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就引发了后面的问题——虽然布琼尼元帅派出了苏军的狙击手,尽可能多的干掉这些宝贵的观测员,可他依旧还是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过科涅夫很快就猜到了,其中至少有一种,是因为德国部队一定会保护这些观测员。
“德军也会出动士兵,尽可能的保护这些观测员所以布琼尼没有办法打掉这些观测员,导致了失败!”不得不钦佩,根据几张来自远方的电报,科涅夫就猜出了事情的大概。
苏联必须要对德军的战术变化做出回应,不然的话就会损失大量的部队,导致局面更加的被动。
损失尚且在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可土地的丢失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旦让德军占领了大部分的莫斯科城市,那么失去了首都的影响就会扩散开来,引发其他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摆在科涅夫眼前的选择并不多:他只能想办法破坏德军的战术,好更好的守卫住莫斯科。
想到了这里,他立刻召唤了一下自己的秘书,让他们安排几个前线军级作战指挥官的会议。
“布琼尼损失不起,但是我损失的起!我有更多的狙击手,可以投入到这场争夺中来!”将几张电文按在了自己的办公室桌子上,科涅夫咬着牙说道。
等到人来齐了之后,他就立刻布置起了相应的作战计划来:“让所有的狙击手,做好战斗准备!他们要冒险到两军交火的地方去,执行最危险的作战任务!”
“前出到阵地前方,寻找德军的观测人员,然后击毙他们,迫使德军改变这种无聊的战术!”他握紧了拳头,一字一句的说道。
“您是说,德军炮火越发精准,是因为他们派出了观测员?”听到了科涅夫的说法,几个军长惊讶的反问了一句道。
科涅夫将手里的电文递给了自己的手下,然后介绍说道:“这不是德国人第一次用这种战术了,他们在斯摩棱斯克的时候,就这么做了。”
815坏天气()
在德国东线作战的总指挥部,大名鼎鼎的狼穴之内,一间独立的办公室里面,一名穿着党卫军军装的男人背着手,站在十几个工作位的前面。
他的面前,坐在工作位桌子后面的人,都在低着头精心的演算着。这些人虽然不是战斗人员,却做着比寻常战斗人员更重要的工作。
“长官!这是空军方面刚刚送来的云层厚度报告,情形很不乐观……”一名工作人员走进屋子,递给了这名军官一份报告。
“空军方面的气象预报很悲观,明天就会有降水到来,可能持续两天,也有可能是一天。”那名军官一边递出了报告,一边说道。
“好吧,我知道了!”这名为首的军官点了点头,然后接过了来自空军的报告,就不再说其他的话了。
对方也知道他在等最后的结果,只能悻悻的离开,毕竟他带来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桌子上的一个学者站起身来,摘掉了自己鼻梁上戴着的眼镜。他走到了军官前面,轻轻的摇了摇头。
军官从他的手里拿出了计算结果,上面写着明天降雨的概率大概是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个概率,从科学的角度上来分析,就差不多等于说是明天必然要有降水了。
对于地面部队来说,降水意味着泥泞,意味着困难。意味着他们的进攻必须要停顿下来,敌人又有喘息的时间了。
而对于德国空军来说,这就是致命的了。他们将无法起飞,无法与敌人作战,无法去摧毁那些暴露的地面目标。
“云层很厚,和之前几次零星的局部降水有一定区别,这场雨可能要下3天左右。”地面观测站的这位学者给出的答案更悲观一些,他认为三天都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好天气。
“不仅仅是降水,云层也会遮挡视线,影响飞机起降。”最后,这名学者补充了这么一句。
另一个人这个时候也已经整理好了资料,站起身来,给出了自己的工作成果。
他把一个表格递给了军官,开口说道:“过去十年的时间里,苏联莫斯科附近的降水情况,我都已经统计出来了。”
一边指着自己的表格上的几个数据,开口说道:“现需降水虽然几率不大,可是持续阴雨天气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终于,还是要进入阴雨天气了么?”无奈的叹息了一声,这名党卫军军官把手里的文件塞进了文件袋之中,然后转身就走出了这间屋子。
通过长长的地下走廊,一直走到了大门外面,他抬头看了一眼透过浓密的树林,照射下来的斑驳的眼光。
然后这名军官迈开了步子,走过了一个铁丝网隔离开的围墙,走到了检查站附近。
通过了检查之后,他拿起了文件袋,穿过了被党卫队层层保护的院子,走到了元首休息的建筑物门前。
又通过了一次检查之后,他才夹着自己的文件袋,走到了元首的房门前面,敲响了厚重的大门。
“请进!”屋子里面,鲍曼的声音传了过来。听到了命令的军官,推开了房门走到了正在开会的将领们中间。
李乐正在和勃劳希契讨论针对莫斯科的包围作战,他坚持要让北方集团军群尽快就位,不惜一切代价。
勃劳希契担心后勤问题会压垮前线作战的德军,毕竟这支德军对于燃油还有弹药的消耗,要比历史上耗费的多。
他们两个人正在交换彼此的意见,看起来元首的意见获得了大多数军官的支持,大家都认为,克服困难,包围莫斯科,会尽快结束掉莫斯科会战。
一旦结束掉恼人的莫斯科会战,百万德国大军将可以南下攻击乌克兰,战况就会变得更加有利于德军。
至少德国的情报部门与一些苏联俘虏都认为,只要进入乌克兰,那里就会夹道欢迎德军,根本不会有太多的抵抗。
“胜利!元首!”站在了两个人不远处,那名被命令一有结果就马上过来报告的军官抬起了自己的胳膊,敬了一个德意志举手礼。
“结果出来了?”李乐没有回礼,因为对方的级别是在不高,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场合下他也没有合适的回礼礼节。
难道作为帝国的元首,他要站起身来,对对方挥起胳膊,高喊一声“帝国万岁!”?
