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成苦笑一声,“现在除了投降,咱们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吗?别告诉我你们觉得还有机会!”
众人面色都是一黯,确实,天道军的援兵到了,尤其是连辽军都已投降了天道军,大军士气全无,已经再没有突围的可能。
“今天诸位都看到了,敌军明明可以将咱们彻底围杀在城外,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他们一定是想降服咱们,诸位都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咱们如今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被困死在这里,二就是投降,”李延成继续道,“我了解察哥,察哥是不会投降的,他今天让咱们杀马吃马,就是要大军能饱餐一顿,明天跟敌军决一死战。而所谓的决一死战,其实就是送死!他就是想让咱们都去死,好为大夏免去一个后患!”
没有人回话,众人都知道李延成说的是事实,谁都不想死,如果察哥在,要他们去死战,他们也许会去,但现在察哥已经不在了,他们死战的理由就没了一大半,李延成深知这一点,他也没有再说话,他要等这些人自己做出决定。
“汉人……会接纳咱们吗?”终于有人问道。
李延成点点头,“一定会,契丹人已经投降了,还在帮着他们打仗,咱们也一样。”
“那……察哥怎么办?”说话的是仁多浪遇。
李延成看了他一眼,这个人很聪明,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
仁多浪遇目光闪烁,完全没有躲避李延成的目光。
“今晚请诸位来,就是这件事。”李延成沉声道,“如果把察哥交给汉人,汉人难说会杀察哥,而会选择继续招降他或把他当人质,日后,如果察哥投降了,他身份尊贵,一定会成为大官,咱们这些人一个也别想有好果子吃,如果察哥成了人质,日后若被当作条件还给大夏,咱们的家人也会遭殃,所以……察哥必须死!”
所有人都明白了,搞来搞去,李延成是要他们一起做出处死察哥的决定,这个李延成真是好毒辣,如果他独自处死察哥,那责任完全都是他一个人的,众人顶多是受他胁迫,但如果现在大家一点头,那处死察哥就是所有人一起的决定,日后无论怎样谁都脱不了干系!李延成这是备下了一条绳,要把所有人跟他彻底绑在一起呀!
众人都犹豫了,这个决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的,一旦做出这个决定,日后就断无回头的可能,可要是拒绝李延成,看看包围自己的这些刀斧手的架势,只怕顷刻就会被砍成肉泥。
李延成也不催他们,只是看向仁多浪遇。
仁多浪遇明白李延成的意思,这是要给自己一个表忠心的机会,他心中快速计较一番,瞬间打定主意,他一把将手中的剑扔在地上,抱拳对李延成道,“一切就听大人的意思,我赞成……处死察哥!”
有了一个表态的,后面的事就好办了,很快,一把又一把兵器被扔在了地上,所有人都选择了归顺。
李延成满意的点点头,对身旁的人说道,“王爷尊贵,就留个全尸吧,给他备下一杯毒酒和一条白绫,任他自己选择!”
夏军居然主动投降了,而且还说已经处死了察哥,郑飞很是吃惊,更令郑飞吃惊的是,率领夏军投降的那个叫做李延成的人,居然表示无条件投降,也就是不提出任何的条件,并且已在城内等候,随时准备出来投降。
事情能这样顺利的结束,郑飞当然求之不得,他立刻同意了李延成的投降请求,并决定要在军前亲自接见他,因为这个李延成绝对是个人物,能在这种形式下做出投降决定并不稀奇,惊奇的是他居然杀死了察哥,还提出了无条件投降。
杀死察哥是表决心,无条件投降则是聪明到极点的选择,在这种形式下,提出额外的条件只会引来郑飞的反感,免不了全被拒绝,还要落得个没脸,相反,大大方方的彻底投降,摆出一副任你处置的模样,才是识时务的表现,说不定就能博得郑飞的好感。
李延成果然率领一干将领,不着铠甲,赤手空拳的抬着察哥的尸体来投降了,待郑飞命一些俘虏确认死尸就是察哥之后,郑飞随即接见了李延成,一番交谈,李延成应答如流,尤其是对夏国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令郑飞很是高兴,他之所以在昨日没有下令彻底剿灭夏军,就是想从夏军中找出这样的人,让他们成为自己日后出兵西夏的向导,他当即重赏了李延成等人,让他们稍作休整,来日便有重用。
接下来,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对城内近十万夏军的收编,至此,辽、夏两军共三十多万人投降了天道军,当然,为了招降他们,天道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自战事一开至今,共有六万多名天道军将士不幸牺牲,仅博州城一战,就有四万人牺牲在了这里,郑飞下令,马上开始善后工作,绝对不能让任何一名死伤的将士寒心!
同时,郑飞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要进行,那就是要如何尽快重组这三十万人辽夏降军,消化他们,让他们彻底成为自己手中的军队!
