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伟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伟业-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化,喜欢接纳外来事物。虽已是古稀之年,可朱四还是将最重要的监军位置交给了他。他与贡萨洛等人也相处融洽,对于贡萨洛日常的训练和管理从不过多干预,只是牢牢把握着虎符,在战时,只有调兵权才能证明这支中国人和西洋人混合而成的庞大军队到底是大明的还是别人的。

    历史上的庞天寿处于一些原因,曾逼迫永历皇帝禅位给孙可望,但是朱四显然并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一切在于制度,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办好事,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办坏事。

    这些将领可谓中西合璧,他们一路上先谈战策,又谈风月。这也是李元胤和朱四相同的共性,他们都认为自己更多的还是一个文人。所谓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说的便是他们这一类人。任务布置过以后,一路之上有更多时间需要消磨,李元胤很是健谈,不管贡萨洛等人能否听懂,话题总是不断。目前又聊到了有关莱州的轶事,比如上文提到的李清照。

    “莱州在崇祯年间,曾遇到过山东李九成、孔有德和耿仲明叛军的攻打。叛军围攻数月不克,主要是因为我守军中的葡籍佣兵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葡籍佣兵不但战时极为敬业,平日里也为明军培养了很多火炮手与火枪手。那个时候外籍佣兵最多的时候仅600人,还因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屡屡在中途被解散。”

    通事官毕方济是个精于世故的意大利老头儿,不但精通中国文化,还对中国官场的那套潜规则颇为有心得。李元胤正当大战之初,提起外籍士兵在莱州作战过的历史,他怎能不懂得这其中的用意呢?“大帅的军事能力和丰富的知识令我十分佩服,这次登陆山东半岛的两栖作战,皇帝陛下能把统帅的重任交到大帅手里也证明了皇帝陛下识人用人实在是非常高明。”

    李元胤听到毕方济这么说也来了兴致,他也一直想听听在别人的眼里,此次朱四让自己作为明军一路大军的总指挥到底是因为什么。被朱四信任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要知道此时另外四路大军的总指挥可是刘文秀、李定国、郝摇旗这样的在军中拥有极高威望的大明最高品级官员。连朱四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坏水儿马进忠,都只能屈居刘文秀北路军的副帅。一个王爷——刘文秀、一个国公——李定国、还有一个兵部右侍郎加太子少保——郝永忠,另一路则是由皇帝自己统领的御营大军。

    和以上任何一位大鳄比起来,自己的资历和战功都没有任何可比性。如今却做到了和那些人平级的位置上,他自己也始终猜不透。李元胤叫起了毕方济的表字以示亲厚之意:“今梁兄过誉了,不过小弟到是愿听今梁兄说个究竟。”毕方济搭上了话头,自然不肯放过,便从头细细说起:“大帅愿意听自己的短处,这是大帅虚怀若谷,可皇帝陛下是看到了大帅无人能及的长处,这正是皇帝陛下的过人之处。纵观明军的五路大军,我们这支大军是第一先锋,这个相信无人反对。可要说我军的战斗力也是除了皇帝陛下的御营之外其他四路军中最强的,大帅相信吗?”

    李元胤细细品味之后说道:“这是自然,我军人数虽少,却是海陆一体,还有西洋雇佣军的职业化部队,火器的数量是其他三路大军之和加起来也比不上的。而西洋军对火器的运用技巧更非一般明军可比。”毕方济说:“这就是皇帝陛下重视大帅的第一条理由,您在广东驻过军,了解澳门葡人的地方自然很多,因此对西洋人所擅长之处也自然有相当的认识。如今大帅的军中有三千西洋兵,指挥得当的话也许我们真的可以无往不利,直到夺回北京城。您看皇帝陛下为我们西洋军所安排的领导和监军,包括您在内都是对我西洋军最为了解的人。你们也都是有能力的人、最忠于皇帝陛下的人。这都是皇帝陛下的理由。还有一点,大帅您也应该是和郑家军相互了解的人,你们彼此也是相互信任的。有了这些理由,今日大帅的位置,别人没有理由坐上去,只有大帅您才最有资格。但是中国还有句古话,叫做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毕方济说到这里,听得雇佣军监军,大太监庞天寿哈哈大笑:“难怪万岁爷说起你们意大利人,就笑骂你们是西洋人里中国人。连中国帝王的御人之道,中国人的心理思维,你都敢如此揣摩,你不知道枉自揣摩圣意可是大罪么?”毕方济此刻又油滑起来:“抱歉,庞监军,我毕竟只是个外国人,您刚才所说的话里,有好几处我根本听不懂。”众位黄皮肤的官员听到了他的耍赖都是善意的一笑了之。并没有真心责怪他,到是这些人心中也都曾有的疑问被这个‘听不懂中国话’的外国人给解答了。

