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元首不再每天念叨着与英国媾和的原因,也有德国对英国的军事行动胜利在望的原因,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赫斯不再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当然,也没有完全断绝——赫斯希望借着这份抄送,让元首意识到自己在外交方面的天赋。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可以把针对英国的外**和安排负责起来,争取早日实现德国与英国两兄弟的永久和平
……
“这个赫斯啊……还真是个直肠子”李乐拿到赫斯抄送给自己的电之后,气的笑出了声来。
他不屑的把电丢给了一旁的鲍曼,鲍曼捡起那份电,仔细的看了看,然后脸明显挂起了笑容来。
仿佛是古代的太监一样,这位有些肥硕的元首秘,笑着对面前的假希特勒说道:“恭喜元首,这英国人是被打怕了,这一次八成是要真求和了。”
之前英国显然也和德国眉来眼去了一段时间,这也是敦刻尔克德国没有全力进攻的部分原因之一。
那时候,包括德国军队将领,还有希特勒本人与赫斯这样的高层,都满怀信心的等着英国人的妥协,还有那份永远不可能到来的和约呢。
他们幻想着,如同羞辱法国人那样,在英国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甲板,摆一张桌子,与英国人签一份苛刻的和约。
让人遗憾的是,计划没有变化快,随之而来的是英国人的翻脸无情,还有真实历史不列颠空战的惨败。
“你可真会开玩笑”李乐看了一眼鲍曼,冷冷的说了这么一句。他的话让鲍曼脸挂着的笑容凝固了,后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难道说元首已经不愿意和英国人媾和了?脑海飞快的转换着念头的鲍曼,有些疑惑的想道。
脑海想到了这里,鲍曼赶紧转换了自己的态度。能够给变化无常的希特勒做秘,鲍曼当然是个八面玲珑的牛人。
只见他停顿了半秒钟,换了一副五体投地的敬佩模样,对李乐恭维道:“难道说,元首您认为,英国人的求和是假的?”
看到眼前这个变脸翻都快的秘,李乐也不得不佩服能够身居高位的人,那份独有的境界。
微微点了点头,李乐算是认可了鲍曼说的话:“英国人又在拖延时间,这是老把戏了,我们没有必要当。”
别说李乐知道英国人不可能投降,算他不知道历史,现在自己已经算准了英国人之前诈降,这一次当然也不能轻易相信对方。
一边说,一边指了指面前的电,李乐对鲍曼吩咐道:“这个事情交给你,你亲自和这个汉密尔顿联系……”
在李乐看来,联系这个汉密尔顿公爵,也不失为一个麻痹英国人的好办法。他安排一个人去和对方拖延时间,可该做的事情,他可不会手软半点。
换成是5个月之前的元首,鲍曼知道元首要用他的那套民族血统兄弟论,真的和英国搞什么狗屁的和平条约了。
“您的意思是?”遗憾的是鲍曼现在可摸不准元首究竟在想什么了,所以为了不办错事情,只能低声问出一个交代来。
“很简单,和汉密尔顿公爵先生玩玩,不给承诺也不提条件,只是玩一玩。”李乐一边敲打着桌子,一边对鲍曼吩咐道。
说到了这里,元首顿了顿,然后抬起了眉毛:“当然,如果英国愿意割让伦敦以南地区给我们,也不是不可以谈……”
鲍曼吞了一口唾沫,显然自己家的元首,是不打算和英国人谈了。割让伦敦……这他么的还谈个毛线?
“怎么?你觉得我要多了?再等两个月,我要的是整个不列颠了让英国的皇室,继续在苏格兰当他的国王陛下吧”李乐冷笑了一声,对鲍曼说道。
说完了处理的条件,李乐又补充了一句,让那个可怜的副元首彻底死了与英国人和谈的心思:“你顺便告诉赫斯,如果他愿意谈,也可以按照这个条件,找英国的公爵,或者国王去谈嘛。”
“呃……”鲍曼内心是崩溃的,他真的很想告诉面前的元首大人:谁能用一张嘴让英国交出伦敦,放弃英吉利海峡,那这个人完全可以凭借这一次谈判成果,被称为人类历史最伟大的外交家了——绝对没有之一……
:
385缓兵之计()
385缓兵之计
“另外,告诉吕特晏斯,休息够了出去转转,我等着他的好消息呢”在鲍曼将要离开元首办公室的前一秒,李乐又补充了这么一句。
到了这个时候,鲍曼算是完全理解了元首大人现在的行事风格了。他现在与其说是一个政客,更像是一个不讲究规则的市井无赖。
碰巧,是这种无赖的风格,可能算是最务实,也最符合德国利益的一种选择了。
布雷斯特空战第二天的黎明,德国高射炮阵地还能看见熬着黑眼圈,守在阵地的士兵。
而在当天,也是11月25日,一列火车驶入了布雷斯特军港的车站,带来了最后一车燃油。
现在,吕特晏斯拿到了足够的燃油,布雷斯特港内的德国舰队,又一次做好了出海战斗的准备。
用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替换了负伤的俾斯麦号战列舰,这支舰队依旧还是那个战力非凡的游击舰队。
