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备的日常-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大帐,见左右排列虎贲,上首端坐一人。正是锦帆甘宁。

    想着多日前,不过是海贼联盟中一股初出茅庐的小水贼。今已是食俸二千石的蓟国水军校尉。人生境遇,真可谓云泥之别。

    心念如此,却不敢怠慢,胡玉这便跪地行礼:“拜见甘校尉。”

    “胡渠帅,免礼。”甘宁笑着伸手:“坐。”

    “谢座。”卫士捧来坐榻,胡玉这便端坐下首。

    “最近可好?”甘宁笑问。

    “吃饱喝足,每日出把力气,再到汤池沐浴,一觉到天明,甚好。”胡玉答道。

    “胡渠帅家人,我已寻到。就在泉州城内。不知,渠帅作何打算?”甘宁又问。

    “多谢校尉保全家小。”胡玉抱拳行礼:“胡某无以为报,愿效犬马之劳。”

    “如此,甚好。”甘宁起身言道:“我已上报主公,授予戈船左司马一职,秩比千石,铜印黑绶。不知渠帅以为如何?”

    “谢校尉提携之恩!”胡玉强压心头狂喜,伏地拜谢。

    本以为乃将死之人。岂料蓟王不但保全一家老小,还授以千石高官。人生际遇如斯,如何能不心潮澎湃。

    “主公曾与我之肺腑良言,今转赠给左司马。”甘宁言道:“所谓英雄莫问出处,又言浪子回头金不换。当洗心革面,与过往一刀两断。”

    “卑下,定当铭记肺腑。”

    “来人,为左司马披甲!”甘宁一声令下。

    便有卫士捧来角端将校甲,为胡玉披挂上身。又系印绶,配腰刀,披大氅。为戈船左司马,与戈船右司马苏飞一同辅佐甘宁。

    胡玉善舟船。恰逢用人之际,此时愿降,正当其用。

    三大海贼王,皆是可用之才。唯独胡玉得以幸存。管承与薛州之所以未能招安,时也命也。管承身负血仇,薛州又贪图金银,二人死不足惜。

    先时为白身,今已为司马。人生际遇,不过顷刻之间。

    待麾下曲候纷纷上前见礼,甘宁这便问道:“且问司马,可知‘山海之盟’。”

    胡玉岂敢隐瞒:“卑下自然知晓。”

    所谓依山连海。海贼多与山贼结成同盟,水砦与山寨互为犄角。有山贼代为照看,海贼外出掠夺,方能安心。此盟乃海贼与山贼缔结,故称“山海之盟”。

    “管承与薛州,既已授首。盟中还有何人主持?”甘宁又问。

    “郭祖,曾晟,张虬、张蛟兄弟。”胡玉脱口而出。

    “海贼郭祖寇暴乐安、济南界,州郡苦之。”乃是与管承并列的海贼王。

    “阳嘉元年(132年)二月,海贼曾旌等寇会稽,杀句章、鄞、鄮三县长,攻会稽东部都尉。”

    曾晟乃海贼曾旌之后。

    安帝永初三年(109年)七月,天师道海贼,渤海郡人张伯路,冠赤帻、服绛衣,自称“将军”,率青州三千余众反,寇略沿海三州九郡,初被侍御史庞雄镇压,降而复叛。永初四年,张伯路称“天帝使者”,冠五梁冠、佩印绶。以三百余人与勃海、平原的刘文河、周文光乱军联合进攻厌次、高唐。朝廷遣御史中丞王宗、青州刺史法雄,调发幽、冀郡数万军队前往镇压。贼军战败,转至海岛。永初五年四月,再被法雄所败。贼众退返辽东,张伯路为当地豪强李久等击杀,众皆散去。

    张虬、张蛟兄弟,便是张伯路之后。

    “三支海贼,皆以郭祖马首是瞻。”胡玉最后言道。

1。130 不可定期() 
“此何人也,为何我从未听闻?”甘宁亦为水贼,却从未听说过几人。

    胡玉答道:“曾晟、张虬、张蛟,皆是反贼后代,为避官府,平日隐姓埋名,自相号字。曾晟身长浓须,称‘左髭丈八’。张虬额有异骨,称‘牛角’。张蛟面黄,称‘黄龙’。”

