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难以自拔。可勇士们在这挣扎与自拔中却都保持着一份严谨与悲壮,他们任凭着呼啸的炮火,坚持着在飞蝗如雨中战斗着、还击着。
大地上看不到摇摆的青草,卷起着暴风和烟尘的战场内全部都是刀剑的铿锵和凄厉;天空看不到白云,两面翻飞的箭矢像一张巨大的罗网,将猎物、渔夫和涛涛的江水全部笼罩其中。
湘江西岸的战场,朱四亲为先导,在己方的围攻大军中带头向清军发起冲锋。对何腾蛟的愧疚以及对身后大明百姓和家人的守护,此刻都化作戾气,收割着敌人的血。帝王一怒,人头滚滚,不过朱四只是负责愤怒罢了,人头滚滚的事情多数都是由身边的战士在忙活着。
就是这群战士,因为有皇帝的身先士卒,真的是各个争先,人人敢死。乱军之中,朱四的狼牙棒也不知挥舞了多少次,砸到了多少人,一年来的勤学苦练也使得他的身手长进了不少,那嚣张跋扈的样子和恶狠狠的眼神已经能吓唬住很多正在忙乱的敌人了。朱四没有冲杀出去多远,便已经一身是血了,这血有敌人的,也有他自己的。血染的战袍黏在身上,一身的血腥和杀气更让他增添了几分奕奕神采,狼牙棒下的牺牲品更是越来越多。
可相比于湘江东岸战场中同时拥有两条正在翻腾的巨龙来说,西岸仍然太静了。就看那两条巨龙时而横扫、时而突击、时而停顿、时而奋起。就是不曾安静。最里边的那条巨龙刚刚正在向外腾跃,似乎都已经要摆脱掉这个星垂月涌的战场了,可不知为何,他又苍劲的兜了一个圈子,转回来了。
也许是他发现那另一条巨龙正在身后撕咬着自己,尼堪很不喜欢这种感觉?或许他又不想放弃战场上的其他战友?所以才回过身来与准备撕咬自己的那一条巨龙迎头撞去。回身撞去的是尼堪和他的护卫们,身后紧追的是李定国和他的亲随。这两队人马犹如两条巨龙,裹胁着烈日、排闼着江水大战到了一处,让凡人不得不摒弃呼吸在一旁叫好。
(本章完)
第119章 119两蹶名王一定国(3)()
李定国和尼堪终于都发现了对方,马头对冲,却各不相让,电光火石的瞬间两人所需要的就是要让自己的枪头刺入对方的胸口。没有人在意去躲闪对方的枪头,他们狰狞的眼神中只有对方的血肉,似乎自己的性命可以不存在,可对方必须要消失。
然而两匹马却是惺惺相惜着,当奔跑到面对面时,它们似乎都在说:“他们打他们的,咱俩可别撞上啊,马脸可比人脸长得多,真要是撞碎了可特娘的不太好整容啊!”
随即它们达成了共识,并且擦肩而过。可李定国和尼堪这一刹那都已攥住了对方刺过来的兵刃,瞬息间,枪尖都急刹车在了各自的胸前寸许,两人的手都像是攥住了烙铁,散发出刺鼻的焦糊味道。而胯下的马儿们这时却已经跑开了,两匹马扽着二个人向反方向挣脱,两个人又都毫不相让。二马用尽全力、二人四臂相夺,两匹马使出了挤奶的力气,却挤不出奶。两匹马一开始也觉得纳闷儿,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它们都只是公马,哪儿有奶呀!
