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霸主-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伦敦空战入不敷出的那种窘态,终于让丘吉尔认识到,面前让自己的空军迎战德国战斗机,也许是一个不太明智的草率决定。

    “运输船的损失,让我们的本土防御都有些吃力了。”他看着庞德,开口说出了自己担忧的事情。

    德国陆军正在法国海岸线上训练,训练登陆英国的各种科目。他们正在改装自己的坦克,给自己的坦克加装一些泅渡的设备。

    更可怕的是,如果德国空军没有对手,他们会挪出兵力来支援跨海登陆,击溃沿岸的英国守备部队。

    这些守备部队根本就没有什么斗志,战斗力也并不高,他们缺乏重武器的支援,根本无法阻止德军的攻击。

    一旦德国陆军在英国本土站稳了脚跟,那还有什么能够阻止强大的德国装甲部队呢?依靠那些送信的童子军么?

    “损失掉的飞行员,美国那边已经有些愤怒了,一天之内我要亲自签名144个空军飞行员的阵亡通知书。”丘吉尔指了指办公桌上角落里那一摞文件。

    这还只是他最近一系列倒霉事情的开始,对空军的承诺无法兑现,让本土防空司令部的道丁将军差点吐了血。

    损失掉的数百架战斗机根本得不到任何有效的补充,现在英国本土战斗机已经只剩下400架都不到了。

    如此捉襟见肘的时刻,如果德国真的拥有登陆英国的能力,英国无论有多么大的后劲,都已经输掉了。

    值得庆幸的是,德国人显然也没有能力登陆,只能隔着海峡看着英国一点点的从失败的阴影之中走出来。

    “不仅仅是钢材的问题,还有发动机,粮食……”丘吉尔看庞德不接自己的话,继续开口说道。

    他看着对方,最后一字一句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来:“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如果我们的海上运输线路被切断,要如何是好?”

    英国是一个严重依赖自己殖民地和海上运输的国家,如果海上运输补给线被切断,它就会很快自我崩溃掉。

    本土生产的东西,甚至都不够它的本国国民消耗,粮食会出现危机,钢铁还有石油……任何的东西他们都没有原料生产。

    如果德国真的可以切断海上运输线,对于丘吉尔来说,他就只能选择下台,让自己的国家屈服在德国元首面前。

    虽然距离运输船队山穷水尽还有很长的距离,可是面对德国潜艇部队的咄咄逼人,丘吉尔不得不考虑更被动的局面。

    尽管达德利·庞德已经保证过,英国的海军可以确保大多数的运输舰的安全。可是丘吉尔根本不相信,在连续损失大规模运输船队的情况下,第一海务大臣达德利·庞德给他的承诺——

    今天的第10更!龙灵尽力了!今天码了4章,之前还攒了6章的存稿,都给各位拿出来了!谢谢各位的捧场!龙灵休息休息……

111崩坏的伦敦() 
“呜……”防空警报响过之后,没完没了的救火警报就开始回荡在伦敦市区的上空。

    德军轰炸机投下的炸弹摧毁了无数伦敦的房屋,让许许多多的伦敦居民无家可归。

    虽然英国空军这些天一直在尝试着拦截这些肆无忌惮的德国轰炸机,可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

    道丁在几天的时间里损失了整整200架各种型号的战斗机,却最终只能暗淡的退出伦敦空域。

    他的战斗机部队损失惨重,却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充,已经差不多失去了最基本的战斗力。

    毕竟他要保留至少200架战斗机,用来在德国可能的登陆入侵当中,争夺战场上空的制空权。

    8月15日,英国空军终于在连续喘息了两天之后,展开了最后一次勇敢的尝试。

    当天,英军起飞了170架从各个地区调集来的战斗机,对德国轰炸机群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拦截。

    双方在天空中厮杀,最终英国空军迫使德军取消了轰炸伦敦的任务。

    这场胜利并没有鼓舞道丁和他手中的空军战斗机部队,相反让他们失去了最后的骨血。

    他们用53架战斗机的损失,击落了72架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胜利。

    可是这一次胜利,让英国空军取消了之后的拦截作战计划,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了伦敦上空的制空权争夺战。

    道丁的手里只剩下了300架能够起飞作战的飞机,而德国现在依旧有差不多3000架各种作战飞机在对着英国本土狂轰滥炸。

    不列颠空战展开的时候,英国空军拥有飞机740架,而德国空军有各种飞机大约3000架。

    现在,经过半个月的时间消耗,英国的战斗机数量下降到了300架,而德国飞机部队却几乎保持着开战的时候的兵力。

    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压制力,德国空军从各个地区又调集了200多架飞机支援,一方面是战斗机的生产维持了较高的产量。

    反观英国,从不列颠之战开始,战斗机的产能就一直在下降,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差不多已经停产了三分之二。

