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村中实在无处可见,刘备便打起了清溪的主意。楼桑村横跨在清溪两岸。穿村而过的河道,正用青石砌成堤岸。只需在两侧堤岸横架起一座座桥梁,桥梁上再建起桥屋,如此一片横跨清溪,绵延不绝的水上建筑群,就成了安置‘顺阳卫’最佳场所。
桥屋,是建在桥上的廊、亭、楼、阁总称。
与普通屋舍最大的不同是,它建在水上,底下无基。由飞架在两侧堤岸的桥梁,提供支撑。
苏伯看过后说道:可建单孔木拱廊桥。每隔五米建一座。桥与桥之间以木梁连接。如此形成稳定的‘十字梁’结构。以此为基,上建重楼,稳固无忧。
见刘备对桥梁结构并不了解。苏伯又取出木板,细细画来。
所谓木拱廊桥,便是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桥足支撑在两岸青石堤坝之上,底座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拼接对拱而成‘八字结构’,不用钉铆,完全靠桥自身强度、摩擦力和直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距离等,巧妙搭接。
结构简单,施工迅速,却坚固异常。
刘备大喜。
村中良匠颇多。只需材料充足,又调拨足够人手,将清溪穿越楼桑的这段水域,全部盖满,不过是时间问题。
容易。
1。68 清溪桥楼()
第一座建成的清溪桥,为单孔木拱廊桥。桥长五丈余(12米),宽一丈余(2。5米),单孔跨五丈,拱跨五丈有余。桥面至水面高约二丈余(5米)。桥足围砌青石,桥面以盐渍木为梁。此桥只架桥梁,却未建桥屋。
还需在它的左右两侧,再建桥梁。三桥再以木梁串联,形成稳固的十字梁结构。如此桥梁飞架,遍布整个溪面,形成绵延的十字梁架,再上建桥楼,供顺阳卫九族居住。
于是‘清溪桥楼’,又成为楼桑一景(可参见芷江侗族风雨楼)。
听闻刘备又广要盐渍木,辽东田氏喜不自胜。
船渡勃海(渤海),逆入涞水,如此水陆并进,将辽东巨木源源不断的送到楼桑。楼桑寝垫亦随车船返回,贩卖全国。
木拱桥梁,建造极快。
其实,所谓桥楼,和村中楼阁并无本质区别。唯一不同,重楼建在地基之上,桥楼则建在桥梁之上。水面湿气大不易点燃,盐渍木又能防火,刘备还设有防火水缸,只需小心提防,桥楼自是安全无虞。
十字桥梁的好处就在于,不仅横向,纵向也可承重。只需以十字交叉点为轴心,足可建起一座面积颇广的五层高楼。余下的十字梁臂可前、后、左、右,各建一座三层矮楼,皆为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每个桥楼,各由五座楼阁组成。前后为门楼,出门便是街巷。左右为附楼,正中才是主楼。
虽省去了院落,却可胜在紧凑。待建成,村中遍寻不见清溪,只有绵延无尽的重楼飞架南北。蔚为壮观。
顺阳卫多有职务在身,刘备给的俸禄丰厚,足可养家。所以有没有院落,院中有无猪圈、鸡埘,桑园水田,都不重要。重要的事,举族定居楼桑后,再无后顾之忧。邻里守望,也不惧顺阳豪强前来寻仇。
立冬前,楼桑水稻开始收割。
这可是举族的大事。老族长一声令下,全族老幼皆为收割奔忙。