    “原来如此。”甘宁恍然大悟。

    既有山海之盟,也就意味着,海贼和山贼早已互相勾结,沆瀣一气。登船为海贼,登岸为山贼。彼此帮衬,壮大声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已不分你我。

    也即是说,海贼联盟,其实是山贼与海贼的大串联。这份真实存在的盟约,便唤做“山海之盟”。

    作为天师道海贼张伯路的后人,张虬、张蛟兄弟与太平道关系密切。因为山海之盟的存在,可以预见,盟约内的海贼山贼,多半与黄巾贼暗中勾连。

    “依你之见,盟中何人,可行招募,为王上所用。”甘宁又问。

    “郭祖。”胡玉想了想道。

    “郭祖乃当今盟主,岂能轻易投诚?”甘宁将信将疑。

    “正因其身家清白,才被贼寇推为盟主。前次,管承劝说我等北上寻仇,许以重利,唯郭祖无动于衷。不瞒校尉,郭祖平日里最敬畏之人,便是王上。正因前次乃是北上蓟国寻仇,郭祖知管承必败,这才百般推脱,未与我等同行。”胡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原来如此。”甘宁轻轻颔首。转而又问:“左司马不妨设想一二。若主公招降郭祖,当授以何职?”

    “当为校尉。”胡玉言道:“非高官厚禄不足以动其心。”

    “何人可去招降?”甘宁再问。

    “自当……”胡玉幡然醒悟:“校尉可是要卑下去招降郭祖。”

    “非是兴霸,而是孤也。”语出后帐。须臾,便有一人昂首而出。帐中一干人等这便跪地行礼:“拜见主公。”

    “诸位免礼。”刘备自居主座,居高笑问:“胡司马,可愿替孤走一趟?”

    “敢不从命!”胡玉豪气自生。

    “来人,取诏命、冠服、印绶。”

    “喏!”王宫女卫这便捧出官服印绶。

    “胡司马可趁夜而去,诈说逃离。面见郭祖,许以楼船校尉之职。亦无需限定归期,令其便宜行事。”刘备又好言叮嘱道:“无论事成与否,司马皆无需强求。先入城见过家小,再择日出发,务必早去早回。”

    “臣,遵命!”胡玉这便领命而去。

    所谓无功不受禄。又说士为知己者死。且一家老小,皆在泉州城内。胡玉此去即便事不能成,亦会想方设法尽早得返。因为只有在蓟国,才能一家平安,坐享荣华富贵。

    目送胡玉出帐,刘备笑道:“若事成,兴霸当居首功。”

    “臣不过顺水推舟,不敢言功。”甘宁抱拳答道。

    “若非兴霸相告,孤岂能知山贼和海贼早已勾连,结有山海之盟。公达、元皓、公予皆言,需谨防贼寇与黄巾贼同流合污。如今看来,只怕二贼合谋已久。”

    “主公且放宽心,我蓟国兵精将勇,若黄巾贼胆敢犯我国境,定让他有去无回。”甘宁掷地有声。

    “兴霸之勇,孤已尽知也。”刘备欣然笑道。

    除去遣胡玉说降海贼郭祖。刘备此行,乃是为巡视泉州港城大建。城内路基立冬前便已夯实,桩柱也早早立下。地下水网亦赶在冰封冻土前,埋设完毕。只需尽起干栏重楼,以绝水患。再令移民迁入新居,泉州港势必日见繁华。

    类似施工,蓟国良匠能工,成竹在胸。见人手不足,暂住在巨马水砦舟船营地内的精壮船民,亦纷纷登岸客庸。赚取不菲的佣金。筑造诸材,皆顺巨马水源源不断运来。熟能生巧,进度很快。