“未来两天内,可能都不会有好天气出现了,空军方面正在抓紧时间出击,争取提前完成阻断任务。气象部门给出的结论更悲观一些,可能最长四天时间里,都不会有好天气了。”那名军官无奈的说道。
“陆军的准备工作做的如何了?毕竟是连续两天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敌人搞不好要进行反扑。”李乐开口询问勃劳希契道。
真实的历史时空中,德军曾经在雨雪天气大规模的反击盟军。自己本身就走过这样的路子,自然也就对此非常熟悉。
勃劳希契立刻开口回答道:“三天前,天气预报部队送来可能有坏天气的消息之后,我们就在准备了。”
“道路正在加固,以免出现泥泞的情况;前线的防御也正在想办法加强,希望不会出什么问题。”这位陆军元帅详细的说明了应对的具体部署。
“帐篷数量正在反复的清点,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他很有自信的总结了自己的发言。
元首看着他,有些担忧的继续说道:“我很担心苏军会利用这样的天气反击,这是失去制空权的他们,最好的反击机会了。”
“如果他们展开反击,我们的预备队充足么?尤其是南下的古德里安部队,会不会遭受什么损失?”李乐最后这么问了一句。
他可不想让自己的精锐装甲部队被敌人削弱掉,更不愿意在胜利的门口出什么致命的问题。
所以他给出了指示,命令预备队向前靠拢,避免出现被敌军打一个措手不及的情况:“让新组建的两个党卫军师向g集群靠拢,协助古德里安的部队守住自己的防线!”
816雨()
一个小水滴从天而降,如同一枚炸弹一般,冲向了地面。然后,它撞在了钢板上,一瞬间粉身碎骨。
魏特曼看着滴落在自己面前顶部装甲上的雨水,眯着眼睛抬头看了看天空。
乌云密布,看起来今天是不会有空中支援了。而且看情况,连侦查情报都不会有了。
“埃霍夫!有来自侦察连的消息么?”他低下头来,任由雨点打在自己的大檐帽上,开口问自己的炮长。
机电员埃霍夫此时此刻正在吃东西,侧过头来含糊不清的说道:“没有任何消息!长官!”
他之前一直守在无线电旁边,营部没有传来任何消息,配属过来的侦查部队也没有送回什么有用的情报。
在德国的战术体系里面,侦查部队其实是占据了很大比重的相当重要的环节。
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中,失去了侦查的德国装甲部队会降低很多战斗力,所以恶劣天气下,德军往往会变得过于谨慎。
那些看似一日千里的经典突击战,听起来简直就是漏洞百出。除了能够证明德国人鲁莽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参考的作用。
但是这些只是表面而已,实际上德国的快速穿插突进,是建立在细密的侦查还有详实的情报之上的。
基层的官兵知道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他们知道敌人的兵力在那里,有多少人。
再加上开战之初德国基层部队的战斗素养高,训练水平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合适的战术,自然也就可以做出看似鲁莽的选择了。
“警戒部队一定不能收回来!苏联人如果不利用一下这场雨,那他们就真的蠢到家了。”魏特曼开口说了这么一句。
作为一线的战斗人员,他对战场情况的敏锐嗅觉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嗅觉,那也就离死不远了。
所以,当看到雨水的第一时间里,这位坦克车长第一个反应,就是苏联人可能要进攻了。
是啊,如果苏联方面放弃这样一次机会,他们也不可能会赢得战争的胜利了。
在天空开始变得阴沉起来的时候,罗科索夫斯基就已经在开始准备实施他的反击计划了。
他的手里面,有近卫第2坦克师这张王牌,还有近卫第3坦克师作为预备队。
这两个苏联主力部队,是斯大林亲自命名的,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两支部队。
近卫第2坦克师下辖三个坦克团,大部分竟然都是新生产出来的t…34坦克,数量超过300辆。
如果计算上少量的v…1坦克,整个坦克师的坦克数量已经接近德军坦克师的规模了。
同时,第三近卫坦克师也拥有100多辆的t…34坦克,还有大量的t…26以及v…1坦克,战斗力也很可观。
加上这些部队抽调了大量的老兵还有经历过战斗的指挥官,所以比起其他的苏军部队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让部队开始进攻吧!我们不能浪费时间!”罗科索夫斯基放下了望远镜,对自己身边的军官们吩咐道。
