小溪畔漫步了一程。操之道:“尚值仙民。三月初十是我母亲诞辰。我想从明日始在真庆道院抄写《老子五千文》。连抄十日。每日三遍。然后装订成书三十卷。分郡城中天师道诸信徒。以此来为母亲祝寿祈福。”

    徐赞道:“甚好。君子立德名随之。”

    刘尚值道:“子重此举。既是孝亦是对俭陈流之辈可能污蔑你的谣言进行有力的还击。”

    操之即去向徐博告假十日。徐博士表示赞许。历朝君主大都提倡“以孝治天下”。两汉魏晋尤重孝操之此举纯孝之心让人动容。要知道每日抄写三遍《老子五千文》。就是要用毛笔小楷写一万五千字。这是极其辛苦事…日抄时间估计要在个时辰以上。也就是说除了必要的休息用餐起居。余时间全部要用来抄写《老子五千文》。

    真庆道院的黎院主闻言大喜。操之在吴郡名不低又行此纯孝之举这对弘扬真庆院的名声大好处啊。必能吸纳更多的天师道信众。

    黎院主即命道院执事洒清理出一间静室。供陈之抄写《老子五千文》黎院主…笔墨纸都由道院提供但陈操之说抄写经文的笔墨纸砚就算是他代母亲布施给道院的。不须道院出一文钱。

    黎院主遣小道到郡城信奉天师的士族高门去通报此事又让那些常来道院的信众四处宣扬。一传十十传百。到三月初八。也就是陈操之抄写经文的第二日。就有络绎不绝来道院观看陈操之为母祈福抄写《老子五千文》的天师道信众。众人离着陈操之五步远。尽量不发出声音。看那俊美秀逸的少年左手执笔。手不停书。一气书写半个时辰。才起身踱两步。揉手指。不过一刻钟又坐下继续抄写——

    便有那特别虔诚的师道信众。整日陪着陈操之。待陈操之用了二个时辰抄完一卷。便恳请陈操之把这卷《老子五千文》送给他。这些求《老子五千文》的信众往往会布施给道院不菲的香火钱。

    到了第三日。陈操之抄好的三卷《老子五》就不知道怎么分赠了。求取的人太多。陈之书法既出色。这是连陆太守都夸奖过的。这满怀孝心为母祈福抄写出来的经文实在是弥足珍贵。一日十二个时辰。每日抄写三卷《老子五千文》就要六个多时辰。难的的是字迹始终清逸有神。没有半点疲态。这少年精神之佳也实在让人赞叹。若非纯孝之心支撑三官大帝护佑。能坚持?

    所以。陈操之抄写的《老子五千文》成了抢手货。那黎院主好不精明。谁布施的香火钱多就把这卷经文赠给谁。却也无人有怨言。因为黎院主声明要建一个道济院。为郡城近郊的孤苦信众提供灾年断粮时的温饱。这是陈操之向他建议的。

    抄写经文是必须遵守天师道的戒斋仪。所以自三月初七起陈操之吃住都在真庆道院。每日上午下各用三个时辰抄写经文。夜里温习《小戴礼记》。徐刘尚值都会过来与他一道学。

    每日一大早。陈操之依旧会带着冉盛来德绕小镜湖奔跑。那狮子山就没去攀登了。改为登真庆道院后山。必要的锻炼是要的。不能因为尽孝道抄道经而损害了身体。那种愚孝是要不的的。

    |庆道院看陈操之抄写道经的人越来越多。简直要将道院门槛踏破。吴郡的高门大姓虽然不会凑

    |争陈操之的抄写的道经。但各士族高门都有人来真庆|这个号称江左卫的寒门美少年抄写道经挺拔身姿。那注的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神态让人动容——

    吴郡妇人女郎更来看陈操之。闺伴密友三五成群。欣赏陈操之的风仪神采。相互悄声道:“如此宁馨儿。不知日后便宜了哪家娘子?”

