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的大炮真的是用一次少一次了,大量的火炮被德军摧毁在了城市的外围阵地,被转移到城市内的炮兵,也因为射界和角度的问题,无法集中起来使用。
更要命的是,部署在街道还有公园内的炮兵,被德军越来越猖狂的地毯式轰炸摧毁了许多,让苏军炮兵不足的问题雪上加霜。
现实的情况是,科涅夫的正规军现在已经经常等不到自己的炮火支援了,所以他也授意许多炮兵指挥官,忽略掉支持平民武装的任务。
“轰!”远处传来了爆炸的声音,一听就知道是德国人的150毫米口径流弹炮在找事情了。
那遥远的声音听着就让人烦躁,想必是德军新一轮的攻击又开始了——合围莫斯科几个小时之内,德军就在尝试着压缩苏军的生存空间。
显然,他们的努力是非常奏效的,苏军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丢掉了两条街区,莫斯科的包围圈变得更小了。
“我们能够为朱可夫将军同志争取的时间不多了,每一个人都要战斗到最后,这是我的命令!”科涅夫看着自己的手下,开口郑重的说道。
953稳定局势()
斯大林最近接到的消息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第一是远东地区,包括西伯利亚地区,都已经不太接受他的约束和领导了。
这个消息甚至比莫斯科战区形势恶化更让他愤怒,因为他最忌惮的不是横行的德军,而是失去对苏联的控制。
所以,尽管赫鲁晓夫一直在试图提醒斯大林,提醒这位钢铁慈父莫斯科战区对整个苏德战争的重要性,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展开了新一轮的遥控清洗。
大清洗带给苏联的伤痛还远远没有消散,所以在新的一轮清洗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一场新的灾难就要降临了。
听从斯大林指挥的苏联内务部队,也就是贝利亚等人指挥的部队,在车里雅宾斯克展开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清洗。
这支部队原来的指挥官是叶若夫,也就是构陷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那位内务部队的刽子手。
可惜的是,贝利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斯大林面前轻易的取代了叶若夫,并且亲手把这个曾经是自己上司的情报部门头子变成了阶下囚。
在1940年,也就是德国横扫法国,并且征服了英国的差不多同一时间,苏联处决了叶若夫,并且有证据表明,他死的时候很没有尊严。
他被贝利亚的手下脱光了衣服,然后殴打得遍体鳞伤,才被执行了死刑。
苏联的政治斗争一直是残酷的,比如说斯大林时代死的不明不白的基洛夫,还有逃亡国外依旧没有能够幸免于难的那个叫托洛茨基的狠人。
这一次清理,一些准备和德军媾和的所谓中间派人士都被清除掉了,剩下的人也都再一次对斯大林卑躬屈膝起来。
鲜血还有寒冷的西伯利亚集中营,唤醒了他们对斯大林的恐惧。斯大林的铁腕政策,再一次笼罩了苏联。
即便远东依旧天高皇帝远,即便因为混乱调动依旧困难,可斯大林依旧还是在形势上恢复了对全国的统一指挥。
“伟大的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几个带头质疑您的人已经都处理掉了。”贝利亚低着头,对斯大林低声说道。
斯大林显然对这一次的大规模行动有些不满,开口冷冷的质问道:“现在车里雅宾斯克混乱成了这个样子,我怎么指挥?”
贝利亚也不想搞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也很想知道自己的手下为什么在车里雅宾斯克如此大动干戈。
所以他只能低声开口回答道:“伟大的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那里想要自立门户背叛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才搞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斯大林冷冷的哼了一声,有些不屑:“他们异想天开,丝毫不把我放在眼里……这才几天,他们就忘记了自己当初的誓言,选择背叛我?”
聊这个问题容易把话题聊死——斯大林最后总是会暴怒起来,下更极端的命令,然后搞出更不受控制的事情。
所以,站在斯大林身边的军队方面的新星瓦图京将军弯下腰来,靠近斯大林的耳朵说道:“伟大的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现在我们要担心的是,后方陷入乱子,我们的南面莫斯科又告急了,我们怎么维持现在的局面。”
德国人如果拿下了莫斯科,那么就会有100万精锐大军挥师南下,到了那个时候,斯大林格勒也不一定是个安全的地方了。
也许会更糟糕——德军会夺取库尔斯克,然后一路从北方和后方杀到斯大林格勒附近。
而侧面的崩溃,最终会让正面的防御变成毫无意义的徒劳挣扎,所以正面的战线也会崩溃。
一旦让德国人打出了运动战,或者说的更直白一些——如果让德国部队打出他们擅长的追击围歼战来,那200万苏军部队的下场不会比中部战区还有北部战区的数百万苏军好到哪儿去。
“那你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吗?罗马尼亚还有意大利的军队马上就要攻下敖德萨了,如果让部队放弃敖德萨,德军会很快夺取整个乌克兰。”不等斯大林说什么,贝利亚就开口讽刺道。
最近斯大林很信任眼前的瓦图京将军,所以贝利亚感到了危机。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他就是一块案板上的肉罢了。
很好的例子就是他曾经的上司叶若夫,因为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只是两年都不到的时间,就从苏联高层之中凶名在外的猎犬,变成了一具尸体。
因此,贝利亚不愿意让瓦图京壮大起来,在斯大林没有打断他之前,说出了让瓦图京远离斯大林的建议来:“不如让瓦图京将军同志带兵守住库尔斯克吧……这样我们就不必担心背腹受敌了!”
