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一个挑剔的王女,甚至愿意服役参加战争。可是她最近的心情一直很压抑,这影响到了她的食欲。
“沙特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我们能不能采取一些算了,也许这个时候不激怒德国人才是一个好选择。”她本来想问,能不能采取一些行动的。
在德国发现了沙特的石油这个消息被传出来之后,英国的流亡政府就在思考,要不要给德国人制造一些麻烦。
最直接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德国人建设波斯湾油田区域的时候,派出海军袭击沿海地区。
实话实说,中东的油田虽然富饶,可是对于来自海上的威胁的防御力,几乎就等于是零。
沙特的石油产区就在波斯湾沿海区域,近到普通的舰炮就能覆盖几乎所有地方。
英国流亡政府有两艘战列舰,只要开过去趁着黑夜开火,打到快天亮的时候迅速离去,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菲利普斯将军,也就是现在英国流亡政府的海军总司令已经制定出了详细的袭击计划,可以一口气将轴心国现有的全部投资都毁掉。
可惜的是,这个拟定好的作战计划,从一开始就遭到了蒙巴顿的否决。
“您的担心是必要的,现在我们最好不要挑衅德国。”蒙巴顿点头称是,又解释了一句道:“我害怕会让德国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如果德军被中东的袭击分散了精力,针对英国流亡政府与日本达成什么协议,那么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彻底到头了。
那个时候,一旦德国做出了部分妥协,日本也拿到了想要的好处,英国流亡政府就没有了半点儿退路。
即便德国有可能在未来被苏联打败,即便日本在未来可能会被美国反杀,那也没有英国流亡政府的事儿了。
因为早在德国日本失败那天到来之前,印度就会先被两国瓜分,彻底被征服
蒙哥马利再三来电,希望海军和空军不要刺激隆美尔的军队,不要进行任何的骚扰工作。
事实上空军方面,英国流亡政府根本就没有像样的骚扰计划。毕竟他们手里的飞机太少,没有办法两线作战。
仅仅是缅甸方面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日本飞机,就已经让印度这边头疼了,更别说那些难缠的德国空军了。
海军多少还有一点儿叛逃来的家底,还有原来就在印度的竞技神号航空母舰。
可空军真的没有多少飞机——印度是无法生产飞机的,它只能从美国那里接收p…40还有一些其他破烂。
依靠这样的空军,保住自己的制空权已经是困难重重的事情了,谁会闲到去找另一个强敌的麻烦?
“国内的消息也很不好,艾德礼这个家伙开始动丘吉尔首相留下的班底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蒙巴顿虽然是个将领,可是做过总督的他政治眼光还是有的。
最近英国国内的一系列变化,被有意无意的发送到了印度,这给了他判断局势的依据。
“看来德国人给的压力起到了作用,国内已经有不少投降派的声音了。”蒙巴顿隐晦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伊丽莎白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国王陛下在这种时候也没有办法,为了保证国家,他会选择妥协事情有些难办了。”
之前,他们已经知道,英国正在为德国生产炮弹。如果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加深,那德国的力量就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如果英国本土的工业被德国利用起来,百年的航海经验积累也成了德国人的经验,那大海就不再是屏障,而是德国人的坦途了。
“我最在意的,还是帮助德国人培训海军这一块”蒙巴顿略微停顿了一下之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一旦让德国人拥有了更多的水兵,他们就可以利用我国移交给他们的战舰作战了上百艘战舰,至少有三分之一会调到印度洋上和我们作战。”蒙巴顿说出了最坏的结果。
英国海军的遗产,现在德国还没有继承下来。如果德国完成了交接,那德国海军的孱弱也就成为了过去。
“掌控了地中海的德国会立刻进入印度洋,我们也就彻底陷入被动了。”伊丽莎白一点就透,跟着开口说道。
“现在看来,也许我们当时就不应该两边下注德国人明显赢面更大,我们如果不捣乱的话,也许英国能保住未来世界第二的位置。”她有些委屈,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成了泡影。
蒙巴顿的心情也不怎么好,这也是最近一个月来他低沉的原因:他越来越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他的未来无非是在日本和德国之间选臣服的对象罢了。
“给国内发密电,询问一下父亲启用‘阿瓦隆’吧,艾德礼那边已经不值得信任了。”伊丽莎白灵机一动,似乎想到了破解的办法。
阿瓦隆是她出走的时候,留给皇室的一个单独的沟通渠道,一部谁也不知道的电台。
留下这部电台的作用,就是应对这种不知道该相信谁的情况。此时此刻启用阿瓦隆,也证明伊丽莎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
“发密电给国王陛下,如果万不得已,我决定冒险,不向德国投降,而是向大英帝国投降!”伊丽莎白打算用一个外交迂回,来把难题推回给德国。
她不和德国谈条件,而是去和大英帝国谈条件!除非德国不承认这场媾和,阻挠大英帝国的统一,否则他们就只能旁敲侧击的提一些修正条件。
这样一来,印度这块英国的殖民地,还是英国本土的殖民地,而不是一块“德占区”!就结果来看,似乎并不坏。
“对啊!把球踢给德国!这办法妙啊!”赞赏的看了伊丽莎白一眼,蒙巴顿点了点头感叹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从容的,静观其变到9月了!”
