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大学 作者:钟叔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过去的大学 作者:钟叔河-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设文、理、法、农、医、工六个学院,暨高初中及小学分设校务和事务两处,及其所属各部馆场所。六月,公布各学院各附校学则;八月,成立工学院,并续建石牌新校舍。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一日,在石牌新校举行本校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发行纪念专刊。一九三五年五月,成立研究院,内分文科、农科、教育三研究所。文科研究所分中国语言文学及历史学两部;教育研究所分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两部;农科研究所分农林植物学及土壤学两部。十月,新校落成,馆舍壮丽,校道宽坦,除医学院和医院仍在广州市百子路旧址外,大学全部迁入石牌新校,高、初中则合并迁入广州市文明路大学旧址,改称附属中学。




周鼎培:中山大学39年见闻(3)



  一九三六年一月,中山大学为使学生实行乡村服务,俾增进农民知识,特设乡村实验区,以石牌岑村等十乡为实验区,颇著良效。一九三七年一月,推行导师制度,四月,研究院组织第一届硕士学位考试委员会。一九三八年六月,接收国立广东法学院,复接收广东省立■勤大学工学院,筹备设立师范学院,以文学院教育学系归并之,筹备工作逐渐就绪,拟定以广州市文明路中山大学旧校舍为院址。
  抗战前期的颠沛流离
  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人心大为振奋,爱国人民奔走相告,全国人民都卷入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浪潮中。迨一九三八年五、六月,日机滥炸广州,那时,中山大学地处广州东北石牌,踞冲要之区,常为敌机轰炸,对员生安全和教学工作,都无适当的措施,并据报,敌将从惠州、博罗方面登陆,而广州军政当局,竟于是年十月十四日通告疏散市民,预备退却。本校也接教育部电告,即行迁校。校方成立了迁校委员会,由萧冠英主持,本人也参加迁校事宜,弄到最严重关头,于十八日晚上才冲回广州。
  当时,校方接到情报,有一部分同学组队参加到东江游击纵队去坚持敌后斗争,东江纵队的组织者系中山大学法学院毕业生曾生同志,后来与共产党员王作尧领导的游击队合并,改名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坚持抗日斗争;另有一部分同学结队分批步行到云南■江,同时,又有十余批同学到香港乘船到西贡,转到云南新校址。
  当时,中山大学决定迁往罗定县,在十月十九和二十两日,分批乘船将人员及公物约一千二百余箱运离穗市,这些公物虽是员工们在危难中抢运出来,也只有三分之一。至十月底全部运抵罗定县。当时据报,广州已于十月二十一日沦陷于敌手。十一月初旬,本校总办事处在罗定城北窗明学校办公;农、法、医三学院分设罗定城内,附属中学则设在对岸塔溪乡;理、工两学院设在郁南县属大湾;研究院、文学院、师范学院和图书馆在罗定县的罗镜,分别择地布置。至十月中旬,正在准备复课,忽接教育部电以汇款不便,另觅桂、滇两省迁校,又择定广西省龙州区凭祥、上金、宁明各县为校址,岂知正在筹备启运之际,又接教育部电知,日敌谋在北海登陆,接近龙州,迅迁滇省等语。因此又改计划,遂于十二月一日结队西行,溯西江而上,一九三九年一月五日到南江口,七日到梧州,增加员生百余人。十九日,员生和四批公物,均己抵达龙州,决定由龙州乘越滇铁路赴滇,并择定■江县为校址。于二月六日出发,二月中旬全部抵达■江,随即筹备开学,至三月一日复课。  
  一九四○年春间,滇南物价暴涨,生活程度日高,员生生活顿感困难,及夏,日敌侵迫越南,威胁滇境,时局突告紧张。是年六月间,中枢遂任命许崇清为代理校长,主持迁校事宜,决定迁返粤北坪石,本人也参预其事;惟公物、人员都要经过滇、黔、桂、湘数省,辗转输运,间关数千里。至一九四○年十二月,已全部抵达坪石,经过一番筹措,终于将中山大学总办公厅和研究院均设坪石镇,并续办先修班。这时,先修班与学生审查贷金委员会均设于此。文、理、工三学院分设于坪石附近之铁岭、塘口、三星坪等地;又增设一年级教育委员会于车田坝;医学院设于乐昌县城;法学院设于武阳司;师范学院设于管埠,均属乳源县境。农学院则设于湖南宜章县之栗源堡,一九四一年一月间先后上课。一九四一年七月,张云代理校长。
  坪石时期
  一九四○年春,滇南物价暴涨。迁坪石后,在一九四二年间常闹米荒,生活极为艰苦。这个环境处在敌伪四面包围之中,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很多员生把衣服、被子、书籍等,以最低价格出售,博取高价粮食,因粮食接济不足,常以野菜充饥,曾有物理系一位教师,因缺粮吃野菜中毒,幸得及时救治无恙。因此,组织员生,爬山越岭,通过敌人封锁到湖南、香港等地运米接济,由于一连串地进行这种艰苦工作,在粮食困难方面,终于克服。
  在这些情况下,当时教育部对中山大学员工的薪给问题,有这样的规定:即发给时价的米代金,订定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给予一石的米代金,二十八岁以上的八斗,二十六岁以上的六斗,不及二十六岁的均三斗。又两夫妇在同一机关工作,都在三十岁以上的,一方给予一石,另一方只给予三斗。当时本人和杜定友等五位同事,两夫妇都是在中山大学工作,也都在三十岁以上,就很觉得不值,为了免饿,就相约以集体离婚的方法,在韶光建国日报广告栏登报,才使夫妇各都得到了一石的代米金,这是在痛苦生活压迫下,造成了集体的假离婚的不正常现象。
  一九四五年一月之初,警报频传,校方曾几次召开应变紧急会议,至一月十五日,敌踪有自连县东陂窜向坪石的讯息,十六日,据报已侵入湖南宜章县属栗源堡,随即窜扰管埠、梅花等地,坪石业已陷于包围形势,远郊已发生激烈战斗,事出仓猝,中山大学通告紧急疏迁,一部分公物和人员于十七日由粤汉铁路遄赴乐昌县城会商应变办法,惟敌人突至,所运公物尽被焚掠。即于二十一日间道转赴仁化,分驻石塘、仁化县城扶溪等地;其时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已先遄赴扶溪乡复课,惟考虑到仁化地近前线,且曾被日敌窜至扶溪,旋复退出,然终是难于安处的。是时金代校长即派员在扶溪设立中山大学办事处,随率领一部分员生向东陆行,遄赴龙川县。未几,择定梅县为校本部驻地;其他下属单位均陆续迁来。法学院在蕉岭县路亭;农学院在五华县岐岭;工学院在兴宁县东坝朱屋;师范学院在龙川县龙母,均于三月间先后复课。而未赴乐昌、仁化两县的一部分员生,由总务长何春帆率领,于是年一月二十日由坪石突围,循连平公路遄赴连县,曾遇敌踪,幸因应付得宜,安抵连县三江,而继续赴连者甚众。随派员警赴栗源堡及笆篱堡,护送教务长邓植仪及各院员生等抵达三江,成立国立中山大学连县分教处,择定晏平图书馆三江西、南、北城楼等处为校舍;处本部和研究院及文、理、法、工、师范五学院,先修班均于此地分别部署;惟农学院则设在连县东陂西岸;医学院则设在连县县城,这是因环境关系,而分别择地设立的。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尚未成立,附中学生来连者,则函介国立第三华侨中学或连州中学等校借读。其时,公推邓教务长兼处主任,订定分教处组织章程,经报由教育部和梅县校长方面核准。又梅连两处均完成教育部于一九四五年秋,分别招生任务。迨至九月二日,抗战胜利,东江梅县本校,连县分校处及仁化区员生等,均于十月间先后返抵穗市,惟连县分教处则奉本校命将在连、坪、临、乐各地所存公物,集中运校,乃分派人员在连、坪两处留守,负责运输事宜。




