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他们逼迫太过,天子对我等文臣失望恐惧至极,才有任用刘瑾,九虎翻身之事。
刘谢等人得了个清名,在家安稳度日,却把你我等人推到火坑之中,不得不相忍为国,眼睁睁的看着刘瑾擅权而无可奈何。
这一次刘瑾犯错,被下官抓住机会一举击败,如果按照阁老的说法,立刻昭告天下,然后清洗刘瑾余孽,不知道天子又该如何看待我等?咱们是一时畅快了,可是在下敢言第二个刘瑾上位也同样快了。
这样的悲剧发生一回也就够了,何必重复发生,所以下官斗胆,说服了天子,诛杀刘瑾而不问其罪,只是为了延缓党争扩大,别无他意。”
张超这番话事实上快要打动李东阳了,特别是张超对于刘谢的不满,真的说到他心里去了。
”子卓,你不欲党争,老夫也明白你的用意,只是朝中清流中人,一向痛恨刘瑾,这些人若是脑袋一热,如之奈何?”
这是李东阳在出牌,张超立刻就回道,
“下官已经与两位司礼监大珰商量好了,朝廷现在应该镇之以静。若是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书,一律降职外放,如此也遂了他们求名的心愿。
刘瑾执政期间,并不是一无是处。一些过失之举当然要拨乱反正,但是一些好的政策,朝廷必须要坚持。”
李东阳听到张超已经与司礼监联盟,也是头大不已,这种情况下,若是自己对刘瑾党羽逼迫太过,这些人投到张超门下,那麻烦就大了。所以他确实需要妥协,但是哪些需要动,哪些不能动这就需要讨价还价了。
就在李东阳沉思之际,张超笑着说道,“最近这段时间,小王子有所异动,广西又有苗壮作乱,四川汉中也有贼人造反,此多事之秋,必须集中精力,避免掣肘。
所以下官说服天子临时成立了军机房,用于处置紧急的军国大事,地点就设于天子的豹房附近。
目前拟定的成员有司礼监太监何张两位公公,下官,都察院屠老,还有首辅和王靳两位阁老。
凡军国大事,我等七人可先行商议。若有争议,可投票表决,再呈报天子。
若是我等要商量些什么,可以在军机房商议。”
李东阳被张超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弄得头大不已。他从张超的人选中也看的出来,刘瑾的党羽基本都被排除在外,那么这个军机房事实上就是朝中最重要的大臣聚在一起商议国家大事,他们的决策就代表了朝廷的决策,正德几乎不可能反对,如此倒是一条不错的建议。
“何为投票表决?”
“此事与廷推类似,我等七人一人一票,分为赞同,反对和弃权三种,凡是呈报天子的事务,必须最少有四票支持。”
李东阳听完,不得不佩服张超的鬼主意真多,只是这样一来就差不多架空了内阁,但是思之再三,李东阳还是同意了。
刘瑾擅权这么久,作为首辅李东阳除了委曲求全,做一些弥补之事以外,他事实上也没有做太多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胆小。
所以张超联合何聪张永赶走了刘瑾,显然要上位,他也不敢得罪张超等人,更何况张超的建议虽然有私心,但明显对于文臣一方有利,遇到事情了七人商议也算是重臣群议,对内外都有所交代。隐约之间,李东阳觉得这样的方式似乎更合理一些。
而对于张超来说,他差不多有三张铁票,那么只要说服其中一人,就差不多可以控制这个军机会议,这对于之前没有决策权的他来说是巨大的进步,他同样是十分高兴。
事实上军机房的诞生看起来相对削弱了司礼监的权力,但是对司礼监这两个太监而言,却恰恰相反。
他们从此之后可以正儿八经的参与朝政,表达自己对于国事的看法,可以有效的保证他们自身的利益,比原来那种钻空子的方式正大光明多了,而且就算表决不合他们的心意,还有皇帝那一关呢,他们并不担心权势被削弱了。
随着李东阳的同意,一个名叫军机房的特殊机构成立了,除了七人以外,还有几个小太监,几个调来的低级文武官员作为助手,同时内书房也派出女官负责记录每一天的会议。
这个机构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并没有记录在案,甚至根本看不到有军机房的名称。
里面的成员也并不固定,一切听从皇帝的批准,里面有太监有宫女,有文官有武将,不在乎身份。
而各个军机大臣之间地位相同,遇事投票解决,避免了诸多麻烦。
因为正德对于玩乐的兴趣更大,所以军机房一成立,就立刻成为了朝廷的中枢所在。
由于军机房就位于豹房附近,天子如果有异议,随时都可以干预,所以正德很快就发现这样的模式很好的保证了他对于政权的控制。
又由于司礼监和内阁同时存在于军机房,几乎他们一有结论,就立刻可以发出圣旨。所以只用了几天时间,七位军机大臣就发现这样的模式比原来的方式显得有效率多了,而且矛盾也少多了,遇事大家有商有量,如果争议太大就停顿一些时日,比这两年打来打去好多了。
