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伟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伟业-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激动的心如同烈火,但是他的表情却依然冷漠。

    朱四终于开了口:“洪承畴,今日大明救汝脱离那个即将覆灭的炼狱,对汝的厚恩如同再造。既然是再造之恩,洪承畴,日后汝当要重新做人才是,你在大明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你的人生也要重新开始。今日天家赦免了汝投敌之罪、汝也当释怀先帝对汝的家人的处理。这样可好?”

    洪承畴扣头说道:“臣子叛国罪其家人,理所应当,罪臣毫无怨恨之理。罪臣今日已做好一切准备,回我天朝赎罪,如果陛下不需要罪臣,罪臣甘愿伏法,并不奢求赦免。如果罪臣还有报答陛下的机会,那么罪臣也愿意默默的做一名巡城老卒,终生保卫陛下。肺腑之言请陛下圣裁。”

    朱四很是满意他的回答:“善,以前的所有功过相抵,日后所有人都休要再提起。汝且从一个布衣做起吧,赐洪承畴皇宫内行走,随朝听政。”洪承畴已经泣不成声,高呼:“谢陛下隆恩啊!感谢陛下能给罪臣一个救赎的机会,罪臣万死也难报陛下恩德之万一啊!”朱四说:“浪子回头,善莫大焉,下去休息吧,每日早朝你也都来旁听。”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朱四却感慨着:这哪里是在救赎你呀?这更是在救赎大明的过往,救赎着我们自己。

    (本章完)

第317章 收复南京之战(2)() 
再次见到洪承畴,是次日的朝会过后,朱四安排了与他单独谈话的机会。他头戴着方巾,一身蓝色布衣,儒士打扮。他们终于同坐到了一起,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凉亭中,喝茶谈心。话题无关于这周围的景致,更无关于谁的过往,只是关于两个男人的仇恨和报复。

    当然还是由朱四首先敞开了话题:“朕真的没有想到,南京城下,严通天用手中那假的令牌与手信,却为大明换回了真正的洪督师。昨日的朝会,还望洪公能理解朕的苦心。也希望洪公可以将过往的种种化为力量,总结之前的教训,从此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汉人,为汉家明日的江山画出一道长虹。他日还可凭借战功再次封侯拜相,那才是朕所乐见的。”

    洪承畴听后怅然道:“罪臣岂敢奢望他日封侯拜相?只求黄道周那样人物的鲜血不会在臣的心中流淌,承畴有大罪于国,不求黄道周原谅、也不求圣上与大明百姓原谅,就是承畴本人也无法原谅自己。”朱四颔首赞叹:“大丈夫当有此担当,不过俱往矣,黄道周生前的那句‘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应该能够起到激励洪公追寻史可法那样英雄脚步的作用吧?而洪公还能不去杀敌报国,反成仇么?朕不信你会这么做!终可法要说的是一个‘忠’字,反成仇说的是一个反字,然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朕不相信你是真的要反。黄道周虽然死在你手,却也是借你而成仁,此事休要再提。你与朕君臣还有大明与这些国士的过去都尽是些遗憾,想尽一切办法,用我们的余生去弥补这些曾经的遗憾才是对那些忠良们最好的交代。如果黄道周能看到这样一个洪承畴重新站起来,他一定不会因为自己死在你的手里而记恨的。”洪承畴低头不语,只是他的肩膀似乎在颤抖,他的心像是在抽泣。

    他急切地想斩断大儒黄道周和吴中义军孙兆奎留给他人生的污点,可是朱四并不在乎他的污点,两颗忠良的人头并不能等同于嘉定、广州百姓侵染到那些刽子手身上的斑斑血迹。更何况与吴三桂和三顺王比起来,洪承畴留给大明的功勋比他的劣迹要多得多。不过黄道周和孙兆奎对他的千古一骂,还是足以警戒他,惊醒许多后来人的。

    史可法殉国后,因为他的誓死不屈,被多铎于扬州城南门外毁尸灭迹,然而就因为从此找不到史可法,所以便有千千万万个‘史可法’站了起来!许多义军都自称是史可法领导的。清军当然知道史可法死了,但是他们还必须把千千万万个史可法也一并抓了来杀掉。

    当年吴中义军失败后,孙兆奎被俘,洪承畴便得到了这样一道命令,让他审问孙兆奎,拷问出‘史可法’的行踪。这也许是清廷在斩尽诛绝,也许是清廷对洪承畴的考验和试探。洪承畴也准备认认真真的拷问,见到孙兆奎,洪承畴当头便问:“你从军中来,知不知道在扬州守城的史可法是真的死了还是活着?”孙兆奎却颇为对仗的反问他一句道:“你从北地来,知不知道在松山殉难的洪承畴是真的死了还是活着?”于是洪承畴的回答是用一把刀杀了想追问他是死是活的人。结论是,松山的洪承畴没死,孙兆奎被杀。

    洪承畴是非常爱惜羽毛的人,他大概终其一生都试图解释自己当年的贰臣行径是被逼的,只不过之所以选择投降不是因为荷尔蒙过剩,而是他想要保存汉家的文化和血脉。只是人们想听的不是什么解释,而是行动。如果不是洪承畴后来真的做过许多对国家有益的事迹,即使他的辩白再有理,他的人生也不会得到原谅。