周鼎培:中山大学39年见闻(4)



  从复员到解放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代理校长金曾澄去任,十二月一日王星拱接任校长,积极办理复员工作,续招工、师两学院新生,各院部先后迁回石牌原址,医学院仍在广州市东山百子路,先修班及师范学院附系中学,则在广州市文明路旧校。是年师范学院改制,将所属之国文、英语、史地理化、博物、数学各学系,分别合并于文、理两学院相当学系上课,仅留教育学系并新设体育学系。一九四六年七月,各学院研究所进行改编工作,所属文科、师范、农科及医科各研究所,分由文学院、师范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兼办。同时,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改为中国文学系及语言学系;理学院数学天文系改为数学系、天文学系;文学院文科研究所,改为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暨历史学研究所;师范学院研究所改为教育学研究所;农学院农林植物研究所改为土壤学研究所;原有农林植物学部,分拨隶理学院,改称植物研究所;医学院研究所改为病理学研究所;研究部门亦日见完备。惟当时物价逐日高涨,货币无限贬值,人民生活都在困苦动荡不安中。
  一九四八年七月,王星拱校长因病辞职,教育部任命张云接任校长,因张在美国讲学,在未回国前,由陈可忠任代理校长,于七月五日接任,恢复附属小学。 
  一九四九年六月代理校长陈可忠去任;六月二十一日张云接任校长,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横渡长江,向华南挺进。九月间,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迫近广州,校当局想把中山大学迁到海南岛。校内师生员工绝大多数是反对的,为了保护校产,进步的员生作了护校斗争。十月初,将校本部公物运进广州文明路中山大学封锁于大钟楼上下,严加保卫。而石牌各院系公物,秘密贮藏封存,轮班守护,使敌人无法运出。因此,获得护校斗争的绝大胜利。
  在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下午,敌人炸毁海珠大桥,破坏电厂,是日深夜二时,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广州,接管了中山大学,从而中大得到了新生。
  (一九六三年七月)




余钢/王增炳:陈嘉庚办学(1)



