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吴掌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吴掌柜-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稽之谈,不足为信。但刘混康是上清派的宗师,以灵丹、神符闻名于世,在宫中历来受尊敬,所说的又是事关皇朝命运的大事,岂能等闲视之。皇上言听计从,下令把那块宝地加高,成为隆起数丈的山冈。这就是修筑著名的寿山艮岳的开始阶段。说来也怪,小山冈筑成之后,宫中嫔妃连年陆续增添皇子,上下也就相信刘神仙能沟通天人之间的关系,能用法术夺天地造化之功。

    到了崇宁三年初,郑红梅已晋升为贵妃,王芙蓉也升为德妃了。皇妃,是令人倾慕的封号,她象征着美丽动人,温柔端庄,象征着高贵无比,锦衣玉食。在人们心目中,皇妃就像天上的神仙,月宫的嫦娥,令人心迷神往!然而她们只是皇上的玩偶,传宗接代的工具。花无百日红,君王无专宠,一旦红颜稍衰,就会另觅新欢。比较可靠的办法是为君王产下龙种,母子相依,长保富贵。寿山艮岳开始建造后,郑红梅生下兖王柽,王芙蓉生下郓王楷,都是高鼻龙颜,眉清目秀,酷似皇上。爱妃得子,皇上乐不可支,封王赐爵,加以厚赏。可惜的是兖王柽只活了一夜就归天了,是因房事不慎而小产。

    通过杨戬、蔡攸等秘密渠道,蔡京及时地了解到王皇后已渐渐失势,郑贵妃正深受宠爱。了解的细致程度甚至达到了能描摹皇上与皇后争吵时的声调和手势,能描摹皇上与郑贵妃亲热时的动作和表情,无须经过加工就可写成平话或情爱词曲,如能在京城的勾栏中演出,保证能引起戏剧性的轰动效果。

    蔡京也深知崇恩太后不甘寂寞,还想操纵中宫的大权。崔修仪即崔月娥对现状也不满,自认为当妃嫔比郑贵妃、王德妃都要早,论姿色三人大致相当,论唱歌跳舞、撒娇求爱,她俩则差得远。而受封的品位高低悬殊,很咽不下这口气。女能人们都唯恐天下不乱,都想在乱中捞到好处,蔡丞相也就把她俩列为可以借用的力量。

    王皇后虽然渐渐失势,要扳倒她却并不容易。她受过向太后的严格训练,言行谨慎,生活简朴,遵循典章,从不在中宫接待亲属,也不与女尼、道士来往。丞相知道皇后与皇上争吵的内容,本可以列为罪状,但如果上奏,就等于告诉皇上,自己在他身边安插了耳目,那等于自己找死。但丞相仍坚信天下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他,他需要等待机会。

    这一年,新城南门外的工场上,工匠们正夜以继日地铸造九鼎。但发生了不幸的事情,附近村子中,连续三个月有三个美貌的青年男子失踪了。村民们纷纷传言,说九鼎安定九州,地脉直通幽冥,地神需要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于是新城南门内外一片恐慌,居民纷纷搬迁或逃难。开封府出告示禁止,反而火上加油,逃的人更多。

    过了几天甚至皇宫被盗,经过查问失物和察看手印足迹,判定有人从赵佶寝宫福宁殿绕过后殿,经过妃嫔居住的殿阁,向西由崇恩太后的寝宫出逃。这是皇朝建立后一百四十多年从未有过的大案。试想有人竟能夜入宫禁,从皇帝和妃嫔们身边经过,取走珍宝,这已经达到何等严重的程度?于是谣言越传越多,越传越严重,甚至说铸九鼎刚刚开始,京城和皇宫就动荡不安,如全部铸成后,这方土地可能承载不住,甚至会引起地震。

    京城毕竟是首善之区,开封府能干的官吏也特别多。有两个快吏到铸九鼎的冶炼工场上查访门卒,门卒说工场是神圣之地,只有凭皇城司的符牌才能出入。人们怕多事,工场邻近也无人敢来往。最近出事的那天早晨,大雾弥漫,影影绰绰地见到有辆马车在远处的一个新坑边停了一会儿。后来马车驰进工场,是皇城司的张内侍押运铜锭和旧铜钱来,作为铸鼎之用。

