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备的日常- 第3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若是陛下所赐,自可堵悠悠众口。”黄门令左丰亦醒悟。

    “蓟王一片苦心,朕焉能不成全。”说完,陛下便看向掖庭令毕岚:“即日起,从永安宫抽一半工匠,重修菟园。”

    “老奴,领命!”

    这些天以来。寸步不离,夜以继日。陪侍一旁的张让、赵忠等人,各自叹息。陛下聪慧如此,却不能心系社稷。是福是祸,未可知也。

    马市,胡姬酒肆。

    三楼春晖包房。

    风尘仆仆,回京述职的轻车将军曹操,常服入内。只见一众好友皆在。独缺大将军长史袁绍。

    “孟德!”骠骑将军董重,起身相迎。此次欢宴,便是董重相邀。

    “操拜见骠骑将军。”曹操含笑行礼。

    却被董重一把托起:“皆是昔日好友。何必见外。来来来,我与你介绍。”

    不由分说,便将曹操拖向人群:“文台何在?”

    便有一人,闻声出列。

    “富春孙坚,见过曹轻车。”

    曹操抬眼一看,见他容貌不凡,气势雄壮。不禁一喜,这便肃容回礼:“谯县曹操,幸会幸会。”

    董重甚是得意:“文台乃当世虎将,本以为当为玄德所得,不料却被我捷足先登。哈哈!”

    “呵呵。”曹操亦笑道:“孙将军勇冠三军,操亦有耳闻。”

    孙坚笑答:“区区蟊贼,何足挂齿。闻曹轻车为妇孺以身挡箭,坚相见恨晚。”

    “二位皆我朝肱股之臣。”董重紧打圆场:“来来来,先入席,你我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请。”曹操先请。

    “请。”孙坚回请。

    董骠骑被推上主座。众好友这才依次落座。

    须臾,包间开启。骠骑将军府主簿张逊,又引一人入内。

    正是新任永乐少府,杨彪。

    杨彪出身弘农杨氏。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先后官居太尉,且皆以忠直著名。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同为时下名门大族。

    董骠骑能请来文先公,席上众人无比振奋。与有荣焉。

    董重不敢托大,领一众好友,起身相迎。

    杨彪任永乐少府,食俸中二千石。乃文官之首。轻车将军曹操秩二千石,乃武官之首。五官中郎将孙坚比二千石,居其次。

    待众人依次落座,董重以目光相示。骠骑幕府主簿张逊,遂举杯出列,为众人歌赋助兴。

    文有杨彪,武有孙曹。此宴堪称群英荟萃。

    所谓闻风传十里。洛阳城没有秘密。今日董重设宴为旧友曹操接风洗尘,能请来永乐少府杨彪,当令人刮目相看。时人重名。

    所谓有幸在列,又所谓耻与为伍。

    是荣是辱,便看何人为东主,何为为主宾,何人为客首。

    董重与曹操、杨彪三人并列。足以助长声势也。

    杨彪至孝。老父杨赐沉疴卧床,奈何外出为官,日日心急如焚。得太后诰命,再为京官,如何能不心存感激。加之董重又从太医令张奉处取来杨赐病症,托右丞贾诩六百里传回蓟国国医馆。由华大夫再诊,开出药方,再从董太后处取来市面上难以寻觅的诸多珍稀药材,配成药剂,赠与杨彪。煎成药汤喂老父服下,病症已多有起色。

    提携之恩,赠药之义。双管齐下,董重开口相邀,杨彪又如何能拒绝。

    席间,董重离席敬酒。慨言道:大乱将止,朝政日非。身为外戚,又居高位,却恨才疏学浅,不能为国尽忠,为主分忧。府中缺长史,乃至无法尽其能事。如之奈何。

    杨彪落杯后,言道:我举一人。

    董重大喜:是何人也?