    比起内河港城,南港。泉州港,乃是一座海港城。塘沽港卸船,巨马港装船。二港之间,排建轨路相连。货运往来运输,如此循环,事半而功倍。

    抢立泉州大营,又令甘宁守卫蓟国出海口。蓟王用意,不言自明。

    所谓首尾难顾,腹背受敌。

    由甘宁恪守九河末梢,蓟国之尾。周泰、文丑扼西境、北境。颜良守南境。蓟国双壁居中策应。待刘备挥军南下,与冀州黄巾决一胜负时,方能心无旁骛。

    巡视完泉州港,刘备乘船返回。静待春深日暖,雪花路开。

    二十八亚马逊御卫,整日陪在身侧。却无一受孕。母亲趁刘备外出巡视,这便传国医令华佗,入宫相见。

    王太妃所问,华佗岂敢隐瞒。便将前情后果,娓娓道来。

    母亲方知,刘备竟遭人暗算,险性命不保。

    华佗生怕王太妃怒急伤身,急忙好言宽慰。

    只说,王上少食虎豹,筋骨强健,远非常人可比。且受虎狼之药一激,蛰伏体内的生猛阳气,强势觉醒。因祸得福,尤胜先前。只需吐故纳新,去芜存菁,韬光韫玉,养精蓄锐,便可慢慢恢复生机。

    “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华大夫一语中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王太妃这才稍稍安心。

    遂传史涣询问洛阳之事。史涣亦不敢隐瞒,将前后诸情,和盘托出。听闻是入宫中毒,王太妃久久未置一语。

    许久,王太妃又命左国令士异召二位国相,王傅黄忠,横海中郎将黄盖,幕府左丞荀攸,军司空田丰,军正沮授,蓟都尹娄圭,入宫问计。

    “吾儿一心为国,别无二心。洛阳深宫之中,却有人欲置吾儿于死地。诸位皆是蓟国中流砥柱,吾儿心腹重臣。且问,该当如何?”

    王傅黄忠不怒自威,抱拳道:“能辅则辅;若不能,则取而代之。”

    黄盖亦抱拳:“王傅所言极是。”

    两位国相,伏地行礼:“臣等,敢不从命!”

    幕府左丞荀攸,军司空田丰,军正沮授,蓟都尹娄圭亦纷纷下拜。

    沮授俯首发声:“今汉气数已尽,能三兴汉室者,必是吾主矣!”

    “三兴汉室者,必是吾主矣!”众人齐声呼喝。

    王太妃自帘后言道:“吾儿至臻纯备,素怀大义。欲力挽狂澜,匡扶社稷。诸位切莫令他一叶障目,因小失大,无视万千黎民。”

    “臣等,遵命!”

1。131 麒麟送子() 
王太妃召蓟国重臣垂帘问政的消息,刘备回宫后才知晓。也未曾深问。此乃祖制赋予母亲的正当权利。刘备不在时,可代为监国。又何须多此一问。

    开春后,朝野之间,关于今汉气数将尽的流言,甚嚣尘上。甚至还有不少名士大儒,夜观天象,引经据典,考证详实。兴前汉二百年之高祖,兴后汉二百年之光武。何人可三兴……炎汉?

    天下皆拭目以待。

    立春后,气温日渐回升。虽偶有落雪,却已无暴雪极寒。隔着白琉璃窗透入的暖阳,照射脸庞,有一股勃勃的熨烫。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华大夫“吐故纳新,去芜存菁,韬光韫玉,养精蓄锐”的十六字箴言,刘备深有领悟。

    说白了,乃是加快新陈代谢。将受损的生命因子,尽快排出,便是‘吐故纳新,去芜存菁’。凭借自身强大的自愈能力,不断诞生健康的生命因子,以求尽快达到正常数量,便是‘韬光韫玉,养精蓄锐’。此十六字箴言,相辅相成。一边要尽可能的‘吐故纳新’,一边又需稳扎稳打‘韬光韫玉’。

    如此反复,日夜不断。以求逐渐恢复正常的生育机能。

    “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

    自泉州港返回后,整整一个孟春(春季的首月),刘备谨遵医嘱,全力推陈出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一个“动”字,已道尽其妙。

    药到用时方恨少。

    七人四组,捉襟见肘。征得王妃等人首肯,母亲从亚马逊御卫中再甄选出三组二十一人欣长貌美,多子宜男、完璧归蓟者,凑足七七之数。与蓟王互动。

    如亚马逊所想,王爵可用满七七之数。

    亚马逊女王竟又一次饮恨长签,与蓟王失之交臂。哎,时也运也命也。古人诚不欺吾也。

    一个月很快过去。

    “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亦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以示迎春。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汉始以雨水为二月节。”

