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思也是双手紧捏,手心已经都是汗,要说起来张超虽然有尚书老师专门辅导,但是他一直心有旁骛,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
李启思则不然,他本来成绩就比张超好,又潜心钻研了好几个月刘学士,然后又提前做过真题,他要是再不中,那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跟李启思一样,内心纠结的不得了的是祝允明,苏州四大才子,这一次来了三个,唐寅被早早的排除在外,名气相对最低的文徵明是最后一名,都穆是第九名的好成绩,那么他呢?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好似过了非常久,突然间锣鼓声又敲了起来,一宿没有合上眼睛的秀才监生们猛地站的起来,眼睛直直的盯着门外窗外。
“捷报庐江府老爷李讳启思,高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李启思脸色涨的通红,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变成泥塑一般,这是应天府乡试的解元呀!几乎百分百可以成为进士,他顷刻间回忆起了过去,百年李家的接班人,读书种子,神童,空前的期望,然后又遇到了张超。
张超,张超,李启思突然反应过来,瞄了一眼张超,见张超也在看着他,李启思立刻反应过来,两人互相对视起来。
几乎瞬间,李启思就低下了脑袋,是呀,这个解元怎么来的,还有比张超更熟悉的吗?李启思从魂不附体的状态中回过神来,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秀才监生们都簇拥过来,围住了他,不断的恭喜。
李启思好不容易挣脱众人,来到张超面前,深施一礼,“张兄,当日要不是你为我等七人找来了高举人辅导,我也没有今日,请受我一拜。”
张超连忙拉起他,“高举人辅导归辅导,李兄才华横溢,又有刚直的义士之名,才会被刘学士取中,我能侥幸中举,也是多亏了李兄的帮助呀!”
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因为等出了考场,他们八人都知道这一次竟然猜中了四书题,搞不好都有可能中举,到时候怀疑的目光会一个接着一个,必须事先有所准备。
众所周知,科举最重视的是首场,首场最重要的是三道四书题,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考中,所以当日张超建议就赌四书题。
他们请来高举人临考一搏时,还有十五天就要入场,张超就建议高举人出一百道四书题,他们八人每人也出十道四书题,到时候放在一起,八个人每天写三道四书题,这样每道题可以重复写两次,这样既可以提高又可以记住。
高举人对于张超这样的玩法也是第一次见到,但是考生们临时抱佛脚什么鬼主意都可能出现,也就听之任之,他再一一帮助修改提高就是。
等新科李解元将这一切道出来之后,所有在场的秀才监生们都晕菜了,这他娘的什么狗屎运气,我们不信。
一个个跟随着张超他们八人来到当日他们闭门修炼的场所,把那一百八十道题翻出来查看了一番,才不得不相信有时候运气就是这么重要。
第192章 位面之子()
这些监生秀才们最后都无可奈何的相信了,实际上当张超带着大队人马来到他们那个闭关场所时,他们心中都相信了。如果张超他们是作弊,那肯定恨不得能有多低调就多低调,哪敢这样招摇显眼,大庭广众之下宣扬,还带着他们去看,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
只不过这些人心中都或多或少有些不甘,但是面对着那这一大堆草稿,那些涂改的痕迹不可能是伪造的,而且时间也来不及呀!最后他们也只得无可奈何的承认,有的时候人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有这样想法的人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一天,南京的读书人都知道了张超等八人神奇押题的故事,嫉妒羡慕恨的秀才们恨恨的给张超这八人起了一个雅号,八达,当然不是司马家八位名字含达的名士,而是八个好运发达的混蛋。
就在此时,一个有理有据的奇葩观点出现了,而且越传越广。那就是这些人发达是因为跟着位面之子张超,不仅仅是跟随者,就算是是沾边的,也是一个比一个过的好。
牛痘黄连素给多少人带来了好处,又带动多少人发财这些老话题就不要说了,就说最近的。
张超看烧砖弄出了水泥,利国利民的一面就不多说了,就说说国子监。国子监的那些博士助教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搬进了新住处,再也不用担忧没房子住,要做房奴了。高兴的博士助教们甚至对监生的态度都好了不少,国子监现如今一遍祥和之气。
现在跟着他一起押题的也都中举了,这是什么样的气运呀,有聪明人立刻联想到张超弄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有利于天下万民,功德无量。
再联想到现如今洪荒小说中的功德神器比如老君的玄黄宝塔,功德金仙云中子,莫不是张超也是这样的功德大神转世,跟他挨着的跟他近些的都会升官发财?
顷刻间,这些人看张超的眼神就不一样呀,这样的神人我们怎么从来没有注意到呢?真傻,真傻,真傻,说三遍都不够啊!
