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娱乐皇-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毅华的肺腑之言,在诸位作家心目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响。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把武侠的现状分析的那么透。

“李兄,当初你是怎么创作出《飘渺之旅》?”一个梳着淑女头的女作家,豪迈地举起手问道。

李毅华丝毫不介意被打扰自己的演讲,微笑回答道,“那时我过的很窘迫,也就是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境地。只想通过写小说改变现状,经过一年的时间,我的稿子逐渐积累到了百万多字,便不断的修改,一遍、两遍、三遍、十遍,就这样又用了半年多时间,反复的翻新修改,不断的推敲情节,文字!这时候,我终于决定投稿了,稿子取名为《飘渺之旅》……”

诸位作家听到好不遮丑的回答,友好地笑出声来。如果李毅华不说,谁又能想到,一部流行小说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第73章武侠的出路

李毅华的现身说教,激励有文学梦的作家热血沸腾——原来,李毅华就是那么红起来的!

“李小友,对于武侠的前途,我们感觉到迷茫,您是怎么看待武侠小说的未来!你以为一部小说什么是最关键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作家,对李毅华求教道。

李毅华看着这个老作家,拱手拜了一下,“武侠能发展到现在,像你们这样的老前辈功不可没,在这里向你拜谢了。一本小说怎么才能红,其实归根到底也就不外乎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写好。对于这个问题,我本没有发言权,只能硬着头皮“班门弄斧”,就随便说两句吧。”

“其一“文笔”'武侠的基础';一个成功的作品不必要有真正趋向完美和浓厚墨香的文字。但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有自已的风格和特色。成名并不是偶然的,如今武侠作者数不胜数,可真正的杰出人物能有几人,真正称的上宗师的也不过这古龙、金庸而已。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字特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这里我就不献丑了。好的文笔并不一定意味着能成功,但想成功没有好的文笔却是万万不行。”

“其二“情节”'武侠的命脉';这里用“命脉”二字是因情节于武侠小说的重要姓就如同脉搏于人一般。常人心脉一断固然命不久矣,对于武侠而言,情节平淡无奇自然整部小说都死气沉沉,索然无味。而一部成功的作品情节营构应当蜿蜒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

“其三“历史”'武侠的主流';对于武侠小说来说,“历史”通常是使之更生动,更精彩的背景要素。而我国的历史又素以“博大精深”而著称。正所谓入宝库岂能空手而归。,“历史是武侠小说‘真实化’的无上法门,如若一个棋盘,作者所要做的是如何把棋子摆上去。抽离历史,脱离现实的武侠小说,便失去与那时代文化艺术结合的天赐良缘。”

“其四“人姓”'武侠的灵魂';我们这里所说的人姓,指的是小说主人公一定要有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武侠小说讴歌的正是生命的自由,人姓的壮美,以及长留我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传统中的浩然正气与道义精神。正所谓“武侠”,“武”不仅是对力的崇拜,更是对义的追求。而“侠”更是重然诺,尚气节,轻生死的,见义勇为,扶正除邪的“正气”化身。只要能深刻的创作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让读者感觉亲切,感觉自然。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这样的小说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李毅华精辟的言论,引起了诸位作家的共鸣,全都自发地鼓起来掌来,以示对他的敬意。

“李先生,你的《飘渺之旅》我也拜读过,但与你上面述说有一定的不同,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一名戴着眼睛,显得有点文气的青年问道。

李毅华点了点头道:“那你能说说在《飘渺之旅》中,对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心里也不由暗道:不是座谈会吗?怎么变成了自己的个人秀了。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尽在其中;故事情节丝丝入扣,悬念层出不穷;对人姓也有一定的思考;文笔也相当不错。”