736,蕃军(完)
经过比较精确的清点郑飞已经得知,此次招降的辽夏两军降兵共三十二万余人,相比较下,天道军目前在前线的总兵力只有不到四十万人,可以说,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的加入,既让天道军的实力骤然提升到了一个恐怖的级别,却也给天道军带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因为招降他们不同于招降宋军的降卒,他们不是汉人,是一群桀骜不驯并且战斗力很强的游牧民族的大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稍有不慎,他们就可能造反,一旦造反,祸起萧墙的危害往往大于纯粹的外部受敌,所以郑飞必须快点想办法彻底招降他们,让他们彻底归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郑飞先是连发了三道命令以定军心。
第一,下令天道军全军,谁都不可以做出丝毫侮辱辽、夏降军的言语举止,谁若敢抗令必严惩不贷。
第二,全力保障辽、夏降军的供应,最起码能吃饱喝足穿暖。
第三,保障辽夏降军中的在此战中致伤致残的士兵的救治。
这三条命令一下,辽夏降军中躁动不安的现象顿时缓解了不少,尤其是那些伤残的降兵,这些伤残的降兵自从跟着大军投降后,他们的恐惧要比别的降兵大得多,因为他们大多都已失去或暂时失去了继续战斗的能力,有些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也就是完全失去了利用的价值,若按照他们自己的习惯,在抓到像这种连苦力都当不了的伤残俘虏时,就算不是在战事特别紧张的特殊时期,他们往往也会选择杀掉这些俘虏,就算不杀掉,也会遗弃掉,任其自生自灭,这么做既省却了分出人手去看管俘虏,也节省了粮草与药品,在物资匮乏紧张的古代战争中是常有的现象,所以他们自从投降后就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时刻担心自己会被“处理掉”。
如今一看不但没被“处理”掉,还得到了良好的救治与照顾,对这些伤残的俘虏来说无异于天降隆恩,虽不至于说是感动的痛哭流涕,却也对天道军的好感骤然提升。
而这样的景象落在人数更多的健康降军眼中,也令他们安心了不少,试想,连一群废人都没有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这些健健康康的,既可以帮着打仗,也能当苦力的还能亏到哪去?
紧接着,郑飞就将朱武、吴用、王进、庞万春、花荣等绝对信得过的人全都召集起来,连夜共商如何让这几十万降军彻底归降。
众人各抒己见,方案各有千秋,而最令郑飞动心的,则是花荣的想法。
花荣以他曾亲去辽国征战的所见所闻认为,解决辽、夏降军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首先分化他们,淡化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国家,同一支军队的感觉,让他们无法再形成合力,这样才好掌控。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要让他们内部彼此之间形成制约力。
具体实施起来,首先,辽夏两军并不全都是由契丹人与党项人组成的,其中还有大量的汉人、吐谷浑人、铁骊人、渤海人、回鹘人、吐蕃人等等人种,这些人种在辽夏两国内都是二等甚至三等四等的人种,备受欺压,就算参了军为国效力,也改变不了这种命运,一般都是拿来当作炮灰使用,拿最少的军饷,干最要命的活,这些人早已是心存不满,对本为祖国的辽夏两国的感情也最薄弱,尤其是这些人的人数还不少,辽军之中除契丹人外就有近十万人汉人与其他少数蕃族等,夏军之中除党项人外也有四万汉人与吐蕃人等,若要分化辽夏两军,可以先从他们身上着手,利用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公平对待的愿望,和他们对契丹人与党项人的宿怨与仇恨,让他们成为制约契丹人与党项人的力量。
其次,契丹人与党项人都是传统的马上民族,根本不需要什么训练就可以当作骑兵来用,作用巨大,所以最好是别拆散他们,仍旧当作一个整体来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制约他们,相反,这恰恰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就是将他们彻底打乱编制,重新组合,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军队,人数不用太多,也不用太少,一万人就差不多,然后对他们单独计算军功,让他们在内部形成竞争,彼此制约。
花荣的想法得到了郑飞与众人的一致赞同,朱武也进行了补充,朱武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来分化与招降辽夏两军,有一个原则是必须始终坚持的,那就是两个字,公平!
也就是无论是天道军、汉人、契丹人,还是党项人、渤海人等等所有人种,所有人都要严格遵守军规法度,谁都不能逾越雷池一步,谁若敢违反,就要秉公处理。
不只军法,任何事情都要公平处理,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并且赏罚的标准也要完全一样,绝不能因为他是汉人就能被高看一眼,是契丹人或党项人就要吃哑巴亏,不公平的对待就会激化矛盾,就像是汉人、铁骊人、回鹘人等在辽夏两国内的遭遇一样,公平的对待才能安抚人心。
并且公平的对待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因为这一次招降这几十万异族降军,也可以看成是统帅平定天下大计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实现民族大融合的一个先奏,若最终真的能实现汉胡皆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模糊民族界限,为民族大融合提供条件!
