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伟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伟业-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炮火准备都只能在御营北军撤退之后发射。”

    秦老将军看到自己的望车下面都已经出现了清兵,便大吼着下了望车。拔剑砍死了两三个敌人,又从一个敌人手里夺了一杆长朔。刚要再战,后面飞出了许多冒着烟的青龙,落在地上非常的呛眼。老将军还要再战,发现周遭的战场渐渐已经看不清了,这让他很是郁闷了一阵。

    忽然,阵后又响起了讯号,呼叫明军撤退重整,也不用秦老将军再发布命令,每一个小旗或是百户都能依照命令把各自的队伍约束起来向发起讯号的方位撤退。这一场混战,已经令御营北军付出了七万七千人的代价,鳌拜瓦克达马国柱三军也损失了近三万人。北军撤退了,清军当然不敢贸然的随着明军一起向发起讯号的地方前进。他们在烟雾中迷茫了一阵,没等到流太多的眼泪,明军的炮火便已袭来。

    不但有最后防线上的明军炮兵和西洋拥军的炮兵,就连洪承畴的御营五军残部的炮兵和一直配属在他军中的葡萄牙炮兵也参与到了这场怒火焚情的复仇之战。两千余门火炮发出的炮弹有的甚至直接砸到了清军的身体之上,许多英勇的骑士都人马具碎,从此魂飞千里。

    清军大乱的四下乱串,人马相撞践踏,死伤不计其数。最后又是鳌拜,在万分危机之下第一个找到了营门出口,并立在营门旁敲着响锣召唤后军,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乱军之中他与马国柱和瓦克达三支部队都来不及牵回各自的战马,这些战马已经被炮火惊散或者干脆已经变成了炮灰。

    清军终于全都冲出了御营北军的大营,明军的火炮却并没有因为清军找到了出路而放弃目标,反而他们的目标比以前更加清晰了。决战依然没有结束,整个大明军队里最精锐的战士,都正在等待着敌人。除了洪承畴的御营,朱四还将开封城外其他三个方向的明军也都集合起来赶奔战场,这三个方面主要是王允才和王进才的部队。

    (本章完)

第522章 再造一支强军(4)() 
这场血战已到了最危难之时,多尔衮摘下龙头枪,呐喊着带领大军快速突破明军的交叉火力。济尔哈朗给了瓦克达一匹战马,两人一同为整支大军断后。鳌拜扔掉了破锣,端着牛筋木大枪带领着余部挡在所有人的后面,洪承畴和王进才、王允才的每一次进攻都被他遏制了。

    朱四将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放在了多尔衮西行的路上,西洋军的火枪队站在最前,西洋军的炮兵与少量的明军炮兵处在整个方阵的靠后位置,共计480门火炮。在炮兵前面是秦翼明和傅山撤回来的御营北军的余部68100人。在御营北军前面的是北军陌刀队4100人,这支队伍刚刚并没有出战,而是一直在最后防线等待朱四的命令。

    这是一支明军所有精锐部队组成的巨大方阵,处在整个方阵最后的是石柱军和校练卫,朱四的纛旗也插在这里。御营骑兵43000人马和御营北军骑营的20000人马被分列在方阵左右两翼,校练卫10000人作为朱四的护卫队。

    清军在从北军的大营里挣脱出来时已经没有队形可讲了,而且一直处在明军火炮覆盖之下的他们也没有机会停下来重新整理队列。最先找到出口的骑兵其实并不是最幸运的一群人。在冲锋的过程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倒在了西洋军的枪口和炮弹组成的交响之下。他们都是最优秀的骑士,不过就算可以镫里藏身也躲不过可以击穿战马的弹雨。在这条路上永远的倒下了数千个战士,可他们却为后续部队的逼近创造了希望、赢得了时间。

    西洋军没能挡住多尔衮亲自督战的冲锋,几轮射击过后,便被清军的马刀淹没了,大部分士兵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见此情形,阵后的朱四对令旗官喊道:“命令陌刀队和御营北军前出,挤压清军,与洪承畴对其前后包夹,朕要让多尔衮再次陷入到一场混战之中!”

