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小官员- 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超既然对张延龄起了疑心,所以就在前几天晚上,他回到家中,就召集身边的人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让负责收集情报的人开始整理最新的消息。

    事实上还没等张超诉说他对张延龄的怀疑,负责情报的顺福和师爷就开始禀报起他们收集的一些异常情况。

    只要想做事,就必然会露出一些破绽,特别是王璟这个清流老臣在这半年时间的表现实在太过奇怪,他竟然变成了张氏兄弟的好友,虽然老头遮遮掩掩,可是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最爱八卦的大明士人。

    张鹤龄张延龄兄弟是什么人物,整个天下谁不知道,所以这件事一出就立刻惹得京中士林议论纷纷,人人侧目。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个老家伙晚节不保,为了更上一层楼,竟然开始对张氏兄弟拍马了。

    一开始顺福他们也是这么认为,可是负责分析情报的师爷就认为此事太过蹊跷,王璟一个当了四五十年官的老家伙,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结交外戚的危害,特别是他已经这么老了,就算是为子孙后代铺路也不是这么个铺法。

    事有反常,必有妖孽,所以在请示张超之后,顺福就加强了对于王璟的跟踪。很快就发现事情有些诡秘,王璟不仅与张氏兄弟有往来,甚至于与很多勋贵也有往来。

    而这些与王璟有交往的勋贵绝大部分都是长期带兵的将军,带兵能力姑且不算,但是多年积累下来,每一家都养了不少精悍的家丁。这些家丁吃了半辈子这些勋贵的饭,怎么可能随便张超一纸命令,就乖乖的不再与家主联系。

    而到了嘉靖四年的冬天,张氏兄弟常常高朋云集,要知道这两位吃相这么难看,那些老一辈的勋贵根本瞧不上他们,那么因为什么他们最近交了这么多朋友?

    等张超把请假的人员名单与王璟交往的勋贵一对照,几乎不需要去猜测,张超就很明显的察觉到有一场阴谋在逼近,联想到马上要开始的祭陵大典,他咬着牙笑着说道,这是把老子当成曹爽呀!

    张超很清楚,既然存在这么个阴谋,那么这一局就没办法善了了,他必须大开杀戒了,可是怎么杀却是有说法的。

    马车摇摇晃晃,张超一边想着心事,一边享受着正午温暖的阳光,很快就要到达昌平了。

    突然间,马车厚厚的帘子被掀开,一阵冷风扑面而来,张超回头一看,是顺福,“老爷,京中来报,二号刚刚入宫,想必已经见到了一号。”

    张超点点头,他沉吟着说道,“嗯,那按计划去做。”

    很快祭陵的车队就赶到了宿营地,准备休息一夜,明日再赶到昌平。张超拜见皇太后和嘉靖后,和重臣们一起回到了临时的营地。

    既然是在室外,只能一律从简,重臣们喝了几口热茶,就开始听负责官员的汇报,这么多人在外,大事虽然不会出,小事确实不断,让人不胜其烦。

    等好不容易汇报完了,张超揉了揉自己的大腿,“唉,老夫现在真是体力不济呀,这才多大一会,就有些体力不支了。现如今,发须已白,虽然没有到一顿三遗矢的地步,但也差的不远了。”

    张超借着廉颇的典故说起了笑话,他刚一说完,重臣们就哈哈大笑。要说起来这个班子实际上相当稳固,核心层并没有多大变化,确实是到了该新老交替的时候了。

    所以张超笑着说道,“天子年幼,本来吾还想多撑几年,现在看来不行了,各位,吾有意第二届国士院开幕后就致仕回乡,你们看如此可好?”

    这些重臣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张超在这群人中实际上是比较年轻的,他都要致仕了,那他们岂不是早就应该滚蛋了,这张子卓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试探我们吗?

    虽然张超不是君王,但张超这么说话,在座的重臣也觉得有些伴君如伴虎,看起来这人掌权久了,就肯定会有这样的气势呀!

