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健就起身行礼,说道,“汪直行事孟浪,随意扣押大臣,又致多人伤亡,该当重罚才是,岂能再赏?再者,朝中皆知,汪直现为南京皇宫奉御,何时又成了御马监太监,臣等竟一无所知,甚是不解。”

    天子听完,脸色一阵发红,他恢复汪直的待遇并没有与内阁商议,就发了中旨。明朝只有经过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用印才算是正儿八经能被大臣们接受的圣旨。因此怀恩出来解释,“汪直是内臣,赏罚皆出司礼监,故内阁不知。”

    刘健回道,“天子无私事,既设内阁,何事不可预?”,你当皇帝的就应该没有私事,既然成立内阁处理国家大事,应该所有事情都要参与的,何况是汪直复职这样的大事。

    怀恩无奈,只得叩首请罪。刘吉就开始打圆场了,“既然圣旨已发,臣等也无话可说。汪直行事多不遵法度,臣等为江山社稷,不得不忧。”

    徐溥点点头,“汪直行事偏激,不可随便任用,陛下英明,不可不虑。”

    天子这个时候也需要表态了,“汪直复职一事,朕思虑稍有不足,不是大伴的过错。”

    既然皇帝都认错了,内阁也不好再逼迫,只能就此作罢,圣旨已经发了,总不能收回吧。但是天子的态度有了,汪直近期也就别想再兴风作浪了,内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天子不想再继续汪直这个话题,他觉得有点受伤,就转移话题,“那汪直等人奏报的庐州之事,内阁有何意见?”

    刘吉已经有底稿了,就回道,“庐州一事皆源于济世医院医闹官司,臣以为当遣得力官员重审此案。”

    徐溥回道,“黄岐等人种痘有功,决不可以等闲视之,使功臣蒙冤。”

    刘健也说,“事涉太监,御史和地方官员,错综复杂,当慎择大臣。应天府尹杨守随久在南直隶为官,又刚正不阿,可使之查明真相。”

    天子点点头,“杨守随是杨先生之弟,朕久有耳闻,可为主审。”杨守随是天子的老师时任吏部侍郎杨守陈的弟弟,天子的想法可以让杨守陈代为传达,所以天子觉得这个人选不错。

    不过仅仅一个杨守随,天子觉得还不够,又转向怀恩,“汪直是内臣,内廷也当派人审理。”

    怀恩说实话,不是很喜欢汪直,不过汪直能够主动服软,这件事情他也处理的不错。而且他用过神药,知道效果很好,就对张监生的建议更有信心了,这一次也应该派一个得力的人去见一见张监生。

    所以怀恩想了想,就说道,“汪直非同一般,非司礼监太监不可,萧敬可往。”

    天子点点头,对着萧敬说道,“那就有劳萧伴伴了。”

    萧敬连忙施礼道,“奴婢为国效力,何谈有劳。”

    刘吉一看,好家伙,派萧敬过去,恐怕官司是假,意在黄连素是真,那内阁这边也应该派得力的人过去,但是派出的官员又要贴心,需要好好想一想。

    还没等刘吉想好,徐溥倒是抢先开了口,“侍讲学士李东阳机敏过人,可参与审理。”这又是一个奇葩的建议。李东阳是翰林,给天子草拟下奏折什么的才是他本职工作,啥时候干过审判的活?

    这却是徐溥有意为之,他在培养人才。自从上次李东阳给他出了主意,解决了他和刘吉关于李永宁的争论,他就对这个人开始关注起来,越发觉得这个人人才难得。此次庐州府的官司实际上道理很清楚,但是牵涉的人却比较多。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却又不容易犯错,正好可以让他练练手。

    要在内阁立足,仅仅是文章写得好是不行的,必须会处理国家大事。他和刘健为什么会被刘吉压制,跟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处理实务有关,上下不放心呀,要有一个老臣领着。刘吉奸佞,朝野皆知,却无论如何也弹劾不倒,不是没有原因的。

