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备的日常-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备这便了然:裂土分封,朝廷乐见其成?

    耿雍点头:然也。

    崔钧又道:圣上许主公‘便宜行事’之权。临乡百里辖地内,主公想把良宅、美田,分给谁,皆可自断。无需上报郡县。

    刘备欣然点头,那就好。

    于是,功爵封赏便被草拟出来。

    首先要确定‘甲士首级’中,‘甲士’的含义。顾名思义,便是指披甲之士。参考鲜卑大军。辅兵、骑奴、胡杂,皆不算。只有鲜卑精骑和鲜卑王骑,才算是‘甲士’。故而,‘甲士’,乃是指正规军。或者干脆算做‘士官’。五人一伍,十人一什。最小的士官是伍长。

    刘备规定:杀一名伍长,或杀五个士兵。可封一级爵位。

    以此计算军功。白毦精卒多为‘公士’。

    公士,乃大汉二十一等爵的第一级。即最低一级。有此爵之民,仍须服役,仅身份略优于无爵之人。“言有爵命,异于士卒,故称公士也”。可享有岁俸约五十石,另有田一顷(50市亩),宅一处,仆人一个。

    宅地的标准,以三十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公士享一宅半。

    邑中宅院,皆是九百方步。合计为三十宅。汉爵第九级,号为“大夫之尊”的五大夫,不过二十五宅。

    看似赏赐无用,实则不然。

    楼桑大建,皆是刘备垫付,分期赊卖给邑民。将宅院总价折成三十宅。成为公士后,便可扣除赏赐的一宅半,只需还余下二十八宅半便可。

    田一顷等于五十亩,也按此办。若无地可分,便折成米粮,与岁俸一同发放。

    仆人可自行去市中租聘。签订劵书后,每月庸金由赀库发放。仆人是雇佣关系的劳动者,不是家奴。这点务必清楚。

    西乌铁骑、板楯黄弩手、盾弩手、刀盾手、长枪手、弓手,皆有赏赐。

    可想而知。待二十一等爵一出,又将举城轰动。

1。62 赤麂皮尉() 
正如本朝‘郡国并行’。除了二十一等爵,还有十一等武功爵。

    武功爵,作为二十一等爵的辅助记功。比如那些不是‘甲士’的杂兵首级,便记入武功爵。

    刘备又规定:斩敌十首,为一级造士。以此类推。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

    如何与二十一等爵并行,也很简单。先计甲士首级,录入二十一等爵,再计杂兵首级,录入十一等武功爵。爵位高低,先较二十一等爵,再比十一等武功爵。

    为防止诸如杀良冒功,互杀抢功。刘备又规定,军功计算,皆由绣衣吏和军司马录入,左右必有‘同伍者’为人证,且需上官作保。但凡有杀良冒功、夺他人之功者,皆杀无赦。证人、保人,亦坐最论处。军法处置。

    录入军功的军司马和绣衣吏,以“鞫狱故不直”论罪。

    草拟的爵位制度,刘备先遍传家臣。集思广益,再行发布不迟。

    邑民皆翘首以盼。

    少君侯行事,必不会空穴来风。军功爵和武功爵,显然已在计划之中。

    最关键是。此风一开,编户齐民便有了出头之日。变“世卿世禄”为“论功封爵”。当然,所有的政策皆有正反两面。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便要刘备和麾下家臣们,在执行中需多加注意,不断改进完善。

    刘备抽空又去了将作馆。

    将为盾弩手配备手套的想法,说与夏馥、苏伯二人。

    时人称手套为“尉”。尉,按《通俗文》:“火斗曰尉”。火斗就是熨斗,尉便是熨。手套取名为尉,显然与火斗取暖有很大关联。

    此时的手套,多是连指手套。拇指分开,其余四指裹在一起。

    如此显然不利于绞弦操弩。

    刘备设计的便是分指手套。

    五个手指,各自独立。还不能过于笨重,影响绞弦。

    苏伯说,可用麂皮。

    麂(ji),像鹿。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软可制革。

    苏伯又说,大别山蛮上缴的虎皮衣盾中,就有不少赤麂皮。这便拿来缝制‘赤麂皮尉’。

    找来几个身材各异的盾弩手,充作手模。赤麂皮尉很快缝制完毕。盾弩手们试了试,果然方便。为增强防御,刘备又在赤麂皮尉上覆了一层细密的钢丝锁环。锁环手套上的锁环,外径一黍有余(3。81毫米),内径只有四分之一黍(0。53毫米)。一环套四环,编织成锁环手套。