    陌刀队出现在了最前沿,对于这些赤膊猛男,多尔衮已经在虞城领教到他们的厉害了。多尔衮不敢怠慢,大喊了一声:“前军下马!后军放箭!”说罢还亲自摘下来马弓,摸出三支雕翎箭连珠射向陌刀队,后军的清兵全都如法炮制。前军的清兵虽因为队形太过紧密无法后退,可他们也没有对陌刀队发起进攻,全都下马持刃勉力抵挡着陌刀队的攻击。

    没过多久,陌刀队的进攻便无法维持了,许多陌刀手都纷纷倒在了清军的箭雨之下。御营北军的刀盾手向前掩护住了这支没有盔甲的精锐部队,才让陌刀队幸免全军覆没。混战再一次开始了,说是一场混战,可八旗精兵仍秩序井然,节次不乱;虽然身陷重围,可塞北铁骑却威如雷霆,势如风发。全军静默肃然却是人人奋勇;伤亡难以计数仍然个个争先。

    多尔衮、博洛、硕塞,还有刚刚找到家的满达海全部拿起了武器加入了激烈地搏杀。八旗精兵猛将尽出,亲王们呐喊着冲锋。御营北军也人人拼上了性命,洪承畴的御营五军也终于冲开了鳌拜断后的防线,闯入了多尔衮的后军。所有人都杀红了眼,两支大军混杂在了一起,只用刀来对话。

    多尔衮与三位子侄已冲上了阵前,左右拱卫着数千重甲骑兵。这个战场,只有他麾下的这一支人马最为齐整、最为凶悍。多尔衮头戴金银珍珠云龙纹铁胄,高高的盔枪四外散着红色璎珞,这是在虞城变成火炬之后又补上去的。盔枪顶上镶嵌一颗大大的东珠,铁胄髹以黑漆,饰以龙纹,书有梵经,护领、护颈一丝不苟;黄绸甲衣之上寿山福海,彩云行龙;两胯外侧,左有挡、右配弓,装备齐整;胸前背后,金龙图画威严升腾、张牙舞爪;围裳两边,虎头襞膝怒目咆哮、锯齿獠牙。胯下黑蹄、赤身、白背千里马,名曰光辉;掌中黑杆、红缨、银锋龙头枪,是为无敌。

    那杆枪在他手上狂舞,那匹马在刀光中奔驰,因为这身甲胄目标最大,所以那杆长枪杀人最多。御营北军中很多战士都注意到了一身金甲的多尔衮,就近的全都冲向了他。多尔衮依然目光如炬、气定神闲,对自己成为明军的目标毫不在意。那杆龙头枪也不知收割了多少性命,那匹战马也不知纵横沙场多少个年头。

    大清皇父摄政王的左右是两员悍将亲随,左边是詹岱,右边是苏克萨哈,这二将骑乘着高大的伊犁马,连人带马全部披挂着玄铁重甲。再分左右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下一代战将,博洛、硕塞、满达海。多尔衮带着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也带着他们的荣耀在战场上龙骧虎啸,东砍西杀。

    这一战,决定着江山的归属,决定着谁才是华夏至尊,胜利者将成为最强的主宰,享受万邦来朝和举国称颂。失败者将失去空气、失去土地、失去妻女、失去自身,失去眼能看到,手能摸到这世间的一切。

    时间在天空中流逝,生命在大地上消失。倒下的是沉寂,他们沉寂在征途;向前的是烈火与信条,要么实现信条,要么燃烧自己。二十万大军经历了烈火的洗礼后,生者终于重新整合成了一个集团,在这个集团脚下踩着的,是战友和对手的尸体。这些尸体层层叠叠,生者却无心回顾,多尔衮带领着重骑再一次凸前发起冲击,他又本打算让全军的轻骑居后射箭,想要对朱四的最后防线发起立体进攻。

    然而他身后一直都有一群拼命撕咬着他血肉的明军战士,让他这样的计划始终无法得逞。洪承畴指挥着御营五军余部4万余人和王允才、王进才的万余人刚刚被击退,却又再一次发起了冲锋。堵胤锡的战死到底激发了洪承畴的血性,让他终于可以放弃恐惧勇往直前了。清军后队马上和步下的士兵刚刚重新集结,又需要再一次抵御洪承畴发起的已经不知是多少次的冲锋。就连鳌拜都已经耗尽全力,却又必须继续苦战。