    刘吉对于这个人选很是意外,但是想了想,却没有反对。到了他们这个层次,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意义。他也看出了徐溥的想法,李东阳同样也被刘吉看好。既然看好他,当然也不愿意反对了。

    首辅,次辅意见一致,刘健也没说什么。最后君臣议论的结果就是杨守随主审,萧敬,李东阳陪审。

第84章 李东阳() 
第二天就是朝会,谁知道天子的屁股刚刚坐下来,一款名叫御史的大炮开轰了,奥,不对,应该是开骂了。

    如果要评选不同时代的骂人时尚的话,今天的时尚是骂中国足球,现在大家伙骂伤了,已经懒得再骂,爱咋地咋地,不过看到他们的薪水,那真是口水直流,如果要作者去踢足球,就算天天被骂也愿意呀。

    那么在五百多年前的成化朝的时尚是骂汪直,本来汪直已经是死老虎了,大家也就偶尔要骂骂别人的时候会把他扯过来,说某某某勾结汪直,就这一句就够了。被骂的可以老老实实辞职了。

    那么弘治皇帝继位这不到一年的流行时尚,则是骂刘吉。自从天子登基后,言官骂刘吉的口水就始终没消停过,万安和彭华都滚蛋了,你还赖在位置上不走,不骂你骂谁。

    今天是个好日子,御史突然发现汪直这只死老虎竟然又活了过来,还出手不凡,上来就是抓了一个知府,弹劾了一个御史。向来只有别人弹劾汪直的份,现在居然反了过来,真是叔可忍婶也不可忍。所以从十三道御史,到六部给事中,统一集中火力向着汪直开骂。

    大部分人的炮火是老生常谈,有细心的联系到汪直自称御马监太监,就弹劾他假冒上官,俺们都不知道你啥时候升的官,你敢冒充?

    消息灵通的就扯到了济世医院,你汪直派人过去肯定为了掠夺民财,还敢打死打伤老百姓,完事了还倒打一耙,冤枉上了公正廉洁的赵御史。

    当然比如顶级大炮监察御史汤鼎就比较有想象力。联系到前段时间,刘吉的管家去了医院,南京一个奉御也去了医院,现在汪直也去了医院,可见汪直跟刘吉有勾结呀,大学士和奸佞勾结,刘吉不也是奸佞。既然是奸佞,赶紧滚蛋才是。

    我们可爱的首辅刘棉花莫名其妙的又挨了一炮,还是跟汪直一同挨得,没办法只好把乌纱帽摘下来,向天子请辞,回家待查。

    天子被这通大炮轰得是头昏脑涨,本来还想着讨论一些国家大事,但现在看来是没有希望了。一怒之下,就拂袖离开了,只弄得众大臣面面相觑,只好退朝了事。

    天子别以为走人了就没事,炮火这个时候开始延伸,向着皇帝来了。朝会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些正人君子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很庄严,很神圣。我们话还没有说完呢,你怎么就离开了。是不是想学先帝呀,整天躲在深宫画春画,玩大妈呀。

    还有会联想的,就扯上皇后了,说你是不是急着跟皇后那个呀,然后八卦起来,你们两口子成亲也快一年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是不是不能生呀,这样的话,要赶紧纳妃呀,别耽误了祖宗基业。

    反正弘治天子很恼火,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发泄。毕竟他刚即位的时候,要革除前朝弊政,惩治奸佞,就要广开言路,就像周星星在《九品芝麻官》里常说的那句话:关门,放狗!