军机房是和谐了,科道们就不乐意了,大明讲究大小相制,军机房各位大佬有商有量,那他们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另外这些人眼睁睁的看着焦芳张彩这些刘瑾的同党虽然权力小了些,但是还待在朝廷中继续作威作福,而他们这些拼杀在前,险死还生的正道清流却被占了坑位,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南京科道官员首先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面对他们对于刘瑾的弹劾,军机房通过了张超的意见,上书的弹劾奏折留中,上书官员改任他职,在圣旨中,军机房重申了皇帝对于刘瑾的圣旨,刘瑾是积劳成疾病死宫中,不允许大臣胡乱猜疑,以讹传讹。
正德听到了军机房的意见后,十分高兴,这样的军机房比内阁听话多了。
但是北京的科道官员知道后,那是怒火万丈,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咱们绝不能容忍,所以弹劾刘瑾的声浪越来越大。
第504章 张超时代的开始()
军机房,正在召来闭门会议,商议如何应对科道官员的集体上书。
内阁大学士王鏊正在慷慨陈词,为科道官员们辩解,引经据典,甚至于张超都不得不佩服王学士的功底深厚。
王鏊说完之后,众人沉默起来,开始消化王鏊的说词。事实上都是老生常谈,先是论述了刘瑾之恶,然后又说了科道众人如何的正义。
张超沉吟了一会,他明白他必须说话了,不公布刘瑾的罪行,逐步消化刘瑾的遗留问题就是他的政治主张,科道官员冲着刘瑾事实上就是在冲着他,那么王鏊也同样站在他的对立面。
所以到了此时,已经不可能讨论是非问题了,只有坚决的把他们打回去,除此别无他理,
“各位军机,刚才王学士慷慨陈词,引经据典,本兵十分感动。必须承认王学士和上书的科道官员所说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朝廷镇之以静的处置同样也有道理,要不然首辅和屠总宪也不会同意。
现在问题来了,当都有道理的情况下,我等应该如何处置,下官有几个问题需要问一下王学士,
对于刘瑾和他留下的党羽如何处置,天子是不是有决断?
那么面对天子的决断,这些科道官员还是不是朝中大臣,为什么天子屡次下诏书,他们可以违抗圣旨?
朝廷到底是他们说了算,还是天子说了算?
到了现在,必须把这三个问题讨论清楚,要不然这一件事永远会没完没了。
我们这些人聚在一起,是为了讨论军国大事,不是总是一天到晚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扯皮。”
张超这是摊牌,这是撕破脸的摊牌,他要求王鏊必须在天子和科道之间选边站,面对张超这样严厉的逼问,王鏊大怒,拍着桌子怒道,
“老夫相信是非自有公议,世上的事情,道理最大。张子卓,你如此违背天理人心是不会长久的。”
张超同样也火了,竟然当面诅咒自己,这个时候他下定决心赶走王鏊,所以他拍着桌子说道,
“是非自有公论,这个公也应该是我等重臣的公论,而不是科道这群人的公论。
这些年,按照他们的公论,在座的各位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要是都听他们的,天下早就乱的一塌糊涂了。”
两个人拍起了桌子,其他五位扛不住了,连忙劝说起来。劝和的同时,李东阳对张超如此反感科道内心深处也是咂舌不已。
最后李东阳无奈的说道,“两位,咱们先表决,若是争议太大,就请求圣裁,你们看这样可好?”
对于用这样的方式处理分歧,很明显李东阳这个时候又退缩了,面对张超的强硬,李东阳屠滽都退缩了,这也正常,当年面对刘瑾,他们已经习惯了。
张超获得了胜利,这个时候靳贵写出了票拟,诏书重申了朝廷对于刘瑾的结论,所以驳回了北京科道御史的弹劾,下令他们不得再次上书议论此事。
但是靳贵也加上了一些解释之语,隐晦的表达了朝廷的意图。对于这一点,张超默认了,他希望一些明白的御史知道进退,否则那就不客气了。
诏书下达之后,科道就当没有他听到,继续猛烈的弹劾,因为他们似乎从中看出了朝廷的虚弱,那当然要乘胜追击了。
与此同时,军机房的重臣都被攻击,张超挨到的炮火最为猛烈。所以张超决定,清洗科道,既然不为我用,那都给我滚蛋。
正德四年五月到六月间,几十名风头出尽的御史给事中甚至一些参与弹劾翰林六部官员陆续被提升了一个品级,但是都成为属官,而且从此之后他们都进了吏部的黑名单,再也别想提拔。圣旨还特别命令,接到旨意后当日必须离京,由锦衣卫负责护送他们到任。
而代替这些科道官员的则是从地方调过来的功劳卓越的地方官,有心人都发现了一个事情,这些人虽然各地都有,但是他们身边都有一两个非常出色的师爷。
张超用强硬告诉了文武百官,刘瑾虽然完蛋了,但是现在有了代替刘瑾的人,不听话的都给我滚蛋。
面对张超的强横,王鏊忍无可忍,连续上书请辞,正德皇帝批准了,然后经过军机房提名,在张彩主持的廷议上,礼部侍郎费宏入阁代替了王鏊,并且成为了军机房的一员。
费宏十分不安,他偷偷的拜访了李东阳,“西涯公,现在外界对于张兵部看法各异,但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张兵部太过刚硬,下官这次入阁,心中不安呀!”
