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霸主-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了这些岛屿,日军就可以起飞航程远的战斗机,控制附近的大片海域。

    “一个月!这是我给你们的期限!”山本五十六伸出了一根手指头,开口说道:“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海军也好,陆军也好,占领这里!”

836和我们上一次差不多() 
    “还要前进多少?”看着地图,卡尔尤斯开口对侦查部队的摩托车手问道。

    “再向前面3公里,就是图拉了!苏军在正前方1公里布置了防线……大概有3000人,有坦克。”摩托车手胸前挂着防毒面具桶,伸出带着皮手套的手指了指前方,大声的回答道。

    德军的摩托车手都配发料子很好的皮质风衣,这件风衣即便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也算是简约风格的好东西了。

    而且,这种风衣竟然可以通过系扣子的方式,变形成为连体保暖服,可以让摩托车手方便的骑乘摩托车。

    和普通的士兵们不同,德国的摩托车兵还配发风镜,款式也很时髦,平时就套在钢盔上,方便使用。

    卡尔尤斯放下了地图,抬起眼睛看向了远处微微隆起的小丘陵,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一会儿我们开进到反斜面就停下来,我去看一看,苏联人的防线究竟什么样。”

    并不是摩托车兵带回来的消息不够详细,而是战场的态势随时都有可能变化。

    侦查部队只负责预警,还有引导部队前进,提前侦查敌人情况。至于说怎么作战,还是要靠战场指挥官们的决策的。

    苏军不知道为什么,在天空还飘落着雨滴的时候,就突然选择了撤退。

    罗科索夫斯基终究还是撤退了,非常明智的撤退了。他的选择让德军有些措手不及,甚至反击的第3装甲师,只截住了大约1万名苏联士兵。

    德军在口袋阵里歼灭了大约1万苏联红军,这才开始了追击的行动。

    结果就是罗科索夫斯基集群逃出生天,一口气退到了图拉,才终于被德军追上。

    依托城市的苏军就变得不那么容易被歼灭了,而且德军经过了一天一夜的鏖战,多数都有些疲惫。

    在雨天里反击,并且长途跋涉追击敌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古德里安没有马上展开围攻图拉的战斗。

    另一方面,他也要清点一下自己的损失——德军损失了数十辆坦克,差不多有1000人阵亡,这数字已经不小了。

    从战损比来看,德军依旧是胜利者,但是从以往的对比数字来分析,苏军的反击是成功的。

    至少苏军夺下了部分德军占领的土地,并且解除了图拉之围。最重要的是,苏军击毁了许多豹式坦克,打破了豹式坦克不可战胜的神话。

    还有就是,比较损失,苏军也比之前溃败的时候损失小了太多,取得的战绩也更大一些。

    之前德军坦克损失最大的一条,是因为磨损还有机械故障瘫痪,而这一次,战斗损失首次超过了机械损失,成为了德军损失的重头戏。

    但是从战略上来看,罗科索夫斯基的反击又是失败的,因为他既没有完成击退德军的任务,又没有缓解莫斯科侧翼的压力,可以说非常的失败。

    卡尔尤斯不会去分析罗科索夫斯基的得失,他要分析的是,这一次德军从两翼包围向了图拉,会不会爆发一次规模更大的坦克战。

    罗科索夫斯基手里还有数百辆坦克可以投入战斗,德军也有数百辆坦克迫不及待想要报仇雪恨。

    为了保住图拉,罗科索夫斯基必然会投入自己的力量在周边决战,而为了夺下图拉,德军的进攻也会理所当然的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次坦克大战就很有可能出现。卡尔尤斯要做的,就是要尽量保证自己能在这样一场坦克决战中活下来。

    他爬上了自己的坦克,身边的另外一辆豹式坦克已经发动了引擎,一辆接着一辆的豹式坦克结束了休息,开始向前移动起来。

    这些坦克的炮塔侧翼,是德国最著名的铁十字标志。黑色的油漆边沿是白色的修饰,看上去肃穆而且精干。

    卡尔尤斯的胳膊压在了自己面前的车载机枪的枪托上,在颠簸的坦克上看着远方。

    他的面前是机枪防盾,透过这个防盾,他只有不宽敞的一点点视野。这是保证他操纵机枪时候的安全的设计,只不过多少影响了一些他的视野。

    装填手威廉也很自然的靠在坦克舱盖上,他的面前也有一挺机枪。无线电操作员的航向机枪取消之后,炮塔上的这两挺机枪,就是豹式坦克的主要压制火力了。

    “501营没跟上来?”不知道为什么,卡尔尤斯那天和魏特曼没有太多的交流,他们很快就分道扬镳,回到了各自的驻地。

    随后,雨天的防御战让他们两个人各自活跃在自己的战场上,成为了这场坦克战中最大的赢家。

    他们两个人分别在这一天击毁了20辆坦克和17辆坦克,听起来似乎不多,但是已经足够逆天了。

    要知道,真实的历史时空当中,魏特曼的战绩只有150多辆坦克,这等于说他雨天防御战的战果,等于他全部战果的七分之一。

    卡尔尤斯的战果争议性很大,可17辆坦克的战果,也绝对算得上是他战果最丰富的一天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数字积累下去,只要这两个人不意外战死,可能几个月之后,他们就要刷新自己还不知道的那个惊人的记录了。