    尽管他也很清楚这群名为科道,实为疯狗的破坏力,所以在诏书上特意写明了一条,允许你们检举贪官污吏,但一定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要讲证据,否则我也要治你们诬陷罪。

    写得有道理,可言官们认为没道理,讲证据,言官就要风言奏事,否则我们还当言官吗?所以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皇上的命令就当耳旁风。

    这个时候萧敬过来陛辞,弘治天子需要交代一些去庐州的事情,说完就跟萧伴伴抱怨言官太过分的事情。萧敬就说了一句抱怨的话,他们从来只弹劾内臣,对同行犯罪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下子把天子给点醒了,就让小太监翻找有没有弹劾巡按御史赵昱的,回答是没有,天子一怒之下就把御桌上的奏章全部推下去了,丢的到处都是。

    天子发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请假在家的刘吉耳中,此时他正在招待过来拜见的李东阳。

    李东阳明天就要跟萧敬一起启程,赶往南直隶。刘吉觉得有些事情也要跟他交代一下,就把他请到自己的府中。

    刘吉很热情的招待起李东阳,兴致很高,他指着自己的椅子说道,“真王佐之才呀,卿终当坐此!”

    李东阳感觉很不好意思,就谢道,“东阳才疏学浅,不敢当刘公如此盛赞。”

    刘吉笑了笑,就转移话题说道,“西涯,看看这个折子,我找你过来就是为了此事。”说完就把一个小册子递给李东阳。

    李东阳接过来一看,却是一份关于神药黄连素的建议书,他仔细的翻看了一遍,心里很是好奇。

    “阁老,此策出自何人之手?此策所想所思甚是奇特,东阳无法点评,只是观其结论确实是令人心动。”

    刘吉点点头,“确实如此,老夫前前后后翻看了十几遍,发现也能自圆其说,但还是有些地方不甚了解。至于作者,你很快就要见到了。”

    李东阳很聪明,马上联想到看过的一本庐江府种痘报告,就试探的问道,“可是庐州生员张超所作?”

    刘吉赞道,“西涯,你果然聪慧敏锐。此张超正是黄连素的发明者。这份黄连素建议书,朝中上下看过的屈指可数,也都将信将疑。

    张超那个济世医院正在使用黄连素,本来老夫想等一等看看效果,谁知道又出了医闹官司,还扯出了汪直。你此次过去陪审倒是其次,主要是要查看一下黄连素的使用情况,另外还要弄清楚这份建议书。

    内廷司礼监的萧公公与你目的相同,你们可互相通气,以备朝廷参详。”

    李东阳起身称是,方才明白为什么庐江府这个官司会出动了萧敬这个司礼监的内相,规格实在太高了。

    刘吉继续说道,“黄连素即使如建议所说,朝廷一年受益也不过十余万两,并不足以惊动内阁。但是老夫和徐阁老如此重视,不惜让你这个储相前往,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盐税,是否也可以照此办理?

    盐税关乎国计民生,开中法愈发难以执行,私盐泛滥,朝中改革呼声极高。你可与张超商讨,问一问他的看法。此子想法独特,或有所得也不一定。”

第85章 赵御史的补救() 
就在京师御史要求严厉处置汪直的同时,一封南京的来信抵达察院赵御史那里。

    赵昱皱着眉头,近来种种不顺利让他有点头疼。弹劾刘棉花,刘棉花在内阁待的好好的,一点没有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的意思,棉花面皮真是名不虚传。

    济世医院官司又与汪直正面冲突,羊肉没吃到惹得一身骚。更麻烦的是,张松龄和马金都被汪直控制住了,当日两人的种种丑态他也听说了,赵昱是一点不相信这两个人能保守秘密。要是流传出他勾结外戚的丑闻,可就是灭顶之灾了。

    就在此时,师爷拿着来信来到书房。赵昱一看,原来是南京户部给事中方向的来信,信中仔细说明了黄岐等人在南京大理寺告状,说马金和他勾结陷害医院,抢夺神药一事,南京诸官因黄岐种痘一事,对他多不以为然,让赵昱尽快想办法,不要因小失大,耽误了弹劾刘吉的大事。

    师爷沉默了一会,说道,“东翁,目前形势有些不利,我们得想办法扭转呀!”