    (本章完)

第391章 金风东海卷登莱(6)() 
从威海分兵的海面到达莱州,距离130多海里,附近洋面的海风三到五级,舰队到达莱州水域历时将近两天一夜。到达莱州湾时,天空正在下雨,所有船只都落下了风帆。李元胤下令舰队在莱州湾芙蓉岛抛锚等待雨停,芙蓉岛上并无居民,明军也没有登岸,这一夜无话。

    第二日接近午时,雨终于停了,海上寒风弱,天空云也清,秋阳高高直挂。李元胤的舰队终于开始再次扬帆启航,奔向战场。当舰队到达太平湾海港时,发现这里并没有清军驻守,随后李元胤命令先锋千人登岸,并沿着港湾向内陆延伸搜索。不久便得到这支千人队的回复,确信没有敌人埋伏在附近,李元胤随即命令其本部人马8000人登岸,再命令西洋雇佣军全体登岸,又命令本部另一支的1000人马最后登岸。

    明军以登陆顺序为先后,开始向莱州挺进。到达莱州城下后即刻安扎营寨,当晚命500兵卒夜袭莱州城。这500兵卒遇到清军的顽强抵抗后,便退下来歇战。莱州从隋唐时起便是一方军事重地,杨广三征高句丽都曾在此处发兵。到了明代又经两次扩建修缮,如今城高三丈五尺,内外厚二丈,城下护城河深二丈,阔四丈。可称为山东第一坚城,又因其扼控辽左,拱卫京师,可谓北海湾一大要地。

    第二日夙夜之交,李元胤召集众将,再次于战前确定最后的攻击计划。“根据锦衣卫细作提供的情报,莱州城内拥有团练兵2000人,绿营兵500人,守将为千户狄应魁,此人素有战功、作战顽强,是目前澄、莱二州里最能打的清军将领。今日一战,诸位可有良策啊?”

    李元胤的话讲完后,雇佣军司令官贡萨洛。德。科尔多瓦看到其他明军将领都在七嘴八舌,却没有真正拿出一个有用的方案来,便最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当然了,在目前他还是不会讲中文的,只能依靠毕方济等人的翻译。“大帅,贡萨洛将军认为此次战役的敌情并不复杂,只要您的部队分成四个部分,以两部人马保护好西洋军的两翼,一部人马保护好后方。我西洋军只需用大炮就可以将躲在城垛后边的清军全部消灭。之后再由大帅军中的第四部人马负责登上莱州城墙,就算占领了这座城市,难道您不这么认为吗?”

    毕方济代替着贡萨洛说出了这位雇佣军司令官的意见。李元胤知到朱四派给他的这支雇佣军的战斗力不可小觑,但是具体怎么个厉害法他也没领教过。他只知道这些佣兵拿到的军饷是明军常备军的五倍,所有这些雇佣兵武器全部自备,每人每月最低收入,也在十五两银子以上,这还不是炮手、军官们的收入,而且全军都还额外有绩效奖金,战死者还有很多的补偿。

    如果拿发给西洋人的这些钱,应该可以扩大数万人的明军常备军编制。而明军常备军都是明军除了从乡勇中一步步加入正规明军的义务兵以外的职业军人,是朱四改变兵役制之前的那部分老兵。这些老兵都是领取饷银的,每月大概三两,而义务兵只领取基本生活费用。