    “501营的损失挺大的,所以反击之后,他们的空缺由第4装甲师的第1装甲团顶上了。”无线电操作员约瑟夫很无聊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对卡尔尤斯说道。

    他现在没有了航向机枪,只能通过潜望镜看看外面那略微扭曲的风景。

    为了让这位无线电操作员不那么无聊,坦克里面的气氛也变得微微活跃了一些。

    卡尔尤斯会经常找这位无聊的人聊天,或者对他传授一些指挥坦克作战的经验。

    毕竟,听说几个月之后,就会有很多豹式坦克的无线电操作员被抽调出去,担任新组建的坦克车组的车长职务。

    “至少,魏特曼这一次和我们上一次差不多。他的坦克毁了,所以一时半刻,是没有机会增添新的战绩了。”约瑟夫想了想,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

837忙碌的海港() 
    “减速!减速!对!向这边靠!驳船那边!减速!”站在几乎是一片狼藉的码头上,德国工兵正在努力的让一个浮动码头靠上岸。

    虽然没有刻意炮击列宁格勒的港口,可这里依旧还是受到了战争的波及。

    苏军在决死一战之后,用所有的炮弹轰击自己的港口,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可惜的是,他们只有少量的炮弹,也没有大型的火炮,所以他们没有能力摧毁整个码头。

    “快!动作快!固定好这些浮动箱!快!不要出问题!注意安全!注意脚下!”工兵的指挥官站在岸边,大声的对自己的手下们喊道。

    他的正前方,数百名德国工兵正在迅速的施工,让这个浮动码头能够尽快的投入使用。

    “呜……!”更远的地方,一艘轮船已经开始靠岸,它拉响了汽笛,发出低沉悠扬的鸣响声。

    “勤奋号要进港了!让装卸工人到3号码头集合!快!”远处,调度员大声的吆喝,无数带着软帽的德国士兵,开始涌向3号码头。

    这里的很多地方已经被清理了出来,有些地方还搭建了简单的棚顶。到处都堆满了物资,仿佛这里就是一处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一样。

    “谁来把这些该死的帐篷还有被褥运走?它们太占空间了。”另一个调度员端着一块写字板,上面夹着厚厚的一摞记录文档抱怨道。

    “谁知道为什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运输棉衣被褥,究竟是为了什么?”指了指眼前的加厚帐篷,他有些气恼的问道。

    “也许那些大人物们,都觉得我们在冬天来临之前,无法结束战争。”一个他的同事苦笑着回答道。

    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这场战争就和打波兰或者打法国一样,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结束的。

    可是现在,两个月过去了,似乎战争远没有结束的迹象。有些人开始沮丧,他们不知道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肯定是无法结束的吧……所以才运了这么多过冬用的物资。”他们的长官摇了摇头,开口说道:“把那边的卡车弄过来!快一点!我们要把炮弹优先运输出去。”

    “罐头!炮弹!这些是首要的运输物资!要优先处理!尽可能快的送出去!”他指着远处的一堆物资,大声的对自己的手下命令道。

    就在他前面,另一个手下对负责搬运的士兵嘱咐着:“注意那些罐头!不要弄坏了!还有菜干!小心一些!给我小心一些!最后留几捆,晚上给大家改善生活!”

    整个码头都好像是一个战场一样,所有人都在忙碌,所有人都在叫喊。

    分配刚刚从祖国还有丹麦甚至是英国运输来的物资,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英国运来的是纺织品还有衣物,另外还包括一些特殊口径的炮弹。这里同样是一个军港,海军规定这里要部署至少4艘驱逐舰和2艘巡洋舰。

    这些军舰还要定期巡逻,并且负责培养一些海军水手。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有20多艘扫雷艇,它们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波罗的海已经是德国的内湖了,根本不需要布置任何水雷。这里今后都是重要的航道,如同德国的大动脉一样重要。

    “前线等着吃的东西,还有武器弹药呢,至于其他的,都可以慢一些分发!”看着远处运输部队的混乱,调度官又大声喊叫起来。

    他才刚刚休息了几秒钟,就又不得不出声去提醒自己的手下们,尽快分类眼前的物品。

    “我们没有那么多运输卡车,铁路也没通!汇报一下我们这里的困难,让上边尽可能的先运输施工人员,还有施工物资过来!”他已经被眼前的事情搞的头大了,现在港口还没完全开通,物资就已经多到让人头皮发麻的地步了。

    他的手下点头赞同道:“是的,没错!最急需的是铁轨,还有制作好的枕木!对了,水泥还有钢筋都很急缺!也许我们应该优先运输水泥,到处都缺水泥……”

    他说到一半的时候,突然看见有一些来帮忙的轮休的陆军士兵正在海边的一块空地上堆标识着棉服的箱子。

    然后他吓得赶紧指着那边大声的叫起来:“哦!见鬼!那边的几个蠢货!你们把棉服堆放在海边做什么?受潮了你们赔得起么?”