    赵昱略显羞愧,惭愧道,“当日不听师爷良言,为马金所惑,以至有今日,都是我的错。”

    师爷见东家都主动认错了,还能说什么,他也知道这位年轻气盛,今天能主动认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别落下疙瘩,以后就不好相处了。所以就安慰道,“马金信誓旦旦,又有御医相助,的确是稳操胜券,我们当日反复权衡过,确实没有风险。谁想到横空冒出汪直,这确实是非战之过呀!”

    两人相顾叹息,过了一会,赵昱主动问道,“事已至此,先生可有所教?”

    师爷回道,“我倒有一个想法,但是风险很大,就怕惹得皇帝不快,对东翁以后的仕途不利呀!”

    赵昱摇摇头,“先顾眼前吧,我要对医院官司有个合情合理的解释,不然我立身之本都会被动摇。再说天子为人仁善,身边都是我等同道,我倒不是很担心。”

    师爷见东主这么说,就把自己的主意说了,却是一招移祸江东。“这些日,马金与那蠢货张国舅对骂闹得是沸沸扬扬,我却是不曾于邸报中见到有弹劾张家的奏章,也不见汪直和南京的奏章提及张家,此事甚是奇怪。

    我思索再三,莫不是汪直改了性子,他知道天子宠幸皇后,不敢上报。而去南京告状的黄岐等人不了解情况,结果阴差阳错间,张松龄那厮竟无人提及。

    我就想到东翁何不主动弹劾张国丈,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您不上报按理是有过错的。”

    赵昱点点头,“我当日不报,先生应该知道,有所顾忌呀!”

    师爷摇摇头,“东主多虑了,马金游说东主之事,除了马金又有何人可以作证?您又没有跟马金一样跟张松龄有过接触。现如今却跟马金绑在一起,何其冤枉?”

    赵昱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先生说的太对了。那赵同知审判,我又不曾言语,御医又不是我找来的。我顶多一个失察之错呀!”

    师爷摇摇头,“何来失察之错?那姚谦是孝子,本朝以仁孝治国,孝子所告必有其理,东主被孝子感动,又为御医所误。再加上那济世医院黄连素价格何其之高,东主以为黄岐等人骗人钱财确实合情合理。所以没收骗人之物和骗人所得,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赵昱更加激动了,“先生说到我心里去了。现如今才得知马金勾结张国舅,又找来一个御医作伪证,我既然得知,当然要弹劾这两个贼子了。”

    赵昱又痛惜的摇摇头,“可惜我这番心意却是被南京误解了,真是难过呀!”

    师爷安慰道,“现在还不晚。那御医恐惧于张松龄被抓,这些日子不知所措,还逗留于驿馆。”

    两人相视一笑,师爷暗自摇头,真是不容易呀,终于教明白了。

    赵昱弄明白了自身的处境,先是雷霆万钧的抓捕了御医,一番拷问后得到了张国丈让他做伪证的书信和赃物。于是赵昱连续上了几个奏折。

    第一封是弹劾张国丈,马金和赵同知相互勾结的奏折,用人证物证清晰的证明了张家伯侄等人的罪行,无人能够反驳。

    第二封是一件请罪折。赵昱解释了自己为人所骗,没有及时制止同知的错误审理。现在因为知道了张松龄之事,才发觉自己好心做了错事,所以主动请罪。

    第三封奏折却是弹劾蒋琮汪直和首辅刘吉内外勾结,掠夺民财,欺君罔上,内容呼应了汤鼎的弹劾。证据链条如下,刘吉——刘吉管家——刘奉御——蒋琮——汪直,围绕着地点济世医院,证据是汪直的狗腿子在这里致多人死伤。

    然后赵昱又给多位科道好友写信,让他们多多围绕第一封第三封奏折做文章,让人尽量忽略第二封,如果实在躲不过去也要自由心证,多说说赵昱御史伟光正的一面,尽量将问题聚集于好心办错事,现在知道悔改,亡羊补牢这样的说法。最后他叹息的说道,别因为他这个小小失误,耽误了倒刘倒汪的大事呀。

    赵昱的奏折是发急递到北京通政司的,这下子可谓是火中浇油,御史们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