可就算是两匹最强壮的公马也被马背上的二位天生神力生生的拉了回来,两匹骏马向前不成,双双扬起前蹄蹬空,后蹄却只能频频后退,再看马背上的二人已经在较力之下将手中的虎头簪金枪和描金戟变成了弧形和螺旋体。他们的眼珠都已经凸起,眼球膨胀到了极点,还在空中鼓鼓地打着转,似乎就快要碰到对方了。
这倔强的四个眼球在触碰的那一刻也没忘了相互攻击;这场较力已让两人气喘如牛,鼻孔喷出的气体似乎都在冒火。两人手中的兵刃再也承受不住这力道了,几乎同时崩离了二人的手。电光火石熄灭了,二人都失去了自己的兵器,胯下的马却撒开了欢,带领它们的主人冲向了各自面前的刀光剑雨和长枪短斧,后面有许多对方的亲兵在等着他们。于是两个大人物的双手开始向空中不停死命地抓挠,都想要抢夺袭向自己的兵器,还把看不上眼的再重新还回到敌人的脸上。
就这样鏖战多时,死在双方主将手上的人已经无法计算了,战场上的尸体越来越多。最先顶不住的是湘江西岸的清军,渡过江去的清军本来就不到一半儿,而他们面对的敌人还有一位皇帝领衔,御营又是明军常规部队中装备最精良,阵法最严谨的军队。
他们都是秦翼明亲自训练并精挑细选出来的战士,更何况朱四每次上阵,身边总会跟着数千明军中的精英部队——白杆兵。面对着最后一批负隅顽抗的清军,朱四擦拭掉自己脸上的血迹,一副K人K爽了的样子。就连腿上中了一箭也不以为意,他对身边的将士们高喊道:“弟兄们!湖广的清军几乎全在这儿啦,今天,他们哪里也别想跑,全都要留在这里!跟朕一起杀光他们呀!杀!”
伴随着朱四的一声大吼,战士们也全都高喊着:“杀!杀!”对敌人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清军的空间则越来越狭窄,后队的士兵甚至已经被逼入到湘江之中,他们在江中渐渐后退,江水却越来越深,许多士兵都忽然失去了平衡,瞬间被浪头淹没在了涛涛的江水之中。
尼堪,真英雄也!满洲铁军一直以来都是披坚执锐!从不言败!只是对那些草包明军接连追击了数日,他们马力已竭,更有敌军数道重围如山、如壑。八旗众将士无奈之下,又只能纷纷下马步战,不下马也没了办法,人挨着人、人挤着马。在泥泞的地面和狭窄的空间下,想要提起马速,除非他们骑得都是天马。
西岸的战场渐渐沉寂了,东岸清军剩余将士的甲衣已然全都成了红色,而在他们的身前,仍然有数万明军像飞沙扑入、像浪潮袭来。可不管敌人像什么,他们则一定要像个军人!因为他们都是大清的巴图鲁!是满洲的脊梁!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有血战到底的信念!有我无敌的决心!他们正在告诉明军:“之所以一直以来都能够战胜你们,就是因为我们比你们更有勇气!因为我们更强!无论多少次逆境,我们都依然执着!向前、向前!向着太阳的升起——前进!”
再一次回身冲回自己的阵营以后,尼堪根本就没有休息,而是举起了新的一把战刀重新又杀向了明军,可明军却越杀越多,就算强如尼堪,也一样被逼回了险滩、退向了泥沼。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本可以突围的尼堪还是选择了和自己的战友们一同来抗争命运。
尼堪手中的刀都已经换了数把,自己却犹如在汪洋中对抗着巨浪。身边的战友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在每一个战友的眼中,无论是战死的、还是这些正在同死亡对抗着的,他们的眼神——都是那么的坚毅、那么的从容。
尼堪甚至能感觉得到,那些战友在临死前,还在对着他微笑,在和他说:“老大,我们。。。。。。先走一步了。”忽然脚下一滑,他陷进了一处泥潭,而明军此刻又奋勇地围了上来,令他无法挣脱,他也不再想要挣脱了。