    今天这场攻坚战,李元胤也想摸一摸这支西洋军的真正实力,所以他对贡萨洛说:“贡萨洛将军,我非常赞同你的意见,我也会以最大的力量对你的计划提供支援。那么接下来,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进攻,这一时间由你决定、我来配合。”毕方济问过了贡萨洛之后对李元胤说:“贡萨洛司令官非常感激您的信任,我们马上准备,稍后即可投入战斗。”

    时间不久,西洋军便完成了集结,集结时间比李元胤的明军少用了三刻钟,也就是四十五分钟,这种速度已然让李元胤从内心叹服。李元胤在3000西洋军的两翼各布置了2500明军,在西洋军背后布置了1000明军,在这1000明军的背后是准备登城的4000明军。

    阵型布置完毕后,贡萨洛便命令西洋军中配备的400门大炮对莱州西门武定门射击。西洋军中有各种不同国籍的士兵,其中还有许多的人以前是海盗,说不定以后退役了,还会重操旧业。在这支军队里的士兵甚至肤色也都不同,黑人、甚至印度人也都有一定数量,还有些南洋华人和二百多的澳门人,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国际纵队。

    不论是什么国籍、什么肤色,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此时他们的技术动作在指挥官的号令之下有条不紊的展开。尤其是火炮发射的精准度,军阵相距莱州城大约800米,射出的炮弹绝大部分都会准确的落在城头。这让从没有经历过如此密度炮火的清军吃了大亏。本想死守待援的清军守将狄应魁看着城上飞起的断臂残肢,不但立刻就没有了拼死一搏的勇气,更是根本没能力阻挡住这些守城士兵残部的后撤。此时无论是绿营兵还是团练兵都不想要再呆在城上哪怕一分钟了。

    “狄大人,敌人的大炮打的太准了,兄弟们伤亡惨重啊,我们顶不住啦!”一个军卒趴在去城门楼的台阶上对狄应魁喊到。“你说什么?我听不见。”在这猛烈的炮火下,也许只有贴在耳边才能使自己说的话让大人听清楚。这个军卒想到这里站起来跑到狄应魁身边想要离他更近一些说话。忽然,两发炮弹几乎同时落了下来,此人的身影就再也找不到了,想必应该是消失在空气中了吧。

    刚刚那个想法成了这个军卒人生中最后的愿望,而这愿望却是遥不可及的。城上的所有人要么在向城下跑,要么就在寻找地方躲避,狄应魁的身形在城楼中刚刚出现,就被拿着望远镜四处搜寻重要目标的贡萨洛捉到了。虽然城上硝烟弥漫,贡萨洛却能一直利用每一个硝烟散去的间隙,为炮手提供主要的攻击目标。“城门上的碉堡里发现敌人的军官,命令皮特的十门火炮向那里射击。”几乎贡萨洛的命令刚刚下达,那个叫皮特的领队便带领着炮手调转了炮口,瞄准发射。

    (本章完)

第392章 金风东海卷登莱(7)() 
十门大炮在皮特的指挥下射向目标,城楼顿时成了一片火海,门楼上层的楼顶早已塌陷起火,狄应魁也并没有撤退甚至逃脱的打算。他还在凭借着这里的掩护观察明军何时出击,到那时他会命令跟随他躲避在城楼里的绿营兵冲出去阻挡住敌人,再收拢逃下城去的士兵支援这里。

    轰轰轰两三声巨响,炮弹竟然被皮特从城楼小小的窗口打了进来。狄应魁的姿势便永远凝固在他最后挣扎的那一刻。当他倒下去的时候,依然有更多的炮弹射入了窗口,这种高难度的技术,看起来竟是那么的轻松。清军连举白旗投降的机会都没有,等待他们的最后攻击便已经到来了。

