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郭嘉如此分析,局势已经完整地摆在了益州的肉食者面前。严峻的形势,让不仅贾龙,所有的谋臣武将都深感不安。只有角落里的张松和法正两人,在阴影中露出微笑。

    贾龙知道朝廷对他的算计陷害之后,顿然觉得自己上当了,被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还不自知。额头上的汗水越来越细密,贾龙愈加惶惶不安。郭嘉看着贾龙如今不得不被他说动,终于轻松地露出了一丝微笑。环顾中堂之中,郭嘉看到包括黄权和王累在内的益州谋臣,尽皆是惶惶汲汲,郭嘉笑意更浓。这意味着,贾龙不会被谋士所提醒,他的大计不会被破坏。但郭嘉却敏锐地观察到坐在帷幔之下,阴影之中,正有两人一副笑容地望着他,眼神里的意味仿佛是在告诉郭嘉:我们早已看穿了你的把戏,只是不想说出来而已。

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 
知道此二人看穿了他的计谋,郭嘉有些心虚。但看那两人久久未曾出来揭穿他,郭嘉意识到这两人并不想破坏他的算计,于是就平复下来。这时,知道大难将至的贾龙,已经处于狂躁状态,额头上的汗水像瀑布一般冲刷他土色的脸。

    贾龙说道:“既然足下是来救我于水火之中的,可有良策?”

    郭嘉笑道:“若非胸有成竹,在下又怎敢出现在明公面前?明公放心,在下定会救你。不过,明公可知公孙述?”

    贾龙惶急之中,只得点头称是,说道:“自然知道!”

    郭嘉说道:“在光武帝时,当时西凉盘踞着隗嚣,蜀地盘踞着公孙述两大枭雄。而当时光武帝已经收编铜马军,杀败赤眉绿林。主要之敌,便是陇地之隗嚣,蜀地之公孙述。光武帝派兵遣将,先行攻击隗嚣。隗嚣战败后,下一个为光武帝所荡平的,就是蜀地之公孙述。为何?陇地与蜀地历来是辰亡齿寒,只要夺得陇地,则蜀地必危;蜀地见夺,陇地多不保。当时,光武帝正猛攻隗嚣,幸而公孙述知晓辰亡齿寒之道,而率军去支援隗嚣。隗嚣当时已经被汉军重重包围,公孙述军之前锋抵达时,高呼‘百万大军将至!’汉军信以为真,于是败退,隗嚣才幸免于难。后来,隗嚣仍被光武帝杀败。公孙述失去了盟友之屏障,很快在吴汉等大将之围攻下被攻克成都,然后授首。昔日公孙述一介匹夫,都深明辰亡齿寒之道。而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今天之我王,与隗嚣何其相似?今日之明公,又与公孙述何其相仿?”

    贾龙这下可算明白郭嘉的意思了,不再那般紧张。黄权和王累两人也是十分认同。贾龙说道:“足下之意,是朝廷在荡平凉地、击败凉王之后,会将兵锋引向蜀地,引向我?”

    郭嘉欣慰地说道:“明公总算是懂了其中大义,也不费在下如此口干舌燥,为明公分析时局,指明道路。昔日光武帝在吩咐岑彭等将攻伐隗嚣时,曾有言: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又望蜀。这正是得陇望蜀是也。现在明公不仅不知如此道理,还要听从朝廷指挥,来进击我王,这不是自断臂膀吗?如若我王在朝廷与明公之夹击之中战败,朝廷取得了陇地,下一个攻伐目标,自然就是明公。明公以为如何?”

    贾龙争辩道:“可我对汉室忠心耿耿啊!朝廷怎么可以”

    郭嘉粗暴地打断,说道:“明公如今惋惜,已经是无力回天了。再怎么忠心耿耿,朝廷照样会将兵锋对准明公。现在,明公身陷危机,望明公好自为之。”

    贾龙说道:“那足下可有何策教我,渡过难关?”

    郭嘉说道:“明公最好的出路是,与我王结盟,共抗朝廷。”

    贾龙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不如进攻朝廷之官军算了!”