早已经迫不及待的吕特晏斯,在接到了元首的命令之后,当天拟定了一套新的作战计划,决定当晚离开母港,进入大西洋。
英国部署在法国的特工不少,这些间谍当然获取了不少的情报资料。英国本土的指挥部当然知道德国人正在补充布雷斯特的燃油,舰队随时都有可能再一次出击。
可英国实在没有能力阻止德国舰队了,他们的海军已经返回驻地,他们的空军损失惨重,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
“有新发展的一个自由法国的情报人员,在昨天看见一列装满了油料的火车,开过了他所在的城市。”英国情报部门里,一个军官无奈的对司汇报道。
“昨天?昨天的情报,怎么今天才整理出来?”他的司听到了这个情报,眉头皱了起来。
要知道,昨天的火车,今天差不多已经在布雷斯特港内了,这种可以佐证德国海军战备情况的消息,不应该被延迟这么多送来。
手下军官听到了这个质疑,脸的无奈更加明显了:“长官……最近部门内正在例行自查,件堆积如山。”
自从德国人的影子部队出现在英国境内之后,这种例行公事一样的自我检查,定期在英国情报部门内展开。
虽然根本查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可因为是最高级别的命令,所以各部门都只能严格的执行。
结果是,大家手里的工作进度都严重被迟缓下来,件堆积如山没有人管理,整个英国的各个部门,都乱成了一锅粥。
也幸好英国人起美国人来要古板一些,这要是换成是美国人,估计一些不部门早要罢工崩溃了。
“唉……”也不知道是在叹气件的事情,还是在叹气自查的事情,反正这位情报部门的长官,最终叹息了一声,同样挂了一副无奈的表情。
德国海军这一次从布雷斯特出发,直接进入到广袤的大西洋,英国海军已经没有多少办法阻止了。
而同样的,这支德国舰队要在大西洋搞事情,英国方面也只能忍着。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国王陛下也不会拿出下三滥的招数,找德国人玩什么求和这样的缓兵之计。
因为有影子部队的存在,德国在境内干掉了大量的双面间谍和间谍,让英国的情报络损失殆尽。
这种规模性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了法国占领区的情报输送。有关布雷斯特的消息少之又少,那里大部分区域都被德国人征用成了军事禁区,根本无从调查。
空军的失败,是这种情报缺失的最直观的反应。这名情报军官揉了揉鼻梁,只能无奈的对自己的手下挥了挥手。
那个“影子”部队一日不除,任何情报工作都无法正常展开。要怪怪负责这件事情的秘密保安局,和他们这种对外的情报机构无关。
在英国本土的情报机构,为了一列火车运输的燃油耗费自己的脑细胞的时候,直布罗陀发生了一次震惊英国本土的意外。
法国空军出动了20架轰炸机,对直布罗陀进行了一次报复性的轰炸这是维希法国政府第一次明目张胆的反击,并且对外声称是报奥兰海战的一箭之仇。
达尔朗的舰队在奥兰损失多少英国人不清楚,可英国人知道自己的决心号战列舰是沉在那里了。
你们维希法国还好意思提报复?我们英国沉了一艘战列舰,你们屁损失也没有,你们报复个毛线?
空袭基本没有造成直布罗陀多少损失,只是一个储油罐被炸毁,罐子里还剩下三分之一的燃油爆炸飞了天。
包括人员损失在内,直布罗陀都称得是损失轻微。可法国人的袭击发生在这个时间点,让敏感的英国人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扶植自由法国,在很多法国殖民地内搞风搞雨,袭击法国舰队等一系列作死行为,终于让维希法国,开始全面倒向德国仇人了。
一旦在土伦军港内的法国舰队加入战争,那对于英国来说,可算得是灭顶之灾了。
起意大利在地海,适航性不好又短腿,无法进入大西洋的舰队来,法国的舰队可对英国更有威胁性一些。
不管怎么说,拥有大西洋和地海两条海岸线的法国,舰队适航能力和航程,都要意大利的短腿舰队靠谱的多。
如果这支舰队开始配合德国舰队行动,那么无论是进入大西洋作战,还是彻底牵制死直布罗陀的萨默维尔的H舰队,都会让英国人陷入绝境。
没有H舰队夹击布雷斯特,德国人的舰队单独面对英国本土舰队,那可真的能说一声旗鼓相当了——这玩笑可开大了。
丘吉尔给出的对策,是一方面安抚法国维希政府,一边让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最近尽量收敛一些。
刺激暴走了法国维希政府,除了让直布罗陀成为战场,最终丢掉这个至关重要的地海阀门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另外一个致命的消息,来自萨默维尔。这位H舰队的指挥官,送来的一个问题,让丘吉尔和查尔斯,都无法回答……
“说说吧……如果布雷斯特的德军舰队再一次出海,萨默维尔的H舰队,究竟能不能出动?”丘吉尔看着新任的海军总司令查尔斯,开口问道。
要是有选择,查尔斯是真的不愿意接手海军司令这个烫屁股的位置。他的前任庞德可是被气死在岗位的,这怎能不让人心有戚戚焉?
