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十万大军漂流数十日,若是有个万一就不可收拾,这也是马文升不看好的原因之一。
与会的陕西巡抚杨一清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仅仅恢复东胜卫是完全不够的,他建议要控制河套地区,需要在唐朝三座受降城的旧址上同时筑城,如此互相支撑才能控制河套,如果仅仅恢复东胜卫,这一座孤城要面对四面八方的鞑子,迟早会守不住。
东胜卫就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而唐代的三座受降城则分别位于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包头和呼和浩特三个地方附近。
事实上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河套地区的战略要地的位置都是比较接近的,在座的绝大部分都是对军事十分清楚的,他们明白杨一清的说法更为可取。
可是现在问题来了,他的想法与王越的思路不同不说,这么庞大的筑城计划所需要的物资更是数不胜数,张超干了这么久,得罪了这么多人才抢来的那些钱粮够不够谁也说不准,现在一下子要筑三座城,这个难度太大了。
所以这场军事会议的争论非常严重,大家吵得没完没了,但是过了一会,王越才发现张超一直没有发言。
张超这时说道,“我们十万大军出征,所需要的后勤物资不可胜数,而以陕西甘肃两省的民力和屯田收入是支撑不了长期作战的。
所以下官以为,咱们这一仗的关键是要寻小王子部决战,而不是筑城。没有野战的胜利,不管是东胜城还是三受降城,就算筑好了,也没办法持久。”
张超说完,丁怀德立刻接口说,“张宫保说的甚是,只有正面打败了小王子,我等才可以安心筑城。”
事实上,这是荡倭营一贯以来的军事思想,力求战争的主动权,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筑城上,这样太过被动。
但是荡倭营的这一套军事思想却与此时明朝相对被动防御的战略思想很不一致,王越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这时张超说道,“怀德,你是怎么想的,不妨畅所欲言。”
丁怀德点了点头,拿起了教杖,指着后套地区说道,“此地水网密布,多沙洲,岔流,河道极不稳定,利于我而不利于敌,从宁夏镇顺流而下,不过十余日,后勤保障有力。
所以末将以为咱们先不管东胜城,而是一步步来,可在西受降城的旧址上先筑城。
如果小王子来袭,我军可就势与之决战,如果他不敢来袭,我军有水泥等物,一个月即就可筑城。
此城一成,只需要复套军一部驻守,我军可以骑兵不断骚扰,如此一来就截断了小王子与火筛的东西联系,也截断了东西蒙古的联系,同时遮蔽宁夏甘肃不受侵扰。
末将听说小王子志在统一蒙古,若是我等控制了此地,小王子进出西蒙古只能绕道漠北,所以末将以为他必然会出现阻挠大军筑城。
等西受降城筑成,我军可以积累物资,再沿着黄河顺流而下筑中受降城东胜城,如此稳扎稳打,无论小王子部出现与否,我军都可稳操胜券。”
丁怀德说完,王越也反应过来,丁怀德的做法实际上比他的计划更加稳妥,这也是因为荡倭营可以正面与蒙古鞑子抗衡,并且一战歼敌数千之众,所以丁怀德才有此想。而长期与蒙古人玩弄互相偷袭游戏的王越却一时没有想到,或者说内心深处没有足够的胆量与小王子硬碰硬,只想着偷偷捞一把。
丁怀德部是战争的主力,他有这样大的决心,王越也决心赌一把跟小王子硬碰硬来一回,就算不敌,从西受降城回去大军也不会有覆没的危险。所以在这一次军事会议上,王越就采纳了丁怀德的建议,决心与小王子部决战。
会议结束后,宁夏总兵李俊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宁夏镇,这一次王越新的计划相对更加稳妥,宁夏将很少受到侵扰,这当然是好事。但是王越准备与蒙古人决战,主力却是复套军,而宁夏镇除了骑兵以外,其余各部不是筑城,就是运粮。
如此一来,干苦力的就变成了宁夏镇,而立功受赏的则是复套军,这也太不公平了,李俊心中很不乐意,但是荡倭营战斗力摆在那里,不服气也不行。果不其然,李俊回到宁夏,将王越的部署一公布,宁夏镇的将领们就不高兴了,搞了半天,是给人打下手,这凭什么呀!
第437章 泄露()
李俊拍着桌子骂道,“还不是尔等都是一群废物,守守城还可以,出城野战你们哪一个有这个胆量,还不如复套军那一群新兵蛋子有胆量,就是本总兵也不敢用尔等迎战小王子。”
李俊骂完,下面的游击参将也不敢作声,这段时间,宁夏镇过得相当憋屈。
好不容易打了一场大胜仗,斩首几十,若在弘治十年之前这可是难得的大胜,大家伙升官发财不在话下,可是现在呢,朝廷的胃口大了,到最后只赏了一些钱粮,这让宁夏镇出征的老少爷们哪能服气?
