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霸主- 第4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热闹的俄罗斯路人有些慌张,不少人紧张的后退,试图远离这些下车的德国军人。

    “有人知道市政厅怎么走吗?”一个挎着毛瑟98K步枪的德军开口,说出了流利的俄语来。

    熟悉的预言让平民们镇定了不少,不过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为德军指路。

    苏联高压的统治,还有那要命的集中营,都让饱受压迫的平民不敢和德军产生任何的联系。

    这要是将来一旦追查下来,有这么多的人证,可能就直接判处绞刑了——谁敢指这个路,谁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有人知道市政厅的方向怎么走吗?”会俄语的德军士兵又开口问了一遍。

    只可惜,大家都踌躇不前,谁也不愿意站出来给德军指明前进的方向。

    俄罗斯族的不合作现象早就让德军见怪不怪了,对方越是冷冷的旁观,也就越证明周围没有苏军活动。

    如果有苏军在附近给这些俄罗斯平民壮胆,他们早就骚乱起来了,也就不会如此安静的等德军翻译问话了。

    “我们发现了一个工厂!我们在这里建立一个桥头堡!厂门口有旗杆!把国旗升起来!”无线电里,卡尔尤斯的2连连长建议道。

    “好办法!就按这个办法来!我们把国旗铺设在工厂车间的屋顶!”卡尔尤斯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下了自己的命令出来。

    侦查营的营长也只能选择前去汇合,毕竟他这边都是轻型装甲战斗车辆,遇到敌军多少会吃一些亏。

    很快,就又有一个机械化步兵营冲进了弗拉基米尔,他们也是得到了消息,说弗拉基米尔没有苏军,已经被自己人控制,才靠拢过来的。

    手里的士兵多了,德军也就开始检查周围的情况。天上的支援飞机飞过,看见了地面上的国旗,取消了对弗拉基米尔的轰炸。

    事情进行的相当的顺利,一个小时之后,德军士兵就控制了市政厅以及其他政府建筑物,并且在这些建筑物上面挂出了德国的万字旗。

    ……

    狼穴,元首不在的时候,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显然是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

    他正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收拾着这几天汇总过来的资料。包括武器装备的补充和修缮,也包括人员物资的调度安排。

    这个时候,走廊里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德军军官捏着电文,急匆匆的走到了陆军总司令的办公室门前。

    “当当当。”他敲响了房门,在得到了允许之后,才推开了房门,站在门口立正敬礼:“胜利!元首!”

    “胜利,元首!”勃劳希契没有起身,回了一个有些变形的抬手示意之后,就心不在焉的开口吩咐道:“什么电文?”

    “元帅!元帅!前线最新传来的消息,古德里安的侦查部队占领了弗拉基米尔,并且在那里建立了防御阵地。”

    弗拉基米尔?那可是莫斯科以东很远的地方啊。古德里安的部队已经推进到那里去了么?他们不是油料短缺么?

    满脑子都是疑问的勃劳希契,抓起了接通到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部的电话,然后张口就质问伦德施泰特元帅道:“元帅阁下……G集群不是已经停止前进了么?”

    “是的,总司令……G集群已经在昨天停止了前进,除了放出侦查部队之外,他们没有得到过任何前进的命令。”伦德施泰特有些诧异的开口回答道:“怎么,他们又自作主张进攻了?”

    这个又字用的真是精髓……勃劳希契恨恨的评价了一句,然后开口继续问道:“我刚刚得到了消息,G集群已经占领了弗拉基米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啊……您说这个啊……他们只是在G集群的指挥部前方30公里的范围活动,碰巧转到了弗拉基米尔看了看。”既然上司问起了,伦德施泰特也就解释开了。

    “那里没有苏军驻守,所以我军就顺势占领了那里!”最后,他确定自己给了古德里安“可以前出侦查”的命令:“我命令他可以派出侦查部队,这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

    “该死,几百人的侦查部队,竟然就敢开到弗拉基米尔市区内去……你应该好好提醒一下古德里安了……让他停下来,是要给其他线上的友军节约油料!他这样算什么?出了事谁来负责?”心里憋着一口闷气,勃劳希契一口气质问了好多个问题。

974最远的推进距离() 
    出了事谁来负责还不知道,可兵不血刃的夺下了弗拉基米尔,当然不可能再还给苏联。

    德军高层开始调配更多的卡车,向集群突击运输足够的补给物资,好让他们可以在弗拉基米尔站稳自己的脚跟。

    整个计划的代号叫做“九月”,取要让集群可以在弗拉基米尔坚持到九月的意思。

    本来就已经严重恶化的中央还有北方两个集团军群的补给为了这一次的行动,变得更加雪上加霜。

    曼斯泰因都不得不取消了攻击基辅火车站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稳固现有防线,防止苏军反击。