可他确实已经任,而且首相的问题,也确实是他这个海军司令要面对的问题。
于是,查尔斯摸着自己的下巴,开口有些不情愿的回答道:“萨默维尔的舰队,可能是不好再动了……”
法国人在直布罗陀捅了这么一刀,看去不痛不痒,可实际带给英国的压力并不小。
现在,H舰队的主力如果离开直布罗陀,万一法国舰队和意大利舰队联手杀到……这基地可彻底完蛋了。
不说陆军占领这种事情,单单是在飞机的掩护下,对着海港倾泻两小时的弹药,够把那里炸成废墟了。
真的不用全面占领,只要轰掉部分港口设施,足够让那里变成一处废港了。
直布罗陀是布置了不少炮台,看去也很坚固……可这些炮台要么很老旧了,要么数量严重不足。
换几年前,算英国的高层再怎么脑洞大开,自己也想不到,直布罗陀可能要面临敌人海军五六艘战列舰的炮击啊……
“那你再说一说,仅凭借本土舰队,我们要怎么对抗德国人的舰队?”丘吉尔听到了查尔斯的回答,又开口问道。
听到首相大人的问话,查尔斯真的有想哭的冲动——老子不干了行不行?你这么一句接着一句的问我,我他么的问谁去?
心感慨,表面还真的不能掀桌子罢工。查尔斯斟酌了一下语言,开口对丘吉尔说道:“只能,看汉密尔顿公爵,能不能把德国人的舰队,留在布雷斯特了。”
没想到查尔斯会这么回答,丘吉尔明显一愣。然后他点了点头,表示了赞同——事到如今,也只能依靠汉密尔顿公爵这样的诈术了。
查尔斯叹息了一声,表示自己真的是累觉不爱。堂堂大英帝国世界第一的海军,竟然要靠诈术拖延时间,来拖住对方的舰队,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同样感觉到自己脸火辣辣的疼的,还有一旁的丘吉尔。几个月之前,是他自信满满的叫停了汉密尔顿的议和,与德国撕破了脸皮。
此时此刻,除了感慨一句造化弄人,丘吉尔也真的没有别的心思了。他尝试了所有击败德国的方法,可命运玩弄了他,让他的所有尝试,都归于失败。
在英国本土指挥部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一个缥缈虚无的汉密尔顿公爵的缓兵之计的时候。
当天夜里,德国舰队缓缓的开出了军港,冲向了近在咫尺的大西洋。
:
386舰队出击()
386舰队出击
有的时候,事情是这么的残酷。 越是害怕什么,越是会出现什么……
如说,你忘了复习的时候,老师偏偏会抽查考试,然后让什么都想不起来的你,滚去教室后面罚站。
如说,你跟着室友出去开黑,正打野盲僧九杀零死五助攻的时候,专业课老教授暴怒点名,扬言逃课者此科必挂。
又如说,满怀心事祈祷着德国人会当受骗,让自己的海军留在布雷斯特的时候,当天夜里人家的舰队拔锚起航了……
是的,当丘吉尔梦想着德国海军按兵不动的时候,德国海军在吕特晏斯的指挥下,带着能带的所有家底,浩浩荡荡的起航了。
没有错是能带的所有家底除了在船坞维修的战列舰俾斯麦号之外,所有的战舰都起航了。
为了保持整体的航速,德国舰队连两艘装甲舰都没有带,保持了整个舰队急速航行状态下,超过30节的灵活性。
吕特晏斯简直为手里的战舰感动的流下了泪水:他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带着自己的战舰纵横大西洋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实际,除了补充满燃油之外,他手里的战舰,大部分可都没有带足弹药。
包括提尔茨在内的战列舰,都只有剩余弹药,没有得到过大规模的弹药补充。
较充足的,是两艘战列巡洋舰,因为他们装备的280毫米口径大炮,在布雷斯特有一些储备。
这些储备原本是供给给沙恩霍斯特号的,现在分给了格奈森瑙号一部分,算是补齐了两艘战舰的消耗。
至于可怜的欧根亲王号,还有提尔茨号,剩下的弹药还都是从基尔港带出来的那一批。
虽然没有得到补充,但是这些战舰库存的弹药,也足够这一次行动了。让吕特晏斯担心的是,返航之后的各种问题。
此次出航,战舰的弹药还勉强够用,可下一次出航,需要实实在在的补充了。
听说雷德尔正在拼命调集专列,希望可以补充布雷斯特的弹药库存。现在也只能希望补充可以尽快到位,让德国海军不至于瘫痪在布雷斯特。
海军方面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弊端,正在一点点的拖着德国海军的后腿。虽然元首的支持起到了缓解的作用,可毕竟海军并没有做好准备真正的打一场。
值得庆幸的是,相较而言,英国海军也没有做好准备打这样一场战争……
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