878等在码头上的军官()
地中海温暖的海风吹拂着码头,喧嚣的港口忙碌的人群来来回回。北非正在重建,用肉眼可见的速度正在重建。
亚历山大港、班加西、的黎波里每一个轴心国控制的港口,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一艘远洋潜艇缓慢的停靠在了港口码头边上,岸上的士兵帮忙把缆绳系好。
舷梯被架好,一个不修边幅的满脸大胡子的男人歪戴着脏兮兮的白色海军军帽,从潜艇的甲板上跳到了陆地上。
作为一艘潜艇的指挥官,艇长有权选择自己的上岸顺序,你可以第一个跳过去,也可以第二个或者最后一个。
已经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的普里恩活动着自己的肩膀,感受着自己脚下坚实的地面传递到他脚掌上的那份可靠。
许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在随波逐流的大海上,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感觉到可靠和踏实了。
“回来的感觉真好!我想要吃一顿好的,很美味的那种。”普里恩侧过身来,对刚刚跳上岸的大副说道。
“是啊,回来的感觉真好,上一次吃这里的食物还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呢,我很怀念那味道。”大副笑着点头回答道。
能够平安回来,对于德军潜艇官兵来说,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他们如果愿意,可以乘船返回意大利然后回到德国休假,或者在埃及度过美好的假期。
最近执勤的任务并不怎么繁忙,海上的战争似乎已经结束了。虽然偷袭了两艘印度的渔船,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太深入印度洋。
那些曾经的豪言壮语,比如说告诉英国人我们来了之类的口号,在印度洋上并没有普及开来。
元首在和卡尔?豪斯霍费尔讨论过相关的地缘政治之后,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这个时候消耗身在印度的英国流亡政府的实力,是在帮助日本在亚洲的扩张。
而卡尔?豪斯霍费尔认为,在打败苏联之后,日本是比美国更危险的邻居,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帮日本解决印度的麻烦。
元首也认为,如果把印度拱手让给日本,这不符合轴心国的根本利益。所以两个人商量的结果,就是尽可能的在印度地区采取观望态度。
所以,二十艘远洋u型潜艇被命令停止攻击英国流亡政府的战舰,他们现在在印度洋上,执行的是巡逻监视之类的任务。
普里恩这一次巡航,就是执行类似的任务,他在这次巡逻过程中,甚至曾经远远的看见了英国流亡政府的复仇号战列舰
“你回国么?”普里恩略显疲惫的问了一句。他不打算回国,利用这个假期好好休息休息,领略一下埃及风光,至少可以养足精神。
德国潜艇官兵的月薪差不多是陆军普通士兵的三倍,还有额外的奖金,所以潜艇官兵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是受人欢迎的高收入人群。
这些水兵懂得及时行乐,也愿意趁着自己活着的时候花钱,所以他们出手都很大方。
而且这些水兵在潜艇内英勇战斗的故事可以讲三天三夜,那因为长时间工作养起来的一身腱子肉,也非常有男人味道。
当然了,提起味道来,还有什么能比一个月不洗澡更彰显男性荷尔蒙的呢?
女人们都很喜欢大方的男人,也喜欢健硕粗暴的男人,她们还喜欢有故事的男人——潜艇官兵受欢迎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说德国党卫队的军服是帅的话,那海军的军服用一个形容词来说就是体面。各国海军的礼服都很好看,庄重而且价格不菲。
金色的军衔标识秀在袖口上,看上去闪烁着光辉。黑色的面料剪裁得体,配上同色调烫着笔挺裤线的裤子穿着这样的礼服出入社交场合,只要姑娘不是瞎子,就会贴上来搭讪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一句顺口溜存在的原因了:陆军土,海军洋
“我不回去,难得有一个假期,我觉得埃及的姑娘们需要我来拯救。”副官抽出了一根香烟,塞进嘴里笑着说道。
“上校,这是您副官还有艇上17人调离u…47潜艇的命令,请您签字。”就在两个人笑着的时候,一个军官走过来,立正敬礼对普里恩说道。
他的话让普里恩有些意外,这种事情一般不是应该在办公室之类的地方说么?