    在这群人之中,地位最低,新任的户部尚书秦金立刻站了出来,“部堂身体康健,岂能轻易言退,学生以为不妥呀!”

    由户书转任礼部尚书代替乔宇进入军机房的孙交也站了起来,“子卓,天子大婚之前,你的责任重大,绝不可轻易言退,这是吾等士大夫的责任。”

    刑部张尚书嘴角微微动了动,这清流拍马屁的水平真是不一般,事实上张尚书还真错误理解了孙交的本意,他说这句话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因为王璟和勋贵的筹划,孙交虽然不是很了解,但这个老狐狸已经有所察觉。

    孙交担心国家会有动荡,而越是这个时候,张超坐镇朝堂就越重要,他的能力和威望足可以驾驭整个国家不会混乱。

    而今天张超突然言退,很显然张超对于这些人的图谋,应该有所准备,他是在试探群臣。这个时候无论是为自家的安危还是国家的命运,孙交都只能站在张超这一边。

    张超听完了孙交的话,却笑着摇了摇头,“天下人才何其之多,张某没有那么重要,大宗伯太过赞誉了。”

    就在此时,账外一阵混乱,张超皱了皱眉头,刚想问话。突然帐门一开,一个人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一边走,一边大喊着说道,“张中堂,张中堂,出大事了,有人要造反!”

第602章 告变() 
竟然要人要造反?张超立刻就站了起来,几乎不约而同,所有的重臣都站了起来,对于文官集团来说,再没有比造反更让人害怕的事情了。

    张超一看这么多人站了起来,沉声说道,“各位稍安勿躁。”然后张超瞪了一眼跑来告状的这个人,“赵世平,你说有人造反,到底是谁?可有凭证?”

    赵世平是成化年间获封的武靖侯赵辅的后人,他的大哥赵世爵是当代的武靖伯。赵世平是一个纨绔子弟,虽然是国子监的监生,但整日里不务正业,与兄长关系不和,所以这些重臣看到是赵世平,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赵世平根本不敢与张超对视,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晚生亲眼听见,我大哥赵世爵在家中召见家丁,预谋不轨,除去,除去。”

    赵世平看了一眼张超,不敢说下去,张超大怒,厉声喝道,“赵世爵是如何说的,你老实说清楚。”

    赵世平这才一五一十的开始交代起来。作为武靖侯赵辅的后人,他们家族世袭武靖伯,所以到了赵世平这一代已经十分富贵,赵世平也就成了一个纨绔子弟,整日里寻花问柳,不务正业。

    但是作为家中的庶子,他又没有多少钱,所以一来二去的就与一群同等身份的勋贵子弟混到了一起,一边想办法弄钱,一边就乱花出去,这样一来,他们不论在家中,还是在朝廷中的名声都很不好。

    但是赵世平又挺会做人的,他与兄长赵世爵的关系不错,所以很多事情赵世爵也不瞒他,这一次赵世爵在家召集家丁训话就被他偷偷听到,说是张超违背祖制,擅权不法,连太皇太后都对他很不满意,准备下旨意要除去他,所以命令这些家丁做好准备,随时听候吩咐行事。

    赵世平听到之后,吓得半死,这万一大哥谋反不成功,搞不好要连累他呀,所以他就想办法灌醉了赵世爵,打听到了具体的政变消息。

    赵世平得到的消息是,勋贵们准备以太皇太后张氏的名义,拥戴定国公朱应祚发动政变,乘着天子祭陵之际,控制在京的新团营,赵世爵需要负责控制其中的一路禁军。

    除此之外,在皇城的御马监也将动员起来,控制皇城,然后会逼迫太皇太后下诏书诛杀张超以及张超的党羽,还列出了一份名单。

    张超等人听明白之后,立刻是大惊失色。等看到名单之后,所有人都脸色铁青,这么多大员被列在其中。甚至很多人心中暗骂,老子什么时候成了张超的党羽,竟然被点名要诛杀。

    张超干了这五年,他最重要的是干了两件事,一边是剥夺在外太监的权力,一边是剥夺勋贵的的兵权以及财权,这样一来,整个大明文官集团的权力达到了开国以来的巅峰。所以要说起来,整个六部九卿都可以视作他的党羽

    现在勋贵集团继刺杀张超未果之后,竟然要政变除掉张超,不仅仅如此,还要把这么多人杀掉,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呀!