然后张超又带着荡倭营过来了,一边训练新军,一边不断的压榨大家伙,大家是敢怒不敢言,到最后被硬生生割了一大块肉。
岳爷爷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潜台词就是说文官常常是怕死的,武将则是爱钱的,抢了大家伙的银子,大家能高兴才怪。
本来大家对王越的复套计划寄托厚望,荡倭营是京营只有万人,打完了肯定会回去,复套军又是新兵蛋子,一时间也指望不上,所以战事的主力肯定是三边四镇,而宁夏镇肯定是主力。
可是结果却是复套军这一群新兵蛋子成为迎战小王子的主力,而其他四镇除了挑选出来的两万骑兵,其他人都得去运粮和筑城,这他娘的还有什么盼头。
就算是骑兵日子也不好过,这可是在草原上与鞑子互相射箭厮杀,太危险了,就算是立了功劳,小命也保不住呀!
现在既没了钱,又没了前途,王越张超你这两个王八蛋,咱们走着瞧!成事虽然不足,败事可以绰绰有余!
长达百年的战事,九边与蒙古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联系,甚至有人做出了花钱买通鞑子,让他们去自己对头那里闹事这样的腌臜事。
三边军事会议开完没有多久,谁也没有想到,王越的作战机会就被一些西商知道了,然后小王子也知道了。
此时在后套过冬的小王子闻听之后,脸色大变。明军搜套十分常见,成化年间更是家常便饭,只是一直雷声大雨点小。
弘治早年因为小王子忙于征服其他蒙古部落,所以对明朝以朝贡获得利益为主,侵扰并不多。只是近两年,随着小王子部众越来越多,才开始了对明朝边关越来越严重的侵扰。
自从王越上任,小王子就知道明军的反击肯定会来,但是没想到王越竟然胆子大到要在河套筑城,这是想赖着不走呀,这如何使得。
河套地区除了水草丰美,又是漠南蒙古的战略要地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时代守护祭祀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斯部落就待在河套,凡是有志于统一蒙古的豪杰一定要出入河套,祭祀成吉思汗,以获得蒙古各部的支持,特别是小王子是黄金家族的后人,他能够坐稳蒙古大汗与他的血统有很大关系,他绝不能坐视明军控制河套。
但是大同一战,荡倭营给小王子的教训太大,他已经没有胆量与明军硬碰硬,此时还没有统一漠南,他也不敢这么浪,可是不阻拦汉人入套又不行,他不由得泛起了沉思。
春天就要到了,明军的进攻随时可能发动,但是寒冷的冬季过后,牲畜都熬得不轻,战马都掉膘了,此时与明军决战,付出的代价可能几年都缓不过来。
心中犹豫不定的小王子将这个消息传递给火筛,想听听他的意见,很快火筛的建议传了过来,无论打与不打,首先就是迟滞明军的进攻,所以火筛建议小王子侵扰甘肃,他侵扰延绥镇,这样避开了荡倭营所在的宁夏固原一带,吸引明军来援,以拖延时间。
同时火筛建议小王子派人说服漠北蒙古的各大部族,河套地区同时也是他们过冬的场所,要是被明军战了,他们也没有好处,让他们也一起出兵。
如果漠南蒙古鞑靼诸部加上漠北蒙古各部,最起码有十几万骑兵,在秋天与明军决战。尽管明军的荡倭营战斗力强大,也不过万余人,蚁多咬死象,只有击破了荡倭营,鞑靼诸部才能在九边获得主动权。
小王子看到来信之后,心中大喜,火筛这一计策确实不错,所以小王子除了派人去漠北陈说厉害之外,从弘治十一年初春开始,鞑靼小王子火筛分成两路,开始猛烈侵扰甘肃延绥两镇。
这一次小王子的决心很大,所以鞑靼不计伤亡,连续攻破了多处城堡,围攻甘州。而在东线,火筛部因为去年的惨败,憋了一口恶气。火筛的进攻更加凶猛,直逼榆林,并且围杀了增援过来的延绥副总兵、都指挥同知朱瑾。
东西两翼同时遭到鞑靼的猛烈入侵,这让正全力准备的王越张超等人震惊不已。久在边疆的王越发现事情有变,这冬天刚刚过完,天气还很冷,鞑子在这个季节发动进攻,谁也想不到。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现在该怎么办?