    (本章完)

第523章 再造一支强军(5)() 
朱四看到多尔衮开始指挥重骑兵向自己所在的最后一道防线发起进攻,便也跳下了望车,跨上了战马,举起了那根狼牙棒。他对着将士们高喊:“石柱军的将士们!你们大多是川军的血脉,刚刚我大明的秦兵已经与多尔衮血战到底啦!剩下的只有我们,但我们必将取得胜利!无论在山海关还是在京城,你们都用你们的血证明了你们的骨气!无论是当年的浑河大战还是今日的决战开封,我们都曾经也必将再次让敌人折戟沉沙。无论生死,今日朕必将与你们同在。身后的亿万大明百姓也必将以你们为荣!战斗吧石柱军!让敌人在大明的川军面前撞得粉碎!战斗吧校练卫!朕是和你们同生共死的兄弟!战斗吧,朕的御营骑兵和北军骑兵!杀光践踏我疆土的鞑虏,复兴我大明昔日的荣光!这是我们的战场,这是我们的伟业,为了大明王朝的伟大复兴,杀呀!明军必胜!”

    随着朱四的高喊,石柱军、校练卫,御营骑兵和北军骑兵全体将士都发出了必胜的呐喊,面对着十几万清军骑兵掀起的铁风,他们心如磐石,气势如虹。

    多尔衮的前锋重骑很快便撞向了这座大山,而今天的石柱军并不孤独,如果女伟人秦良玉尚在的话,她一定再也不会发出那句‘大厦将倾,一木难支’的悲凉与哀叹。在这支曾经血战浑河的石柱军身边,今日有御营骑兵、北军骑兵,有校练卫,更有大明的皇帝。这一战,再也没有谁会退缩不前!

    清军重骑兵在用自己的装甲搏击石柱军枪林的锋芒,用自己和战马的血肉捕捉川军的长枪。他们倒下;他们翻滚;他们抓着刺入自己胸口的长枪继续向前;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发起野兽般的冲锋。

    群狼终于要撞开篱笆了,朱四却在这时吹响号角,命令左右两翼的马万年御营骑兵和王永镇北军骑兵杀向了狼群的两个肋部。大地正在飘摇,乾坤即将更迭。多尔衮没有机会发起再一次的冲锋,虽然他终于撞开了石柱军这道紧固的篱笆,却立刻又要陷入四战之中。

    清军身后的洪承畴正高举着长剑,喊声已经嘶哑的无法听清,却也没必要听清。因为他早已喊破的嗓子发出的从来只有一句话:‘冲锋!’是的,冲锋,不断的冲锋。清军因为要突围,只想着要摆脱掉身后的纠缠。而每被击退一次,洪承畴都必将指挥大军再一次卷土重来。

    朱四举起了狼牙棒,在全军已经从四面冲向敌人之时,他也带领校练卫的骑兵绕开石柱军,在北军骑兵的身后杀入了战场。在这场大决战中,大明皇帝比较以往只是多穿了一身对襟锁子甲,而锁子甲外面依然套上了他常穿的那副破旧绵甲。

    头上连兜鏊都没戴,只戴着一顶寻常铁胄,看似那么平凡,又是那么的普通。他的唇边布满断杀纹,活像一只嗜血的猛虎。他的两腮和下颚的虬髯凝结着霜花,掺杂着征尘。他的身形已经比之当年壮硕了许多,眉宇间更有一种势在必得的豪气。杂色花马虽不是上等的宝马良驹,却始终稳健,从不会忽然暴起,摔伤主人。而对于这位老朋友,朱四也始终不离不弃。狼牙棒的表面早已变成黑褐色,上面遍布着干涸血迹的味道。那一层层干涸的颜色就如同他唇边的断杀纹一样,是嗜血的见证;战袍缝了又补,裹挟的是这个皇帝身上累年的伤痕。

    这就是朱四,一个随大明不断成长的男人,一个始终不忘初心的皇帝。心有沟壑,志在千里,百炼成钢,生不为己。五年征战,一朝破敌,战靴磨穿,铁衣血洗。一身缝补的战袍、一个胸怀伟业的凡人;一匹寻常的花马背上,承载的是一个伟大帝国的灵魂。

    而当一个灵魂即将要与另一个灵魂碰撞的时候;当多少年的等待终于要有一个结果的时候;当亿万大明人穷尽半个世纪的流血和努力都梦想要得到那一场胜利的时候!这所有的耻辱与等待,挣扎与被逼,梦想与现实,终于在这一刻,我们的大明终于胜利啦!