打谷场堆满了金黄的稻穗,即便是砖石铺就的街巷,也被临时挤占。
大汉连年灾荒不断,官逼民反。而楼桑却能季季大熟。说到底,都是麒麟子带来的福瑞。亩产虽没有八石,却足有五石!颗粒归仓,举族欢腾。
除去稻谷,稻田中的鱼蟹鹅鸭,也可称丰收。
宗人各有良田照看。刘备家的百亩水田,便交由顺阳新来的附民照料。
一年只收一季,饶是刘备也不敢大意。
直到稻谷收归仓楼,这才松了口气。金黄的稻草堆在村中大大不妥。如此易燃之物,远远的堆放在田间地头才算安全。当然,最好是把它们用掉。充作肥料直接还田,是最好的解决之法。
抢在落雪前,桥楼大建又起。
这日,一匹快马奔入村口。
马上骑士举目四望,不由大惊。本以为是个小小村落,不曾想却如此繁华。重楼高阁,鳞次栉比。街巷楼上,人声鼎沸。好不欢腾。
村口阙楼上,有人出声询问。骑士这便冲头顶抱拳一礼,问刘备家在何处。
答曰:村东五丈桑旁便是。
骑士这便下马,沿路向村东走去。
一步一景,景随身行。路上行人皆面露喜色,神采飞扬。
便是县里,也没有此地繁华。
沿大道转右,一株冠盖如云的老桑便立在楼阁林立的街道远处。
旁边的深宅大院,正是刘备的祖屋。
开门的是个半大少年。问清来由,这便请骑士入内。
黄忠在校场练兵,白天多半不在。黄叙整日撒欢野跑,也不在家中。只有苏双能耐住性子,窝在后院养马。今日正在前院井栏为马驹洗澡,听到铺首被人扣声,便开门询问。
又听闻是从华县来的官差,这便把他迎入院中。
刘备都是上夜课,白天多半在家。听苏双喊有客来访,这便出堂迎接。
见到刘备,官差纳头便拜。
刘备这才想起,他便是那名贼捕。
见他无碍,自然欣喜,便请他堂内说话。
来人名唤臧戒。本是一名贼捕,那日在范县亭舍捕杀了琅邪贼酋劳丙后,已擢升为华县狱掾。狱掾是狱曹的属吏,县狱的典狱长。能领百石俸禄。听臧戒说,其余几名贼捕也各有升赏。感刘备恩义,这才托臧戒前来,奉上百金酬谢。
刘备推辞不受,又盛情留他小住数日。整日好酒好菜,悉心款待。臧戒与黄忠一见如故。切磋完武艺,又去校场看精卒部曲练兵。再听说刘备收留附民、顺阳卫诸事,心中颇多感叹。
临行前,刘备又送上楼桑钢刀数把,臧戒深谢而去。
这个时代,木漆无毒。
建好的桥楼,便可搬进居住。再慢慢装点门面不迟。亲族聚集,楼上楼下正好安置。长者居下,壮者居中,子女居上。楼层廊房众多,皆可安置。即便有拖家带口,九族齐聚,一座不行,便置两座、三座。桥楼总能安置。
皆大欢喜。
横跨清溪堤岸的廊桥,前后两座门楼,临近街道,地势极好。皆被主人改造成了商肆。或租赁,或自营,收入颇丰。于是前后两条廊街,遂成为热闹的集市,与夜市并称为‘楼桑二市’。整日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登楼而望,远林近水,尽收眼底;俯瞰闹市,万千景物,历历在目。后有文人墨客绘此为‘楼桑八景’之一,名曰‘桥楼归市’。
宗人皆称刘备少君。顺阳卫民却称之为,少主。
送走臧戒,女刺客又来。只不过这一次她不再藏身茅厕,而是正正经经的登门拜访仙居在七层顶楼里的女道,买英。
买英仙姑,虽客居家中多日,却孑然而独立。反正,只需按时把吃喝送上,一切都不用操心。刘备也曾发现杂书被人翻动的痕迹。想必仙姑闲来无事,或借着上个厕所的时间,也顺道来书楼里转转。
