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先对九边和京师的仓库账目进行全面的盘查,弄清楚现在各处有多少粮食物资,这个时候再决定是否折色。”
张超这个想法是十分合理的,只要做事就需要首先知道到底有多少家底,但是事实是户部,兵部,工部还有内廷都有自己的仓库,再加上各地转运的物资大部分是就地就近运输,所以到底有多少家底当家人李敏也搞不清楚,因为这涉及到好几个部门的配合。
李敏有些苦笑的说道,“子卓,你要盘查所有的仓库,这远超户部的职权范围,老夫做不到。”
张超目瞪口呆,一个国家到底有多少家底李敏这个尚书不知道,那谁能够知道?如此又如何进行决策?
张超突然间感觉到他在户部搞不好是一场悲剧,得赶紧离开,要不然日后很有可能背黑锅。
第266章 张超上书()
张超猜的没错,当他深入了解户部之后,就发现这个帝国的中枢财经机构,本质就是一个大会计,控制在户部的财源少的可怜。怪不得他弄来几十万钱粮被认为是一等一的理政能手,因为他以一人之力给户部增加了将近一成的收入,有利的支撑着帝国的运转,这样的人皇帝能不当他是宝贝吗?
明朝的财政简单来说就是乱,真乱,乱的离谱。要收税,首先要有个标的物,在今天,是人民币这种货币,顶多加一个粮食的统购统销,但是在明代是实物,就是你生产什么国家就收什么,水稻,小麦,布匹,棉花,木材,丝绸,纸张,木炭,凡是你能想到的啥都有。
这些东西收上来之后,还不是一家管理,户部一块,兵部一块,工部一块,皇帝一块,另外南京还有一套班子管理,这是中央层次。到了地方,地方官手里也有一部分财源。
如此一来,中央户部大约控制了12%左右的财源,依靠这个财源在国初是足够支撑国家用度的。
但是承平日久,首先就是可以征收的税源大大减少,因为土地人口被既得利益者隐藏了,比起冰冰这样的阴阳合同在那个时代属于高档次操作,压根没有必要性,明代直接就是投充,合理合法,十分的光明正大。
其次官僚集团开始膨胀,说白了吃闲饭的人越来越多。最麻烦的是,朝廷要养着很多藩王,而且待遇超好,为了多骗些财富,王爷们拼命的生孩子,这样国家的负担就不断增加。
还有一个大问题,军队的花费越来越多,国初依靠屯田能解决的军粮问题,此时根本办不到了,必须中央提供大量钱粮供应九边。要知道几十万大军从嘉峪关一直延伸到辽东,几千里防线,一字摆开,那需要的钱粮就是天文数字。
如此一来,帝国户部就根本吃不消,无论怎么寅吃卯粮,怎么拆东墙补西墙都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明朝的户部尚书动辄得咎,属于最悲催的部堂,与礼部大宗伯,吏部天官比较起来,想想都是泪呀。
过了十天,李敏叶琪就把张超迫不及待的叫了过来,问问他这段时间观政有什么感受。
张超首先给两位堂官深施一礼,“李部堂,叶侍郎,给朝廷当家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
张超这句话一出口,两位老官爷也想哭呀。只有善于理财的人才能理解对方,李敏岁数大了,就抹了抹眼睛,
“子超,你如此一说,老夫也欣慰呀,户部确实难为,要不然圣上也不会让你这么快就过来观政,你这段时间可有什么收获?”
“下官粗略理了理户部的事务,觉得首先就是减少缴税的品种,别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收上来,然后很多又用不上,只能丢在府库之中发霉,这样浪费太严重了。”
李敏来了兴趣,“你具体说一说?”
张超就开始仔细的介绍起他初步的改良计划,就是增加折色。粮食布匹这样的生活必需品还继续维持不变,但是其他比如棉花木炭纸张这些乱七八糟的统一折成白银,国家需要直接从商人那里买就是。
事实上在中央太仓库和内承运库储藏的是奢侈品和大宗物品,但是在地方官府连笔墨纸砚桌椅都要老百姓提供,这也太离谱了,于是就搞出了种种弊病。
所以干脆张超建议中央和地方这些开支直接收银子得了,这样官府方便,商人同样开心,老百姓也许就不是那么开心了,但谁顾得上他们。
而且如果朝廷有需要,让相关部门列出预算,可以经过户部审核后拨付给他们钱粮,让他们自己处置。如此一来,可以增加国家的货币收入,另外万一遇到急事,也方便周转腾转。
对于户部来说,这个建议可以提高他们的权力,增加话语权,理所当然的引起了两位堂官的兴趣。
叶琪点点头,“这个思路不错,确实简单可行,在户部太仓库的可以请旨如此处理,但是很多物品储藏在内承运库,太监们未必愿意。”
张超刚想说太监那边我去说服,突然间醒转过来,麻蛋的,这些问题这些老油条怎么会不知道,不会就是挖着坑等着我来填吧。
于是张超笑着说道,“内承运库的事情比较复杂,这个还是稍等等请旨为好。只不过户部如此操作,兵部和工部是否也可以同样操作?”