    黄权说道:“慢!烦请主公先屏退凉王使者,容我等商议。”

    贾龙点点头,说道:“那就请足下先行在厢房暂侯。”

    郭嘉知道,贾龙要和谋士们商量一番,于是退去。见郭嘉退走,黄权说道:“主公,属下以为,郭奉孝此言不虚,但他毕竟是凉王的人。虽推说是来相救主公,但不可避免他定会为凉王所主张。主公不可轻信此人之言啊!”

    贾龙不满地说道:“现在朝廷已然是要将我与凉王统统铲除,还有什么好说的?”

    王累说道:“话虽如此。但朝廷还未明面上表示要谋除主公,主公不宜对朝廷表现出太多忤逆。”

    贾龙说道:“那我将如何面对朝廷?”

    王累说道:“主公可命大军驻守在阳平关上,不再北上,坐观成败。郭奉孝之劝主公攻击官军,其实也是意欲利用主公来与官军鹬蚌相争,把官军战火引向益州罢了。”

    贾龙听了之后,这才回味过来。于是召来郭嘉。郭嘉说道:“明公可愿与我王结盟?若不结盟,明公有倾覆之忧。”

    贾龙笑道:“足下之分析,我岂会不省得?不过,我益州军未曾临战,恐怕与官军交战,会损伤我军实力。”

    郭嘉懂了个大概,说道:“看来明公是不敢与朝廷反目!”

    贾龙说道:“非也非也!只是如今益州军仍然缺乏训练,恐怕与官军相见,也不过是败绩罢了。不如这样,等益州军在阳平关上训练得当之后,我再命令张任率军从子午谷出,偷袭官军后方,以应凉王。在益州军训练未曾得当之前,益州军绝不会有一兵一卒出现在西凉境内。足下以为如何?”

    高人之间的对话,不需要把所有事都说破。郭嘉懂了贾龙之意,于是叹了口气,说道:“既然明公决意如此,在下也不好再说什么。但在下只求明公一件事,明公一定要答应。”

    贾龙说道:“未能助凉王一臂之力,我真是羞愧难当。只要足下说,我必当履行,绝不动摇!”

    郭嘉说道:“那好,就请明公向朝廷上一份表,称我王之称凉王是为合法,明公已然愿意认同我王是凉王,而劝阻朝廷停下征伐,退兵而还。这个条件,明公可做得到?”

    贾龙颇为踌躇不决。郭嘉说道:“明公写完这一份表后,就可在阳平关上好生训练士卒,等待我王击败官军,再与我王合军一处,为时不晚。明公何以犹豫?”

    贾龙也知道郭嘉这是不说破他的算计,给他留点面子,故而也爽快地说道:“好!一言为定!我明日就马上就给张任下令,让他停留在阳平关上训练士卒,再上表朝廷,如何?”

    郭嘉很满意地点了点头。郭嘉的目的,就是消退益州军这一军,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虽然贾龙有坐山观虎斗的意味,但只要刘范没有败在官军手上,益州军是不会插手战局的。如此,郭嘉也可给留到交差了。

    第二天,果然益州军在阳平关停滞不前。贾龙也没有欺瞒郭嘉,按照郭嘉的要求,真的给朝廷上了表文。但在郭嘉带着成功返回西凉时,已经在北归的路上了,在出成都后二三里,忽然有一小厮将郭嘉的车驾拦下,并将一副地图送给郭嘉。郭嘉问是谁人,小厮但说是张松。

    郭嘉展开地图一看,正是益州的地图!上面清清楚楚地绘制着益州的粮仓、军营、关隘、城池、河流走势、山川形势、道路、栈道、军械库、官府驻地等,甚至还用蝇头小楷在地图的背面写着各地的驻军人数,各个城池防守最为薄弱之地、领军大将之能力如何、军粮在何处仓储等细节。郭嘉如获至宝,连忙将地图藏了起来。

