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足。
“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
二崤,便是崤山。因崤山分为东崤、西崤,故称。乃是秦岭东段支脉。为西南、东北走向。
既“以象二崤”,显然菟园中所建崤山,亦是此走向。“十里九坂”则道出了此园,对角线的长度。参考《洛阳伽蓝记》的描述,及时人尽知的“勾三股四玄五”。可知,梁冀菟园,横长八里,竖长六里。面积颇广。
说句戏言,刘备建城都够了。
耸立在园中崤山之巅的蓟王坞堡,正置于梁冀销金窟的正上方。其用心,不言而喻。守护梁冀金山之秘是其一。暗通销金窟的地下水道,危急关头,当有大用。亦符合蓟王向来有备而无患也。
听闻蓟王在园中仿照西园,大兴土木。建邸舍、列肆、亭台楼阁等,陛下会心一笑。
若把陛下比秦王。刘备便是仿王翦“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以示别无野心。
换言之。刘备越贪慕享乐,声色犬马,美人如玉,陛下越安心。
诚然,正如“无野心而有所求。”刘备亦不能就此马放南山,从此不问政事。还需表现出足够的克制及清醒,已被随时为陛下所用。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有用,才是为臣之道。
。
1。180 身有所长()
车驾出长安,入淆函道。穿越潼关、函谷二关,驶出关中。
汉函谷关与秦时函谷并非一处。汉关在弘农郡新安县境内,西距秦关三百七十五里。为一处东西狭长的城邑。关城卡在峡谷之中,东墙与南北坂上夯土关墙连成一体,东西官道贯穿关城,乃唯一通关路径。城南涧水北岸则为居民区。排设馆舍马厩,置舍邮驿。
据地方志载,自前汉兴起,关中为帝都,函谷关以东俗称“关外”。时人皆以身为关中人为荣。楼船将军杨仆,原籍函谷关以东新安县。因身为关外人而深感不快,遂尽捐家资,于元鼎三年(前114年)在新安县城东,另起雄关一座,称汉函谷关,旧关遂废。有了这座新关,杨仆如愿成为关中人。
换言之,汉函谷关更近洛阳。出关便是河南。与前汉时争做关中人不同。今汉百姓,更愿做河南人。
先时,陛下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及北军五校屯都亭,以镇京师。于京都洛阳周围设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置八关都尉,以统营八关军政事务,警卫京都安全。待事成,洛阳城环卫四塞,雄关林立,形势险固,固若金汤。称“八关都邑”。
正因函谷关为大将军何进麾下固守。京兆尹刘陶才兴筑潼关之念。
如此一来。两汉二京,各守雄关。分扼淆函道东西入口。洛阳想兵进长安,需过潼关。长安欲兵进洛阳,则需过函谷。二都互为掣肘。
然在陛下看来。刘陶再置雄关,乃为保洛阳周全。时陇右羌乱势大。一旦长安失守,还有潼关可将羌骑挡之关下。
若潼关失守,还有函谷为最后一道藩屏。如此层层设卡,羌骑除非以命相填,否则必知难而退。洛阳深宫中的陛下,自当高枕无忧。
函谷关都尉,名唤吴匡,陈留人。乃何进心腹部将。
日落时,遥见辅汉大将军旌旗,亦不敢怠慢。领兵出关相迎。
见天色已晚,吴匡遂引车驾入馆舍歇息。
舟车劳顿,旅途疲惫。洗漱之后,刘备便与诸御姬早早安寝。
一夜无话。
日出时,忽听窗外劲弦破风。便有守夜绣衣吏,屋顶怒喝:“何方宵小!”
吴匡乃何进部将。故史涣等人不敢大意。凡有风吹草动,必然示警。
追魂弩射便是警告。
忽听窗外有童子稚声答道:“切勿动手。我与小妹,并无恶意。”
刘备闻声睁眼:“来人。”
“卑下在。”史涣在廊下答道。
“何事?”