    《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其中难点,除去拉丝,就是熔接。刘备本以为非人力可及。不料工匠竟很快试造完毕。并熟能生巧,发扬光大。时下的匠人,实在是太强悍。

    物料齐备,良工众多。‘赤麂锁环尉’,可足量制造。盾弩手亲测,不仅可防绞盘磨伤、刀割剑刺,戴上赤麂锁环尉,竟能手抓白刃而无伤。

    不就是后世的防刺手套吗?

    效果甚好,上下皆交口称赞。刘备从善如流。将领所用长手套,亦在设计之中。

    岁末,北地雪大如席。

    除了毳裘卫衣和羊毛衫,时下还有内絮丝绵的绵衣,为冬天御寒所用。绵衣亦作“緜衣”。内絮丝绵,多为缫丝的下脚料,用作充绒,轻薄而保暖。中原虽还无棉花可用,保暖却也足够了。

    小岁这天要谢师。于是大摆筵席。恩师开春便要远赴洛阳,去东观校勘经籍。门下弟子除了出仕刘备,或转投另外三位大儒。便如公孙瓒这般,出仕郡县。据说,家中已为他讨了个县中小吏的差事。起步虽低,却也算是正式入了仕途。

    刘备虽晚上受业,却与门内师弟相处融洽,走动颇多。如今劳燕分飞,各奔西东。颇多感怀。同门纷纷来敬,这便多喝了几杯。不觉已微醺。放下空杯,抬头却见公孙瓒不知何时竟泪流满面。

    白马公孙,也是性情中人。

    再后来。说什么已记不清了。见众人已忘形,几位大儒这便罢了酒宴。将众学子遣散。公孙瓒还吵着要去胡姬酒肆一醉方休。却被大兄和陈逸合力架回了宿馆。

    公孙瓒走时,谁也没见。

    只留书一封,让田骅投到了刘备府前。寥寥数句,却笔笔满含情意。数年前及冠,恩师为他取表字:伯圭。伯,乃排行。圭,古玉器也。刘备却从未称呼他表字。正如苏双还经常会直呼刘备其名一样。

    少时好友,皆已长大。刘备不胜唏嘘。

    恩师一家要等来年开春,雪化路开,才赶往洛阳。还有些时日。这便悉心安排诸事。一身所学,已倾囊相授。往后只能靠自己自行参悟。归来日久,刘备渐渐静下心来。复归到往日的平静生活。空闲时,亦会回想北伐诸事。那些没来及理顺的细枝末节,皆被他连成线。

    尤其是关于檀石槐的诸事。

    刘备觉得,‘城中缺箭’,从始至终,鲜卑大单于也未全信。故而他做了两全准备:攻和逃。

    有道是战必胜,攻必取。为了督促麾下全力攻城。听事后被俘的部落大人言,大单于割腕起誓,攻入城中杀刘备者,便是下任大单于。于是三部大人同仇敌忾,不顾生死,搏命攻城。然,若能胜,三部鲜卑亦是惨胜。刘备麾下皆虎贲,又岂能引颈受戮。城破必是一场血战。乱战之中,谁又能独占其功?如楚霸王旧事。尸身必被争夺,众人各执残肢。那时,再行二桃杀三士诸如此类。鲜卑大单于之位,亦不会轮到三部大人。

    若全力以赴,仍不能胜。便逃。

    逃,自当狼奔豕突,远遁千里。

    如何才能安稳脱逃?

