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霸主- 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鲍曼的脸已经挂满了敬畏还有恐惧的表情,李乐继续给这位手下灌输自己掌控一切的印象:“我知道珍珠港的一草一木,而且为日本人量身打造出了攻击那里的计划。”

    “现在,日本可能已经打赢了第一场,所以我需要做什么?对美国宣战?”李乐冷笑了一声,站起身来走到鲍曼的身边。

    “我的秘长先生,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可没有永恒的友谊。”他拍了拍鲍曼的肩膀,开口说道:“美国人正要撤走他们在太平洋的战舰,去和日本人作战,我们却要劝罗斯福把那些战舰留下来对付我们?”

    “别傻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可能的从美国进口粮食,进口石油,尽可能的利用美国无暇干涉欧洲的时机”李乐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着自己的秘鲍曼。

    “日本人给你的金子,你可以留下一半。不过要擦好屁股,让达吕格知道你吞枪自杀吧。另一半交给艾德里安……我不希望有下一次。”

    听到李乐魔鬼一样的声音,鲍曼差点把自己的舌头都吞下肚子里去。

    作为全国风纪警察部队的指挥官,达吕格现在手里的权力也非常巨大,至少很多官员都很忌惮这个第三帝国的“锦衣卫都指挥使”。

    党卫军的权力,在希姆莱死后被瓜分,现在达吕格负责的是警察和风纪警察,金发野兽莱因哈特?海德里希负责的是秘密警察这一块。

    当然了,真正核心的是第三帝国的“厂卫”,也是艾德里安手里的“影子”部队,那些隶属于最高统帅部情报部的间谍精英们。

    “另外”在鲍曼紧张万分的时候,希特勒那张恐怖的脸又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从今天开始,帝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了,如何判断取舍,是我亲自决定的事情”

    “明白了我的元首”听到元首这么说,鲍曼赶紧昂起了下巴,立正回答道。

    “不仅仅是你需要知道,所有帝国的将领,对日本的合作机构,你都要亲自出面,把我的意思传达下去……”李乐想了想,开口吩咐道。

    “东西好处都可以照样拿,可是办事的时候,如果分不清主次,来找你问清楚懂我的意思吗?”李乐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没有打算断手下人的财路。

    “我明白了元首我会把这件事情处理好的。”鲍曼显然领悟了元首的意思,没有半分迟疑的回答道。

    今后,德国要做那个平衡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角色,不仅要在日本顶不住的时候出手帮忙,也要在美国人失败的时候,尽可能的帮美国稳住阵脚。

    在德国打败苏联,把手伸进印度洋还有亚洲之前,最好可以让美国和日本打得头破血流。

    现阶段肯定是要帮日本的,不仅仅要帮日本取得西太平洋的主动权,还要开一条路给日本,让日本想办法扩大在东南亚的战争。

    如果可以让日本在印度缅甸身后捅刀,那么伊丽莎白的英国流亡政府,究竟能不能坚持住,是李乐非常好的问题了。

    一旦英国的流亡政府垮台了,让隆美尔挥师东进,到伊拉克还有伊朗去捡个便宜,也不是不可以。

    然后,李乐不介意从陆地卖东的石油给掌控住了印度的日本——这样一来,失去了海军的日本,可不太害怕美国的潜艇绞杀战了。

    当然,这些后手和计划,还都在李乐的脑海。这些东西都要等到1942年,甚至是1943年,才能真正的派用场。

    把脑海的各种想法都放在一边,李乐决定至少现在,也是1941年的4月,他还是要把重心,放在苏德战场才对。

    …

    一会儿还有一更,请大家稍等。

    :

611宣战() 
美国人会在一次失败之后,坐以待毙么?显然不会在1941年的4月13日,也是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召开了在国会的宣战演讲。

    这一天仅仅只看日期,对于西方世界来说相当的不吉利。13是一个不理想的数字,可美国人必须要在这一天做出自己的回应。

    差不多算是一手挑起了世界大战的美国,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出来的恶果。

    它被卷入了战争,这场世界大战分为两部分,在世界的两个不同的地方,同时展开。

    一边,是日本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而另一边,是德国人和苏联人的苏德战争。

    如果硬说这两场战争是一场也不是不可以,因为有几个倒霉的国家,同时卷入了这两场战争……

    这些倒霉的国家是:可怜的英国流亡政府还有可怜的法国流亡政府。

    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更愿意把这一天称为世界大战的爆发点。他们认为世界大战在这一天全面爆发,世界最主要的国家全部在这一天卷入战争,没有一个得以幸免。