    杨彪答道:海内名士,鲁国孔文举。

    

1。178 一门争义() 
“可是孔夫子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孔文举。”董重焉能不知。

    “正是。”杨彪对曰。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曾受李膺赞许。后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于世。

    十三岁时,其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人扶才能站起,州里因赞起孝行。逢党锢,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恨,密令州郡捉拿。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为至交好友,于是便逃到孔褒家中。恰逢孔褒不在。时孔融年仅十六,张俭以其年轻,未告知原委。孔融看他窘迫,便对张俭说:“兄长虽未归,难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你吗?”遂留张俭藏于家中。

    后事发,自国相以下,皆暗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兄弟二人,是谁犯了窝藏之罪。官吏审问,孔融答曰:“收匿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却说:“张俭来寻我,非弟之罪。罪在我,甘愿赴死。”又问孔母,孔母答曰:“年长之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见一门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决,遂向朝廷请示。诏定孔褒之罪,死于狱中。孔融因此事而闻名。州郡徵辟,皆不就。

    后受时任司徒的杨赐征召,为司徒掾属。年初,何进升任大将军,杨赐遣孔融登门道贺。因门人怠慢,未及时通报,孔融怒把名刺夺回,自责而去。大将军以为有失脸面,欲派剑客追杀孔融。便有宾客进言:“孔文举有盛名,大将军若与其结怨,四方之士皆会相随而去。不如以礼相待,使天下人皆知将军胸怀广大。”

    何进纳其言,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不久,孔融便因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正因是老父的掾属,杨彪这才举荐孔融给骠骑大将军。

    “闻此人刚直不阿。曾奉司徒命,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孔融多举宦官亲族。尚书梁鹄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董重讪笑:“海内名士,如何能屈就我之门下。”

    杨彪进言道:“孔融一门争义,长兄孔褒因而被害。故孔融对十常侍等人,切齿生恨。将军贵为外戚,他日若掌大权,宦官焉能不除?”

    外戚与宦官相杀,几成惯例。

    董重这便醒悟:“因可假我之手,铲除内宦。孔文举才愿屈就我门下。”

    “然也。”杨彪又道:“如将军所言,孔文举乃海内名士。若得他鼎力相助,天下有识之士,必纷纷来投。那时,将军府中人才济济,何愁大事不成。”

    “妙极!”董重抚掌而笑。笑罢又忙举杯道谢:“多谢少府,解我心忧。”

    “区区小事,不敢言谢。”杨彪亦举杯。

    待董重起身归位,一直侧眼相看的曹操这便离席,请董骠骑同去更衣。

    董重欣然应约,与曹操同往。

    曹操这便已密语相问:“杨少府举孔文举,董骠骑可知其深意?”

    “未知也。”董重一愣。

    “今朝外戚,设有二府。大将军何进所用,皆豪门。大将军府长史,便是本初。何进能有如今声势,本初居功甚伟。正因大将军府权重,才显骠骑府权轻。今杨少府举孔文举为骠骑府长史,便欲借士人之力,为将军壮大声势也。”曹操笑道。

    “原来如此。”董重这才醒悟。

    两府背后的明争暗斗,实则为豪门与士族之争。世家豪门,借大将军何进之力,掌握大权。而两汉一来,逐渐壮大的士族,亦想借董重之力,分一杯羹。

    剩下寒门,或依附宦官。或入鸿都门学。或北上四方馆、西进四海馆,投奔蓟王。不一而足。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说白了,阵营分立,还是利益之争。

    话说。幕府车驾出东口驿,入关中。车过汧县,渝麇侯耿协,出迎十里。

    盛情难却。刘备遂入城赴宴。

    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蓟王刘备。高官显爵,自入主座。渝麇侯为蓟王引荐。席上作陪之人,皆是今汉世家之主。所谓兴今汉之六大家族,多已名存实亡。更有如窦融、梁统二家,因后人弄权而身死族灭。