    所以,放下了与勃劳希契元帅的电话之后,伦德施泰特元帅立即接通了到前线集群指挥部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古德里安,这让伦德施泰特的脸色多少好看了一些,因为这证明古德里安确实在指挥部内,而不是跟着所谓的“侦察部队”去“侦查”了……

    “我们的补给线太长了……这一次是真的不允许继续进攻了!古德里安!”抓着电话,伦德施泰特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被勃劳希契元帅警告,并且听说还让元首知道了此事,他的脸色能好看就见鬼了。

    “我明白了!贸然向弗拉基米尔地区派遣侦查部队,是我的责任……非常抱歉。”古德里安虽然心里有些不以为然,可表面上的工作还是要做到的。

    他必须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对集团军群对他集群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一个下属应有的态度,毕竟他是归伦德施泰特元帅节制的。

    虽然拿下了弗拉基米尔是一件功劳,可古德里安自己也知道,想要运输一吨燃油到他所在的位置,需要多么巨大的消耗。

    这个时候他的部队差不多已经是在德国运输部队能够抵达的最边缘的地区了。

    再贸然前进,他的装甲部队可能会因为失去燃油还有弹药的原因,被苏军的残兵败将击溃。

    和德国那发达的交通线不同,苏联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结构是一个散射状的原始结构。

    在莫斯科周围,或者说在苏联最精华的地区,交通线路基本上都是从莫斯科出发,辐射到周围所有地方的。

    如此原始的结构,导致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德军不占领莫斯科,想要染指莫斯科以东地区的城市,就都只能面对没有公路支撑的可怕问题。

    古德里安的集群,因为包围的任务,已经移动到了莫斯科以东,所以也就只能完全依靠野战部队运输卡车来完成补给了。

    前文已经交代过了,德军虽然重点培养了汽车补给部队,可规模依旧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战争需求。

    汽车部队无法满足需求,也就导致了补给的短缺和不及时。短时间内德军可以自己想想办法,时间长了就没有太好的解决之道了。

    还有一个问题,也同样让德国高层忌惮,那就是战场制空权的问题。

    想要掌控战场制空权,就要依靠战斗机驱逐对方的飞机。没有战斗机,一切都无从谈起。

    众所周知,德国空军装备了大量的E…109战斗机,这些战斗机的性能虽然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其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E…109战斗机,甚至包括F…190战斗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短腿”毛病,航程不足使得这些战斗机需要为数众多的前线野战机场支持。

    所以,根据前线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判断,德军实际上能快速推进的作战极限,大概也就200多公里而已。

    毕竟,要考虑战斗机的滞空时间,盘旋巡逻也要浪费不少航程。再计算上前线野战机场距离最前沿阵地之间的距离,200公里已经算是很乐观的估计了。

    而且,越是距离机场遥远,得到及时的空中支援的概率也就越小。时间延迟会越来越大,空中打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就大大降低。

    这些问题反过来又要依靠增加飞机数量,消耗更多的油料来弥补,会进一步增加空军的故障率,同时也容易造成飞行员疲劳。

    古德里安集群所处的位置,就已经处在空中支援的极限范围边缘了——德军最近的野战机场大概在莫斯科以西。

    德军虽然已经正在莫斯科以南地区修建野战机场,可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物资投入。

    显然古德里安集群的推进速度,要比野战机场的修建速度快多了。因此他只能停留在原地,等待后续德军的支援赶上他推进的速度。

    弗拉基米尔附近其实也是有苏军的野战机场的,可惜的是德军要想利用这些野战机场,就必须要让供给飞机的燃油还有弹药绕过大半个莫斯科,抵达这些机场。

    此时此刻供给古德里安的集群的运输能力已经不足了,就更别说再额外供给一支消耗庞大的航空部队的消耗了。

    虽然德国后勤运输部队一直在试图改善波兰到斯摩棱斯克,还有基尔港到圣彼得堡之间的运输条件,可古德里安的推进,让他们的这些努力,统统都“白费”了。

    在波兰到斯摩棱斯克段,还有基尔港到圣彼得堡段,德军的运输条件确实是得到了改善的。

    可在莫斯科到弗拉基米尔之间的运输,把德军节省下来的那点儿可怜的运力,统统都消耗干净了。

    古德里安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一次推进实在是太勉强了,勉强到让整个战略都受到影响的地步。

    这也是一个教训,并不是某一次攻击向前推进的越远越成功,它还要配合上大战略,符合己方部队的实际要求。

    “约束你的部队,在梁赞还有弗拉基米尔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防御,阻止苏军的反扑……”伦德施泰特也不愿意苛责古德里安,于是开口说道。

    因为换成是他在那个位置上,也会选择同样的做法——向弗拉基米尔派遣部队,因为这是德军从法国战场上学到的最精华的战术了。

    毕竟,谁都知道,广泛的“战术侦查”,才能捡到这样的便宜,不是么?