“子充,张子卓诛除刘瑾,与国有大功,现在他事实上代替刘瑾掌权,但是他又不是翰林出身,所以不得不另立军机房,又把刘瑾任用的那些人留在朝中牵制我等,在老夫看来这是他心中不安呀!
科道集体上书就触动了他的逆鳞,所以他才不顾及名声,毫不客气的赶走了王济之,又驱逐了两京御史科道,这个时候我等还是好好与他相处,否则麻烦更大。”
费宏顿时愣住了,这是什么道理,李东阳压低声音解释道,“当今天子贪图玩乐,不理朝政,所以一定要有人辅政。
可是正德元年的教训太深,天子绝不愿意内阁势大,再出现刘洛阳那样的人,所以先有刘瑾,后有张超,都是天子信重之人。
与刘瑾那个阉宦相比,张子卓毕竟是进士出身,立身较正,又多立功勋,朝野上下人望极高。
如果需要有人出来辅政,再没有比张超更合适的,所以坦率的说,老夫和屠总宪是乐见其成。”
见费宏沉思,李东阳继续说道,“张超执政以来,所作所为都是在军机房议论之后行事,也同时照顾到司礼监,内阁和都察院的意见,可以说张超所行都是众议。
不论是对刘瑾执政以来过失的慢慢调整,还是对刘瑾党人的逐渐清洗,还是任用得力之人,朝廷都在走好,这个时候咱们还是应该相忍为国!”
李东阳说的是心里话,相比于刘瑾的蛮干,张超太好相处了,张超十分尊重他们,他们的利益同样得到了张超的尊重和保护。
对于太监集团,张超很聪明的赎买了其中的领袖人物,何聪张永都相继封爵,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甚至张超漠视他们随便贪腐。
而对于各地的镇守太监,张超也是恢复了旧例,这同样能被太监们接受,因为刘瑾那一套事实上根本行不通,太监再牛,他们也没有办法代替文官集团的行政,那么要那些虚名又有什么用处。
所以在这个时刻,张超的执政除了那些被他打压的清流集团以外,出乎意料的获得了各个利益集团的认可,这也是李东阳劝说费宏的根源,别闹腾了,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好呀!
第505章 第一把火()
费宏进入军机房,张超也给了他一件大礼,他毫不客气的废除了正德二年宁王复卫的圣旨,军机房找了个理由解散了宁王辛辛苦苦组建的军队,可怜的宁王,他刚刚组建训练完成的军队,就这么给解散了,真是欲哭无泪呀。张超知道宁王决心很大,估计他会继续贿赂朝中大臣,不着急,猫抓老鼠的游戏还可以继续玩。
这样一来费宏的态度就好了不少,军机房也少了一些磕磕碰碰,而大佬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科道御史又被清洗了一番,朝廷立刻就清净了不少。
张超琢磨着应该搞一些惠民的事情,招揽一下人心,为后面的改革打下基础。古往今来,从教育下手是最划得来的,张超也不例外,他决定修改一下大明的科举制度。
当然不像被冷冻的焦芳那样赤裸裸,虽然他也同样动了各省的举人人数。大明两京十三省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逼得朱元璋搞起了南北榜,后来又加上了中榜。
张超拿出的方案就是必须保证每一省至少要有一定数目的举人,在这个基础上按照每省人口进行调节,而且保证每一个省的举人数目要大于从前。除此之外,按照前三科会试的成绩各省会有一个不同的等级分,以奖励那些教育干的好的省份。
经过这一番调节,每一省的举人数目都比从前有所增加,而南直隶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正德五年南直隶乡试的举人名额就增加了一半。
增加一个举人就意味着增加一个官员,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同时意味着朝廷的收入会下跌一点。但是即便如此,大明的士大夫们也甘之若饴,困难的是朝廷,亏得又不是他们,怕什么。
张超同样不以为然,他巴不得土地兼并更加厉害,他好增加海外的移民,至于财政收入,不必担心,大明的国债还可以多发行几期,至于以后,谁在乎,想办法再去找金矿吧。
除此之外,张超下令科举考试不允许出现截搭题,那么市面上乱七八糟的模拟题太多导致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张超也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实行分数制度。
从现在开始,大明将在院试,乡试,会试实行考分制度,也就是说每一场的总分是一百分,三场下来就是说三百分。
而每一道题都有相应的分值,每一名阅卷官都会打分,然后去掉得分最多的和最少的,取中间值。
而对于出现严重错误的试卷,比如该避讳的地方没有避讳,写错字等等,张兵部给你一个重新挽回的机会。出现错误的那一题对不住得零分,但是其他题目还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