第四百三十一章 旷世之战() 
朝廷收到了贾龙的表文,知道贾龙不会再插手战局,十分愤怒,下令催促皇甫嵩快些进军陈仓。就在皇甫嵩正在赶来的路上,刘范这一边也没闲着。自称王之后,刘范调集了西凉几乎的战略物资,不仅是一百万石粮食,还有超过四十万匹战马,以供骑兵换乘。还有五十万匹劣马,给民夫们使用,用来为大军运输粮草和军械。民夫们则是采用募役法招募来了二十万人。刘范当然可以招募更多人,但太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都用在战争上,会严重影响到西凉的农业。

    除此之外,用于备战的,还有军工厂三年来生产锻造的武器。本来军工厂很难满足西凉军的装备需求,但为了备战,军工厂只得加班加点,加紧制造军械。大到一杆马槊,小到一颗马蹄铁上的钉,都对战局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终于,大军准备就绪,自姑臧城开拔,在金城渡过黄河,来到了街亭。街亭此时已经是一座坚城,但刘范一点利用街亭之坚固而固守的想法也没有,他明白他一定要主动出击。贾诩说道:“大王,除了街亭是我凉州门户之外,还有大散关。大散关万一被攻破的话,官军就能兵临下辨城下。”

    刘范说道:“街亭城是我军迎击之主要战场,大散关是主战场之侧翼,不可有失。这样,遣一万步兵固守大散关。”

    文聘一听,立即拱手道:“大王,末将以为,一万步兵恐怕太少了,官军人多势众,恐怕不足以守住大散关。”

    刘范说道:“本王岂会不知?但皇甫嵩那老儿必定是意图逼迫我军分兵两处,一处街亭,一处大散关。若是分兵去驻守大散关太多,则街亭和大散关两处兵马都不足,都会陷入被官军逐个击破之危险。所以本王只能给大散关这么多人马,然后本王在街亭猛攻官军,吸引官军大部,大散关之压力就会减轻。毕竟大散关是四关之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文聘佩服地说道:“大王用兵真乃如神。那谁去守关呢?”

    刘范看了看文聘,心想文聘在历史上曾经守江夏,多次击退东吴之进攻,使之守城,必定是无往而不胜。刘范说道:“将坚守大散关之将,不是别人,就是你文聘文仲业了。”

    文聘先是一惊,然后坚定不移地说道:“末将绝不负大王所托!只要末将一息尚存,就绝不让官军上到大散关来!”

    刘范说道:“仅仅一万步兵调拨给你,实在太委屈你了。”

    文聘说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大王一万步卒,虽然对于官军来说太少,但战力与战心却是百倍于官军。只要末将运用得当,指挥明确,未尝不可为大王守住大散关!”

    刘范很满意地说道:“好好好!仲业真乃忠勇之士!但仲业切记,不论官军如何挑衅,决不可出关迎战,否则必败。”

    文聘说道:“遵命!末将绝不忘大王嘱咐,定坚守不出!”

    刘范于是给了文聘调兵的虎符,让他去军中挑选十部兵马。西凉军的一部,就是一千人,十部就是一万人。安排好了大散关之后,正好出使益州的郭嘉也回来了。郭嘉说道:“拜见大王!嘉幸不辱命,今已将益州军退掉!大王可无忧矣!”

    刘范欣慰地说道:“郭奉孝果然鬼才!以三寸不烂之舌,就为本王消退了益州军一路十五万大军,苏秦张仪可比也!”

    郭嘉说道:“大王过奖,嘉只是恪尽职守,为大王分忧尔。”

    刘范说道:“本王倒很好奇,你是以何办法劝退贾龙之军?”

    郭嘉狡黠地一笑,微微拱手说道:“岂不闻隗嚣与公孙述?”

    刘范很快就醒悟过来。刘范可是历史系出身,岂会不知道隗嚣与公孙述两人之间的历史?郭嘉说道:“贾龙现在已经决意不插手大王与皇甫嵩之间的大战,屯重兵于阳平关,只有一部不足一万人的步兵现在南郑城,有坐山观虎斗之意。”

    刘范说道:“能够谋出如此妙计,看来蜀中有高人在啊!”