    身经百战的八旗精锐终于再也撑不住了,他们已经连闯了朱四为他们设下的十八阵。本以为胜利在望,却不料明军竟然在最后关头以弱势兵力对他们发起了四面猛攻。许多人都一下从天堂坠入到了地狱,明军的刀未必锋利,可这群狠武勇悍的天生战士,终于被比他们更加狠、更加凶的明军压制了气焰。他们纷纷落马,战马的脚步在游移,这群天生战士的心也开始了游移。战士们不惧怕伤亡,可他们惧怕毫无胜利希望之下的毁灭。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会战之中,他们无以伦比的毅力和勇气终于还是输了个精光。被更加坚韧,更加不怕牺牲的一支军队打得难以招架。

    是的,对于翘首以盼等待了五年之久的多尔衮,他同样非常需要这场决定意义的胜利。这一场历时数月之久的大决战对于明清任何一方来说,都具有存续国运的伟大意义。眼看着战场之上天昏地暗,身边火光骤起,四周明军气盛,多尔衮根本不肯相信已经遭受如此巨大损失的明军,已经处于人数劣势的明军竟然对大清铁骑发起了四面围攻!

    这还是他一直都熟悉的、了然于胸的那支明军吗?这还是那些在浑河岸边,盛京城下眼看着一定可以取胜都不肯全军向前,任由整个王朝的基干兵力遭受灭顶之灾的那群懦弱胆小,自私奸诈的汉人吗?

    炮弹在清军的集中地准确的落下,几乎每一声巨响都会掀翻一些人马,每一发炮弹仿佛都在击中着多尔衮紧绷的就快断裂的神经。只是第一个神经崩溃的并不是多尔衮,而是济尔哈朗:“摄政王啊,我的十四弟,我求你了,咱们不能再打了,给大清留些种子吧!”济尔哈朗泣声对多尔衮哭诉,语气已经是在哀求了。

    (本章完)

第524章 归途(1)() 
多尔衮怅然若失,目光散乱,语气悠悠地说道:“我何尝不想着留些种子回去!可是如今四面受敌,要想突围谈何容易?”多尔衮也是有苦难言。济尔哈朗振作了一下,又整理好思绪对多尔衮说道:“我观察了一下,北面的明军骑兵都是南蛮子,身材矮小且骑术不精。南面的骑兵都是北军,身后还有明军最精锐的校练卫。现在立刻向最弱的北面发起突围还是能成功的,再若迟疑恐难以支撑啦。就算侥幸获得一场惨胜,与我国家又有何意义?大明还会再组建起数也数不完的军队,大清完了!我们根本守不住了。”

    多尔衮一声长叹,叹息之中不知到底有多少悲凉、无奈、辛酸和悔恨。他的嘴唇在颤抖,他的身体在颤抖,他的心也在颤抖。“怎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是这样!”多尔衮的眼泪在眼眶中流转,愤愤不平地说:“我等本欲一匡宇内,降服四海,开亘古未有之太平盛世!奈何苍天不允,非人力可为之啊!天生得于予,朱由榔其如予何?可惜我不是孔子,我们的对手也不是桓魋!只能说那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了。”

    多尔衮说完这些话,泪水终于夺眶而出,济尔哈朗窥其心意已决,只是拉不下脸面说出那‘逃跑’二字,他便高喊道:“全体听我命令,全军携力向北攻击前进!”这句话深刻的寓意与国共内战时期,红朝周丞相的‘过黄河支流不算过黄河’有得一拼。也许这还是一次进攻作战,跟突围和失败扯不上一毛钱关系。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判断都是冷静而且正确的,只是他们全都没有了与朱四决一死战的勇气。在这最后的决战之中,朱四手中的力量无论从人数还是战斗力上来说,其实都还是处于下峰的。瓦克达、鳌拜、马国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