此时老于战事的王越敏感的察觉到有可能鞑靼获得了明军要大举复套的消息,所以才提前发动进攻。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王越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握住主力不予增援,不仅仅如此,王越下令甘肃延绥两镇必须尽可能拖住小王子火筛两部,命令两镇明军集中于主要的城堡之中,不得命令不允许随便出击。
这道命令一下,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王越集中了三边精锐和荡倭营这样的京营王牌十万人,结果坐视贼寇入侵,这是什么行为。
所以压力很大的甘肃延绥两镇的巡抚巡按和镇守太监开始弹劾王越,说他畏敌如虎。王越上书朝廷辩解,同时严厉下令三边各巡抚太监,只要朝廷一日没有罢免他这个总督,他们都必须听从命令,不允许胡乱作为,否则严惩不贷。
王越和部下的激烈冲突已经了朝廷的密切注意,很显然三边总制的设立就是为了统一指挥陕西甘肃四镇,以防御鞑靼,王越这么干直接违反了朝廷的本意,必须严厉处置。
憋屈多日的科道官员开始上书弹劾王越张超,这种局面下皇帝也拿不定主意,此时刘健说话了,朝廷设定三边总制的目的就在于让王越统筹三边防务,对于怎么作战,那是王越的问题,朝廷不应该多加过问。
阁臣倪岳李东阳,兵部尚书马文升都支持刘震的看法,所以弘治虽然心里游移不定,也只好听从内阁和兵部的看法。
这个时候王越,张超和杨一清的奏折也来到了京师,他们批驳了对于王越的弹劾,就在朝廷闹得纷纷扰扰之际,时间也一天天的过去,明军出击的机会终于成熟了。
第438章 坚持()
十万大军沿着黄河水陆并进,绵延几十里,另外还有大量的军需物资,幸亏黄河可以行船,否则光靠人背马拉,那个负担谁也吃不消,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出征塞外的战事十分稀少的缘故。
一般来说都是帝国开国时期,那时候猛将如云,老百姓也承受的住巨大的后勤压力,而到了帝国中后期,统治阶级的内耗太大,国家的动员能力下降,所以在历史上也就只有两汉有此伟业,因此才有汉独有强亡的说法。
这一次出征,张超没有随军,他坐镇固原主持后勤,他需要源源不断的将大量物资发送河套。
张超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与国威闲聊,自从弘治三年到今天,八年过去了,国威待在张超身边读书习武,护卫他的安全。
高大魁梧的国威骑着一匹骏马,张超看到他威风凛凛的样子,有些遗憾,
“国威,你弓马俱佳,武艺高强,若是从军,现如今最起码是一个骑兵百户,留在我身边却是可惜了。”
国威憨厚的抓了抓脑袋,“俺娘说了,让俺留在老爷身边,护卫您的安全,就像典韦许褚一样。”
张超高兴的哈哈大笑,“你不亚于典韦许褚,老爷我可比不上曹操,那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呀!”
两人说笑间就回到了固原,随着大军出征,每日需要发运大量物资,张超忙的不亦乐乎不说,甚至远在西安坐镇的杨一清和宋珫也忙得要死,他们不断接到张超发来的物资请求,可以说这一场战争,整个陕西都动员了。
王越大军出征的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甘州,尽管这一场扰边收获很大,杀伤了无数汉人,可是小王子并没有实现逼迫明军主力回援,拖延时间的战略目的,到了此时,他不得不黯然回师。
看着手下的部众兴高采烈的背着锅,穿着绸缎棉布,抽打着劫掠的男女,小王子心情稍微好了点。
他思考再三,还是没有胆量与明军硬碰硬,所以小王子最终还是祭出了面对大明出征草原的绝招,躲到大漠深处。
弘治十一年四月明军出磴口,然后转向西北,迅速控制了后套地区,此时小王子部利用自己的机动优势,早已经撤离了河套地区,见河套地区空荡荡一片,无可奈何的王越只好开始筑城。
一边筑城,明军一边沿着后套往贺兰山后进行扫荡,又在几个隘口和一些战略要地修建了堡垒,然后驻兵把守,一副驻扎不走的样子。
六月,西受降城旧址筑城完毕,明军采用的是张超在东番岛修建的棱堡,留下一部后,主力沿着黄河继续往东,准备在中受降城筑堡。
因为明军是沿着黄河通过水路进行后勤补给,所以蒙古军队试图侵扰后勤补给线的计划破灭,根本无法骚扰,反而暴露行踪,被明军骑兵盯住了歼灭。
此时的王越压力很大,十万大军出兵三个多月,这每一天花费的钱粮不可胜数,可是鞑子呢,鞑子的主力在哪里,找不到呀。
不仅仅王越着急,将士们也着急的不得了,而且现在又是盛夏之际,这么多军人驻在野外。虽然河套地区水草丰美,但是塞外的环境远远比不上中原腹地,长期驻在外地,非战斗损失也在不断增加。
王越内心犹豫,有心撤军,他询问大将们的意思,朱晖极力主张撤回去,而王守仁坚持,现在大军的粮草充足,而且张超又在不断的发运粮草,从没有抱怨,如此后勤没有问题,咱们还可以支撑下去,他建议继续筑城。
王守仁的观点得到了丁怀德等人的支持,而朱晖的建议得到了原来三边守将的支持,就在这样僵持不下之际,王越得到了张超的回信,张超的说法,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到了此时,只有坚持才有机会。
张超承诺他会倾尽全力,再支撑三个月,所以让王越无论如何也要熬到九月,如果鞑靼主力不出现,就一定要筑好三受降城,到时候可留下复套军镇守,并且张超表示他已经在全力准备冬装,现在就是耗,王越也能耗得起。
从四月出兵到七月,三个月时间,固原和宁夏的府库已经空虚了。这时候张超祭出了他的绝招,撒钱。
从王越在后套没有遇到鞑子主力之后,张超就有预感这一场复套战役搞不好是持久战,所以他思考再三,以三边协理的名义,从山西钱庄和济世钱庄那里贷款两百万两。
张超以个人的声誉担保获得贷款后,立刻向陕西的秦王,宁夏的庆王,甘肃的肃王等存有钱粮的王府和其他大族以及秦商和晋商发文,要求他们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