这些都无妨。
只是让刘备想不通的是,仙姑究竟是何许人?送饭的公孙氏曾说,她是洛阳口音。举手投足,自带仙气。仙气便是贵气。太平道如何要暗中保护一名洛阳贵胄?还有,既要保护,又为何送到刘备这里,而不是送到太平道盘踞的钜鹿。
反正,里里外外全是谜。
送走女刺客,公孙氏目中尽是深意。随口言道,家中厕所常闻此香。
刘备嬉笑,算是认了。
1。69 塞向堇户()
《四民月令》中说道,十月,培筑垣墙,塞向堇户。
前句好理解,无需多言。后句则出自诗经。
《诗经》中有:“穹窒熏鼠,塞向堇户”之句。意思是用烟火将老鼠从墙体里面熏赶出去,把鼠洞完全堵上,再把门缝也堵住。
丰收之后,谨防鼠患,自然是关键。然而,楼桑非但硕鼠难寻,便是田鼠也不多见。究其缘故,皆因寝垫。最便宜的麻垫由鼠胶黏合。鼠胶用鼠皮熬制。与牛胶并无本质差别。关键就在于老鼠量大,随处可见,不如牛皮珍贵,所以价低。
捕鼠、捕鸟、捕蛇,皆有能手。黄叙就算一个。如此日日搜捕,别说楼桑村,就连附近乡里,鼠患也渐已绝迹。
刘备只能向更远的地方购买。
十月末,黄骠马再次产子。
因是与青駹马的后代,所以毛色苍白相杂,母亲说是青骓。
是不是青骓不重要,重要的是马驹不是一匹纯白色的马。这才是重点。掐着日子赶来的公孙瓒大失所望。失望之余,却惊讶于楼桑的巨变。说,北地郡县,无出其右。
这让刘备很是得意。
除了相马,公孙瓒还有一个目的,便是拜师。大儒卢植在楼桑开馆授课的消息,已便传涿郡。整日混迹于县中马市的公孙瓒,被父亲一顿说教,这便赶来拜师。
眼看大雪封路,这个时候来拜师,得有多不情愿。
刘备摇了摇头,随他吧。
不愧是贵族子弟,拿着不知是谁的名帖,公孙瓒如愿拜入卢植门下。与刘备族中兄弟刘文、刘修,陈奔等人同堂受业。
如愿获得了楼桑的寝垫技艺,本以为士异会来辞行。不料却自费钱银,将茶寮改造成了巍峨壮观的三层茶馆。原先贩卖的茶汤,也改成了刘备家的清茶。
这是要长居此地?
茶馆不但有茶,还有糕饼小食,各类鲜果肉脯。
楼内右侧,还安置了一组六位乐伎。分两排,前为三女伎,后为二女一男,有弹琴、吹笙、击乐、歌唱、击掌等。众女伎皆束发于后,着红衣。姿色甚是瑰丽。
刘备看过后,不禁脱口而出:何不说书?
士异忙问,何为说书。
刘备挠了挠头道:说书就是讲些传说旧事。把那些个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编撰成书,绘声绘色,娓娓道来。就叫说书。
士异天资聪明,又博览丛书,一点就通。刘备起了个头,她便已悉知。刘备还说,说书要雅俗共赏。言语不宜太过正式,许多乡音俗语皆可入册。
切勿太过深奥难懂。体裁也无需拘泥于形式。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共工撞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皆可。即便是《山海经》、《穆天子传》、《吕氏春秋》、《淮南子》上的故事也行。唯一需要主要的就是,千万别借古讽今,指桑骂槐,说些诋毁谋逆之言。
士异默记在心,这便着手编纂第一部说书稿。
大雪封路前,崔钧也来了一趟。随行的还有牵招。商船入港,抬头皆吓一跳。这真是楼桑?