这个建议其实斯大林是很动心的,他也希望自己信任看好的瓦图京将军,可以指挥部队镇守一条重要的防线。
但是他还是准备用实际行动向贝利亚传递一些鞭策的信息:“贝利亚同志,希望你不要在发言的时候带着情绪。”
他的话在贝利亚听来,冷的让人浑身哆嗦。所以贝利亚立刻对斯大林道歉:“对不起,伟大的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
“你亲自去一趟车里雅宾斯克!”效果相反的是,斯大林有了把贝利亚派出去执行任务的想法。
按照斯大林心中所想,贝利亚是一条忠犬,让他去车里雅宾斯克坐镇,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你一定要让后方稳定下来,让他们安心的组织生产,战争需要胜利的武器,而你一定要让生产胜利武器的速度,提升起来!”斯大林站起身,拍打着贝利亚的肩膀命令道。
听到了这个命令,贝利亚的脸色有些苍白。他不愿意离开斯大林,可是现在他也不能违背斯大林的命令。
好消息是,之前他依仗着斯大林的威风,杀掉了不少威胁到他地位的人。现在几个重要的竞争对手,似乎还都不算太难缠。
“我明白了,斯大林同志!我这就动身去车里雅宾斯克。”想到了这里,贝利亚只能立正回答道。
954欢迎仪式()
“我的上帝,你是说今天元首回来了?”站在街道上的柏林市民看着自己身边同样观望着的陌生人,开口问道。
那名被问道的市民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我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决定来这里迎接他了!”
“我爱他!他是我们这个国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我的元首!”听到对方这么说,这个男人也同样点头赞同道。
街道上,有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小学生,挥舞着手中的花束,唱着好听的带着童声的歌。
穿着风衣的时尚女性聚集在柏林的街头,等待着她们热爱的元首从这里经过。
“散布元首行程的消息,不是会对元首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吗?”站在高处,背着手的党卫队头目头也不回的开口问道。
站在他身边的一个政要一边微笑对着远处过来的名流们挥手:“戈培尔博士要求我们对外公布这个消息的,也不是你们党卫队保密工作做的不够好。”
这一次为了护送元首,整条狼穴到柏林之间的铁路都已经被戒严了起来,元首的专列,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亚洲号列车,沿途都有无数人保护。
为了防止敌人的破坏,所有的铁路沿途都部署有党卫队士兵,整个工程浩大到让李乐都觉得有些过了。
要知道,这可是元首离开狼穴,在苏德战争开始之后,第一次大张旗鼓的返回柏林。
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元首。这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荣耀。能够对着元首乘坐的汽车挥手欢呼,对于每一个柏林市民来说都是异常幸福的。
此时此刻,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比皇帝还要更加崇高了。德国打赢了战争,获得了生存的土地,现在还有无数发财的机会出现。
战争的输赢其实很多人不太关心,尽管输赢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但是其实他们依旧还是觉得改变自己的生活是一件大事情。
显然,元首完成了对德国经济的振兴和改造——这是一件比战争胜利更得民心的大工程。
在英国还有法国,重建工作还有其他的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工作机会,让德国的就业率直逼恐怖的百分之百。
多少青年成为了工厂培训出来的技术工人。他们为战争生产武器,甚至有些人要加班工作,失业率当然就低的吓人了。
消化掉了青年待业工人之后,另一部分成年男女被集中培训,送到法国还有英国去做行政人员,那里至少有10万个就业岗位等待他们。
剩下的一部分不愿意学习技术又没有脑子做管理者的人,党卫队也都吸收干净——到处都有战俘营还有劳动营需要卫兵,男兵女兵都很急需。
整个德国就如同是一台大机器,而元首就是那个让这台机器全速运转起来的人。
所以德国人现在只要提起元首这个词,都是充满敬意的。大多数人甚至愿意如同唱国歌那样,站起身来,抬起自己的胳膊,敬举手礼来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
因为威廉二世皇帝没有带领德意志人民走向胜利,可眼前的元首希特勒确实为这个国家带来的伟大的胜利。