    然六大世家依附帝国,二百余年。开枝散叶,相互攀缠,已是树大根深。与其同气连枝的世家豪右,多如牛毛。

    光武帝为笼络功臣宿将,多与之联姻。以至于今汉选后,不出窦融、邓禹、马援、梁统等,六大家族之外。

    然,有利有弊。一方面巩固了皇权,另一方面又造成外戚专权。《后汉书·皇后纪》:“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足见一斑。

    外戚掌握废立大权,必然“贪孩童以久其政”。自章帝以降,所立新帝,最大不过十七,最小不过百日。皇帝年幼,太后便“援例(引用旧例)”临朝听政。所谓“临朝者六后”,即:窦、邓、阎、梁、窦、何,前后有六太后临朝称制。太后临朝,势必将重用亲族。朝中大权不是委之于父,便是托之于兄。

    今朝更甚。陛下有嫡母与生母二太后。还有何皇后。三足鼎立。

    窦太后虽成孤家寡人。然永乐董太后,却有骠骑将军董重,引为外戚。董重借剿灭黄巾之功,而获大权。开幕府与大将军何进,分庭抗礼。

    听闻,日前董重得杨彪保举,拜孔融为长史。孔融又举东海郯县人王朗等旧识入府。骠骑将军府,声势日隆。大有与何进比肩之势。

    南北宫中,董太后与何皇后明争暗斗。

    洛阳城中,骠骑将军府与大将军府,相互角力。

    内有孤家寡人窦太后,外有孤臣蓟王刘备。遂成了左右局势的关键人物。

    比起洛阳城内,你死我活的外戚相争。曾辅佐光武中兴汉室的世家大族,已开始押注蓟王刘备。

    今有关中各大族之家主,齐聚渝麇侯国,为蓟王接风。其意,不言自喻。

    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若能傍上蓟王这株大树。三兴炎汉二百年。各家荣华富贵,自当再续二百年。

    天生刘三墩。蓟王又岂能不知。正如少时,恩师所言。豪门、寒门皆是百姓。权贵附汉而兴。便是所谓既得利益者,握有大量资源。亦当妥善安置。慎重以待,断不可轻视。

    以自带的后世眼光来看。随皇朝更迭,总有勋贵兴起。不过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已。终归是风水轮流转。

    血洗一半去拯救另一半。皆是治标不治本。

    标本兼治,才能泽被千秋万世。

    穷尽此生,刘备要尝试在他手中实现。

1。179 百废初兴() 
车驾入长安。

    京兆尹刘陶与虎牙将军张修,引各自属吏,在都亭相迎。

    酒雄刘陶,自入主长安以来,可谓如鱼得水。年前,因旧时揭发太平道上疏被陛下翻出,追封中陵侯。加之百年羌乱被段太尉与蓟王,一前一后,联手荡平。关中大地,百废初兴。刘陶为官数载,政通人和,政绩颇丰。

    长安又地处丝路要冲。丝路因蓟王而复兴,胡商往来,长安繁华鼎盛,尤胜先前。

    刘陶重修前汉宫室。书报洛阳,陛下亦颇多嘉许。

    刘备入城后得知,潼关也已建成。

    潼关位于麟趾原,在函谷关西。

    潼关筑成后,虎牙将军张修遣麾下关都尉驻守。与函谷关一左一右,扼守淆函道。刘陶与蓟王恩师卢植,相交莫逆。对蓟王横空出世,乃天命所归,深信不疑。且经由卢植,已大略知晓刘备一半的战略布局

    以西域为藩屏,陇右为根基,虎踞关中,南征北战,克复中原。

    故未雨绸缪,修缮前汉宫室。以备不时之需。若非太过明显,前汉太庙也早被刘陶原址修建。

    刘备弃配享太庙。但终归是高皇一脉。且若以前汉谱系而论,出身中山靖王的刘备,亦是“嫡系宗支”。换言之,重修前汉太庙,意义深远。

    一言蔽之,乃称帝必须。

    大局未定前,断不可妄动。

    刘陶既号酒雄,自当无酒不欢。席上对酒当歌,老夫聊发少年狂。刘备乃酒豪卢植高徒,亦颇能饮。与夜宴宾客,推杯换盏。酣畅淋漓。是夜,刘备入住馆舍。与一众御姬左拥右抱,口口相传,贯微洞密,厚积薄发,一发双贯,尽兴而眠。