    三部鲜卑血战攻城时,自是最好时机。见事不可为,故而代之以替身端坐王座,真身则金蝉脱壳,远遁而走。血战之后,鲜卑三部皆损失惨重。便想争大单于之位,亦有心无力。唯有再次聚拢到檀石槐身边,抱团取暖,壮大声势。护檀石槐北上高车借兵。

    无论战或逃。檀石槐皆稳如泰山。

    逐草而居的部落,并无国家概念。麾下百姓,亦全靠抄掠。至于国土,更是无足轻重。草原大漠,广阔无垠。不过是牧场而已。

    檀石槐看中的,唯有他自己。

    正如他把大阏氏弃在城中。还有那句‘即是你抢去,我自当夺回。’

    刘备如今才明白其深意。

    鲜卑游牧,本就抢来抢去。抢不回,那就抢不回。并无所谓。不过如牛马群羊而已。

1。63 福祸相依() 
刘备心生感叹。

    现在想想,所谓大军围城不为报私仇。也不见得是真。

    ‘胡人性狭’。刘备今日方尽知其真意。狭的,不仅是心胸,还有眼界。饶是檀石槐,亦不例外。

    只可惜,大单于好计较,却独独缺了大阏氏这一环。

    或许他也想过。刘备少年得志,血气方刚。大阏氏国天香,倾国倾城。如何能舍得放归?还不收入内帐,夜夜笙箫。

    只可惜大单于以己度人。不知刘备心怀天下,真将大阏氏放归。

    如此一来。高车十二姓,师出无名。恰逢鲜卑大败,大汉四百年威名不坠。丁零人又怎敢为檀石槐而去捋大汉虎须?

    ‘胡人性狭’。彼时鲜卑势大,高车不能与敌。故而和亲示好,心中又岂能无恨。如今檀石槐兵败去投,焉知非祸。

    据说,檀石槐之所以拒大汉和亲封王。便是为与高车联姻。

    高车在北。元和二年(公元85),丁零联合鲜卑、西域各族,并南匈奴一起,打败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檀石槐想要南下抄掠汉土,必要结好高车,以防背腹受敌。

    在刘备看来,北地苦寒。号称白山黑水。丁零之所以联合鲜卑、南匈奴和西域各族,驱走北匈奴。未必没有南迁之意。

    于公于私。大单于此次,生死难料。

    自求多福。

    当然,或许还有一种可能。细作带回‘城中缺箭’的假消息时,檀石槐便已中计。其后做所作为,皆是中计后的各种遮掩罢了。不过是化外湖人。论谋略战术,他远没有刘备来的精湛纯熟。

    鲜卑远遁。阴山南麓,长城沿线,已尽归汉军掌握。路途通畅,往来胡商尤其多。

    择吉日,刘备在宗亲大儒的见证下,收程普为家臣。授以军侯。

    如前所说,一曲长官称军侯。属于中级军官,秩六百石。军侯在非战时期充任地方县尉。周泰、蒋钦便是督亢、郦城,城尉。

    一同授以军侯的,还有崔霸、韩猛,徐荣、田冈等将。

    崔霸、韩猛为楼桑左右二尉。

    白卓、阎志为西林左右二尉。

    徐荣、田冈自领鼍龙骑。程普携麾下精骑新组一军,名曰‘射虎’。皆是弓骑兵。人马皆披镶环具装铠。弓骑兵往来如风,箭发如雨。威力惊人。刘备这便与鼍龙骑合并成一营。合称:龙虎营。

    刘备以胡骑校尉,统领龙虎营。

    本朝编制,五人一伍,两伍为什,五什为队,两队为屯,两屯为曲,两曲成部。

    五部为营。一营满编两千骑。

    鼍龙骑五百,射虎骑五百。还差一千。

    不急。辖地有民十八万余。北地游侠皆往楼桑来,总能募齐。

    要问楼桑最新的特产,自然是督亢粳米。

    年前便有附近粮商,齐聚楼桑,购买新粮。开价皆高于市价。上等粳米,甚至能买到五百钱一石。谷能出米七成。谷价折成米价,五百钱亦不算高。

    越是价高,邑民越是惜售。无论淮泗百姓还是青冀流民。未到临乡前,皆是风雨飘摇,三餐不继。如今刚吃上饱饭,自然倍加珍惜。

    刘备本以为,居民杂糅。乡音难改,风俗不同,彼此该摩擦不断才是。不料却邻里和睦,同仇敌忾。问过左右,郦城长郭芝答道,相较如今的富足,再回首悲惨的过往,还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呢。