    同样列在榜单的孙交这时候却相对镇定,他有些怀疑赵世平,“子卓,此子一向顽劣,想必所告应该有假吧。”

    张超此时已经坐不住了,他瞪着眼睛说道,“有假,有假,怎么可能有假?这些日子,找理由请假的勋贵与赵世平所供几乎没有出入,此事绝不可能做假,就算有假,我等也不可等闲视之!”

    说完之后,张超咬牙切齿的说道,“刺杀本官不成,改成直接政变了,嘿嘿,也太瞧不起本官了,竟然把老夫当成曹爽!”

    孙交被张超这么一说,也是无话可说,再说了,不管赵世平供述有没有假,朝廷一定要控制京城的驻军,以防万一。

    而张超此时的情绪,非常的激动,这也可以理解,这赵世平拿出来的名单真假不知,但是政变的目标肯定是张超,他不急眼才怪。

    所以说完这句话,张超就立刻开始发号施令,他下令整个护卫大军全面戒备,没有军机房的命令,谁也不许私自行动,否则军法从事。

    同时张超向驻扎在京师附近的军队派出了使者,要求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听命。并且下令各部没有军机房的签章和兵部尚书杨旦的签字,一兵一卒也不允许调动,违者军法从事,并且这个命令要下达到百户一级。

    为了以防万一,张超同时下令驻扎在蓟镇和宣府的边军做好准备,随时入卫朝廷。

    而对于张超的这一连串命令,在场的重臣谁也不敢反对,就算他们对张超再有所不满,也非常清楚,在张超和勋贵之中只能选择张超,没有人会傻到与勋贵为伍。

    事实上很多人内心都觉得张世平所言不实,比如孙交就很明白,勋贵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作乱,这其中必然有文官的串联,想必王璟就是这个角色。

    可是张超既然这么快发觉,那么这一次勋贵的作乱肯定会被平定,而且整个护卫部队都控制在张超的亲信手中,这个时候跟他唱反调,红了眼的张超绝不可能束手就擒,到时候张超有没有除去不知道,他们这些在场的人估计没什么好下场。

    另外如果乘着这个机会,彻底除去勋贵集团这股子毒瘤,将大明完全控制在文臣手中,似乎也很不错,所以一些人尽管对张超不满,但最后思索再三也是坐视张超下达了命令。

    这一次祭陵的人员众多,所以护卫部队多达数万,命令一下达,整个大军就立刻乱了套,而那些与王璟有过接触的人立刻就被控制起来,而太皇太后张氏的贴身太监和张鹤龄早就被有心人盯住,所以立刻就被抓了起来。

    而大明天子嘉靖和皇太后夏氏的护卫则改成了张超的亲信,至此张超顺理成章的控制了皇帝和皇太后,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张超玩了一个障眼法,勋贵作乱和文官串联下的勋贵作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群臣可以纵容王璟串联下对于张超或其核心党羽的政变,但绝不可能纵容没有文官参与下的勋贵作乱,更不要说打击面如此之大了,这一点张超知道,王璟知道,群臣也知道。

    所以张超找来了赵世平告状,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张超众多平乱的举措,要求张超辞职,而没有了这个唯一的机会,日后也就由不得他们了。

    通过护卫军,控制了文武百官,这个时候张超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天色已晚,京师现在一定很热闹吧,闹吧,闹得越大越好,这样他才可以顺理成章的大清洗。