“有对童子,潜入馆中。正在盘问。”史涣答道。
“切勿伤及无辜。”刘备叮嘱。
“喏。”
刘备这便起身,洗漱更衣后,入前堂用膳。
史涣已将一对童子,领到堂前。
童子二人,一高一矮,一男一女。自跪堂下:“拜见王上。”
男童声音清亮高亢。不慌不忙,甚是稳当。
女童声音轻柔,略显紧张。看相貌,应是兄妹。
刘备这便问道:“小子所为何来?”
“回禀王上,我与阿妹,亦借宿馆中。昨晚听人马嘶鸣,推窗见车驾入馆。又见车马皆与常人不同,一时好奇,便越墙来看。我等并无恶意,请王上明见。”男童答道。
见刘备不置可否。女童急忙开口:“非兄长之过。只因我想来看,兄长才陪我同来。”
“想看何物?”刘备问道。
“想看鎏金琉璃,羽葆盖车。”女童如实作答。
见男童神色急迫,刘备这便试问道:“此车乃王爵所乘。你可知晓?”
“知晓。”女童轻轻点头。
刘备又看向男童:“既为兄长,可知晓其中利害?”
“知也。”男童表情一黯。
“既如此,为何还令小妹弄险?”刘备平声问道。
“小妹秉性清穆(清静平和),少有开口央求。昨晚见王上车驾,言要‘乘此羽葆盖车’。我一时心软……”男童答道。
“原来如此。”刘备少年时,准确的说,是未曾从五丈桑上摔落之前,亦曾口出“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叔父)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历史的轨迹,自枝头栽落,便已悄然改写。谨遵甯姐姐叮嘱,少食桑葚。原本“身长七尺五寸”变成如今身长八尺有余,虽不能“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却暗藏伟器,可悬钟后顾。终归“身有所长”。
“报——”刘备正神游天外,忽听史涣廊下来报:“吴都尉求见。”
“哦?”刘备遂醒悟:“此处关都尉吴匡,你二人可相识?”
男童只得答道:“不敢再隐瞒王上,正是我等叔父。”
“唤他进来。”刘备扬声说道。
“喏。”
须臾,一身戎装的关都尉吴匡,脱鞋登堂。自跪二人身前:“小侄顽劣,惊扰王驾,恳请恕罪。”
男童言道:“此事因我兄妹而起,与叔父无关,请王上治我知罪。”
女童又言道:“是我要乘王车,与长兄何干。请王上治我知罪。”
吴匡急忙抱拳:“有道是童言无忌。长兄早亡,我便是一家之主。家事任长,罪责在我。”
刘备叹道:“前有孔氏一门争相赴义。今又见尔等争相赴死。吾道不孤,孤心甚慰。免罪,都起来吧。”
“谢王上不罪之恩。”吴匡再拜,将身后二侄扶起。
正欲离去,却听刘备自身后笑道:“且慢。”
吴匡浑身一僵。仓惶回顾,只见刘备已起身向三人走来。又急忙俯身行礼。
刘备伸手拍拍他肩膀,走到身后,将二童子抱起,径直向堂外走去:“可想与孤同乘羽葆盖车?”
男童还未来及拒绝,女童已轻轻点头:“想。”
“甚好。”
吴匡一时汗如雨滴。急切间,忽灵光一现。回忆起先前,相者之言:“此女后当大贵。”
这便脚步一松,目送蓟王抱吴家二侄而去。
“你叫何名?”