李毅华微笑地看着青年,直到他说完以后,才慢慢说道,“《飘渺之旅》已经概括了我刚刚演讲了四条,不过区别就是换了一个环境,来描写故事。个人认为,武侠小说就是在创新,无创新没活路,对于我的小说,我把它称为后武侠时代。有幸与金庸老师见了一面,老师已经很多年不看武侠小说,他说,如果有写的好看的武侠小说,他还是愿意看的!但是现在他很少看武侠,只能说明,现在大多数作者,写不出好看的武侠!大多数作家不要一味的模仿前辈已经开创的老套路,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加油吧,诸位一一写一本,金庸、古龙等等前辈,觉得耳目一新,可以一读的小说,那样的作品肯定有前途”。

“当代香港作家,很多人稿费收入很低,生活很艰难!这个问题您如何看待?”一名明显不如意的作家忽然问道。

李毅华说道:“作家生活窘迫,并不一定是行业有问题。更多是他自身的问题,有的作家写不出读者喜欢看的桥段,写不出精妙的词句。这一类作家并没有获得市场认同,失败后应该反思,总结出市场当红小说应该怎么写,读看到底喜欢看什么。。。。。。任何人也无改变市场,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市场的变化!”

“李先生,最近不见你的新作问世,而你又当起了导演,是不是不看好香港作家市场,打算转行?”一个作家尖锐问道。

愣了一下,李毅华还是微笑回答,“电影和小说都是一样的,区别都是它们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我一直都看好香港市场,有好的思路,我还是会写小说的。”

座谈会结束以后,杨浩然把李毅华带到了主编办公室。

“阿华,你真不打算写小说了吗?”主编郁闷地问了一句,希望奇迹能出现。

“不是不写,你也知道现在是真的没有时间,如果有好的作品,一定会第一时间让主编你过目的。”

李毅华对于帮助自己的人,时刻谨记,他知道主编是为了自己好,但面对自己的理想,他还是选择后者。

“无论什么时候,《武侠》的大门都会一直为你打开。”主编见李毅华决心已定,无奈说道。

俩人亲切地交谈了半个小时,李毅华因为有事,只好提出离开。拿着《飘渺之旅》的后续款,看了看数字560万,心里暗道:写书也是挺赚钱,如果不当导演,写小说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第74章“辉黄二圣”之一

电影配乐,在电影的制作中,配乐是配音的一部分;配乐只处理电影里的音乐。在电影里的音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歌舞音乐,一为附带音乐。一般电影的制作都加入大量的配乐,一方面满足观众听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则使观众由于音乐的引导而更易于欣赏影片。

《电锯惊魂》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出色的配乐,没有音效的恐怖片,是要打大折扣的。如果有一部恐怖片,恐怖到让你不仅要捂住双眼,还要堵住耳朵,那才是真正成功的。

“华仔,你这回可要好好谢谢我。”付宝荣笑呵呵地走向李毅华,乘机敲咋道。

“怎么了?我为什么要感谢你?”李毅华听到这笑声便浑身起鸡皮疙瘩,他努力把这种念头赶跑,毫不在意说道。

“你不是让我帮你找电影配乐吗?我已经找到了!这还不要谢我?等等,我突然很想吃大餐,燕窝鱼翅,马赛鱼羹,酒呢就用人头马吧,这主意不错。”付宝荣洋洋得意的跷着腿,恍然大悟般地说道。

“少来啦,别随便在街头捡个三流配乐师就说帮我找到了!如果你真的找到了我满意的,大餐也不是不能考虑”李毅华顺着杆子说下去。

“这个你放心,保证让你满意,我的大餐你也休想逃掉。”付宝荣毫不留情地嘲笑着李毅华,言语中仿佛是个智商二百五的家伙看到一个白痴般不屑。

“好吧,那就提前祝贺你了,你找的配乐师是谁呀?”李毅华也被吊起来好奇,连忙问道。

“这个。。。。这个。。。。暂时保密,等到下午就知道了,记得下午茶你请。”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打击李毅华的机会,付宝荣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看到李毅华呆鹅般的样子,他发出了高兴地一笑。