清溪渡口也大变了模样。只见一座样式奇怪的高楼坐落岸边。长长的横臂伸向溪水。安装其上的定滑轮、粗麻绳和吊篮,能将舱内的货物直接吊起。借助水力和轮轴推动横臂转动,将货物移到码头,直接落在牛车上。既省时又省力。需让吊臂重回水面时,只要断开轮轴连接,先前被水力举上半空的石砣便会自行下落,将吊臂拉回。运转十分方便。
问过方知,此叫塔吊。
也是刘备的最新发明。据说灵感来自桔槔(jie gao),一种起源于商代的汲水工具。据说,刘备还设计了一种横跨河道的桥式重吊,却因导轨和滑轮制造困难,暂时无法实现。
清溪港上,除了新建的码头,还有一座拔地而起,占地颇广的邸舍(货栈)。给往来行商住宿,存放和交易货物之用。
沿一条青石路出港,以往的田埂和阡陌,全都不见。脚下道路,皆由砖脊铺就。矮院茅屋,全被墙桓重楼替代。熟悉的乡民散落在熙攘的人流,一时也无从分辨。环视着一座座高楼重檐,商肆楼馆,崔钧狠狠的眨了眨眼。
“这是楼桑?”
“我也奇怪。”一年不见,牵招又长高一截。手搭凉棚,远远看见刘备门前的五丈桑,这便笑道:“确是楼桑!”
直到见到刘备,崔钧仍神情恍惚。
后堂变成了中庭。重檐堂屋被一座七层高楼取代。廊前有三级台阶可到楼内,围有护栏,开东西中三个入口。刘备正立于居中入口的东阶。
据《礼记·曲礼上第一》上载:“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所以说,主人就东,客人就西,是礼法的规定。
所谓降等,便是指客人的身份地位比主人低。主人礼客,让之西阶。客人因身份地位不如主人,必须谦让欲从主人之后而入。主人固辞,客人方可复从左,而当客道以行。
又说:“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主让客辞(互相谦让),主人遂先一步而登,客从之,一步一阶,不可超前,不可落后。主足后启,客足即落,是为联步。上东阶,先迈右脚。上西阶,则先迈左脚。
再说:“毋践屦,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不能踏踩先入者所脱之鞋,必须从前边入席,提衣从席角而入坐,言语、问对必须谨慎恭敬。
还说:“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二人以上并坐,不能横着手臂。请别人坐,你必坐。请别人站起,你必站起。
这都是士大夫需要学习的礼仪。
礼仪来自家教。刘备这是在为母亲争光。
宾主落座。听闻刘备的呼唤,一路恍惚的崔钧这才回过神来:“贤弟好手段。”
刘备笑着举杯:“兄长谬赞。”
“贤弟无需过谦。楼桑是何模样,愚兄尽知。今已天翻地覆,若非贤弟,岂能如此?”
1。70 青徐流民()
崔钧此来,另有深意。
原来,年前崔司徒向陛下呈上果仙冻,令龙颜大悦。圣上问及此物来历,崔烈便说到了刘备。说他本是宗室子弟,祖上失爵,如何如何。
圣上说,只需月月进贡果仙冻,便封他一个亭侯又如何。
崔烈问过圣上身边亲随黄门。说,只要足月进贡果仙冻,再奉铜钱千万,便可封侯。
每月进贡一次果仙冻,外加一千万钱,便可封侯。实在是太廉价。
然而,刘备却几乎一口回绝。
买来的爵位,真的好吗?
刘备问过母亲,又去问恩师,都让他自决。
虽然族中老少都盼着刘备早晚必复爵。可刘备总感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卖官鬻爵上不了台面,也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想了想,还是回绝了。
看崔钧的表情,似对刘备的选择很满意。
这个时代,买官多少总会令君子不齿。
送走崔钧和牵招,不多日,今冬的第一场雪,便悄然落下。
赶在大雪封路前到楼桑一游的名流豪商,纷纷折返。等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口,楼桑终成了宗人和附民的楼桑。桥楼远未建完,只能待明年春暖再开工。除了寝肆还在生产。乡民们已准备好生歇息,养精蓄锐,以待来年。这段时间是受孕的高峰期。
村里来了不少流民。操青徐口音。
据说延熹九年,“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物流迁”。流民北上,来到幽州,听闻楼桑大治,富甲一方,又广纳齐民,这便赶在大雪前到来,乞讨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