    刘备深以为然。

    熹平七年,刘备十七岁。虚岁十八。

    正月。交趾郡、合浦郡等地乌浒蛮起兵反汉,与九真郡、日南郡等地蛮人联合,有众数万人,攻没郡县。

    话说建宁三年,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附于汉。受冠带,开置七县。这才过去几年,乌浒蛮又反。

    大汉从立国之日起,便行包容同化之策。将化外之民不断内迁,便是为行汉化。只可惜往往政策不能连续。遇到贪官污吏,数任累积政绩人望,一朝尽毁。故而蛮反不断。

    对鲜卑王骑,丹阳白毦一战成名。卅炼斩马刀,豁口如锯。刘备让夏馥、苏伯等人看过。皆说卅炼力有不逮。不如七十二炼。

    刘备想了想道:不如百炼。

    夏馥点头道:可也。

    刘备的雌雄鸳鸯鞘剑,便是百炼神兵。所用乃是石心铁骨的上古陨铁,猛火锻造。削铁如泥。尤其是右手鸳剑,刚猛无匹。一个蓄力斩,可将鲜卑王骑连人带马,劈成两段。鸯剑锋薄,类似软剑,却又比软剑坚韧。快似火线,疾如蜂针。杀人如灵蛇吐信,吻中即亡,点到即死。

    遇重甲骑兵,鸯剑便从脖颈、眼缝、腹下等缝隙处刺入。一剑毙命。一队百夫长王骑被刘备单人屠尽。除了剑术一流,也正是借神兵之利。

    正月里,雪尤其大。

    不知是否为补去年缺水之旱。邑中积雪没膝。可想而知野外又是何等状况。

    万幸水暖设施已遍布楼桑。室内温暖如春。薪柴消耗极大。刘备便想到了煤炭。

    时下,煤称石墨。

    冀州便有石墨井。明天开春便去贩来。

    大雪封路,正是一年中最适合邑民往来的时日。

    因婚嫁娶,喜事不断。尤其是五百丹阳白毦。家虽在郦城,楼桑百姓却纷纷托人说媒,与之结亲。其中不乏刘氏宗人。茶馆关于丹阳鬼武士的评话,也已新鲜出炉。高朋满座,一席难求。

    二兄刘武与吕冲长女的婚事,也办的热热闹闹。少君侯携少夫人亲临。就连三位母亲亦来喝了杯喜酒。三叔满面红光,喜不自禁。

    席间,有人出列舞剑助兴。

    此人尚未及冠,却面容刚毅,颇为雄壮。剑动四方,虎虎生威。

    便是号称剑绝的公孙氏,亦不禁点头称赞。待剑止,刘备这便问道:堂上是何人也?

    青壮抱拳行礼:吕常参见少主。

    吕冲笑着抱拳:启禀少主,乃是末将犬子,名常,字子规。

    刘备欣喜不已:虎父岂有犬子。来日必成大器。

    吕常跪地言道:来日太长!大丈夫只争朝夕。吕常想入白毦卫。请少主一试!

    刘备一愣。这便看向吕冲。见他亦笑,便心领神会:既如此,明日且去演武场。

    吕常大喜:喏!

    细细一想,刘备不禁莞尔。吕冲长女名鹃,次子又字子规。子规不就是杜鹃鸟吗。

    时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月,时由父母命乳名,供长辈呼唤。男子二十,加冠取字。女子十五,笄礼取字。名和字,必有关联。大致可分五类:同义、近义、反义、顺义、释义。

    比如吕常,名常,字子规。‘常’和‘规’便作:常规。二字乃是同义。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便是此意。

    再比如,楼桑城长乐隐,字仲显。‘隐’和‘显’便是反义。诸如此类。

    许多汉字,皆一字多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