庞万春也认为……
吴用补充说……
王进也说……
最终郑飞总结道……
就这样,经过众人的集体智慧,最终的实施方案出炉了。
首先,郑飞下令从辽夏降军之中不管种族,尽选精壮精锐,补充前线各军的损员,恢复各军的战斗力。
天道军各军的大佬们早就都在等待这一刻了,这些人高马大、强壮凶悍、尤其是骑术精良的胡人都是天生的战士,若能多捞一些到自己的手下,再加以严格训练,必能成为战场上一大助力。
武松、李逵、石勇等大佬就像是疯了一样带人狂奔到俘虏营挑选起了中意的人选,而等他们到了才知道,要不有的人就是聪明呢,人家刘法早就跟统帅打过招呼了,他连挑都没挑,察哥最精锐的八千铁骑被他一口吞下,连根皮毛都没给别人留下。
那可是最精锐的八千铁骑啊!众人都是眼红不已!不过也没人多说什么,博州一战,刘法的损失最严重,但他立的功也最大,若不是他关键时刻顶住了察哥最疯狂的反扑,连亲生儿子的命都差点搭进去,整个博州战场根本支撑不住统帅领兵来救,众人对他是心服口服。而且他作为察哥的老对手和死敌,可以说是对察哥的部下了如指掌,察哥的八千精锐给他,想必也能物尽其用。
不过,就算少了八千铁骑也没关系,剩下的可还有几十万人可以挑呢,众人随即又马不停蹄的开始选起了人,过程之中也不乏争抢。
“哇!这个不错,又高又壮,我喜欢,我要他……,”
“慢着兄弟,这个我已经看上了。”
“你早看上了?我还早看上了呢,先来后到,不给也不让。”
“呦,不给面子是不是?兄弟啊,你说我这眼最近怎么那么好使呢?前天晚上我可是看到……,看到什么来着……,看到军医院那个叫黄秀儿的女军医深更半夜钻进了某个人的帐篷里,这可奇了怪了,黄军医这么晚还给人看病?可我可记得某个人没受伤啊,兄弟啊,你说我要回去把这事告诉我老婆,就我老婆那个大嘴巴,用不了半天就得传到某人老婆的耳朵里,唉,你说这可怎么办?”
“……”
“哎?兄弟你怎么了?怎么脸色这么难看?”
“姓刘的你个王八蛋,这个人给你了,快滚!”
“哈哈哈,多谢多谢!”
……
很快,除曾明义、耶律不古野、李延成等经过郑飞点明不准动的人的部下外,几十万辽夏大军中最精锐的六万人就被天道军诸军瓜分完毕了,诸人各自领人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军营。
接着,郑飞就下了第二个命令,将辽夏两军之中的汉人、吐谷浑人、铁骊人、渤海人、回鹘人、吐蕃人等等人种的兵全部单独分出来,成立三个军,共九万余人,再由这三个军按照天道军现有战斗序列成立第七集团军,集团军内各级正副军官既有花荣的老部下,如张四海等人,也有降军的长官,如汉人曾明义、铁骊人黄奴儿等人。并由花荣担任第七集团军的司令。
花荣可以说是一步登天,继鲁智深、邓元觉、晁盖、王进等人之后正式成为了天道军的一方大员,众人莫不眼羡,但也没有人说什么,花荣虽然入伙晚,但本事太大了,无论文武皆出类拔萃,而且他在蕃人中的名声也最大,他来当这个集团军司令确实是实至名归。
第三道命令随即也宣布了,由挑选出来的精壮十三万契丹军与党项军成立十三个蕃军,以骑兵为主,总称蕃营十三卫,各蕃卫之间相互独立,也与天道军各军一样互为平等,由郑飞亲自担任蕃营总司令。
第四道命令,辽夏两军中剩余的四万多不再适合打仗的老弱病残正式退伍,由郑飞派人带往各地,分给土地或给予工作,妥善安置。
第五道命令,郑飞对所有已经辽夏降军,无论是还在自己军中效力的,还是退伍的,都做出了两个承诺。
一,他日若攻汝之故国,定以仁义宽厚为先,绝不烧杀抢掠,祸害族人。
二,日后待自己重现汉唐疆域,必带着他们回家,让他们重归故土!
737,李纲来了
郑飞在风风火火的招降辽夏两军的同时,他的目光也始终观察着一方的变化,那就是东京汴梁,他很好奇,东京汴梁的那一场大变的最终结果究竟是怎么样的,是郑家战胜了赵桓,还是赵桓灭掉了郑家,亦或是双方两败俱伤?而无论是哪一个结果,郑飞相信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细细算一算时间,距离派人把郑修年的亲笔信带去交给郑居中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按理说事情早就应该已经有了结果,但奇怪的是,东京城内却还是一片平静,就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若不是东京城内的密探仍旧与总部保持着联系,郑飞甚至怀疑是不是东京的密探们暴露了身份已经被宋国给一窝端了。
而且不但东京城一点消息也没有,对面的宋军也表现的很奇怪,他们原本陈兵在博州以东,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攻,但在郑飞招降了夏军不久,他们就撤兵了,并且全线回缩到大名府一线,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势。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还能用宋军怕了来解释,但奇怪的是姚古居然一个屁也没放,断绝了跟天道军的一切联系。
郑飞感觉到,越是这样,大宋朝廷越有可能发生了惊天劈地的大事,而自己之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消息,肯定是因为宋廷史无前例的对这件大事采取了成功的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