    郭嘉说道:“贾龙身边确实有两人,一名黄权,一名王累。此二人少谋略而多远见,精于治政而不知兵,晓大势而不知变,不足与嘉、贾先生和田先生相提并论。不过,此二人尚可称为贤士,贾龙有此二人辅佐,倒是颇为麻烦。”

    刘范说道:“既然贾龙要坐山观虎斗,本王就更不能输给皇甫嵩。若是本王胜,他自然按兵不动;否则就将西攻武都。”

    郭嘉说道:“大王明见万里。对了,大王,蜀中有一人名张松,将益州地图暗中送给大王,大概是有了投效之意。”

    一听到张松,刘范就高兴不已。张松是何人?他可是密谋让刘备进川的内应,没有张松的里应外合,刘备就不可能进得了西川。如今张松将益州地图献给他,看来西川有望了。刘范说道:“是何地图?快快打开看看!”于是郭嘉将地图拿出,刘范展开一看,果然是益州地图。地图上所有的战略要地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而且背面还有注释,十分详尽。

    刘范被地图上的粮仓标识吸引住了。益州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不在话下。在地图上,标注着仓储一百万石的粮仓就有七个之多!益州的粮食丰裕,可见一斑。刘范叹息道:“益州真乃天府之国!凉州一州方圆与益州相仿,而凉州一年产粮不过四五十万石,而益州平时储粮就如此之多,却能产出如此之多粮食,天府之国的称谓真是名副其实啊!”

    郭嘉也说道:“是啊!天府之国,本是用来比喻八百里秦川的。后来西川之地为人所熟知,天府之国的称谓才被用在西川上。如若大王得了西川,以后就再不必为军粮发愁了。”

    刘范说道:“别驾张松既然献上地图,当是有意将西川献上。有他在益州中作为内应,西川已经得到大半了。只是如今本王还要与皇甫嵩对垒,尚无力征讨西川,殊为可惜。”

    郭嘉说道:“张松之意,恐怕也是有考验大王之意。若是大王能击溃皇甫嵩所率官军如此之强敌,张松必将不敢二心,一心为大王埋伏于成都城内,益州自当是大王的。”

    刘范说道:“说得对。如今皇甫嵩已经在路上了。他的大军,有骑兵二十三万,步兵三十五万。而我军,大散关只有一万,街亭有步兵九万,轻重骑兵七万五千。恐怕天下再难集结如此雄壮之兵了。这一战,必定是旷世大战!诸位可有信心?”

    谋臣武将们都道:“臣等必尽心尽力,辅佐大王,击溃强敌,匡正天下!”

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 
于是,刘范教军士们在街亭足食,等待皇甫嵩率领官军主力到来。过了十天,到了九月初,皇甫嵩终于率领五十八万大军到达陈仓城。入城后,皇甫嵩立即派出一部兵马到街亭下建立营寨。从街亭城五十里处到陈仓城,官军的大营连绵一百五十里之多,远远望去,如同天上阴云一般密集而整齐。

    刘范和诸将上到街亭城上,俯瞰远处的官军大营。只见官军大营连绵不绝,将整个东方的地平线几乎全部掩盖,不见天日。连营中飘着的旗帜,如同树林一般之密集。再看大营中士卒的训练时爆发的喊杀声,一阵又一阵,连绵不绝,不绝于耳。还有一阵阵战马的长嘶不时响起。

    刘范看着官军连营,说道:“皇甫嵩真不愧是当世名将!足足五十八万大军,竟在他手里治理得井井有条。”

    黄忠说道:“大王不必担忧,皇甫嵩垂垂老矣,不过冢中枯骨罢了!大王春秋鼎盛,他皇甫嵩何当与大王相提并论?”

    刘范说道:“不错。皇甫嵩如今已是满头白霜,不过他曾经在破羌中屡立奇功。与如此敌手交手,正合我意!听令!今晚令军士饱食早睡,安排好轮流巡营,防止官军偷袭。”

    黄忠说道:“喏!不过大王,末将以为,官军远道而来,风尘仆仆,一定会养精蓄锐,睡上一晚。而我军则是以逸待劳,精力充沛,应当是官军害怕我军偷袭。”

    刘范说道:“这一点本王早就料到了。皇甫嵩此人用兵,当然是中规中矩,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