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摇动着他的手臂,就像情人在撒娇地叫他醒来一样。
“哗!”终于,一波海浪退去后,他的手指动了动。
显然,此人还活着。
“哗!”又一波海浪过后,他的眼皮也抖动了几下。
此时,他的意识还不清晰,脑海中不停地闪过各种错综交杂的记忆残片:队友们涂满油彩的面孔、颁奖的奖台、机窗外的闪电雷雨、翻滚解体的客机、冰凉的海水、家人的脸……
他的眼睛慢慢睁开,在刺眼的阳光照射下又迅速合上。
过了一会儿。
他才眯缝着眼睛,直到适应了刺眼的阳光后才完全张开,茫然地望着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躺了很久都没有动,干裂的嘴唇却蠕动着,却没能发出任何声音。
又过了一会儿。
他声音微弱地自言自语道:“我还活着吗?不知道兄弟们怎么样了……”
他想站起来,却感觉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只好继续躺着恢复体力。他感受着高远的蓝天、刺眼的阳光、清新的海风、温暖的沙滩、冰凉的海水,这些都证实自己还活着。他不禁声音微弱地嘟囔道:“活着真好!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不知道准不准?”
他慢慢的积聚力量。
“哗!哗!哗……”他的耳边不断传来海浪的声音。
他顺着海浪的声音歪头一看。
只见,自己的左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天边和天空融为一体;茫茫的大海上空无一物,只有近处海边漂浮的木板、衣服、绳子等杂物,随着海浪正在上下起伏着。天空中的太阳离海平线不是很高,他估计,现也就在是早晨六七点钟的样子。
他又歪过脑袋来看向右边。
那里是一片浅黄色的沙滩,离着沙滩不远的地方,稀疏错落地生长很多的椰子树和棕榈树。
他躺了许久,想看看周围是什么情况,便想坐起来。
结果他没能做到,只能仰起头来,发现正前方有一座几十米高的石崖临海而立,一直延伸到旁边的丛林里。
他又躺了会儿,觉得身上有些力气了,才有点吃力地坐起来。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双穿在脚上的棕褐色及膝的牛皮靴,高过膝盖的靴子口儿像倒折的裤腿一样向下翻卷着,靴子的做工比较粗糙,靴子的款式老旧得有点像博物馆里的古董儿。
他不禁自言自语道:“谁救的我啊?怎么还给我换了鞋啊?”随后,他马上意识到不对劲儿,因为身边和附近根本就没有人。
他再往身上看。
只见,靴子里面套着的是条半截腿的灰色粗布裤子,腰间扎了一条布质的腰带;上衣连领子和袖子都没有,就像电视剧里面的古装戏服,和坎肩儿差不多;裸露着古铜色的胸肌和粗壮的胳膊,胳膊上横七竖八地交错着多道新旧伤疤。
看到这里,他愣住了。
怎么回事?
自己身上原来穿的是黑色西装,现在怎么变成坎肩了?自己的肌肤颜色什么时候变成古铜色了?还有,两条胳膊上横七竖八的新旧伤疤是怎么回事?
自己因为多年的生死经历,虽然也在身上留下了很多伤疤,但胳膊上也没有这么多伤疤啊!而且,自己身上的伤疤以枪伤为多。于是,他立刻下意识地在中过枪的胳膊、肩膀、小腹、大腿等部位查看,却没有找到那些疤痕。
他茫然地想到:这是我的身体吗?我到底怎么了……
瞬间,他脑海中错综交杂的记忆残片被整理一新,他也记起来之前发生的事情。
其实,根据刚才看见的情况,他在潜意识里已经觉察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他不敢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爬到旁边沙滩上一洼积水边,对着水面照了起来。
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水面映出的是一张非常陌生的面容,这是张古铜色的脸,一看就知道是常年遭受风吹日晒的结果。不过,这张脸看起来不仅很健康,而且还很年青,也就是十八九岁的样子。这张脸不仅年青,而且还很英俊,比他以前的那张脸要英俊许多。
他不禁脱口颤声道:“这——这是我吗?”
第12章 重生古代变海盗()
他不禁脱口颤声道:“这——这是我吗?”