    陈操之《老子五千文》的当日下午。陆便来到真庆道院。那时来道院的人尚不多。陆从容坐到陈操之前。添水磨墨。陈操之抬头看着她。她微微一笑。轻声道:“;…日都会来看你。”

    |之道:“人多了就不要来。”

    陆道:“没事的。人多了我就远远的看着你。”

    《老子五千文》八十一章。操每写二十章就休息一会。揉揉握笔握痛了的手。

    陆看着他那指节都有红肿。蹙眉道:“一日三遍《老子五千文》。手都写痛了吧。对了。陈郎君。你不是能双手书写吗。换右手吧。”

    陈操之道:“我右手只会写行章草。写不好楷体。抄道经是不能用草体的。我这用的《兰亭集序》的行楷。若用一笔一划的楷体。那就更慢了。”

    息了一会。陈操之继续专心抄。没有注意到门外院中站在大青铜鼎边上的祝英台正看他和陆。祝英台看到了陈操之与陆四目相交那会心的一笑。只觉的心里一颤。讶异的挑起眉。着陈操之的侧面看了好一会才转身出了道院。

    陆见来道院的人越来越。便又磨了一砚墨。然后起身离去。

    从此。陈操之书案墨砚干。便有人上前为他磨墨。男女老少都有。陈操之都是微笑谢。

    ……

    去年在真庆道院。俭妄图陷害陈操之。陈操之巧妙应对。陷害不成反而给陈操之造就了不小的名声。而这次在道院抄写道经。陈操之的名声简直是家喻户晓了。陈操之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家族利益着想。在东晋。用一些堂而皇之的手段扩大自己的名声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扬名和养望是相相成的。

    在府客院。陈流卧在上呻唤不绝。他左肩骨塌碎。痛的口眼歪斜。虽经医士疗但医士说伤好后也要落下残疾。这左手算是废了。而且以后难免一肩高一肩低。钱唐县署吏只怕是做不成了。

    陈流真是又悔又恨。悔的是不该鲁主簿怂恿来郡想要诬告陈操之。恨的是陈操之实在狠毒。竟想让冉盛一棍子将他打死!

    文彬安慰他道:“泉兄。你不用太担忧。我从兄文谦正谋钱唐县令一职。他若上任。会重用你。好歹让你丰衣足食。待陈操之身败名裂之后。由我氏出面。必让你风光回归陈家坞。就是做陈氏族长也是做的的。”

    陈流忍着痛点头着。';里却在叹气。本来年前他父亲陈满来告诉他要他谨言慎行。到今年年底再央求一下陈操之和族长陈咸。他陈流就可以认祖归宗回到陈家坞。而现在。他已经是完全切断了自己的退路。只有充当氏的马前卒往前冲。咬牙切道:“陈操之。我陈流与你不共戴天。”

    文彬道:“陈操日在真庆道院抄写《老子五千文》为母祝寿祈福。沽名钓誉啊。再有三日。扬州大中正希就要来郡上。子泉兄可要想清楚——。”

    陈流道:“我早已想清楚了。我就是爬也爬到庾内史面前的的控诉陈操之。他想定品。休想!”

    文彬道:“还有。你绝不能露半点口风说是我氏指使你的。不然的话我父亲想帮你都可的了。你明白吗?”

    陈流也有点害怕。时只有硬着头皮道:“我明白。我反正是要和陈操之拼命的。妻儿有鲁主簿关照。我无后顾之忧。万一不成我也不会连累氏和鲁主簿。这是我陈流和陈操之的恩怨。”

    陈流哪里知道。那主簿早两就开始关照他那尚有几分姿色的妻子了。把陈流蒙在鼓里而已。就陈流那个三岁的幼子是不是陈流的骨都不的而知。

    ——————————

八十八、谁见幽人独往来

    州内史兼大中正庾希。其姑母为晋明帝之皇后。六|帝司马衍即位后。太后临。政事皆决于其兄亮。亮以帝舅的身份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都督六州诸军事。镇武昌。权势盖过王氏。亮病逝后。两个弟都晋升高。庾冰为中书监扬州刺史都督扬豫;三州军事征将军假节。代王导辅政。进号左将军。庾翼为征西将军荆州刺史。庾氏家族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希便是冰的长。庾氏家族服“寒石散”成风。所以庾氏子弟寿的多。十四年前冰翼先后世。因为氏族没有特别出色的人物。出身国龙亢娶了南康公主的桓温便以庾希兄弟年轻无资历为由。夺了庾家的权。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是以庾希视桓温如仇。