尽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些疑问,对这个突然变得有些摸不透的元首产生过怀疑,可他们确实愿意汇聚在眼前这个元首周围,跟着他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德国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强大的状态,如果今天战争结束,那么明天德国就会是全世界最强大最幅员辽阔的国家。
这个国家从莫斯科一直绵延到大西洋,甚至连英国本土都有德国的租借地区。
大家也都知道,元首才不会在明天停止战争,他一定会征服整个苏联,把共产国际送进地狱。
“元首的列车还有1个小时就能达到柏林车站,希望他今天的心情不错。”一名党卫队军官走到了站台上,站在莱因哈特的身后,压低了声音说道。
他们的身边,站满了端着步枪的党卫军士兵,胳膊上带着红色的德国国旗臂章,昂着下巴站的笔直。
能够站在这个站台上的,都是经过反复核查过忠诚度的日耳曼人,由他们来充当元首的护卫队简直就再合适不过。
“凯特尔元帅的飞机还有四十分钟在柏林机场降落……狼穴那边似乎觉得战争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一名主管陆军后勤的将军低声对身旁的隆美尔上将说道。
隆美尔上将最近都在柏林养病,中东地区的战局也确实不用他太过操劳了。
阿尔弗雷德将军代替了隆美尔将军,暂时指挥中东军团,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意大利部队还有利比亚仆从军。
隆美尔的胃病已经好了,不过元首不愿意让他重返前线,就把他留在了柏林,主要负责参观后勤补给工作。
这位崇尚进攻的德国元帅一直都不太关心后勤补给压力,李乐这个穿越者希望可以强化他这方面的知识,让他变成一个全能型的指挥官。
未来,如果,只是说如果,德军越过了沙漠,进入印度地区,他需要一个独当一面的将领,指挥德国在印度的作战行动。
显然,放勃劳希契或者伦德施泰特这些人,都让李乐这个穿越者不太放心。隆美尔是一个人选,至少他的攻击力是毋庸置疑的。
“我只是关心,中东战区阿尔弗雷德将军提交申请的4000辆卡车什么时候发货。”隆美尔耸了耸肩膀回答道。
他看到了如今德国生产汽车的速度,但是即便是这样惊人的生产速度,前线的汽车依旧无法提高数量。
汽车运输兵开坏掉的汽车从波兰一直从公路上连绵到莫斯科,大量的汽车需要维修还有保养,这也加重了进攻中的德军后勤负担。
其实这很好理解,汽车越多实际上需要的维修还有保养物资也就越多,其实能够运输到前线供给其他部队使用的作战物资,数量并不算多。
955干货()
德国已经供给中东1万多辆汽车了,可这些汽车依旧无法满足中东军团的后勤补给需要。
隆美尔得到了阿尔弗雷德将军的汇报,说他们的汽车因为故障瘫痪掉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坏掉。
“哈哈哈!隆美尔将军,4000辆汽车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的生产优先级报告您已经看过了,所以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吧?”主管德国工业整合的施佩尔也在站台上,笑着对隆美尔解释道。
最高统帅部还有陆军总司令部都再三强调,在1941年到1942年之间,德军的进攻重点是苏德战区,而不是遥远的中东区域。
所以隆美尔也无法得到更大规模的补给,尽管轴心国已经控制了地中海,并且开始运用地中海进行大规模的运输补给。
其实很有意思,博克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的补给一部分就已经来自地中海了。
中东军团也依靠地中海生存——而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补给线,是水雷还没清除干净的波罗的海。
“最后检查一遍,军乐队可以准备了……”戈培尔在党卫队几个头目的陪同下走了过来,对着远处喊道:“一会儿要奏的音乐顺序不能乱!”
“记者!记者呢?检查他们的拍照设备,小心一些!”他一边喊着,一边走向了站台上记者所在的地方。
所有的记者都很忐忑,他们都知道一会儿从停下来的列车里走出来的男人,究竟是何等的威仪。
这个男人带着德国横扫了欧洲列强,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领导者。
更可怕的是,他是一个激进的,愿意用自己的感性去处理许多难缠问题的恐怖独裁者。
他权势滔天,手下有一大群让人耳熟能详的恶魔还有爪牙。数百万大军正在苏联横冲直撞,莫斯科甚至都已经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来自美国还有日本的记者要隔开,不要让他们闹出什么乱子来!”戈培尔看着远处正在调试设备拍摄的记者人群,对身边的党卫队军官吩咐道。
然后他指了指那些人,继续给出了自己的命令:“彩色摄影是新技术,记住给彩色摄影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胶片很贵的!”
眼前的德国可不是原来那个技术保守的德国了,元首果断的命令开发无数新的项目,甚至很多项目都会给出研究方向。
这些被元首命令开发的项目,在拿到了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