“吴壹。”
“吴苋。”
1。181 蓟王献宝()
待吴匡紧跟出堂。
见侄儿吴壹正与蓟王并坐前驾舱,紧握缰绳,聚精会神的驭车在院中缓行。吴苋独坐车厢,透过白琉璃前车窗,紧张的注视着马车的动向。
驾车驷马,皆为混血良驹。休息一夜,龙马精神。主副二车夫,一路小跑跟在车旁,生怕万一闪失。心中更是骇然无比。蓟王千金之躯,岂能亲自驾车,且还为副驾。
过弯时,偷眼瞥见主驾乃一半大小子,车厢内还有总角女童,瞪大双眸,不时提醒兄长避让。车夫方醒悟,蓟王正传授驭术。却不知二童子是何方神圣。竟能让蓟王言传身教。
落后一步的吴匡,却神情激荡,心中钦佩不已。百闻不如一见,蓟王真乃仁主也。
天空大亮。蓟王车驾再次启程。吴匡恭送十里,这才领兵反回关邑。虽身为大将军部将,然于公于私,蓟王当世英雄,岂能怠慢。
雄关之上,吴氏兄妹并立谯楼,凭栏远望。
“阿兄,长大后,我们去寻蓟王可好?”手握蓟王赠送的美玉,吴苋柔声说道。
“好。”吴壹轻轻点头。阿妹少有开口,今日已连开两口。吴壹又岂能拒绝。
仿佛听到二人对话一般。数里之外的吴匡下意识抬头,仰望雄关。莫名升起的雄壮,无处纾解。皆化成一声呼啸而去。
朝出函谷关,暮入夕阳亭。
舍前华灯高悬。路旁停满车马。闻蹄声如雷。舍内各色人等,接连涌出门外。遥见突前骑士,玄甲红缨,甲骑具装。正是幕府中军虎贲。
“来了!”不知谁大喊一声。舍内余客,蜂拥而出。
“前锋缓行,导车勒马。”中军司马素利,高声传令。
“前军缓行,导车勒马。”身后骑士依次传令,前锋与导车,徐徐减速。
整个车队协同有序,依次降速。
排在迎接人群之前的,乃是幕府右丞贾诩、前旗长阎行等幕府属吏,还有骠骑将军董重,轻车将军曹操,长水校尉袁术等一众好友。
车驾列队停靠。刘备在史涣的护佑下,下车步行。
见蓟王仪仗徐徐行来,众人纷纷长揖相迎。
刘备亦肃容回礼,走到近前。
“臣,贾诩,拜见主公。”饶是号称算无遗策,神鬼莫测的贾诩,再见主公,亦难掩激动。
欲跪地行大礼,却被刘备伸手扶起“文和辛苦。”
“臣……谢主公。”主臣相知莫逆,一切尽在不言中。
“彦明。”刘备又目视阎行。
“主公。”阎行洒脱依旧。帅气仍然。正因有阎行率金城游侠守护在侧,贾诩方能安然高卧,后顾无忧。
刘备含笑点头。又走到一众好友身前“董骠骑、孟德、公路,别来无恙乎?”
“多年未见,玄德风采更胜先前。”曹操与刘备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英雄同契。刘备和曹操,终归有太多相似之处。
黄巾逆乱。曹孟德为救数万无辜,只身挡箭。又将无路可去的妇孺尽数运往蓟国。众人皆以为此举,乃引火烧蓟王之身,是为不义。不料蓟王真心收纳,全曹操美名。此乃春秋大义也。何为莫逆之交?相互成全也。
后得恩师卢植上陈情表,虽为刘备脱罪。然却累及卢车骑被陛下迁怒,无故免官。未能成剿灭黄巾之一世英名。将大功拱手相让董重。才有了如今能与大将军何进分庭抗礼的,骠骑将军幕府。
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自己有几斤几两,董重心知肚明。能傍上蓟王这株大树,自是天大的利好。急忙目视身后,便有一儒雅君子,捧杯上前“鲁国孔文举,为王上接风洗尘。”
刘备肃容回礼“闻先生大名久矣。今有幸得见,还望日后不吝赐教。”
“王上请。”孔融正欲上呈漆木承盘,却被刘备伸手托住。