    当天两个快吏领人翻新坑,竟然先后发现了两具青年男尸,经保长甲长验认,确是治下失踪的村民。但不可理解的是男尸改穿女装,是宫女服饰。根据尸体腐败的程度,法医鉴定一个死于一个月前,一个死于最近,身无伤痕,仅下身的阳物破烂,可以断定是纵欲而亡。听了府尹宋乔年的禀报,蔡京发出阵阵冷笑声,他唤蔡攸夫妇前来,四个人商定了谋废王皇后的计划。

    蔡丞相是办案的能手,他在勘察现场时,发现有一处搭着帐幕,有几根绳子高高地挂有殿角拱斗上,想到能上殿角的工匠可能就是窃贼,或许竟是长期未能捕获的“飞檐大侠”。他召来掌管幕帘供帐的仪鸾司的官吏,让他查一下发案的当夜,仪鸾司内有没有人出逃。

    那官员说“有个工匠名叫单和,发案的那天夜里突然不见了。”于是快捕四出,三天后经过殊死搏斗,终于在雍丘县将单和拘捕,搜身时见他身上绑扎着砸扁了的金器。此人武功不凡,善于攀登飞梯,平时走壁如履平地,是仪鸾司第一高手,经常入禁宫做事,熟悉宫内情况和藏宝所在。

    蔡丞相明察秋毫,慧眼察见破案的关键。宋府尹办事干练,三日之内就能人赃俱获。为了显示他们的功绩,开封府衙立即审判罪犯。此案早已震惊汴京,开审当天,开封府所在的浚仪街,邻近的包公祠、御史台,以至天桥等处,都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造成盛况空前的原因,还由于这个单和就是众口传说的“飞檐大侠”。一年多以来,有位大侠常夜间出没,一身黑衣,来无影去无踪,专门盗取赃官、奸商的钱财,慷慨地接济贫苦百姓。穷苦人都喜欢他,在危急关头常设法加以掩护。现在他犯了死罪,同情他的人想为他送别,痛恨他的阔佬也想当面咒骂他。可惜的是单和直接从死牢被押往公堂,在公堂外的人都无法见到。

    公堂外军卒刀枪闪亮,如临大敌。公堂内胥吏执杖侍立,判官、法曹手持文书案卷,府尹宋乔年高高端坐,案前罗列狗头铡刀和各种刑具,气氛阴森,杀气腾腾。

    一般犯人见此情状必先伏案,而单和虽身受重伤,戴有重镣,仍然神态自若,不肯低头。在验明正身之后,他就供认不讳,说好汉做事自己担当。

    宋府尹问:“你为何要盗宫,谁是你的窝生?”

    单和笑笑说:“我的窝主是蔡丞相,他想刮尽天下的钱财,我就帮助他盗宫,一年来所得都放在蔡府仓库里,如不信,你们去看看,他仓库里什么财宝都有!”府尹一听大怒,申斥他诽谤大臣,藐视公堂,令刑吏掌嘴。

    打了一阵,单和满嘴鲜血淋漓,就说“老爷升堂是为问口供,如口舌打坏了,我就无法说话了。”

    府尹以为他求饶了,就问道“你为何单盗崇恩宫刘太后的财物?”

    单和说“皇太后宫中财宝多,向她进贡的人多,我在崇恩宫附近做事已一年多,看得一清二楚。崇恩宫靠近宫城西墙,出入方便。宫中常有三教九流进出,守卫不敢查问。”

    府尹说“你如实招供盗窃的过程和所盗财宝!”