    另一部分人愿意相信,在3月20日前后,德国与苏联没有开战之前,实际之前的英法德之间的战争是已经结束了的。

    所以,根据这样的判断,也有很多人主张,将英法德之间的那场战争称之为欧洲之战。

    而把分割开来的后面的这场战争,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随后的战争实际是英法德欧洲之战的后续,所以应该统一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管怎么说,后面这场被确定下来肯定要被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现在是确确实实的开始了。

    国会的最大会场之内,记者们的闪光灯正在不停的闪烁着。罗斯福在演讲的位置,被马歇尔亲自搀扶着站了起来。

    他即将要在这里发表那篇历史最著名的演讲,用来鼓励已经陷入被动之的美国人民,坚定的与日本敌人战斗到底。

    这位本来下半身已经无法站立的美国总统,坚强的用残疾的腿站了起来,任由脸的汗水如同雨点一般滴落到讲台。

    罗斯福知道自己所坚持的,所必须要履行的一切,都会在未来展开,他坚信自己的决定会帮助自己心爱的祖国赢取未来。

    所以,此时此刻他坚持站着,坚持用自己的精神去感召所有的美国人民。

    这一天美国人民群情激奋,这一天所有不和谐的声音都被战争两个字淹没,美国从来没有如此团结一致的准备一场战争,从来都没有如此渴望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

    从前,美国更喜欢遥远的望着欧洲的战争,甚至不惜在后面伸出自己的黑手。

    可是那些都是少数人去玩弄和布置的别人家的战争——它必须要亲自加入到了这场不知道胜负的世界大战之去了。

    站在无数的闪光灯前,在无数人的目光注视,罗斯福摊开了自己手里的演讲稿。

    他面对那些愤怒的,绝望的,痛苦的,不知所措的目光,开始了自己的战争演说。

    大家都知道这场演说之后,世界的格局将此改变,大家都知道他们的祖国将会在这场演说之后加入到这场战争之。

    在经过几秒钟漫长的等待之后,罗斯福总统终于缓慢的张开了自己的嘴巴,准备用他那干涸的嗓子,喊出最有力量的声音。

    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他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处理,这一夜他都没有休息,在一小时之前,他还在整理珍珠港内海军的损失报告。

    那真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数字,罗斯福甚至都不敢看伤亡数字,和那些沉没战舰的让他熟悉的名字……

    在他开口的时候,他想起了这些,想起了在刚才还充斥着他脑海的名字和数字。

    两万多名士兵和平民伤亡,士兵阵亡的人数接近8000人。

    亚利桑那号沉没……

    企业号沉没……

    列克星敦号沉没……

    宾夕法尼亚号沉没……

    终于,他开口了,缓慢但是富有力量的一字一句道:

    “副总统先生,议长先生,参众两院各位议员:”

    “昨天,1941年4月12日……这是我们必须永远记住的耻辱的日子。”

    “美利坚合众国的领土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的蓄意攻击……历史将会证明,这是一次谋划已久的偷袭”

    “夏威夷距离日本这么遥远,表明这一次日本的进攻是经过多天甚至是多个星期精心策划的。”

    “在此期间,日本政府蓄意以虚伪的声明和表示继续维护和平的愿望来欺骗和迷惑我们”

    “昨天,日本政府已经发动了对马来西亚的攻击”

    “昨天,日本军队攻击了关岛”

    “昨天,日本军队攻击了菲绿宾群岛”

    “……敌对行动已经存在。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的危险之”

    “但是,我们整个国家都将会永远记住这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

    “相信我们的武装力量——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必将获得伟大的胜利,愿帝帮助我们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4月12日起,日本发动无端、卑鄙的进攻之时开始,美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美国,必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他收起自己的演讲稿,站在高台,看着面前的记者还有议员们。

    “宣战宣战宣战宣战”

    “战争战争战争战争”

    在场的所有人都高喊着口号,没有人会在这种时候拿自己的国家开玩笑。

    平日里总是要搞一些噱头的美国国会议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的立场。

    他们全票通过了与日本宣战的决定,并且坚定的站在了罗斯福的一边,准备与他们的敌人死战到底。

    而当这份国会决议通过的那一刹那,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卷入战争,与太平洋另一端的日本开战了

    起罗斯福在国会的慷慨激昂,没有能够拿到珍珠港确切损失报告的李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只能粗略的评估日本人的战果。

    他预计到了油料库被摧毁这个变量,然后估计出了美国太平洋舰队这一次损失一定不小这个事实。

    但是他无法确认日本人真的击沉了全部的美国战舰,所以他也无法判定究竟这个时候是日本占优,还是美国占优……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的态度只能变得暧昧起来。德国元首在4月14日才匆匆发表声明,表明了德国不愿意卷入太平洋战争的立场。

    为了回应德国的立立场,美国筹集了30艘船只的面粉,廉价直接出售给了德国,打破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坚冰。