他的反击筹备了很久,赫鲁晓夫一直都在等待,等待他的反击能够解救莫斯科的危局。
只要可以夺回一部分阵地,莫斯科就可以摆脱两面被围的困局,有能提升苏军低落到极点的士气。
“投入两个步兵师,先消耗德军一下!让火炮部队准备!准时发起炮击支援!”他指了指自己指挥部正前方的区域,对身边的参谋长吩咐道。
这一次获得了斯大林,还有赫鲁晓夫支持的反击,集中了大量的重型武器。
包括苏联的大口径重炮在内,苏军集结了大约15万部队,准备在德军正在进攻的g集群防线上打开缺口。
所以,当雨点开始密集的落下来的时候,德军正面的侦查部队,也撞上了正在向前挺进的苏军步兵。
原本还算沉寂的无线电频道,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无数侦查部队都说他们看到了苏军的主力部队,到处都是枪炮的声响。
“左翼发现了苏军的坦克……听说数量相当大。”缩在坦克里面,无线电员埃霍夫按着耳机,仔细分辨着里面的声音。
呼喊增援的部队太多,大家说话都掺杂在一起,加上外面有下雨的声音,想要分辨出来完整的句子不容易。
“轰!”一枚炮弹落在了村头的空地上,这一下不用去听什么无线电,就知道苏军已经开始进攻了。
“敌袭!”魏特曼透过自己的潜望镜,看到了爆炸的方向,按住喉部通话器喊道:“发动坦克!检查油料!做好战斗准备!”
随着他的喊声,司机杜克已经开始让豹式坦克发动起来,毕竟这个时代的坦克不是现在的电打火汽车,发动坦克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经过一番准备之后,豹式坦克的发动机开始转动起来,在头顶上顶了一件雨衣,魏特曼先开了舱盖,探出头去看了看四周的情况。
他所在的坦克排都已经发动好了坦克,有动作快的都已经在开始倒车准备撤出村子了。
远处的炮弹爆炸的黑烟已经被雨水压了下去,仿佛那里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不过在更远的地方,又一枚炮弹落下,提醒所有的人,刚才的爆炸并不是错觉,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
“想办法联系到我们正前方的侦查部队!搞清楚苏联人的进攻方向!装填好榴弹,撤出村子!”魏特曼按着通话器,大声的喊道。
雨水打在坦克炮塔的上部钢板上,溅射到他的脸上,而他却没有时间顾及这些,一双已经透过雨帘,看着水雾迷蒙的远方。
豹式坦克的履带开始滚动,车体开始缓慢的向后移动,装填手霍曼已经把榴弹塞进了炮膛之内,所有人都已经紧张起来。
战斗一触即发,只是大家还不知道敌军从哪个方向上来,究竟来多少人。
五辆豹式坦克有快有慢的退出了自己驻扎的村子,跟在他们旁边的还有半履带装甲车。
817准备好就开火()
“苏军正在进攻!”放下了手里的战地电话,参谋看向了站在地图前面的古德里安。
现在的g集群与其说是插入到莫斯科南部的尖刀,不如说是一个危险的突出部。
如果这个突出部被斩断,那么德军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至少1000辆坦克要被摧毁,而且会在前线形成一个防线真空地带。
“我们损失了一整个侦查连,对方正在向前突击,看起来是打算速战速决了。”参谋走到了古德里安身后,继续说道。
窗外下着大雨,把视野降到了最低的程度。这不仅仅影响到了空军的作战,对地面部队也很有影响。
比如说,原本在射程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德国坦克,现在就无法运用这个优势了。
这烦人的雨天,让德国坦克手们很不适应,他们更希望可以晴空万里,拿到敌人的情报,有空军的支援,然后再开始自己的摧枯拉朽。
“让部队收缩一下!防止苏军突破正前方的阵地!命令士兵返回布置好的防御阵地,准备抗击对方的强攻!”古德里安下达了命令道。
因为天气状况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德军并不是完全没有准备,古德里安让自己的掷弹兵部队都留在了比较靠后的位置上,修建了一些防御工事。
有了这些防御工事,德国部队就有了依托,只要不发生崩溃的情况,苏军就不可能快速突破德军的防线。
战斗一旦陷入到胶着状态,那苏军就会进退两难,如果不撤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