    朱四当然是要选择原谅的,看到洪承畴如此难过,朱四连忙转移了话题,他不想对一个依旧活着的人苛责过甚,前路漫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嘛。更何况他洪承畴不但是能改正自己,还是一个有资格、有能力改变大明衰败局面的人物。

    朱四随后又于他聊起了战争,提起了他经历过的那一场明清之间的大决战:“松锦之战,我军北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每当想起此战,朕都不禁愤然不平,大明亡即亡矣,然大明将士无辜,不应该陪葬宗庙。今日朕当重振社稷,还有赖忠臣烈士襄扶,共赴国难,同晟大业。洪公逢此多事之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你我君臣同朝,丧国之耻必将能够昭雪,亡师之恨必可还于天道。”

    洪承畴听到朱四的豪言壮语后,也不由得大受感染、信心勃发,他再一次起身答话:“天家再造之恩,敢有不报之理?匡扶社稷之任,臣子责无旁贷。松锦之败,臣之罪也,若借臣三千虎贲,臣定当誓死扫尽胡掳、恢复中华!”朱四连连点着头道:“好,快意恩仇,真乃大丈夫所为。朕等待的就是这一刻,等待的就是如洪公这样的人物。朕明日将要昭告天下,复用当年太祖誓师之言以明志!诏书发起后,朕要与洪公等君臣奋进,他日于南京城上祭奠松山之战中死难将士的亡魂!重登神烈山,祭奠祖宗的陵寝!”洪承畴已经非常激动了,他再次拜服于朱四面前说道:“谢圣上天恩啊!”这一句话像是在他的肺腑中呐喊而出。

    洪承畴的激动,是因为他知道这太祖当年誓师的话代表着什么,对于整个大明又意味着什么。那是对全体国人的一次召唤,那是要吹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攻号角!而这一声号角,他洪承畴以及全体大明的国人等待的太久太久了。想当年太祖扫北,此诏一出,令举国振奋!而今的大明,羽翼渐丰,国帑充沛、雄兵甲士一百八十万。朱四还凭什么要龟缩不前?大明还惧怕什么天下第一强军?他们就是这天底下最最强大的力量!

    南京是大明的龙兴之地、燕京有大明两百余年的骄傲、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明军的亲人和袍泽。大明的勇士们虽然还年轻,但却已是众志成城,只看当今天下谁能与之争锋!

    第二日,朱四的一道‘伐胡诏’便四处张榜,公示天下州县。此诏书曰:“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蠢尔丑虏,犹托要盟,朘生灵之资,奉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谓之当然。军入塞而公肆创残,使来廷而敢为桀骜,洎行李之继迁,复嫚词之见加;含垢纳污,在人情而已极,声罪致招,属胡运之将倾。兵出有名,师直为壮,言乎远,言乎近,孰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敏则有功,时哉勿失!”

    诏书发布之后,朱四对大明全体文武慨言道:“此诏一出,将正式拉开我军全面大反攻的序幕。‘伐胡诏’是我汉家勇武千年的骄傲、是大明涤荡国仇的报复、是华夏忠魂英烈们的过往、更是吾辈生民的热血!全体的大明人从今日起将同仇敌忾,向最强大的敌人发起总攻击!”当日朝罢,朱四便再一次跨上了战马,登上了战舰,目标直指大明的故都——南京。那里是大明国魂开启的地方,朱四和大明的战士们,也将在那里与敌人进行一场——龙争虎斗!

    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娇,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本章完)

第318章 收复南京之战(3)()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明永历五年六月初,朱四的攻城主力部队再一次集结在了南京城外,一年多以来,这座六朝古都一直处在明军的包围之中,攻城战也断断续续的进行了数次。不过这次的进攻几乎让所有人都坚定的认为是真正的最后一战。

    这次在南京集结起来的明军,有过去一直负责围城的焦琏部,他的部队目前位于郭城以东,兵力13200人;郭城南是朱四此前从四川调来的李元胤怀远营23000明军、城东南是郑成功的18700明军。淮扬会战中损失惨重的王允才和王进才二人的部队此时已经分别被朱四调回到大后方的贵州和四川去修整。

    而这次由朱四亲自指挥的南京之战,到这时也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天,明军的攻城部队以高必正的67000人为主力。淮扬大会战结束后,明军的布防也被朱四重新规划了一番,郝永忠接替高必正驻防和州与昭关,明军江南主力继续分布在安庆和九江。刘文秀、马进忠等则继续驻守在陕西;李定国在河南南部与湖广汉口等地。

    虽然南京的守军不多,但是这场南京战役的惨烈程度,还是超过了数年来,两军在南京进行的历次的攻防战。长江之上,一艘明军的旗舰旁靠过来两艘明军快船,几个将军打扮的明军快速攀上了旗舰,走入了帅堂。他们进来以后,看到帅堂内端坐着三人,头一位自然是皇帝朱四,分左右对面而坐的是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堵胤锡和赐内廷行走洪承畴。