刘备只手取过酒爵,一饮而尽。
豪气扑面。二人初见,孔融敬酒,蓟王饮尽。竟毫不见疑。如此信任,令孔融激动不已。
“胡姬酒肆已备好酒宴,玄德何不与我等同去。把酒言欢,不醉不归!”孔融乃幕府长史,受蓟王所敬,董重亦如沐春风,与有荣焉。
“如此,且同入郭门。诸君先去,(刘)备稍后便到。”刘备点头一笑。
“敢不从命。”众人纷纷抱拳。再抬头,皆面含笑意。
“哈哈哈……”相视而笑,畅快淋漓。
刘备亦笑“前锋开路。”
“诺!”众骑士异口同声,士气无两。
引来人群,各自嗟叹。论汉风雄烈,唯我蓟王。
前锋先行,导车跟进,众人车驾汇入后方车队,一路迤逦而去。
西邸,万金堂。
便有心腹小黄门趋步入堂。与黄门令左丰耳语。
左丰不由惊呼出声。
见他一脸喜色,陛下笑问“可是蓟王回京。”
“回禀陛下,正是蓟王车驾入城。”左丰笑答。
“何人前往相迎。”陛下似漫不经心。
“右丞贾诩,骠骑将军董重等。”左丰言道“皆是幕府属吏及旧时好友。”
“大将军可在?”陛下又随口一问。
“大将军府无一人前往。”左丰乖巧作答。
“好。”陛下轻轻颔首。
“陛下,陛下,陛下——”话音未落,便有西园小黄门大呼小叫,自投堂前。
“何事慌张?”陛下眉头微皱。
“蓟王,蓟王,蓟王。”连说三遍,这才咕咚一声将满嘴口涎吞下。深吸一口气,西园小黄门粗声言道“禀陛下,蓟王献宝车队已入城郭,正往西园而来。”
“何以知之?”陛下问道。小黄门不过西园守门人,因何得知蓟王行踪。
小黄门这便道出原委“听闻,所有车厢,皆辟有白琉璃大窗。箱内珍宝一览无余。所过人山人海,洛阳城皆被宝气搅动。人尽皆知!”
“白琉璃大窗。”陛下喜道“可是蓟王救珊瑚妇人时,所用赤金琉璃罩。”
“正是,正是!”小黄门拼尽全力,出声应答。
原来。刘备效仿慧妃出嫁时将车上陪嫁宝物悉数示人,乃至大震关城上下轰动。于是别出心裁。将车厢内壁,用赤金琉璃罩封装。入洛阳西郭后,命人升起外车厢,将车内陈列宝物,堂而皇之,示之以众。
时天尽黄昏,夕阳斜照。更显宝物流光华彩。珠光宝气,笼罩半边城郭。
洛阳民众拖家带口,争相目睹。
一时万民空巷,盛况空前。
“蓟王献宝”遂成新典。
。
1。182 马齿徒增()
西邸,万金堂前。
亦是人山人海。戴高帽的小黄门,穿开裆裤的小宫女,各色人等,目放豪光,围着十辆珍宝马车指指点点。
万金堂内。
“下臣郑泰,叩见陛下。”门下督郑泰,趋步入内,肃容跪拜。
恨不能先去巡视珍宝马车一圈的陛下,满面红光,喜气洋洋“你便是蓟王门下,家有良田四百顷仍常不够食的郑泰?”
“回禀陛下,正是下臣。”郑泰再拜。
见他一身雄气,不卑不亢。陛下欣然点头“蓟王天下豪杰,你与他英雄相契,亦是难得。赐座。”
“谢陛下。”郑泰就坐,从怀中取出礼单,双手奉上。
黄门令左丰急忙上前,双手接过。捧至陛下当面。
陛下扫眼一看,面上喜色更浓“十车珍宝,价值连城。蓟王一片忠心,朕心甚慰。此来,蓟王可有话代为通禀。”
“回陛下,蓟王并无只言片语。”郑泰对曰。
“哦?”陛下略作思量,这便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恰逢国难,百废待兴。朝廷内外,需要花钱的地方有许多。钱货赏赐便不给了。倒是西门外,有片空地。乃前大将军梁冀之私园。朕便赐给蓟王,取名……函园。充作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