尼堪大喘了几口气、撇开了那把不能再用的刀,右胯摘出铁胎弓,反手从背后摸出了金羽箭,继续射杀、再继续。天空中的老鸦在盘旋,地上的烟尘在慢慢的变淡。前面倒下的是敌人;身边躺着的是战友;而在尼堪的背后,似乎还有灼热的阳光可以依靠。射光了箭壶中所有的箭,他甚至已经拉断了手中的弓弦,明军却依然前赴后继、不躲不藏、黑压压的向他扑来。尼堪又再次拾起地上的钝刀,奋起的与明军搏杀,他就像是一只被束缚住双脚的史前巨兽,正在被蚂蚁一样多的猎人们围捕。
时间越来越慢,连湘江的水似乎也已经停止了流淌,阳光不知在何时已经走远,离他而去。没有力气了、早已经用尽了最后的一丝气力,但是,他的心却依然还在战斗、眼神更是从来都没有屈服,虽然已是气喘如牛,但他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依然还在。
疲惫的只剩下意识的尼堪,他的脑海里依然在不停的拼杀,他没有像楚霸王那样最后选择割断自己的头颅,因为他的记忆里只有永不停歇的战斗。恍惚间,随着一闪刀光划落天际,他,像是在朦胧中看到了自己的头开始被几个明军挣来夺去。但是他已经太累了。。。。。。已经不能再阻止这种可恶的争夺。李定国?他又看到是李定国走到了他的身前!喝止了明军士兵们对这尊还在矗立着的身躯的不敬。
明军士兵们此刻也仿佛都想到了什么,渐渐的都静了下来,一同注视着这位就算是死,也仍然岿然站立着的不屈战士。李定国静默了,他摘下了头上的兜鏊,抬拳击胸,向着这尊无头的身躯、曾经的敌人,敬起军礼!此时已是生死两茫茫,两个英雄隔着天空,望着自己的对手;两个世界虽已各归各路,却都在一同致敬。
(本章完)
第120章 120两蹶名王一定国(4)()
湘江两岸的明军,在各自打扫着战场,却都是默然的,尤其是那尊岿然的身躯旁边,没有一个明军来打扰。朱四的身旁有两名医官在为他疗伤,其中一个在帮他去除腿上的箭,一个在包扎他左臂的伤,伤势虽然都不重,却让明军将士们侧目。他们发现自己的皇帝竟然一边疗伤,一边歌唱!那是大明将士都极为熟悉的一首歌《红巾军军歌》,也是明军最早的军歌。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令人血脉贲张的歌声飘荡在天空之上,士兵们全都沉浸在歌声之中,默默站立。有一个朱四身边的白杆兵首先跟着皇上唱了起来,两个人、三个人,到最后,所有大明的战士都引吭高歌,直到每个人都唱得眼含着热泪。
尼堪依旧矗立着他无头的身躯,而所有他带来的清军士兵都倒下了,两岸明军的歌声却一浪高过一浪,连湘江水也在奔腾,江面上还漂浮着许多清军士兵的尸体,这些尸体也会随着湘江之水一路向北,飘向长沙,去往岳州,并一直飘向长江和大海!湘江两岸的歌声中,有释放、有决心、更有胜利者的豪迈。
埋葬了敌人和战友,朱四站在东风之下,向这北去的湘江抛洒了三杯烈酒。逝者如斯夫,有些人的人生的故事结束了,而江水依然在流动。对烈士们的怀念在心中,而战歌则萦绕于天际。朱四的心中在祭奠着,他祭奠牺牲的战友,祭奠着何腾蛟。没人在意这些漂泊的尸体会给下游的长沙和岳州带去些什么,因为经此一战,湖广的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毫无悬念的控制在了明军的手中。
当报丧的队伍回朝时,顺治帝及摄政王多尔衮辍朝三日,大清亲王以下的官员至京城郊外迎接。爱新觉罗家痛失了这位英雄,塞北陨落了一位永不屈服的勇士。无论他面对的敌人是谁,他却是为了一个时代战斗过、牺牲过。有战争就会有牺牲,无论倒下的是什么样的民族。然而这就是战争,这便是历史,尼堪们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一个康乾盛世,换得了一个永不加赋的王朝。因此,我们理应记住这样的一个人,努尔哈赤的长子嫡孙——爱新觉罗。尼堪,谥号“庄”。