一直在旁边默默无语的李敏说话了,“兵部和工部老夫自会上折请旨。只是内承运库,你既然有想法,就由你上书如何?”
张超心中大骂,我才上班几天,是招你们了,还是惹你们了,这么坑我?但是李敏的语气十分坚定,不由得张超拒绝,如果张某人还想继续在户部混下去的话。
张超想了想,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就按照这个计划走,即使得罪了一部分人,也会拉拢一部分人。再说实在不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惹不起我躲得起。
张超铁着脸施礼道,“下官明白,这就回去拟定奏折。”
张超怒气冲冲的离开,叶琪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担心的说道,“此子来户部才十来日,今日所言显示他对户部的运转有了一定的了解,确实人才难得。部堂如此做,不怕他怨恨吗?”
李敏陈着脸说道,“就是因为张超人才难得,才需要他与阉宦划清界限,否则一旦为彼拉拢,就会祸国殃民。
老夫不日就要告老还乡,子嗣又多不成才,老夫又有何惧?他今日虽然满腔怒火,日后还要感激老夫今天所迫。
吾等身为朝中大员,为官做事不仅要注意当前,也要考虑长远。叶侍郎,你也不要总想着废除开中法,要知道九边的粮饷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万全之策,宁愿坚守成法。”
叶琪对于李敏这样的说法,虽然心中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上官点评,他也只能唯唯称是。
张超回去准备草拟奏折,既然李敏要他上书打太监的主意,他索性把事情闹大,打起皇家的主意。
他首先摆出事实,说明太仓库和内承运库的藏品都浪费严重,建议改变操作方式,这些藏品不要再直接征收了,改成收银。如果需要,可以再拿着银子去民间收购,这样看起来会多一道手续,但是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他还上了一道奏折,张超以南京蒋琮管理的造纸作坊为例,结合他在南京的见闻说道,内廷在外有很多工场作坊只供皇家使用,里面有很多出色的工匠。因为皇家需求量少,产能不足,导致的结果是亏损严重,工匠待遇很差。
他建议推广当日和蒋琮的做法,将这些工场作坊官督商办,招商来解决,或者直接办成公司,这样可以扩大规模,另外皇家的高质量产品肯定会在市场上销售的很好,如此就可以减少亏损甚至是盈利。
这两份奏折一上,算是将张子卓的名气真正打响了,因为他间接攻击了弘治最宠信的内官监太监李广,顿时就激怒了李广。
第267章 张皇后()
张超这份上书大部分是出于公心,他提出的方案确实是可以改良的。如果说有私心,那就是他对于皇家占有那么多的能工巧匠十分的不满,你们不用给我用呀,好不容易说服了蒋琮,得到了一部分,但是张超的想法是多多益善。
张超上书后也担心被太监报复,所以他这边上书,那边让人就给萧敬等人送了礼物,以防万一。他又拜访了亲家徐琼,谈论了一番他的上书,并且建议徐家在南京附近一个纸厂,另外在北京一个书店,具体经营张超可以帮忙。
张超告辞后,徐琼笑眯眯的来到张氏的房间,开心的抱起女儿,
“小玥儿,你果然是个有福气的。”
张氏很好奇张超拜访的目的,徐琼笑着说道,“张子卓是来给老夫送钱的。”
张氏眼睛立刻就亮了,连忙追着徐琼问是多少银两。
徐琼鄙夷的哼了哼,这个眼皮浅的女人就知道钱,老夫是个翰林,要来钱也得光明正大,能跟你父亲那样不要脸吗?
只是他就喜欢张氏这种憨直肤浅的样子,这样不头疼呀。他就笑着把张超的筹划告诉了张氏。张氏听完就有些失望,这样弄多麻烦呀。
徐琼笑着解释道,“这就是张子卓的聪明之处了,有他帮忙经营,每年都有收益,而且光明正大,也不怕御史弹劾。你父亲,哼!”
徐琼说完之后,就吩咐张氏,“张超最近上书说了一通内库的问题,也许会招惹到内官监太监李广,你这两日既然要去一趟宫中,就顺便打探一番,记住别乱说话。”
张氏经常入宫,当然知道李广的威势,这个太监现在非常受宠,说起来还是因为天子无子造成的。
原来弘治因为身体不好,加上没有儿子,就有些开始相信佛道,希望能帮助他解决这两个困扰。
李广因为对这两门宗教都有些研究,就被弘治提拔起来,让他帮忙弄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李广很有他后世本家的风采,搞出了不少花样,弘治就觉得身体好了不少,这样就愈发的宠信起李广,所以李广在宫中的地位不断攀升。
到了弘治三年,天子的求子之心越发急迫,于是李广就出任了内官监太监,弘治让他管理宫中的府库,以方便做事。
所以张氏有些吃惊的说道,“张超不是还在观政吗?怎么会招惹到了李广?”