  如果你站在厦门大学海滨广阔的运动场上,顺着可容数万人的花岗石看台仰视,一排似乎望不到头的碧绿琉璃白石栏杆之上,宏伟壮丽、可供五千人集会的大礼堂巍然耸立,两边黉舍连云,佳木青葱,令人心情开朗,精神振奋。
  如果你驱车经过高集海堤,放眼东望,集美学村的崇楼宏宇鳞次栉比,高达十五层的集美中学校舍——南薰楼,和东头“鳌园”里与二十八米高的“集美解放纪念碑”相互辉映,其下波光潋滟,帆影参差,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当你被这仙境般的美妙景色所陶醉的时候,你会为多少青少年能有这样优美的学习环境而感到欣慰。这时,你自然会缅怀起这些学校的创办人——“华侨旗帜”、爱国老人陈嘉庚先生。
  陈嘉庚先生,一八七四年生于福建省同安县(今属厦门市)集美社(今为集美镇)的一个中等华侨商人家庭里。集美地僻民贫,文化落后,陈嘉庚到九岁时,才入南轩私塾读书。塾师每教了一个多月,照例要回家一月半月,对所教的《三字经》、《四书》等,又从不解说。这样,陈嘉庚虽然就学多年,还是识字甚少。后来,主要靠长期的刻苦自学才提高了文化水平。这使他对旧式教育的缺陷有了初步的认识。青年时代,他看到家乡广大儿童失学的严重情况,就开始产生了兴学的念头。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政治腐败,国弱民贫,教育颓废,不可言状。乡村十余岁之儿童,因失学而结队成群,裸体游戏,那种情形,近则败坏风俗,远则贻误民族前途。每念及此,乃默许自己如力之能及,当以竭力兴学,以尽国民之天职。”
  十七岁的时候,陈嘉庚先生首次到新加坡学习经商。当时华侨在国外直接遭受殖民主义的奴役压迫,欺凌轻视,十分渴望祖国强盛,因而热烈支持祖国的革命运动。孙中山先生曾亲往新加坡策划革命工作。陈嘉庚先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爱国思想非常强烈。他相信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事业是必要的,并积极支持这一革命运动。一九一○年,他毅然剪去发辫,表示与清朝政府决裂,并参加了中国革命同盟会。次年,辛亥革命爆发,福建也于十一月九日光复。陈嘉庚得悉,即召集闽侨开会,议决组织福建保安会,他被举为会长,陆续筹汇巨款到福建,绐当时库空如洗的福建光复新政权以有力的支援。
  在辛亥革命的鼓舞下,陈嘉庚先生决计回国兴办实业和学校。一九一二年,他从新加坡回到家乡,劝告集美陈姓各房停办私塾,联合筹办集美小学校。第二年春天,小学正式开学,定名为集美两等小学。这是他在国内办学的开始。
  小学虽然办起来了,但聘请教师十分不容易。陈嘉庚亲自到福州参观了省立师范学堂,看到那里每年只收学生几十名,而且多半是官僚豪绅子弟。闽南学生因路途遥远,难得有入学的机会。他认为要解决师资问题,必须设立师范学校和其他中等学校。一九一八年三月,他创办的集美师范学校开学了,收师范生三班,中学生二班,附设男女小学,同时成立幼稚园。中学生只交膳费,免交学宿费;师范生各费全免。为供应经费,一九一九年,他把所有的不动产橡胶园七千英亩和店屋货栈地皮面积一百五十万平方■定为集美学校基金。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一年,继续创办水产航海、商业等职业学校。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三二年间增办了农林学校、国学专科、幼稚师范、乡村师范等学校(后来进行了一些合并)。此外,还设立科学馆、图书馆、农林试验场、医院,等等,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学校区,号称“集美学村”。
  师范、商业等学校办起来之后,校长和大多数教师都要从外省聘来,于是又产生了中学师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替祖国培养各方面的专门人材,陈嘉庚又立了创办大学的宏愿。当时我国,尤其是福建,高等教育是异常落后的。这一时期,陈嘉庚的企业发展顺利,盈利有所增加,他表示要把这些盈利,除留一部分扩大资本外,“尽数寄归祖国,以充教育费用”。一九一九年,他又从新加坡回到厦门,积极筹办厦门大学。这时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中国“门户洞开,强邻环伺,存亡绝续,迫于眉睫,吾人若袖手旁观,放弃责任,后患何堪设想!”我“久客南洋,心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拟“创办大学校附设高等师范于厦门”。“民心未死,国脉尚存,四万万人民的中华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再一次表明了他的热心办学是和强烈的爱国思想分不开的。在发起人会议上,他当场认捐开办费一百万元,常年费分年付款总数达三百万元。一九二○年,他邀请蔡元培、郭秉文、余日章、黄炎培、叶采真、邓萃英等人在上海开筹备委员会,举邓萃英为校长。一九二一年三月,设立“师范”、“商学”两部,在厦门及南洋各埠招收新生九十八名;四月六日,厦门大学暂借集美学校开学。次年二月,厦大由集美迁到新校址上课。不久就发展成为设有文、理、法、商、教育五个学院的各方面都相当完备的闽南最高学府。
  此外,在闽南各地,陈嘉庚先生通过集美学校的教育推广部,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三二年,倡办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