    翌日,辞别京兆尹,幕府车驾继续西行。洛阳与长安,不足千里。一路疾行,数日可达。正因一路行来,接风送行,酒宴甚多。才颇为耗时。

    此去乃为赐婚,并无大事。刘备亦不想过多参与洛阳争斗。且以希雷娅为首的御姬多有身孕,颠簸不得。故走的颇慢。

    世人皆知,蓟王富甲天下。财货皆拿不出手。于是自渝麇侯始,便有各色人等,赠送蓟王诸多歌伎舞姬、女乐优伶。皆被蓟王婉拒。

    蓟王后宫美人如玉,然却从未沉湎女色。达成百子,亦为布种四海,圈占地盘,为大汉国祚绵延,千秋万代计。故废寝忘食,不敢有一日之弛。

    时人常言,学以致用。在刘备看来。学而无用,才更高级。换言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有用。而是单纯的出于爱好或兴趣。当然,此种情愫,适合隐者。却不适合王者。

    王者,当兼济天下。无为而治的前提是人心向善。正如蓟国宽法严律。

    后世有一句话,钻法律的空子。

    乃是论,法理和道义的底线,究竟孰高孰低。

    在时人看来,义理的底线应高于法理。胸怀义理之人,绝不会容忍或坐视奸佞,肝胆以身试法。

    如前所说。方士张成知朝廷即将大赦,唆子杀人。明知赦令已下,司隶校尉李膺仍将凶手绳之以法。虽有违法理,却守义理。便是陛下,亦无可指摘。正因时人心存道义。

    后世皇朝,处处论法却不守法。只因道义无存。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诸如陈蕃、李膺此类,高士名臣辈出,正因植根大汉这片沃土。故后世“文人”与时下“士人”,绝不可等量齐观。

    “出西阳门(雍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市东南有皇女台,汉大将军梁冀所造,犹高五丈余。西北有土山鱼池,亦冀之所造。即《汉书》所谓‘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者。”

    长水校尉袁术,领兵驱尽菟园内流民。钩盾令宋典、掖庭令毕岚,遂引洛阳良工入驻。比照旧时样式,重建菟园。

    昔日陛下想在洛阳近郊大兴土木,遭群臣反对。不得已,只得缩小规模。如今大乱初平,陛下又重修菟园。关键是,群臣竟无人反对。于是洛阳城中谣言纷飞。

    待从内宮中传出,陛下欲将重建后的菟园赏赐蓟王。时人这才恍然大悟。

    蓟王南征北战,为帝国多立大功。并土为国皆不在话下,更何况赏赐一座私园。

    梁冀金山的盗洞早被曹操等人掩埋,自无人知晓。至于梁冀金山的下落,更只有寥寥数人得知。园中地基皆在,原地重修,易耳。

    右丞贾诩,亦多募蓟国巧匠入园,所需材料皆在洛阳市中购买,不惜工本,进度极快。

    荒废的花草树木,亦被匠人小心打理。废园旧貌换新颜,指日可待。

    除去十里九坂,溪水潺潺,为天然边界。贾诩又命工匠版筑夯土,围以垣墙。墙上建角楼飞阁,置马面虎落。又设东西二门,上建谯楼,置内外闸门吊桥。乃成一座易守难攻的城邑。

    园内倚山势,建有坞堡、马厩、城仓、草料场、兵营等,各式建筑。亭台楼阁,更是鳞次栉比。甚至还仿照陛下西园,设有列肆、客舍、酒垆、汤池,不一而足。

    “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

    二崤,便是崤山。因崤山分为东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