。。。。。。。。。。。。。。。。。。。。。

付宝荣很热情地为李毅华介绍道:“阿华,我身边这位是顾嘉辉先生,是我专门请来为《电锯惊魂》配乐了。”

“啊,早闻顾先生大名,想不到您要为本片配乐,欢迎之至,欢迎之至!”李毅华露出很惊讶的表情,显然没有想到会是他为《电锯惊魂》配乐。

顾家辉,是著名的香港作曲家及编曲家,是粤语流行曲(CantoPop)的重要创作人,有香港歌坛教父之称。他和黄霑两人词曲和鸣,合作已经达到了“天下风云出我辈,笑看江湖岁月催”的至圣境地,故此二人也被乐坛尊称为“辉黄二圣”。如果说是顾嘉辉一个人撑起了香港七十年代娱乐界的半边天,这绝对不是溢美之词。顾家辉令人佩服的是他在一些表现家国情、民族恨等宏大的题材作品时,亦能表现得如此的流畅好听,却又不失深沉和悲壮等,功力是不能不令人叹服的。

顾家辉是一个爱才之人,握着李毅华的手说:“我也早闻李导演之名,今曰总得一见,能为《电锯惊魂》配乐也是我的荣幸啊!”

顾家辉坐下后,呵呵一笑,“我比你年长,就叫你阿华吧。”

“荣幸之至!”李毅华对于眼前之人充满敬意,连忙答应道。

“阿华,我们还是交流一下电影配乐的事情吧。”顾家辉喝了一口茶,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工作了。

“敲我这脑子,顾先生现在可是大忙人呢,时间肯定吃紧的。这是这部戏的剧本,请顾先生过目。”付宝荣拍着脑袋道,赶紧从包里掏出剧本递给他。

大约半个小时,顾家辉缓缓合上了剧本,闭上眼睛酝酿了以后说道,“阿华,可以让我看看电影的母本吗?”

拿着杯子喝茶的付宝荣,明显地愣了一下,任谁也没有想到顾家辉会要求看电影母本,他以往的习惯就是看了剧本以后,就可以配乐了。

还好李毅华反应快,连忙点头答应道,“这个当然没有问题。”

三人打车来到龙胜影业,在一个小的不能在小的放映厅,观看还没有完善的《电锯惊魂》。虽然还没有配乐,但剪切好的《电锯惊魂》还是把顾家辉吓出来一声冷汗。

“阿华,我也算经历过风雨之人,但观看《电锯惊魂》还是被吓到了。可以说,在香港能让我这样的电影,至今还只有这一部。”顾家辉看着这个新生代导演,夸奖道。

“顾先生,你妙论了,晚辈有多少能耐,我自己清楚。”李毅华谦虚道,不过神情还是十分高兴。

顾家辉坐在椅上,突然萌发一个想法,何不让他谈谈这部电影的配乐,“阿华,根据你的理解,你可以谈谈这部电影的配乐吗?”

“什么?我对《电锯惊魂》的配乐?”李毅华脑筋有点转不过来了,让他谈电影配乐,有没有搞错,难道名人都有一定的怪癖吗?

顾家辉毫不在意他吃惊的模样,一副悠闲自在地说道,“对,就是你对这部电影配乐的看法?”

“顾先生你可是音乐圣手,我这点雕虫小技就别拿出来在大师面前班门弄斧了吧。”李毅华还是拒绝道,在关公面前耍大刀,那是活的不耐烦了。

顾家辉翘着腿,愈发对李毅华感兴趣了,呵呵一笑说道,“刘备也不过是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这已经是我第二次邀请你了,你可不要闪了我老人家的面子呀。”

旁边的付宝荣也劝道,“阿华,你就说说你的看法吧,说的不好,顾先生也不会生气的。”