当然反对的人也有,张超既然这么神怎么才考了第八十八名,一个在广东待过的人,嗤之以鼻,你个笨蛋,张超考了八十八名,又是当日第八个被报喜的,都是八,知道为什么吗,广东话八读作发,说明跟着张超一起的人会发达,发家致富。这都不明白,活该你落榜。
当然也有理智的人联想到赵御史等人,还有那些囤积黄连的,似乎这个说法不太靠谱呀,但是立刻有人就给脑补了原因。
张超是功德神人呀,那些不怀好意的,还有炒作黄连的这群混蛋,能随便靠近吗?一接近就立刻灰灰了,你看着吧,汪直那个死太监肯定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马上还有人想到张超亡故的妻子,同样也有人给脑补了原因,功德之子的伴侣能是一般人吗?这是他亡妻太普通了,招架不住呀。
你看张超现在的妻子多么的贤惠刚烈,现如今不是过得好好的,这才配的上他呀,说的这些人将信将疑,一愣一愣的。
别瞎扯淡了,还是想想张超最近在忙什么吧,看看有没有机会参与进来。奥,他在卖那个大明医药公司的股票,听说给勋贵是一两,卖给民间的是二两,黑,真黑呀!
笨蛋,这样的好事咱们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呀,还想什么,赶紧去买,乘着别人没有反应过来。
有心人就是多,特别是当张超好运发达的时候,愿意蹭他顺风车的人真是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
顷刻间,萧敬愁了好几个月的股票就卖出去了一大半,因为南都现如今有钱的读书人太多了,数也数不清,这些人反正也不在乎那几十两银子,跟着张超蹭蹭运气,看着比烧给那些泥塑木雕靠谱的多。
与其把银子丢给那些肥头大耳的和尚,还不如拜一拜张超这个活神仙。这样一来,南京城各处的寺庙的香火顿时就少了一大截。
新鲜出炉的位面之子,功德神人张超张子卓现如今比南都城的天气还要火。这样的新闻当然就传到了刘学士耳中。
乡试顺利结束了,刘学士文币收的很开心,但是当他听到八达的说法是,只觉得眼前一黑,这个该死的王启年,这是要坑死老夫呀。
但是仔细查问后,他才发现张超等人的危险公关做的很好,现在南都士林的普遍看法就是张超等人运气太好,到了此时,他才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又传来张超是位面之子,功德神人转世这些乱七八糟的说法。
出乎意料的是,刘震竟然相信了,是确确实实真的相信了,因为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诡异了,让他不得不相信冥冥中一定有什么在护佑着张超。
刘学士到了此时已经相当坦然,甚至有些窃喜,能录取这样的人,不就说明我也离转运不远了吗,现如今朝堂上六七十的高官还有很多,我才五十五岁,还有十几二十多年的好日子呢。
国子监出了人才,这次应天府乡试来自国子监的监生就有二十多人,这么庞大的中举数量,可见谢祭酒对于南监的管理是卓有成效的。另外他还还解决了国子监长期积累的住房问题,所以谢祭酒在南监师生眼中是这几十年以来最好的祭酒,没有之一。
对于这样的说法,谢祭酒是无奈的摇摇头,老夫也是沾了位面之子的光呀!到了此时此刻,他实在不想争辩什么,有这样的学生就随他去吧,老夫实在没那个本事去教了,日后是好是歹他自己慢慢走吧。
潘尚书则是无语,深通官场权谋的他对于张超这次闹出的风云是目瞪口呆,真是涨见识了。
他笑着对来访的客人说道,“林老弟,令侄果然非同凡响,林家后继有人呀!”
这位林先生是新科林举人的伯父,福建有名的大商人,大海商。林先生对于目前的局面也是目瞪口呆,他无奈的苦笑着,“老部堂,您就不要寒碜我了,要是早知道如此,我还等什么,赶紧出手买下那些股份,拿到福建一省的代理该有多好,悔不当初呀!”
第193章 海商()
林先生这一次来南都,就是因为潘老尚书的邀请,作为福建人在官场的代表,潘尚书是非常有号召力的,但是老尚书信中所说,让他有些犹豫。
张超对出海感兴趣,这是好事,他们也很希望有这么一位大名士参与进来,作为保护伞。但是张超一来不是福建人,跟他们的联系只有潘尚书和自己的侄儿,还稍显薄弱了一点;二来张超的名气是大,但是他能不能立足官场,能走多远谁也说不准。
所以林先生对于全力资助张超的公司计划是有疑虑的,虽然张超说的有道理,但是与朝廷合伙做生意,最大的问题就是朝廷可以不讲理。要是朝廷见银子眼开,不愿意分红,到时候他们只能干瞪眼。
林先生既然这么想,所以他来到南京也是想观察一番,然后寻找最佳的时机,既参与进去,又少点投入。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乡试什么都改变了。张超声望的巨变带来了股票的畅销,这个时候他再不参与就没有机会了,然而出海需要大量的药物,他们是必须参与的。
对于张超是不是作弊,林先生并不关心,他反而现在更有了信心,决定要投资张超,因为张超的危机公关做的实在太出色了。
张超察觉到了别人的猜疑,然后主动把押题的内幕公开,还有高举人和文章为证,而且他公开这一切是在他刚刚得知中举的那一刻,所以世人可以说他押题丢人,但是不能说他作弊,因为这不符合常理。
现如今最容易闹事的秀才们都偃旗息鼓了,会没事找事去追究这件事的内幕的人少之又少。当然也有御史想探究一下的,但是很快就被压制了。
因为在应天府乡试前后有猫腻的,何止张超一个,南京六部,镇守守备太监,勋贵谁都跑不了,乡试阅卷的内幕消息早就传了出来,刘震是知道这一切的。要真调查张超,必然牵连刘震,这不是逼着刘震鱼死网破吗?