    单和装作回想的样子说“那天深夜,我进了崇恩宫后本想趁早下手,但太后却在床上和人寻开心,我只好躲着静听,听说话声是个青年男子的声音,——”

    府尹立即怒不可遏,厉声痛斥死囚污辱太后,喝令臀杖二百,狠狠地打。

    重伤又加重刑之后的单和已经奄奄一息了,而府尹仍然逼他继续招供。单和无奈,只好说道;“那个男子说自己家居京城南薰门外,前天晚上突然被两个人绑架了,眼睛也被蒙住。以后被装在大箱子里,马车走了好一阵子,只知道过了六七道门,然后就到了一座宫殿,他问这是什么地方?太后说这是天上神仙府,她是府里的仙姑娘娘,你看处处宫殿楼阁,鲜花盛开,侍奉的是美貌仙女,吃的是山珍海味,难道他还不满意?那男的说满意是满意,但也很害怕,说这里的仙姑仙女欲火太旺,一上床就像要把自己烧死,恨不得吞进肚子里似的。过去的两夜自己已被仙姑娘娘弄得精疲力尽了,可出了这个门又有好多仙女在等着呢!”

    府尹早就听出死囚说的都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但他还得办理南薰门外男尸的案子,死囚正提供了破案的线索,也就让他继续说下去。两旁的判官、法曹等人,也似乎出于同样的心理正洗耳静听,生怕漏了一句话。如狼似虎的胥吏们打人打累了之后,听到死囚在招供宫中秘闻,也听得很入神。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戏剧性的变化,偌大的开封府公堂突然变成了勾栏,府尹和他的属下好像在听说书艺人讲神仙故事或公案小说似的。

    。

第711章 东宫西宫(三)() 
单和的案子其实和慈禧当政期间轰动天下的张文祥刺马案很相似。《投名状》就是根据这个改编的,我给不知道的童鞋普及一下。

    太平天国被曾国藩扫平后,两江急需要一个中立派的总督去善后,毕竟南京被打下后,曾国藩上奏折说洪秀全的天王宫里一个铜板没有,这事说出去谁信?走马上任的马新贻除了去彻查这批不知所踪财富的下落,更是去安抚人心,当时那里可是一副烂摊子。可作为朝廷的钱袋子,慈禧又不想交给湘军,与曾国藩毫不沾边的马新贻就这样横空出世,其实慈禧根本就没想过追回这笔钱,能从长毛手上夺回半壁江山,已经是普天同庆的大好事了。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

    两江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是清朝最高级的封疆大臣。清朝初年,该总督管辖江南、江西两省的军民政务,由此得了两江总督这个称号。后因江南省人多物阜,遂分为江苏、安徽两省,分别取名于境内之重城江宁、苏州和安庆、徽州的第一个字。此后,两江总督总管江西、安徽、江苏三省以及江宁布政使司所属的苏北地区,总督衙门一直设在江宁。

    两江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也是朝廷的财赋重地,“国家财富,悉出两江”。两江总督封疆三省,清朝最主要的赋税基本上都是来自两江总督下辖的地区。因此在当时的八大总督(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两广、四川、云贵)中,两江总督是最肥的差使。在太平天国之前,两江总督大多由满洲贵族担任,很少轮到汉人头上。直到太平天国后,清朝廷才不得不重用汉人,而靠湘军一手发家的曾国藩想得到这个位子想了很多年。

    刚刚上任的两江总督马新贻没过多久便被刺死了,这是大清朝亘古未有之事,这事当时就震惊了整个朝野。关于马新贻被刺杀至今是个谜团,说法不一,当时以这个故事为蓝本编的一出戏曲,暂且还是叫《刺马》吧,曾经轰动一时。

    马新贻是山东荷泽人,跟李鸿章同榜,道光二十七年的进士。不曾点翰林,也不曾补京官,榜下即用,分发到安徽当知县,进士出身的知县班子,其名叫做“老虎班”,最狠不过。马新贻头一天到省,第二天谒见长官,第三天藩司衙门就挂牌,补了广德州所属的建平知县。从此一直在安徽做官,打洪杨,打捻军,由县而府,由府而道,一直做到安徽藩司,有“能员”之称,历任巡抚都很赏识他。

    洪杨平定,马新贻调升为浙江巡抚,上年十二月,接吴棠的遗缺,继任闽浙总督。不过半年工夫,移督两江,升得是太快了些,所以慈安太后曾说他资望不足。当时是慈禧、慈安两宫共同垂帘听政,后来慈安被慈禧毒死,原因去看高阳的《胡雪岩》或者《慈禧全传》,两本书上都写了原因,我这里就不赘述了。