为了证实,他用力地掐了掐这张完全陌生的脸。
“咝——”他疼得禁不住发出声来。
这个男人正是江海洋。
到了现代,中国在各方面都比古代不知道进步了多少,但人名却远不如古人的名字有内涵,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六七十年代,男孩的名字多为“文&革、永红、卫兵、向红、红梅、向东”等,后来,人名才逐渐趋于个性化。
江海洋生于七十年代末期,刚好赶上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开放了许多,给孩子起名也不那么局限了。他的父母都是从事艺术工作的,他父亲是海军歌舞团的,就给他起名为“江海洋”。他很庆幸,如果他早生几年的话,也会叫文&革、卫兵之类的名字。
他是党员,还是个唯物主义者,所以从不相信神鬼之说,只相信科学。以前,他对于穿越、重生之说都是嗤之以鼻,认为是那些作者为了养家糊口杜撰的;如今,这种悬得没边的事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让他这个唯物主义者动摇了、迷茫了。
眼前匪夷所思的事实证明,他在之前的空难中死了。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和力量,让他的灵魂进入另一个人的躯体。既然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那总得了解一下这个人吧!也许,可以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这又是什么地方。
他感觉了半天,发现对这副新躯体一无所知。
他想了想觉得也对,既然这副躯体已经死了,灵魂就不在了,当然,记忆也就不存在了,自己只是灵魂占据了其躯体而已,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借尸还魂吧。
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
虽然,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但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他想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什么年代,然而,他翻遍了全身,也没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身上唯一可以参考的东西,就是这身装束。从衣服的质地和款式来看,这里绝不是他曾经生活和熟悉的21世纪,肯定是古代的某个时期。当前,首要的就是收集一切情报,确认自己现在哪里,处于哪朝哪代,然后才是怎么办。
“哗!哗!哗……”海浪不时地冲击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音,打破了他的沉思。
他开始仔细观察起这个陌生的世界。
只见,自己所在的这片沙滩上和附近的海水里,散落和漂浮着一些破木桶、碎木板、烂绳子之类的东西,在离自己不远的沙滩上和海水里,还有一些不知道是死是活的人。显然,这是船只遭遇海难后的场景,而非飞机空难后的场景。
他猜测,他这副新躯体肯定也是遭遇海难被淹死的。
他慢慢地站起来,脚步有点踉跄地沿着沙滩一路查看过去。由于他的职业习惯使然,所以,他想先寻找防身的武器。然而,沙滩上的那些物品大都损毁严重,没有可以用来当做武器的东西,让他很失望。他只好找了一截带尖的木头,拿在手里暂时作为防身武器,以防意外。
经过检查,他发现这些人都已经溺亡了。
既然没有活人,他就想通过尸体身上携带的物品来获得线索,结果找了一圈什么都没找到。既然如此,他只好通过尸体的发式和衣服来判断年代了,好在他对中国历代的衣服略有了解,毕竟在网上看过一些资料,看的那些电影、电视剧也有一定的帮助。
他回忆着。
春秋战国的服饰多沿袭商代的衣服,样式较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领子通用矩领,无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钱人则在腰带上挂有玉制的饰物,来显示身份。
秦汉时期,普遍流行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则男女皆可穿着。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拖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走路时会盖住脚面。衣袖有宽窄两种,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面的衣服。如果穿了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在外面,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这也是身份的显示,因为有钱才能穿得起几层衣服,穷人有一层衣服穿就不错了。
唐代男子戴幞头,穿交领、对襟汉服,或者圆领窄袖袍衫。
有的看官可能不清楚“幞头”是个什么东西。
“幞头”相传始于北周武帝,始名“帕头”,就是后世俗称的“乌纱帽”。起初,幞头在额前系带,在脑后扎成两脚,而且为软脚,可以随风飘动;后来,又用铜、铁丝为干,将软脚撑起成为硬脚,在脑后左右忽闪着。
我们常在影视作品里看到“幞头”。
宋代的男装基本沿袭唐代的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时就把衣服的下摆往腰带上一掖,衣服主要有黑白两种颜色,颜色比较单一。
元代由蒙古人统治,所以服饰也体现出蒙古人的特色。男子一般头戴笠子帽,身穿较短的“质孙服”,这种衣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方便上下马。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品种十分丰富,也比较丰富。
清代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剃发留辫,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估计,清代的“缺心眼子”头型和直筒长袍是我们最熟悉的了。
江海洋看这些尸体的发式和着装,比较像明朝的发式和服装,但他也不能完全肯定,因为,他毕竟没有亲眼见过明朝的发式和服装,只是在网上和影视作品里看见过,至于是不是还有待考证。为了确定这些尸体到底是什么人,他开始仔细观察起这些尸体来。
他根据尸体浮肿情况判断,这些人的死亡时间都不长,肯定不会超过十二小时,很可能海难就发生在昨晚。
这些死者赤膊和光脚者居多,都具有黝黑的肤色、彪悍的体魄,右手明显多过左手的茧子,身上多多少少的旧刀箭伤疤、碰擦的新瘀伤等特征,看样子,不是渔民就是水手或者海军士兵。
这些尸体到底是什么人?
首先,这些尸体身上都或多或少有刀箭伤疤,说明死者肯定不是普通渔民。
其次,尸体肤色都呈古铜色,赤膊、光脚者居多,而且脚上茧子很厚,说明他们常年生活在海上,不是水手或者海军士兵;但水手不可能每个人身上都有刀箭伤疤,所以死者只能是海军士兵。
第三,无论哪国的海军士兵,都应该拥有统一的服装和标识,而这些尸体身上的服装五花八门,所以,死者肯定不是正规的海军士兵。
最后,只剩下一种可能,即这些人是海盗。
海盗?