    仲春姗姗来迟。冰雪消融,万物萌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挂满屋檐的冰凌,不知不觉间已缩短大半。积满旷野的雪原无声浅薄,亦肉眼可见。寝宫暖意融融,刘备陪在妻儿身边,五日一小朝,十日一大朝。自从设立蓟都尹一职,三百里临乡,政事倍减。娄圭才智得显,短短数月,已令临乡十城令长,钦佩不已。

    刘备欲趁热打铁,却被两位国相好言劝阻。蓟国吏治清明,擢升,贬黜,需有章可循。如主公先前所设,假以时日,待城满十座,民过百万。便可将国中各县,酌情晋升为郡。无需揠苗助长。想来,以众少年长吏之才,得食二千石高俸,亦指日可待。

    二位国相言之有理。刘备遂纳其言。

    蓟国本就城多。尤其是与南部冀州诸国重新勘定国界后,又凭空多出桑邱城、敌城、三台等城,可比一县之地。撤村并邑后,许多先秦时的古城,皆被原址重筑增修。以范阳县为例,范阳城、长安城、桑邱城、敌城、徐城、武遂邑,已有六座城邑,加上正督造中的数座新城,城邑总数亦将破十,若再能纳民百万。那时,刘备便可擢升管宁为太守。

    有娄子伯珠玉在前,各县令又岂能甘于人后。

    城外积雪渐化为融水,滋养田地。幕府五校,加一别部,厉兵秣马,等待出征。

    刘备算准时日,六百里去信洛阳,上表平乱。如不出意外,当很快便有诏书下达。然让刘备所料未及,偏偏就出了意外。

    表书送达朝堂,如石沉大海。竟一直未有消息回传。

    再问方知。非陛下不愿。而是大将军何进一意阻拦。言,十万大军已成合围之势。只待日暖便将一战而胜。何需蓟王操心挂念。若蓟国骤然出兵,互相联络不及,配合不契,引两军冲突,令贼寇坐享其利,岂非不美。

    陛下想了想,似乎有些道理。这便命黄门令左丰,传语辅汉大将军府:让蓟王且安心就国,早日与西域五十五国公主和亲。并祝蓟王多生贵子贵女,蔓蔓日茂,绵绵瓜瓞。

    陛下之心,刘备岂能不知。

    还是嫌自己八子二女不够多啊。话说,蓟王先祖有百二十子。民间传闻,孔夫子诞生时,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称“麒麟送子”。蓟王号称天家麒麟,又岂能让先祖专美于前。再者说,别人家且去送子,麒麟自家岂能少了麟儿。

    朕拭目以待。料想,蓟王必不会让朕失望。

    本想着,待出兵扫平黄巾,功高震主时,再上表求陛下赐婚五十五国公主。以消君臣心疑。岂料陛下已急不可待。还未出兵,便要刘备和亲。

    看来,陛下果然是觉察到江山不稳了。

    恰逢大朝会。刘备便将右丞贾诩亲笔手书,黄门令左丰亲传的陛下口谕,遍示众臣。

    而后当堂问计:“诸位以为如何?”

    “回禀主公。所谓家事亦国事。值多事之春,陛下百忙之中,还念念不忘。臣以为,当承顺圣意,择日和亲五十五国公主为宜。”说话之人,乃是楼桑令乐隐。自娄圭晋升为二千石蓟都尹,千石排列,便以他为首。

    “乐公所言大善。”蓟都尹娄圭亦起身奏报:“听闻五十五国公主经一个冬季特训,已颇通礼仪。恰逢春暖花开,阳气始生。此时和亲,正当适宜。”

    “五十五国公主,却又五十六人,当如何和亲?”刘备再问。

    乌孙虽是一国,却有大小两位昆弥。于是乎,大小昆弥皆遣公主前来,故五十五国公主,正好七八五十六人(7x8=56人)。

    “不如按邦国大小,分别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