    马新贻上任后在江宁练了四营新兵,规定每天操演两次,专习洋枪、抬炮、长矛,每月二十五校阅,主要的是看新兵用洋枪打靶,地点就在新建总督衙门未完工前,暂时借用的江宁府署西面的箭道。他对新兵用洋枪的“准头”如何,看得很认真,好在出了署西一道偏门,就是箭道,走了来,走了去,不费什麽事,所以每一次都是亲临校射。

    七月二十五又逢校阅之期,因为下雨,延迟一日。第二天一早,依例行事,到了九点多钟看完,马新贻亦同往常一样,步行回署。后面跟着负责警卫的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和替总督传令的武巡捕叶化龙,还有两三名马弁。走近偏门,只见有个中年人,用马新贻家乡,山东荷泽的口音喊道“大帅!”

    接着便跪了下来,双手捧着一封信,高举过顶。

    马新贻认识这个人,一见便问“你还没有回去?”

    “回大帅的话,盘缠用完了。今天特为来求大帅。”

    “不是给过你两次了吗?”马新贻的神色显得颇不耐烦。

    “是--。”

    正当那人嗫嚅着不知何以为词时,右面又有人高声喊道“大帅伸冤!”接着也跪了下来。等马新贻回头来看时,那人突然从衣襟下取出一把雪亮的短刀,左手拉住马新贻的手臂,右手往上一递,刀已插入右胸。

    “扎着了!”马新贻大喊一声,接着便倒在地上。张文祥这一刀直接刺中了马新贻的要害,马新贻挨延到第二天中午,便咽了气。

    听说张文祥是练过的,他飞刀曾经练到同时洞穿五层生牛皮,绝对赶得上小李飞刀了。

    至于张文祥刺杀马新贻的原因一种是说马新贻与陕甘回乱有关;另一种是说他负义渔色,陷害患难之交。当然,后一个传说更能耸动听闻,这是我们后来多次从影视剧中见到的版本。

    传说中的马新贻,在安徽合肥署理知县时,曾经为捻军所擒,擒获他的就是张文祥。但张文祥久有反正之心,所以捉住了马新贻,不但不向捻军头脑张洛行等人去报功,反而加意结纳,为他引见了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曹二虎,一个叫时金彪,四个人拜了把子,然後悄悄放马新贻回去,跟抚台说妥当了,再来接他们投降。

    事情非常顺利,张、曹、时三个人都拉了部队,投向官方。上头委任马新贻拣选降众,编设两营,因为马新贻号毂山,所以称为“山字营”,他的三个把兄弟都当了“哨官”。马新贻就凭这两营起家,一路扶摇直上,升到安徽藩司。

    洪杨平定,大事裁军,山字营遣散,张、曹、时三人都随着马新贻到藩司衙门去当差。据说,这时候的马新贻,已有些看不起贫贱患难之交的意思了。

    因此,曹二虎准备去接家眷时,张文祥就劝他一动不如一静,但曹二虎不听,把他的妻子从家乡接了出来,住在藩司衙门里。既来了,不能不谒见马夫人,恰好马新贻也到上房,一见曹二虎的妻子,惊为绝色,就此起意,勾搭上手,只是碍着本夫,不能畅所欲为。於是,马新贻经常派曹二虎出差,而每一趟的差使,总有油水可捞,曹二虎乐此不疲,马新贻亦得其所哉。

    这样不多日子,丑闻传播得很快,张文祥不能不告诉曹二虎,他起先还不肯相信,暗中去打听了一番,才知真有其事,便要杀他妻子。

    张文祥劝他“杀奸须双,光是杀妻,律例上要偿命,太犯不着。大丈夫何患无妻?你索性就把老婆送了他,也保全了交情。”

    曹二虎想想也不错,找了个机会,微露其意,谁知马新贻勃然大怒,痛斥曹二虎侮蔑大僚。曹二虎回来告诉张文祥,张文祥知道他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