而且,一下子调离17名熟练水手,还包括潜艇上的大副,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命令。
“我奉命在这里等您的潜艇靠岸,已经1个多小时了任务紧急,不得不在这里直接向您宣读命令。”那名军官将文件递给了普里恩,脸上的表情也很尴尬。
普里恩毕竟是德国海军的英雄,他击沉了皇家橡树号潜艇,还击沉了数万吨的敌船,海军每个人都很钦佩他。
如果让他选择的话,他也愿意找一个安静的会议室,然后仔细和普里恩聊聊人生理想什么的,再提起这件抽调水兵的事情。
可惜的是,他没的选择。上面的命令卡的非常紧,甚至到了争分夺秒的程度。
“为什么?一下子抽调这么多人?”普里恩皱着眉头问了一句道。
“对于他们来说,可能都是好消息,长官!”那名军官昂着下巴大声的回答。
他不得不大声一些,因为远处有一艘邮轮进入港口,鸣响的汽笛让大家都听不清对方在说些什么。
“所有的人都要晋升我们缺乏有出海经验的水手,所有人都要晋升,这是最高统帅部的命令。”那个军官捂着自己的军帽,大声的喊道。
普里恩的大副要出去单独指挥一艘潜艇,剩下的水兵不是晋升成了机舵长,就是晋升成了武器技师,还有两个被抽调回海军总部负责培训
此时此刻的雷德尔对于人才真的是无比的渴望,因此才把主意打到了普里恩这种一线王牌身上。每一艘潜艇都要抽调一半的人出来,然后带上新兵边训边练边作战
879海军少将()
“至于您,普里恩长官!您要晋升成海军少将,在埃及全权指挥印度洋上的潜艇作战。”那名军官喊完了这一句,就大声的恭喜起来。
而普里恩已经听不见他后面说的话了:对于他来说,不能去大海上战斗,已经是一个让他出神的消息了。
“上面人疯了么?带上一半的新兵,那会削弱多少潜艇的战斗力?”普里恩扯过了文件,仔细的看了看,然后就不再说话了。
在文件内,他这个新晋升的海军少将指挥的可不是20艘现有的潜艇,而是一支庞大的海上力量。
一共有30艘扫雷艇还有20艘快艇要调配给他,负责扫清红海两端的水雷区域。
另外,他还要配合地中海舰队的指挥官,拟定攻击印度洋上敌军舰队的作战计划。
最重要的是,他的手中最终会配属30艘以上的远洋作战潜艇,还有7艘服务这些潜艇的补给船。
这样强大的舰队,对于普里恩来说,差不多等于他熟悉的一年前第三帝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全部家当了……
元首究竟要做什么?把这样庞大的力量摆在印度洋?那大西洋难道就不要了?开什么玩笑?
想到了这里,他就释然了——英国海军投降了,留下的家底足够德国海军挥霍一阵子了。
这么多艘快艇还有扫雷艇,听起来很多,可也不过是现在德国海军拥有战船总数的九牛一毛罢了。
“您的大副将调往利物浦,向北大西洋舰队司令吕特晏斯将军报到。”看了一眼身边有些不知所措的大副,那名军官开口说道。
听到了这个消息,大副的脸上笑容更深了,那边虽然没有什么战斗了,可却是德国海军名副其实的主力舰队。
在那里服役,前途似乎更光明一些。而且,不用亲临前线,人身安全也更有保障不是么?
更有小道消息说,德国海军正在开发一种新式潜艇,水下速度可以超过10节,到时候也会优先装备给大西洋潜艇部队。
毕竟,无论是对于雷德尔还是邓尼茨来说,大西洋舰队都是亲儿子啊。
“其余留在…47潜艇上的官兵,也都有各自的晋升……新的艇长将会在下个月抵达埃及,欢迎各位,祝大家在埃及玩的愉快。”那名军官看着下船之后不知所措的水兵们,笑着说道。
身上满是油渍,略显狼狈的海军士兵们每一个人都满脸胡子,他们看着面前的军官,还没消化好听到的信息。
他们的艇长升职了?变成少将了?一口气跨过了将官的门槛,升级成为少将了?
而他们的大副,现在也成为一名中校,要被调往新的部队去担任艇长了?
他们有一半的同事要被调离…47这艘他们战斗过的潜艇了,而留下的人,也都升职了?
这一瞬间,这些刚刚在海上漂泊了一个月的水兵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果兴奋的话,他们却觉得有些战友将要离开自己远去其他战区应该难过。
可如果难过的话,他们又觉得自己晋升了应该高兴,值得庆祝一番。
一时间,落寞超脱兴奋难受,加上略微眩晕的刚刚回到地面上的感觉,让他们都写在了自己的脸上。
轮船靠在了隔壁的码头上,因为船太大,所以衬托着这边的潜艇很渺小。
毕竟这里是亚历山大港,是非洲数一数二大型的综合港口,这里可以停泊战列舰,是轴心国在非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第二艘轮船开始进入忙碌的港湾,它了拉响了自己的汽笛,让码头上的谈话又一次变得困难起来。
“我们为您准备了船,元首希望你述职之后,立刻开始新的工作。”那名军官不顾头顶上震耳欲聋的汽笛,继续大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