    只不过小妹还有两个小孙子,张超叹了一口气,有事先的准备,应该没事吧,肯定没事的,张超坚定的想。

第603章 京师乱() 
就在这边张超闻变派出使者之际,京中的政变集团也开始了运转。有了太皇太后的背书和圣旨,首先被解决的是皇城的御马监。

    御马监所属部队是一只太监组成的军队,看起来装备非常精良,负责保护皇城的安全,但是一部分主力已经随着嘉靖出宫,而留守宫中的太监面对太皇太后的懿旨,根本不敢反抗,也没有心思反抗。

    因为绝大部分太监对于现在的苦逼生活十分不满,张氏愿意出头对付张超,那就意味着他们的好日子不远了,傻子才反抗呢。

    再说,反抗需要理由,嘉靖太小,张氏是太皇太后,她是皇族的代表,这一点依附在皇权的太监们当然清清楚楚,所以张氏十分顺利的获得了御马监的支持。

    到了此时,政变集团信心大增,尽管谁都知道御马监的这些太监军队说到底是用来糊弄皇帝的,连蛋蛋都没有能有什么战斗力,但是他们毕竟控制了皇宫,下一步就是控制军队了,而最危险的就是内城的驻军,也就是九门提督衙门。

    按照事先的计划,几位勋贵带着家将直接前往新团营的驻地,他们将拿着张氏的懿旨坐镇新团营,而王璟则亲自赶赴九门提督衙门,接管九门驻军。

    王璟很清楚,内城驻军看起来应该都是张超的亲信,是张超控制朝廷的根本,不拔掉这只军队政变不可能成功。但是这只军队说到底是朝廷在养,在他看来,张超就算对将士们再好,将士们也不一定买账。

    所以只要有了张氏的懿旨,至少可以拉拢一部分军队,但是张氏却没有那么自信,按照张氏的本意,王璟的身边应该带领着一队勋贵的精锐家丁。

    但是这个建议却被王璟给拒绝了,王璟的理由很简单,他不需要,如果带着一群人过去,倒真有可能会有麻烦。

    因为张超在九门驻军的文武一把手都调走了,此时坐镇指挥的副总兵是一个相对中立,从陕西调过来的将领,几番接触下来,王璟有九成九的信心能够说服他归顺朝廷,大明一百多年的积威仍在,没有人敢于乱来,特别他还是负责监管新团营的兵部尚书。

    所以这个时候带着家丁进入九门提督衙门,不仅仅没有必要,而且还容易使这个副总兵担惊受怕,认为不会被信任,反而不利。所以王璟只带了应该有的仪仗,连护身的兵丁都没有,王璟如此无畏,如此视死如归,让人赞叹不已。

    事实果真如同王璟所料,当王璟大摇大摆的进入九门提督衙门,宣读懿旨,任命副总兵曹鸣雷为提督内城九门总兵官,王璟亲自担任教化使。

    这个任命不正常,曹鸣雷立刻就反应过来,第一只是太后的懿旨,缺乏军机房和司礼监的盖章,这份任命到底有没有效果谁也不知道。

    所以曹鸣雷满头大汗,但是思考了片刻,他还是受不了这样的诱惑,曹鸣雷果断的接受了王璟的带来的懿旨。

    王璟此时方才长出了一口气,武人还是好摆平的,他心中暗自感慨。所以他立刻下令曹鸣雷召见驻在京中各部的参将指挥,传达太皇太后的懿旨,并且开始准备调整将领和部署。

    既然已经接受了太皇太后的懿旨,曹鸣雷当然很顺从,但是对于王璟召集各个将领的命令,曹鸣雷很是不以为然。

    曹鸣雷叹息的说道,“老部堂,这九门提督所部管理森严,末将虽然可以召集他们,但是就算现在末将有太皇太后的懿旨,可是没有军机房的附署,按照规定,各门守军可以不听从命令。特别是西直门一带,由教化副使林郎中直接坐镇,末将恐怕,”

    曹鸣雷的话没有说完,王璟当然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