    这种情况让英军的战斗机部队数量严重下降,最终失去了和德国战斗机一争高下的能力。

    8月16日,德国空军再一次大规模光顾了伦敦,这一次的轰炸规模更加巨大,看来是为了报复昨天英国空军的拼死一搏。

    整整700架次的轰炸机出现在了英国伦敦上空,投下了2100吨的炸弹,把整个伦敦变成了一片火海。

    和往常只攻击伦敦工厂的轰炸不同,这一次轰炸覆盖了整个伦敦市区,所以这一次的破坏面积大到让人绝望。

    “停车!停车!”站在自己着火的房屋门前,无助的平民对着呼啸而过的救火车大声的叫喊。

    他们的房间里还有很多值钱的东西,需要在被火毁掉之前,抢救出来。

    可是快速驶过街道的救火车,显然不是为了营救他们这些平民而来的。

    “让开!不要挡路!我们接到的命令,不是抢救这里!”站在救火车上,一个救火队员大声的对车两边的市民喊道。

    “求求你们!求求你们!三楼!我的孩子就在三楼!”一个妇女不顾他男人的拉扯,扑在救火车的车身上,被虽然减速了却还在移动的救火车拉了一个踉跄。

    她疯疯癫癫的不顾自己身上的泥土,爬起来继续拉着不断向前开着的救火车,似乎希望能把这辆救火车拦下来。

    看了看街道一旁已经彻底倒塌的建筑物,上面还冒着滚滚的浓烟,哪里还有什么三楼?

    救火员看着拉住女人的男人,开口问道:“什么孩子?废墟里面有人?”

    “我们的孩子几天前就死了……我的妻子打击太大,已经神志不清了……她不是故意拦住你们的。”男人一边拉回自己的妻子,一边难过的解释道。

    他的话让女人嚎啕大哭,而街道两旁的人有的在看这边发生的事情,有的在捡拾街道上掉落的物品。

    每一个街道,都设置了防空负责人和相对应的组员,这些人都是住在街道内的平民。

    他们要在轰炸之后,整理街道上的垃圾,尽快让交通回复畅通,并且帮忙抢救一些财产物资。

    救火车要去另外的地方灭火,这里的灾情显然还不够严重,所以最后人们也没有能够拦住这辆救火车,让它赶往更需要它的地方。

    一路鸣响着警笛,很快就有一辆军车跟了上来,汽车上坐着抱着武器的士兵,他们要在救灾现场维持治安,也要在救火的时候帮忙。

    当他们最终在自己需要灭火的地方停下了汽车的时候,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因为伦敦的象征,从1859年就矗立在那里的大本钟,竟然已经因为轰炸,出现了裂痕,旁边的建筑物还燃烧着大火。

    “快!必须赶紧灭火!”跳下救火车,救火队员里的指挥官大声的提醒着自己的手下。

    他们奉命来灭火,却不曾想看见了大本钟已经在轰炸下摇摇欲坠的样子。

    “我的上帝!难道你已经抛弃了我们吗……”他口中念念有词,看着远处还在火光中的大本钟钟楼。

    “两枚航空炸弹在大本钟附近爆炸,幸亏建筑物比较结实,所以没有倒塌……”一个背着武器的少尉走了过来,对赶来的救火队员们解释了一下现场的情况。

    德军投下了炸弹,爆炸冲击了周围的建筑物,另外两枚燃烧弹毁掉了大本钟旁边的建筑物,让那里变成了一片火海。

    “这群该死的德国佬!他们竟然对平民轰炸!”一边铺设救火用的水管,救火员一边抱怨着。

    几个穿着军装的士兵,也放下了武器,帮忙将水管拖到更好的位置上。

    就在他们端起水管的一刹那,仿佛是按动了一个起爆开关一样,大本钟的下方,突然传来了一阵剧烈的震动。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巨大的爆炸腾空而起,显然是一枚延时炸弹发生了爆炸。

    这枚炸弹成了摧毁大本钟的最后一点力量,在这声巨大的爆炸之中,英国屹立了80年的大本钟,轰然倒下。

    石头墙壁带着碎裂起来的灰尘,垂直掉落到地面上,然后让下方的灰尘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

    在远处人们的惊叫声中,大本钟的主体,那个装着巨大表盘的上层建筑物,完整的掉落到地面上,发出了和爆炸声一样的巨响。

    一时间灰尘和瓦砾到处横飞,碎石甚至飞溅到了这些救火队员的头顶上,打在钢盔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没等他们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巨大的气浪就扑面而来,把他们都掀翻在了地面上,然后他们的身体就被翻滚的尘土掩盖了。

    大本钟,这个伦敦的标志性建筑物,就这么成为了一片瓦砾和废墟,只剩下了巨大的钟表指针,插在废墟上,如同墓碑一般。

    “大本钟倒塌啦!”一个平民在远处指着大本钟喊道,而他的身边,许多人都抬起头来看着那边腾起的烟雾。

    这里每天都有建筑物倒塌,有自己的房子,也有好友的房子,至于说一个不关自己什么事情的钟楼倒塌了只能换来一声感叹罢了。

    站在演讲的麦克风前,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不得不再一次发表鼓舞人民的演讲。

    他有严重的口吃,说话都不利索,可是他必须要站出来,说一些什么。

    就在刚才,大本钟在战火中倒塌,英国伦敦至今仍然在燃烧着,他的国家正在经受磨难,而他也必须一起面对。

    “我……我英勇……的人民!请……相信……我们的国家,必将胜利!我们……我们将……打败敌人!任何困难……都不能,不能把我们击倒!”他艰难的开口,说出了并不连贯的演讲词。