显然,自己这副躯体是和这些人一起遇难的,穿着打扮也和他们都差不多,就连身上的刀箭伤疤都差不多,那就说明了一个事实,自己这副躯体很可能是这些人的同伙儿。
这么说,我也是海盗?
我次奥!真他娘的搞笑,老子上辈子是特工,还带队到索马里剿过海盗,现在不仅穿越到了古代,还变成海盗,贼老天,你还能更戏剧点吗?如果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那肯定再也见不到家人和战友了,一时之间,他思绪如潮,茫然不知所措……
“咕噜!咕噜……”他正想得出神,肚子却传来肠鸣声。
原来是肚子饿了。
也不知道这副身体和狂风、暴雨、大海拼搏了多久,才漂到这片沙滩上,能不饿吗?眼前最重要的是寻找食物填饱肚子,只有生存下去才是根本。
想到这里,他巡视了一圈后,最后,将目光定格在离沙滩不远的椰子树上。
他来到一棵稍微矮一点的椰子树旁。
这棵椰子树至少也有十几米高,以他现在的饥饿和疲劳程度,爬树摘果是没有可能了,所以,他只好采取投掷石块的方式,用石头砸下几个已经成熟得摇摇欲坠的椰子。
以前,他在海南基地训练时经常吃椰子,所以很清楚椰子内部的构造。他先找到一块尖锐的石块,用海水冲洗干净,然后,划开两三厘米厚的绿色椰子外壳,露出里面长满褐色头发一样纤维的果核。他在果核上钻好眼儿后,把果核举到嘴巴上方,将椰子汁倒入自己的喉咙,因为太着急了,椰子汁撒的满脸都是。
椰子汁一进入干得快要冒烟儿的喉咙,就如久旱的大地被春雨滋润一般,椰子的汁其实不是很甜,而是略带点酸味,但他却从未觉得椰汁是这样的甜美和解渴。
喝了椰子汁后,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刚才由于饥饿产生的心悸和慌乱,才逐渐舒缓下来。
休息了一会,他又用石片将椰子的果核劈开。
只见,最外层的纤维层里面是白色的半透明果肉。
他用石片剜出果肉送进嘴里,椰肉入口即化,宛若果冻一般,甜度适中,不但非常的爽口,而且不用担心有任何农药残留。
他不客气地大口朵颐起来。
他消灭了三个椰子后感觉不那么渴了,也有了些力气,不过,椰子根本不顶饿,吃晚撒两泡尿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该怎么解决食物问题呢?
他在附近转悠了一圈。
第13章 野外生存()
他在附近转悠了一圈。
他发现,左侧的沙滩被一处矗立在海水里的石崖截断;右侧的沙滩伸向远方,什么都看不到;前面是一片椰子树和棕榈树,再往后面是茂密的丛林,附近根本没有人烟。
探查不急于一时,现在必须先解决生存问题。
丛林里肯定有能吃的植物,但一是要费时辨别是否有毒,二是即使吃了也不顶饿,就像吃椰子的果肉一样。打猎倒是可以,但手头没有趁手的工具,万一遇到猛兽还不知道谁猎谁呢?所以,现在的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就地取材,向大海要食物。
作为特工,他非常有危机意识。
在这个未知的年代、未知的地方,如果手上没有武器的话,他会感觉非常没有安全感,如果,突然遭遇猛兽或者危险的人物,他都没有办法自保。况且现在还要寻找食物,因此,他决定先制作一些既可以用来猎食,又可以用来防身的工具。
他是特工,当然也具备丛林生存技能,而且还很高超。
经过寻找,他在丛林里找到了两种植物。
第一种是蕉麻,蕉麻的特点是强度大、柔软、有浮力、抗海水侵蚀性好,主要用来制作船用的绳缆、钓鱼线、吊车绳索和渔网,可见,其强度之大。
第二种是不知道名字的褐色植物,上面是枝叶,下面是一根很直的枝干。其外表看起来有点像甘蔗,却没有甘蔗那样的节,其枝干的直径约有手腕粗细,很结实而且很有韧性。
这两种植物正好是制作弓箭的材料。
他将蕉麻含有纤维的外层从叶柄一端割开,剥下成条状,采用搓麻绳的方法编了几根细绳子;然后,他又砍了一段三米多长的褐色植物,将其一头劈成二十厘米长的四个开叉,开叉根部用细绳子缠紧,并在开叉中间楔入木楔子,使四个开叉略微张开,再将每个开叉削尖,就制成了一柄四尖鱼叉。
他试了试,感觉把鱼叉当长矛用也没问题。
试想,一柄带有四根二十厘米长、像尖刀一样的鱼叉,估计,就是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