    要知道,在德国挑起二战之后,美国以禁运这种实际行动,制裁了德国的不断扩张。

    而这一次,美国为了稳定大西洋局势主动示好,德国也笑纳了这些美国为大西洋缴纳的保护费。

    和历史不同的是,鸠占鹊巢的假希特勒,德国的元首李乐并没有迫不及待的对美国宣战,而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他不保持沉默又能如何呢?缺乏海军兵员的德国,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撑起英国人留下的海军,当然也无法填满自己要下水的战舰。

    等这些战舰形成战斗力的时候,也许都要1942年甚至是1943年的时候了。

    所以德国人现在既没有威胁美国根本的能力,也没有找美国麻烦的必要。

    帮日本堵住美国的加勒航线,实际是得不偿失的——即便切断了这些航线,有巴拿马运河在,有墨西哥陆地运输在,美国的后勤补给永远不可能被切断。

    更何况,美国人可以选择走西海岸的航线:日本可没有能力切断美国西海岸航线的能力,所以德国根本不可能达成战役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老老实实让美国人把注意力转移到太平洋去,才符合德国的切身利益。

    缺少了英国而且在夏威夷损失惨重的美国也没有咄咄逼人,而是尽量保持着大西洋表面看起来的和平。

    同样在4月14日这一天,几乎没有英国部队的香港,被伊丽莎白几乎抽调一空的香港,沦陷成了日本的新殖民地。

    而有意思的是,在攻击了法国还有英国在海的租界之后,日本人留下了德国租借,并且还给予了非常宽松的出入条件,派兵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当然了,法国流亡政府名义的辖区越南,同样被日本人闹了一个天翻地覆。

    等到5月的时候,本来依附在法国流亡政府左右的部分非洲殖民地,看到了越南的下场之后,改旗易帜,转而成了维希法国的簇拥者。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日本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的扩张,让德国在遥远的非洲地区,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效果。

    当然,对于4月的德国来说,这些效果都已经是后话了。现在的德国,正在努力的完成自己既定的作战计划,将苏军尽可能的歼灭在明斯克周围。

    而负责前锋攻击的古德里安,这个时候正在考虑的,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越过鲍里索夫,向更遥远的奥尔沙发动攻击。

    刚刚赶到奥尔沙的朱可夫,在得知自己预设阵地鲍里索夫已经被德军绕过之后,痛苦的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

    他命令苏军部队后撤,撤退到克鲁普基一带,重新组织防线,迎战进攻速度超乎想象的古德里安装甲军团。

    在得到了增援之后,他手里现在有大约15万部队,却要防守住原来40万部队驻守的防线长度。

    情势对于他来说不容乐观,因为布琼尼在南线侧翼的反击已经失败了,德军侧翼部队击退了他的攻击,并且展开了凶猛的反击。

    结果布琼尼差点儿把利沃夫丢了——他现在再也不敢轻易进攻,只能不断的加固自己的防线,来应对德国越来越猛烈的攻击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200万左右的苏军在南部死守毫无作为,而朱可夫却只能用极少的部队,来正面迎战靠近斯摩棱斯克的德军。

    莫斯科岌岌可危,列宁格勒也快要成为前线城市了……苏联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城市,现在差不多都已经在德国人的攻击范围之内了。

    现在可才刚刚到了4月份,距离苏军希望可以阻止德军攻势的冬天,还有漫长的7个月呢

    ………

    加更,这一章龙灵又用了美国总统的宣战演讲,毕竟是历史经典,龙灵更倾向于致敬一番,所以又又又一次拿来用了。

    因为又又又拿来用了,所以龙灵这一章的字数有意多写了一些多出来的不足1000字,是不收费的。

    把演讲水出来的字数给大家补了,所以大家不必吐槽说龙灵不厚道……

    :

612遭遇战() 
漫长的7个月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呢?长到让李乐这个穿越者,都开始思考,究竟要不要尝试一下,南下先合围基辅的作战方案。……

    毫不夸张的说,一旦央集团军群,或者说仅仅只是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南下,苏联在基辅附近的方面军,彻底完蛋了。

    这些部队会被德军合围,然后在基辅附近被歼灭掉。德军会和历史一样,取得意料之的基辅大捷。

    而和历史不一样的是,尽管需要消耗掉3个月的时间,可德军还是有4个月用来向莫斯科攻击,这要历史充裕太多了。

    所以,在德军高级将领们没有考虑到南下这个方案之前,李乐已经考虑起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要知道,南部乌克兰境内的200万苏军,好像是一块案板的肥肉,时时刻刻都在诱惑着李乐。

    不过,李乐最终放弃了这个南下的方案,他在心里戒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