    和上一次演讲比较起来,这一次留给他的练习时间更短,所以他也说的更加吃力起来。

    就在他演讲的声音透过喇叭,回响在伦敦的城市上空的时候,一些伦敦的建筑物依旧在倒塌损毁。

    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股失败的情绪,他们看到自己的战斗机被击落,看到敌人的炸弹落在了自己的家园。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还要战斗下去战争已经打到现在这个地步,就算是胜利又能够给英国带来什么呢?

    “上帝!和我们同在!”最后,乔治六世说出了最流利的一句结束语,完成了自己的演讲。

    不过在他的演讲刚刚结束的时候,凄厉的防空警报紧跟着响了起来,又一波德国轰炸机的空袭,再一次到来了。

    天空上,一架挨着一架的ju…88轰炸机,在成群结队的护航战斗机的掩护下,打开了它们的弹仓。

    伴随着呼啸的风声,弹仓里的炸弹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的落下,拖拽着长长的哨音,撞向伦敦的建筑物和地面。

112欺瞒对手的海军() 
穿着体面的海军军装,任由温暖的海风吹在自己的脸上,在德国的重要海军基地基尔军港内,完全感觉不到那种来自大西洋上的冷风。

    因为远处就是波罗的海,是一个被丹麦还有挪威保护起来的内海,所以这里几乎感受不到一丝战争的气氛。

    除了军港船坞内,那些正在抓紧时间改造的大型战舰,以及旁边较小船坞内,正在加班建造的大型远洋潜艇之外。

    搭建起来的脚手架,让面前这艘原本整洁的经典德国风格战舰,显得有些凌乱和破旧。

    不过这的确是一艘新的战舰,比起英国海军那些下水有些年头的战舰来,德国的每一艘战舰,似乎都年纪不大。

    比如说名噪一时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就是1940年才刚刚下水的新型战列舰。

    不过随着元首在6月的时候一声令下,这艘刚刚服役,被英国海军视为心头大患的战列舰,竟然又要进行现代化改装。

    看着一艘崭新的战列舰在船坞里施工,却无法为自己的祖国征战四海,怎么不让海军水面舰艇的官兵们心力憔悴呢?

    可是元首的命令,现在可不是弱小的海军能够忤逆的。何况元首还给了海军一个天大的好处:一艘齐柏林号航空母舰。

    “施工进度怎么样了?”穿着海军元帅礼服,雷德尔看着自己毕生心血的结晶,那艘漂亮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对自己的副官问道。

    身边陪同的船厂负责人一脸的笑容,开口替副官回答道:“元帅阁下,所有的37毫米高射炮都已经更换,工程进度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俾斯麦号战列舰原本装备的,是37毫米口径的高射炮,这种武器是德国海军自己的产品。

    这种高射炮的性能太过低劣,数据垃圾到简直让军事武器迷们不忍直视的程度。

    它采用的装填办法,依旧是过时的人工单发装填,射速低并且根本无法形成连续性的弹幕。

    当年在俾斯麦号战列舰服役的时候,空中威胁实际上还并不明显,所以德军配备给这艘战列舰的防空武器,完全无法和二战后期那些变态的战列舰相提并论。

    也正是因为对防空武器的不重视,所以海军才会一直使用着落后的“37毫米口径手拉机”。

    这个外号说的是37毫米高射炮在开火的时候,闭合炮闩还有开火一气呵成,炮手最后有一个用手上拉的动作,所以在军迷中广为流传。

    使用这种武器的俾斯麦,在英国海军出动并不先进的剑鱼鱼雷攻击机拦截的时候,被鱼雷打短了“腿”,最终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6月的时候,李乐要求用博福斯40毫米口径高射炮,全部替代德国原先装备的37毫米口径单发高射炮。

    如此一来,德国海军的高射炮火力密度提高了不止一倍,并且在一些原本没有高射炮的位置上,添加了高射机枪作为补充。

    经过改装的俾斯麦号战列舰防空火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这也是李乐避免自己的战舰被敌方空军袭击的一个努力。

    在他的努力之下,一个月的时间里,齐柏林号航空母舰已经完成到了90%的程度,而提尔比茨号战列舰也已经接近完工了。

    要不是因为临时加装更多的防空武器,把37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全部改装成40毫米口径的博福斯,提尔比茨的赶工进度会更快。

    同样的,体积较小,改进也较少的沙恩霍斯特号已经正在做最后的调试了,而挪出来的船坞,就要给欧根亲王号改装。

    德国水面舰艇的大改装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等到水面舰艇全部做好战斗准备,雷德尔手里的实力就不容小觑了。

    配置一旦完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