徐琼摇摇头,“张超刚任官,现在是心头火热,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有些自高自大也算正常,等他吃了些苦头就安分了。这一次他还算小心,知道求到了老夫头上,万一要是有事,老夫怎么也得保他不失,这是投桃报李。”
张氏按照徐琼的吩咐入宫,妹妹是皇后,她是小妾,命运差的太多了,只是习惯成自然,她这一入宫,张皇后就立刻召见了姐姐。
当年张家寒微时多靠着这个翰林妾的大姐才挺了过来,结果轮到张后嫁人时,他的未婚夫竟然得了重病,眼看着就不行了。
总不能这么年轻的闺女做望门寡吧,正好皇太子选妃,张氏就入宫了。想着就算没有被选中,出来嫁人也会身价百倍,男方人品也不错,也就这么放手了。结果张氏一举成了太子妃,她的前未婚夫此时却身体痊愈了,于是民间就有传言了,张氏是贵人之相,普通人岂能招架得住?
但是贵人张皇后现在的压力太大,文官一封封上书,自不去说。她去朝拜时,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往往说不了两句就看着她的肚子,让她羞愧不已。
迫于无奈,张皇后也想给弘治纳妃,可是弘治自己不乐意呀。一来两口子感情好,二来女人多了是否就真能产子,谁也说不好。
所以夹在中间的张后就难做人了,在姐姐面前她就放下了皇后的尊贵,好好哭了一场,皇后的身边人也助泣了一把。
张氏好好安慰了一下妹妹,按说母亲金夫人这么能生育,长成的就有两儿三女,妹妹不当有什么问题呀,是不是?
这就涉及到弘治的闺房秘密了,张皇后怎么随便说出口,身边的宫女也很识趣,就主动退了出去。
张氏见其中一个人她并不认识,而且是女官的打扮,有些好奇的指着问道,
“皇后娘娘,此女是?”
“那是济世医院的产科大夫李氏,是代替汪氏入宫的。”
这么一说,张氏顿时恍然大悟。金夫人让皇后招汪氏入宫此时张后也明白了真相,又羞又气,已经有段日子没有招母亲入宫了,张氏入宫就是替母女俩缓和关系。
两人聊了一通女人的私房话,张后才开心起来,这个时候张氏问道,“既然妹妹已经在着手选妃,为什么陛下不愿意纳妃?”
张后嗫嚅了一会,才小声的说道,“是万岁爷身体不好,怕女人多了有碍圣寿。”
张氏立刻明白了,这个话题没办法展开讨论,所以她转移话题问道,
“这个李氏怎么样?”
说起这个,张后就有些开心,“济世医院很会调教,李氏过来后,我的月事就规范了不少。最近萧太监又问来了一些生儿育女的诀窍,我准备试一试。”
张氏十分好奇,“一个太监竟然知道这些?”
张后点点头,“是医院的东主张超说的,此人已经有两个儿子,而且既然知道如何生孩子,那肯定知道怎么怀孕,你看李氏被调教的多好,此人确实有本事。”
张氏笑着说道,“当然有本事,昨天他来拜访学士,还说要弹劾什么李广,胆子可真大。”
张后也是三年的皇后了,当然不是什么小白,立刻就察觉有问题了,李广在宫中地位很高,张超才考中进士,怎么会没事弹劾李广?所以就想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氏也不清楚,张后也不以为然的放下了,不就一封弹劾吗,这李广这么嚣张,也该收拾一下了。
对于弘治弄得那些神神道道,出于女性的直觉,张后是不太相信的,花钱不少倒是其次,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是让她有些忧心,尽管吃过之后弘治似乎强壮了不少。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急步走了进来禀告,“禀娘娘,李太监出事了。”
第268章 张超大战李广()
张皇后皱了皱眉头,这李广又出什么事情了,说清楚。
“李公公与外廷一个进士起了冲突,结果他十几个人打不过几个人,被打了一顿,现在正在皇爷面前哭泣呢。”
啊,啥,两姐妹就立刻站了起来,太监打人不是什么新闻,打人不成反被人打就是新鲜事了。
张超上书一事,很快就流传开来,张超本来在民间声望很高,结果一出手就盯住了最得宠的太监,果然不同凡响。
于是李广不出意料的就怒了。他虽然知道张超,但是两人从无来往,怎么也想不到张超会针对他,宫中府库如何也是你一个同进士能随便说话的吗?
李广一怒之下出宫,他带着十几个手下,准备教训一下张超,想骑着咱家出名,咱家让你知道天有多高。
张超离开户部不久就被李广拦住了,面对这些人的阻拦辱骂,张超很好奇,我是招惹了李广,但他的反应也太离谱了吧。
在张超看来,他的上书是就事论事,压根没有想到李广反应这么大,再说文官弹劾太监不是很正常吗?只有被文官弹劾了,才是皇帝的好走狗。
可是李广才出头不久,不知道里面的道道,被人忽悠几句就忍不住了,这就碰上了一个硬茬子。
这十几个人只能算作地痞流氓,修养很低,骂了一顿之后,见张超板着脸不说话只是冷眼看着。李广就不乐意了,事实上他挡住张超一行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