    而来人则是挂龙虎将军印、主攻南京北城部队的主将高必正、还有南京攻城部队东城主将焦琏、南京攻城部队东南主将郑成功、南京攻城部队南城主将李元胤。此番南京之战的所有明军主官今日都齐聚于此,为得是什么?只有帅堂上端坐的几人知道。左右都已屏退,只有朱四和将帅六人再此密会。

    朱四在等待众人坐定后,又喝了一口茶,方才开口说到:“今日能与诸位将军相聚于收复故都之战场,是朕人生之一大兴事。对于这一仗该如何来打,朕还请诸位将军畅所欲言啊。”朱四说完,堵胤锡起身说道:“万岁,众位同僚,当年先帝身殉社稷,距今已过七载,我等身为臣子,眼见家国倾覆、君父蒙尘而不能尽忠,真是愧对宗庙,有负黎民,堵某每念及于此更是无地自容。有赖上苍顾念大明历代圣君之祖德,护佑天下苍生之生息,降下圣贤天子于华夏,托付真龙以雨露风雷拯救汉室江山、涤荡虎狼之害,宇内一统,期不远矣,四海朝服之志便是吾辈报国之门!”

    堵胤锡没有告诉朱四这一仗该如何打,但是国耻和理想却变成了他用以动员众将的号召,有了期望的人,就会有对人生的期盼;有了信心和战斗力的军队呢?这样的队伍不会再惧怕世间的任何敌人,他们只相信赢得胜利是必然的。这些将军们的血已经开始加温了、心跳也渐渐的加速了,这一声总攻南京的号角明军已经等待了一年。即将收复故都的荣光,将成为他们心中最耀眼的记忆,看到自己身边还有着众多同样拥有共同的追求和荣誉的战友,他们开心、他们激动。能有这样一位皇帝勇往直前的带领大家复兴国家,他们此生都将不会孤独。

    看到众将已经被堵胤锡提起了心气儿,朱四接着说:“现在我们有请洪公为我们做总攻南京的军事部署。”看到朱四请出了自己,众位将军的眼神也更多的是期待和信任,洪承畴忐忑的心终于平复了下来。这份归属感、认同感比起战功来说是更被洪承畴所渴望的。战友的认同比起他前些日子见到母亲傅氏和弟弟洪承畯时所得到的原谅更被他所感怀。

    几年前,洪承畴逢迎母亲傅氏去了北京,希望能够尽孝。不料母亲刚刚到家,就一顿拐杖打得洪承畴晕头转向,傅氏骂道:“我一个快入土的人了,你这个孽子竟然还让我到旗下来给那些异族的公子王孙去当老妈子!早知这样当初就不该生下你!”

    傅氏说完这句话,又返回了老家,只剩下洪承畴一身的伤痛独自在风中凌乱。傅氏说的没有错,清廷的礼数规矩中有一条,就是朝中重臣的女眷需要定期轮流去宫内侍奉太后,以表现臣子的忠心和君臣间的亲近。可洪承畴成了清廷的臣子,他的母亲傅氏却没当自己是清廷的奴才,老人家从福建跋山涉水的来到北京,就是为了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个不忠不孝的儿子。

    弟弟洪承畯也曾劝说他回转心意,还差点儿因此而丧命,此前我们也讲过这件事。但是当洪承畴真心悔改时,他终于懂得了母亲的初衷和弟弟的执着,他终于明白了身为汉家子一生都需要什么,‘忠孝’又意味着什么。所以当他浪子回头之后,母亲和兄弟都原谅了他。

    洪承畴终于坚毅的站了起身来,他带领着众位将军们走到了沙盘处,那份归属后的自信与认同是他在北边朝廷所无法奢望的,无论多少高官厚禄也无法缩短异族间内心的距离。洪承畴指着沙盘说:“皇上,诸位将军,军务紧急,洪某今天就只谈战策。有赖皇上的雄才大略,此前我军一直以南京为诱饵,围点打援,致使建奴在这南京附近已丧失了十万精锐。今日我大军又将战火烧遍了半个华北和整个中原,致使清军首尾不能相顾。圣上一次次的神来之笔令微臣目不暇接,圣上杀伐之果断、谋划之缜密悠远,微臣更是叹为观止。有赖圣上之神助,克复南京必在此一战。洪某也察觉到了,此前我们一直都是在佯做攻打南京,火器使用的也并不多,这必然是圣上为此次总攻所裁度思虑的又一神策。”

    (本章完)

第319章 收复南京之战(4)() 
说是只谈战策,但到了这里,洪承畴竟然不说了,他当然是想把朱四一通吹捧之后,让皇帝自己来布置此战。朱四感觉很好笑,心到洪承畴这谨小慎微的毛病还真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改变的,既然没人肯说,那么自己直接了当的把计划说出来也无妨。于是朱四起身来到了沙盘前说道:“朕连日来观察,南京郭城应有两处最适合破城之处,地点仍然就在龙湾一带,请高将军选两队死士于明日拂晓前完成对这里、还有这里的破城作业。”朱四边说,洪承畴一边帮他在指定地点插上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