    列宁格勒,现在已经改回了原本的名字叫做圣彼得堡。虽然这个举动还算很亲和当地人,可这里依旧还是满目疮痍。

    这里常驻轮休的部队就有3个师,大概6万人。来这里休整补充的过程中,士兵都要到码头去帮忙重建和装卸。

    这样多的人手,当然也就带来的参差不齐的专业程度。好不容易刚刚把这批人员教会了,结果他们就又被抽调回前线去作战了。

    而那些刚刚换来的部队,又都毛手毛脚的,需要不停的叮嘱不停的呵斥才行。

    好不容易,才把那些将棉服丢到海边的人教育好,那边又出了问题。

    负责调度的人员忙的想要哭泣,最后一边向远处走去,一边指着那边有气无力的喊道:“那边的!你们知不知道那是手榴弹?轻拿轻放!你们想害死所有人吗?”

    “让警戒部队抽调100人过来帮忙!物资太多了,根本调度不过来!我需要人手,这里没有机械,所以只能用人撑住了!”他一边走,一边嘴里嘀咕道。

    海面上,刚才还在安装的浮动码头上,德国工兵已经打下了零件,让浮动码头连接到了岸边上。

    这个浮动码头是特制的,上面已经安装了吊车,所以它的到来,可以让圣彼得堡可以吞吐更多的货物。

    只不过,现在的圣彼得堡,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海船带来更多的货物,而是需要更多的物资,修好通往外界的道路。

    公路还有铁路还没有完全修复,路上还有无数的拥挤在一起的难民,一切都刚刚开始,远远没有到最好的时刻。

838然后辉煌() 
    “感谢大家的排队,感谢大家的排队!谢谢大家!请大家自觉维持现场秩序!谢谢大家了!”一名护士站在大门外,对街道上的人群喊道。

    这里的人群排队已经排了许久了,大家一边排队一边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看到了维持秩序的党卫队士兵,也看到了分发物资的人员。

    “感谢大家维持现场秩序!谢谢你们的支持!热爱祖国,人人有责!”队伍的最末尾,散发传单的党卫队女士官,用清脆的嗓子卖力气的喊着。

    传单上印着一个巨大的心形,上面还用黑色的字体写着巨大的单词:“鲜血!前线士兵的生命!”

    “来!来这边!这边的一队已经等很久了!他们是工厂那边组织过来的!先给他们搞定!”一个领头的护士指了指已经等了好长时间的一排队伍,对自己身边的小秘书说道。

    于是,这一排队伍开始缓慢的向前移动,走到了那边专用的抽血区域去,抽出自己身体内的一部分血。

    “您抽过了吗?”一个护士手脚麻利的准备好针头还有消毒棉花等物品,对坐在自己面前的献血者问道。

    “需要验血吗?”这个护士的身边,另一个护士一边准备抽血的工具,同样一边例行公事的问道。

    那个工人点了点头,然后把一个献血的红色小本子递给了护士:“我献过血了,这是记录本,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没关系!先生!适当的献血不会影响到您的工作和生活!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那名护士挤出了一点点微笑,开口说道。

    “我们是埃蒙克煤矿厂的工人……是要从事体力劳动的。”那个工人一边捏紧了拳头,一边有些担忧的说道。

    护士已经用一根皮管子,把他的胳膊勒住了,这样鲜血就无法回流,会让血管变得更加清晰。

    用手指头弹了弹血管的位置,然后用消毒酒精在上面擦了擦,这名护士就把针尖顶进了这名工人的血管里。

    “放心吧先生!今天你们的工作量减半,这是国家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违反。”站在那名护士身边,背着手昂着下巴的党卫队军官冷声说道。

    没有人敢忤逆党卫队的决策,也没有人敢违背党卫队监督的国家法律……当然,也没有人敢藐视元首的命令。

    战争期间,血浆是一种奇缺的战略资源,前线伤员最需要的,就是血浆这种救命用的东西。

    青霉素再怎么好用,也只是抑制细菌的药物。如果没有了血浆,多少士兵连支撑到细菌感染病发的机会都没有?

    国社党通过战争临时法案,规定所有的工厂都必须组织工人,每40天鲜血一次,确保前线的血浆供应。

    社会也每天都在筹集血浆,大马路上到处都是散发捐献血浆的传单。

    甚至连最新的电影,都是讲述一个鲜血的男人,和护士小姐相爱并且结婚的爱情故事。

    在戈培尔的运作下,现在就连报纸广告的位置上,都有专门留给义务献血的专栏。

    “型血!不用检验了!直接抽取350毫升!”看过了记录本之后,监督的护士取过来一个标注了字母的瓶子。

    抽血的过程和现代差不多,只不过这个时候可没有血袋,尤其是德国这种缺乏化工塑料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