尼堪战死之后,他的第二子尼思哈承袭了爵位。他的一生,初随天聪汗皇太极大战松锦、征讨朝鲜,随多铎追击并生擒了朝鲜国王李倧。入关后屡败大顺军李自成,又随豪格入陕西、攻汉中、平四川张献忠。在此次讨伐江南之前又刚刚同英亲王阿济格一起平叛了天津的土寇。可谓战功无数,威名赫赫,他应该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吧。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尼堪就是这样的一位勇士,我们不应忘记他的事迹,因为他属于我们华夏;因为他属于那个时代;因为他们都是英雄;更因为他们都是传奇。是的,这就是传奇,他生时讲一段传奇、又在死处留下一篇史诗。
也许正是尼堪全军的力战不屈,救赎了另一个人的灵魂,这个人便是清朝的四个汉军王爷中可以被单独拿出来说一说的人,也是在有些人眼中,唯一一个可以得到些许原谅的汉军王爷。其他的三位是吴三桂、耿仲明和尚可喜,而我们这里要讲的是——孔有德。
尼堪与李定国的湘江大战过后,孔有德很明白,清军在湖广所有的部队都陷入到了一个天大的圈套里面。如果明军在吃掉了尼堪之后,还觉得饿的话,那么他孔有德就一定会是李定国饭后的第一道甜品。
放眼江南,能够阻挡住李定国横扫的就只有济尔哈朗了,可是济尔哈朗这会儿出差了,被朱四和马进忠的一个祸水东引,就骗到了千里之外。可苦了济尔哈朗的这次旅行,因为他看不见小乔,更是寻不见朱四的新娘子苏裴,至于活捉朱四,更是不要再想了。
孔有德的鼻子也很灵,深知如果这时不跑,最后小命儿不保。然后?然后他便带上大军连城门儿都没来得及关上就逃了,可没过多久,他竟然又带着队伍回来了。却不是为了要关城门儿?而是被人家给打回来的。郝永忠在尼堪从衡州出发,开往广西方向的时候以后,便带领本部人马堵截住了他们的归路,而这也是朱四整个战役计划中极重要的一部分。郝永忠变成了一把大锁,已经将清军的残部死死的锁在牢笼里面。
这把大锁就横亘在衡州与永州之间,距离永州相对更近一些的位置。孔有德在他面前又怎会讨到便宜呢?被一顿暴虐之后,孔有德只好选择继续退守永州城。逃回来的孔有德也许刚刚还在庆幸自己的运气不错,居然没有被郝永忠给砍死,他可没胆量同那位郝大胆拔刀相向。
可炮声又接二连三的响起来了,他走到城楼上观风景,满眼见到的都是李定国的兵。一颗心啊,就从城楼上直接掉到了护城河河底儿啦。漫山遍野的明军正像蚂蚁一样的围上来,想逃是逃不出去的,自己不但已经被重重包围,而且明军已经开始攻城了,虽然四处的守军都在奋力抵挡,可是他手头的兵力根本不足以防守住永州的四面城墙。
孔有德的永州守军与衡州不同,衡州守军尚可喜有兵9000人,又有尼堪大军追击倪兆龙之前抛弃下的500多门火炮和炮手,城防可谓是固若金汤。而孔有德是跟着尼堪一起追击的,与尼堪同样的都是轻装出发,所以目前是既缺粮草、又无守城器具。手中仅有的7500人面对李定国数万大军的包围,只能选择去一种较为体面的死法了。至于外援嘛,还是管阎王爷要去吧。
李定国也没有让他失望,在攻城进行了五日以后,于永历三年二月中旬,便攻破了他的永州城。孔有德很不幸,李定国却很高兴,因为这种捡便宜的战斗,他的顶头上司皇帝朱四是最喜欢的,可是朱四这次却来不了,因为他受伤了,李定国不讨厌朱四,却也不喜欢朱四的泼皮精神和二杆子的本事。明明是自己亲手干掉了尼堪,还费了好大的力气,朱四却只唱了一首歌,便轻轻松松的把男主角儿的身份给抢了去,这让骄傲如李定国这样的人如何不气?
(本章完)
第121章 121两蹶名王一定国(5)()
这回又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