    东晋一朝。不仅重|第。还重人。士族门阀固然可以占据高位。但位有多权力有多大能否持续掌权。这就要看家族中代表人物的才干和声望。王导死后。王氏浸衰;庾冰庚翼死后。庚氏家族一蹶不振。现在的东晋是龙亢桓氏的天下。庾希之不的志就可想而知了。虽然在别人看来。州内史亦是极清贵之职。位郡太守之上。在本州仅次于刺史而已。但对庾希来说。他伯父父亲叔父都是都督数州军事兼任数州刺史。而到他手。在一个州还只能当副手。就觉不能继承父辈家业。绪郁积。恃酒放旷。服散之后更是嘻笑怒骂。常有惊世骇俗之举。

    三月十八辰时。希带着几个属随从自渭塘出发前往吴郡郡城。渭塘离吴郡约三十里。一行人刚出官就见道旁匍匐一人。嘶声叫道:“庾中正——庾中正|民钱陈流控诉族弟陈操之欺兄田。小民来此与他理论。他竟指使人将我殴打致残。请庾中正为小民作主。

    ”

    希这散有些发散不畅。';中燥热。不耐烦道:“这等事也要由我来管吗。太守府的属官吏都是泥塑木雕吗?”

    那陈流塌着半肩|。长跪不起道:“庾中正。此事只有庾中正能管。那陈操之是散骑常侍全礼新近拔的六品官人为不日就能领到六品免状狂傲不可一世。在族中骄横跋扈。占我之田殴打于我中正请看——”

    陈流伸右手左肩衣领扯开。露出红肿未消的畸形的肩膀。哭诉道:“庾中正看哪。这就是我那恶弟纵仆行凶打的我差点死去啊。”这时的陈流简直有些感激冉盛那一棍。这是苦肉计了。要他自己下手肯定是不的下这样的重手。也就没有现在这样触目惊心的效果。

    希眉头一皱对边属官道:“原来是这次要定品的陈操之这个名字我见过。诸位看吧散骑常侍全礼是如访问遗才的。品|般卑劣的也拔上来——对了。钱唐陈氏并非士族吧?”

    陈流这时站起身|膀道:“是士族。”

    希冷哼道:“不士族竟至六品。门六品最高品。全礼竟给一个欺兄无行之人定为寒门最高。真是荒唐。我定要向大司徒司马昱禀报此事。中正官将这等品行低劣之人拔上来。难辞其。”命手下让陈流坐上牛车。一道去吴郡。

    太守陆纳率署衙官数十人出城相。把庾希一行安置在官。宴席早已备好。便即入席饮宴。那希却只饮自己带来的酒。怕吴郡的酒不醇。服散之人对酒食极其讲究。尤其是酒。对行散至关重要。

    陆纳因为爱子长生服散致。现在对“五石散”是深恶痛绝。见庾希如此做作的模样。心下不喜。

    希想起那个歪肩膀的陈流。便问:“祖言兄。贵郡本次定品者当中是否有个名叫陈操之的?”

    陆纳笑道:“陈操之名声传到广陵了吗。竟连庾内史都知道这个陈操之?”

    希嘿然道:“果名气很大。全常侍此奇才。|是独具慧眼。必定天下知名啊。”

    陆纳以为庾希是真心夸奖陈操之。说道:“那陈操之果然天才英博亮拔不群。音律书法绘画玄儒都有可观之处。甚至医道园圃都颇精通。全常侍曾‘道。访吴郡十二县遗才。的陈操之一人足矣。”

    希知道陆纳与全礼颇有交情。自然是为全礼说话的。当下冷笑不语。只是饮酒。

    。

    钱唐陈氏族长陈咸是在三月十五午后赶到吴郡的。陈操之定品是钱唐陈氏第一等大事。早在年初陈就与陈操之约定。他会在三月十五日前来到吴郡。

    陈咸一进吴郡城。就听闻街坊传言钱唐纯孝少年陈操之在真庆道院为母祈福抄写《老子五千文》。不禁暗暗点头。当即寻到真庆道院。却见道院中竟然是摩肩接踵人满为患。男女老少都是来看陈操之抄道经的。

    陈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