975他回来了() 
    比起苏德战场上的风起云涌,比起太平洋战场上的血腥残忍,印度洋可以说是风平浪静了。

    而紧邻着印度洋的地中海上,德军印度洋分舰队的指挥部所在地塞得军港,就更是一片歌舞升平。

    看着平静的海面,被调遣到了这里,成为了这里最高指挥官的普里恩,此时此刻正无聊的看着面前的大海。

    海鸟在他的头顶上盘旋,面对着大海让他有一种回家的安详感觉——只可惜,他的脚下,再没有那种上下起伏的颠簸了。

    他怀念自己指挥着型潜艇纵横大西洋的日子,怀念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的那一晚,他和他的艇员创造的传奇。

    让人遗憾的是,现在的他,肩膀上扛着的是代表着将军的肩章,所以他可能再也无法指挥潜艇到第一线去作战了。

    “在想什么?”一名少校走了过来,微笑着递给了普里恩一根香烟,这个动作让普里恩想起了在地面上的好处——潜艇上可不允许随时随地的享受烟草的味道。

    接过了香烟,普里恩微微低头,凑到了对方划着的火柴上,点燃了香烟之后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后吐了出去:“呼!”

    尼古丁的香气萦绕在肺腑,那滋味让烟民流连忘返——这里不限量供应香烟,因为海运实在是太方便了。

    塞得港的物资非常的充足,充足到让许多地区羡慕。这里的香烟充足,肉类也充足,燃油充足,战舰也充足……

    唯一缺少的,可能就是足够数量的水兵了。德国海军的水兵一直处于短缺状态,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弥补过来。

    港口外围,两艘驱逐舰正在一前一后的航行。看上去是在警戒港口,实际上他们正在进行扫雷训练。

    英国军队从塞得港撤退的时候,部署了一些水雷封锁港口,现在这些水雷也没有清理干净。

    现在战争过去了——至少在这里已经过去了,所以需要大量的船只,扫清附近越来越危险的水雷。

    虽然航道已经被清理出来,并且已经被证明是非常安全的了,可这并不是掉以轻心的借口。

    况且,扫雷工作,也是训练水兵的一种实战演练。德军缺少足够多的水兵,所以这样的训练目前才是海军的主流任务。

    “我在想,我手里的潜艇,什么时候可以派出去……”普里恩有些郁闷的开口回答,然后又吸了一口烟。

    他虽然晋升成了印度洋舰队潜艇分队的指挥官,可他手里的潜艇,现在只有两艘可以使用。

    剩下的八艘潜艇,其实都没有什么故障,只不过这些潜艇现在的艇员都不满编罢了。

    一艘潜艇上只有5个老兵,剩下的差不多20个人基本上都是刚刚毕业或者还没来得及毕业的菜鸟,这样的情况普里恩不敢让这些潜艇出海。

    潜艇可不是水面舰艇,在昏暗的环境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艇毁人亡的危险。

    最近德国海军刚刚出了一个重大事故,海军的一艘巡洋舰因为操作不当,在英国外海训练的时候发生了沉没。

    幸好当时这艘驱逐舰是在执行护航任务,旁边跟着的是德国战列舰国王号,及时打捞起了落水的德国水兵。

    但是事故还是造成了30名士兵死亡,70多人受伤。这件事情搞得雷德尔元帅焦头烂额,在会议上重点强调了训练的安全性。

    “还没找到几个合适的人选?”听到这个,上校有些诧异的开口问道。

    “有几个人选了,可是算上他们,我手里能出海的潜艇,也就只有三艘而已。”站在海风之中,普里恩心情很低落。

    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不能出海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他手里的潜艇无法大规模出海作战的原因。

    现在他手里的两艘潜艇,连固定的出海巡逻任务都不够用,更别说去找对手的麻烦了。

    当年他刚刚进入印度洋的时候,还满心想要击沉英国流亡政府的那几艘战舰,为自己增添更多的战绩呢。

    结果事到如今,元首甚至对攻击英国流亡政府的战舰的事情都有些兴致缺缺了。

    日本陆军在印度还有缅甸方面的扩张,让元首有些顾虑远东局势失去控制。

    虽然元首没有下令禁止击沉英国流亡政府的战舰,可从抽调德国印度洋舰队的人员这件事就能看得出来,元首其实不太愿意看见印度洋上爆发大规模的海战。

    “那还是别抽调的好,至少让他们带带新人,保持一个持续培养循环更符合上边的要求。”上校跟着抽了一口烟,开口说道。

    普里恩点了点头,赞同了对方的观点:“我也是这么想的,反正最近印度洋上的英国人很老实,我也没有必要给自己找不自在。”

    德军正在希腊建设一个属于德国自己的港口,地中海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塞得港只会被建设成德国控制苏伊士运河的核心港口,在这里担任海军指挥官,普里恩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作为一名海军指挥官,普里恩也知道,自己所属的海军从未如此强大过。

    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