另外现在朝廷上下的主旨是治水,张超是有大用处的,再闹出一场科举舞弊案。对于朝廷的大局有什么好处,所以无论为公为私,这一次乡试都应该是一个公正,公平的考试,谁也不能否定这个事实。
再说林先生主动拜访张超,但是很不巧,主人不在,原来这一次国子监的新举人按照李解元的建议,二十多人先排练一番,为鹿鸣宴做准备。
林先生脑袋一拍,最近也是晕了头了,侄儿不是说过了吗,怎么也该想起来张超也会参加,现在怎么办。
林先生不在,张超的兄长平安在家呀,就把林先生请了进来,两人寒暄起来。很快林先生就发现平安有些平庸,看来张家几代的风水都集中到了张超身上,才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才。
平安对林先生的来意也很好奇,他隐约感到并不是那么简单,所以面对林先生对于张超的吹捧,平安就有些谨慎。
聊着聊着就提到各自的生意,张超对于济世钱庄相当谨慎,所以平安更多的介绍他们的贩粮生意和江北的棉花种植。
这也是张超现在需要的,多一个人运粮,更有利于朝廷抗灾,而江北植棉从而控制松江府的棉花原料,为推动大工场生产做准备。
张超基于对于天气的见微知著和对江南经济现状的分析,然后大手笔买粮买地让林先生大为惊叹,这才是做大生意的气度和才干。
对于运粮,林先生兴趣不大,但是如果张超从棉花到面纱棉布产业链形成规模,给他们出海提供大量的棉布那就太具有吸引力了。
明朝的大宗外贸产品主要有棉布,丝绸和瓷器。与后两者作为贵族的奢侈品相比,棉布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会高出好多倍,可谓是供不应求。
所以林先生果断的决定与张超加强联系,如果能更进一步就好了。
所以他就开始打探张超一族的情况,这下子平安就更糊涂了,这位林先生到底葫芦里卖什么药。
聊着聊着,易妆打扮的张超就回来了,现如今张超已经不太敢出门,实在是外面的老百姓太热情了,弄得他是焦头烂额,不要说他的家人,就连外面御马监的那些人竟然也成了香饽饽,大家都疯了吗?
也是他作茧自缚,折腾出那么多的洪荒文干什么,为了几个小钱惹出了这么多的麻烦?
还有一个麻烦事,谢祭酒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对他和他这个小团体冷淡了很多,甚至有种划清界限的味道,虽然张超知道这是迟早的,但是对于这位正人君子,他是钦佩的,只是彼此立场不同,只能让他失望了,实在对不住了。
张超对于林先生的来意有些心知肚明,福建的大商人,潘尚书的老乡,林兄的伯父,关系越来越亲近,可是也不能掩盖这就是一个大走私犯的现实。成为一个大航海的实践者,是张超梦寐以求的,可惜他一直是无处入门呀,只能做一些前期准备,等待时机,没想到这么快机会就来了。
寒暄了几句,两人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很快就热和起来。林先生就说明了来意,
“贤侄,老夫此时就是想了解下一下你那个公司,老夫有些闲钱想买一些股份,也算是为国效力,但是这公司老夫头一回见到,实在心中没底呀,不得不厚着脸皮来求教一番。”
“林伯父,您看看股份名单就要知道了,我没那么脑残去得罪这么多人,现在买的只有赚不会亏。
但是朝廷的生意,万一过些年出来一个不讲理的,来个朝令夕改,谁也说不准,但是有这么多权贵在前面,全身而退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我这是一家之言,您可以参考,主意还是需要您来拿的。”
林先生听完,沉思了一会,“三万股,要前四年解禁的,漳州府的代理要免费给我,我再下四万两的药品单子。”
张超十分佩服海商的豪气,一口气就是十万两,“林伯父爽快,晚辈也不能丢人,就按照您的报价来,只不过您要多寻找几个人,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林先生当然知道要这样做,南都的权贵太监太多了,
“贤侄顾虑的在理,这个老夫自会安排妥当。刚才令兄说到了贤侄的棉花生意,能不能仔细解说一番。”
张超对这位林先生真是刮目相看,所以相当仔细的阐述了他在棉纺织业上面的规划,林先生越听越是吃惊,这个张举人到底想干什么,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