    当明军登上云梯蜂拥而至的时候,事实真的就像贡萨洛当初说的那样,城上已经看不到一个清军了。明军占领并打开了西门武定门,又继续占领着北门定海门、东门澄清门、南门景扬门,以及城内府衙和各处制高点。却没有遭遇到清军的任何抵抗,他们都顺从的向走过身边的第一队明军投降,一个个蓬头垢面、目光呆滞而散乱。

    明军的炮火不但炸烂了城垛、炸毁了城楼、炸死了他们的战友,更决开了他们的心灵堤坝。然后这支不可战胜的明军就如同洪水一般地冲进了清军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使他们铭记永远。此战用时一个半时辰,清军阵亡840人被俘1660人,明军无伤亡,只有一个明军士兵登云梯时踩空了,掉下来崴了脚。

    这还是那个曾经让孔有德攻打了半年,最后还令他损兵折将被迫逃往辽东的莱州城吗?是的,城依然还是那座城,只是如今的这支明军眼里不仅只有莱州城,他们手里也不只再是那些红缨枪和老式火铳了。那些曾经看着敌人近在咫尺都能打偏到天上的明军士兵都已经成为历史了,他们的装备越来越精良、战斗力也越来越强悍。而明军最终的目标也许会是星辰大海。

    登州对于山东省、环渤海、甚至整个大明来说,都是特殊的存在。第一个特殊,是战略地位特殊,大明整个北部海疆的防御都是以登州为核心的。登州东控辽东,与金州、旅顺隔海相望,又近在咫尺。想要从这里到达辽东比从这里去山东的首府济南还要近一半的路程,而且还是水路,乘风破浪的速度和大型战船的承载更加利于大军的运输。

    这里又北厄京师,如果敌人要想通过海路攻打北京,将必须面对渤海北岸的旅顺以及南岸威海卫与登州的海军舰队以及陆上堡垒的阻拦。而从登州进攻北京则是近在咫尺,一旦明军控制了渤海的制海权,那么朱四想要初一去攻打多尔衮的北京,就绝对不用再等到初五。

    京畿重地面对登州敌人的两栖部队进攻,就好比一个美女被脱光了衣服,而只剩一副胸罩遮羞了,这个胸罩就是天津卫以及天津周边的小型城防。当然了,对于弓马的天下的满洲八旗劲旅,这些战略思想是陌生的。

    除了登州的战略地位以外,还有登州的地势地形也极为特殊。登州之所以能够成为大明的北部海防核心是因为此地地势险峻,利于防守。当然了,这里主要说的是登州的水城,至于登州城本身并不比其他城池特殊。可以说登州分南北二城,南部为府城,府城以东以相邻的画河为屏障。与府城北城墙相邻的即是登州的卫城,又称水城或备倭城。当年戚继光就曾在此训练水军,抗击倭寇,备倭城因此天下扬名。

    登州水城,城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一尺,周长三里,城北临海,城西北的临海处又于丹崖山上依山而建,城东、城南有画河绕于其外,城中又有小海被包夹于内,使水城被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而城中的小海便是整个大明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再无其它。小海呈长袋形,是水城的主体,为操练水师与泊船之所,宽度平均约100米,南北长655米,水深随潮汐而变,最低时约3米多。这独特的险峻城防和位于城中的海军基地使登州有别于任何大明海港,成为最重要、最独特的那个存在。

    郑鸿逵与郑成功明军在威海卫内停留一夜,休整补给,于第二日拂晓启航,威海卫距离登州七十多海里,舰队预计航行六个半时辰,在当日傍晚前到达。这就和李元胤明军到达莱州的时间基本接近了。此时的海上刚刚下起大雨,明军各级指挥官正在进行战前会议。

    负责登州谍报的一位锦衣卫百户(锦衣卫的百户级别高于明军的千户)正在对诸将叙述登州的具体地形和清军目前的防御实力。听他此时正说到:“水城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北门是水门,又名天桥门,商船、战船都经此门进出水城。水门位于城东北的U形凹陷处,门向北开,门左右均有凸前的一段城墙,凸前的东段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