“那好吧,说的不好你可别见怪。”李毅华见推辞不掉,虽然看过《电锯惊魂》,对里面的配乐也相当熟悉,但面对这位音乐圣手,还是难免有点胆怯。

李毅华有点紧张地喝了一口茶,轻轻嗓门缓缓说道:“从完成拍摄的影片来看,开头应该用阴沉的配乐,杀人场景必须营造紧张气氛;而枪战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乐;而最后的疯狂要用受压迫、急躁不安的音乐。。。。。”

顾家辉怔了一怔,他料不到李毅华能说出这样极富建议的话来,随着李毅华的阐述,他的表情也从起初的随意听听变为严肃,进而升级为非常认真的听讲。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像顾家辉这种天赋极高的音乐人,仅仅通过李毅华一系列音乐理论的阐述便在脑海中响起音符,以至于李毅华说完之后,他还沉浸在自己的音乐创作灵感之中无法自拔。

第75章配乐《电锯惊魂》

李毅华讲完以后,看到顾家辉坐在那里充耳不闻,难道自己说的完全是谬论。不应该呀,完全根据后世那部《电锯惊魂》阐述的,这可是经历过市场的检验的。

就在顾家辉神游天外的时候,李毅华沮丧地说道,“顾先生,我就是随便说说,你可别当真,这部电影还是按你的思路走。”|

付宝荣也以为李毅华失败了,冒犯了顾家辉,急忙站起来打太极,有些苦恼的叹口气说:“顾先生,阿华年纪还小,说的不对的地方请你多担待,今天耽误你宝贵时间了,我们还是换个环境讨论吧。”

“什么?”顾家辉抬起头,迷茫的问道:“哦,对不起,我刚才走神了,阿华你说什么?”

“顾先生,刚刚配乐的事,我就是胡乱一说,知道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你可千万别当真,《电锯惊魂》的配乐还是按照你的思路走。”李毅华再一次重复道,神情可是相当沮丧,本意想交好他,没想到自己搞砸了。

顾家辉却是摇摇手说:“不不不,我感觉阿华说的很有道理,刚刚抱歉了,我刚才被他说的话,激起了创作灵感。”顾家辉一边说着,右手非常自然的拍打着椅背,好似他的手中正在符合着音乐节拍。

“呃?啊?”这次轮到李毅华惊讶了,他长大嘴巴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来到顾家辉面前说:“我还以为你老嫌我的不对,埋怨我呢?”

顾家辉强忍着心中井喷而出的创作灵感,站立起来激动的说道:“当然不是,这部电影我们要好好讨论一下配乐,一定要把它配成经典。”

李毅华不好意思,摸着鼻子说:“嗯,我只是大致有个思路了,不过我不会音乐,所以也哼哼不出个所以然来。”

顾嘉辉震惊道,“那你是怎么想的那么详细?”

李毅华摸着脑袋,呵呵笑道说:“在拍这部电影时,从创作到拍摄,都是我自己瞎想的,没有谁比我更了解它的内涵。特别拍摄的时候,我更清楚我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是根据剧情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岂能是瞎说,那是瞬间的创作灵感,这是多少作家梦寐以求的境界,你真是了不起的年轻人。”顾家辉知道创作灵感,不是谁都能遇到的,对眼前少年赞扬道。

“阿华,来来,坐到这边来,我们还是来交流一下,你的理解对这部电影的配乐是至关重要的。”顾家辉露出前所未有的兴趣,跟李毅华坐在一起交流开来。

李毅华难得一次学习的机会,连忙走上前,虚心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杀人场景我认为用大提琴,大提琴音色较为低沉,容易给人一种压抑紧张的感觉,因此常以大提琴的声音作为事件的序幕,而大提琴哀凄的音色更能表现出恐怖片想传达的“死亡”主题。”

跟这样的大师交流,李毅华只有点头、点头、再点头的份。看着滔滔不绝地顾佳辉,李毅华心里佩服不已,大师不亏是大师,讲了近一个钟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