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架的凤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落架的凤凰-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涂山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原各方国中势力最强。皋陶为涂山氏首领,禹任命皋陶为刑官,两族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盟,对大禹治水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据《尚书?舜典》记载:帝舜之时,禹为司空,皋陶作士,伯益为虞。禹即帝位后,皋陶、伯益迭为首辅,涂山氏成了夏后氏最倚重的力量。为了进一步获得妻族的支持,大禹便携同女娇,在涂山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准备与共工决一死战。据《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记》云:“夏之兴也以涂山”。正是涂山之会,确立了禹的天下共主地位。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会议开始后,当时有个叫汪芒氏方国的部落首领防风氏,被共工收买了,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大禹当机立断,就在会上杀了防风氏,以儆效尤。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这使得与会的所有方国之君深感恐惧,他们只得小心翼翼地听从大禹的指挥。共工很快被大禹打败了,但共工的臣子相柳却不服气,妄图继续顽抗。相柳为人贪婪,时常抢夺民众的粮食,民众形容他长了9个脑袋,食量惊人,每次都要吃掉9座山高的食物。大禹于是又领兵继续进攻,再一战杀掉了相柳。共工知道不是禹的对手,便逃掉了,据说最终还是被祝融杀死。 
共工的另一个帮凶河伯,一看情势不对,态度急转直下,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忙从河里跳出来,献上了“洛书”,争取从宽处理(前已叙述)。 
涂山大会,大禹论功行赏,对有功者封赏,对作恶者惩处,众人咸服。又任命皋陶为相,封女娇为后妃。把启留在涂山氏国培养,继续寻求妻族的支持。为了纪念战胜水患,禹用当时天下九州出产的铜铸了九个鼎,雕铸上奇兽异禽来代表九州,九鼎因此成为日后国家政权的象征。大禹起自民间,具有很浓烈的民本思想。他以富民为本,时时出访巡察,了解民情,查访贤能之士。把钟、鼓、磬、铎分别挂于厅前,发出告示:教我以道者击鼓,谕我以义者击钟,告我以事者振铎,对我述说困难者击磬,有告状者摇铎。诏命初下,天下贤士闻风而至。 
一切准备妥当,不久,大禹即指挥了对三苗的最后战争。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武力征伐,通过这些征伐活动,夏禹的王权得到了加强。 
蚩尤为九黎部落的酋长,分为九派,亦称“九黎”,即后来的“三苗”,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与黄帝争锋失败被杀。颛顼、帝喾时代,“九黎”趁共工与颛顼、帝喾争夺帝位时迅速发展起来。颛顼曾多次打败三苗;到了尧、舜时代,三苗再次兴起,又被打败。 
到禹继承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后,三苗再度挑起事端。为了进一步扩大原始居民的生存空间,统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迫在眉睫的国家战略了。因此,禹决定对三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争。禹出兵之前,在祖庙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祀上天和祖先的宗教仪式。 
禹手执玄圭说:“三苗为乱,上天要惩罚他们。因为他们不听教化,多次叛乱,诛杀无辜。现在,他们那里妖魔四起,天生怪异,夜里出了太阳,又下了三天血雨,炎热的夏天竟然也结冰。种在地里的五谷也发生了变异,祖庙中出现了青龙,狗也在市中嚎哭,人民惊恐,怨声载道。我受上天、祖先之命前去讨伐他们,希望大家同心协力,英勇奋战,歼灭那些有罪之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尚书?禹贡》篇。 
三苗见禹率军前来征讨,慌忙率众抵抗。但禹所率军队训练有素,士气高昂,强悍无比,三苗之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开战不久,其首领就被东夷部落的弓箭手射死。首领阵亡,苗军大乱,纷纷四散逃命。三苗故土难守,大部分逃往西南地区,逐步被当地土著氏族部落融合。相传今天聚居在湖南、广西、广东及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 
禹征服三苗,统一了长江流域,此后一段时期,华夏大地出现了少有的社会安定的太平盛世。 
禹在确立王权后,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作为都城。后又迁往阳翟(河南禹县)。根据史书记载,当时已经有了军队、官吏、刑罚、监狱等公共权力,说明我国在这时已出现了早期的国家形式。 
禹到晚年,原本打算禅位给皋陶,可皋陶先禹而死。按照禅让制的原则,禹推荐皋陶子伯益做了继承人。于是又召集各部落首领到苗山(今浙江省绍兴)集会,征询各部落首领的意见。大家如期到会,还向禹呈献了各自的贡物。禹命令手下人将贡物计算清楚,由此,后人便将苗山改称为会稽山。可是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他废除了禅让制而实行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遭到了伯益的激烈反抗。经过战争,伯益兵败被杀,夏启建立了夏朝。众多邦国首领都到阳翟朝会,启在钧台(今河南 
禹州境内)举行宴会,此即历史上有名的钧台之享。而夏王朝内部的贵族有扈氏由于反对夏启破坏禅让制,拒绝赴会。禹便动用军队镇压了有扈氏的叛乱,才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 
虽然夏王朝只是一种部落联盟的政权形式,和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大不相同,但总算粗具国家规模,这就使得中国历史从传说时代进入了信史时代。也使社会形态脱离了原始氏族公社阶段,而发展到阶级社会时期,这也就是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由“大同”社会转变到“小康”时期。由此可见,夏朝是不可逾越的中国历史记忆的源头了。     
情色毒药:公主夏姬的妖娆爱情 
夏姬是春秋时代的绝色美女,是郑穆公的女儿,大约生于公元前640年或者稍晚一些时候。没人能确切描述她的美貌,她的事迹在《左传》、《列女传》、《谷梁》等古籍中皆有记载。 
柏杨《中国人史纲》说:“夏姬是一位绝色美女,从她的沧桑经历和因她引起的国际战争,我们可以肯定她一定是世界上最最具有魅力的女子之一。”的确如此,在她身上发生的一连串故事似乎可以表明,在中国历史上,及至世界历史上,都难找出第二个人能比得上她那么吸引男人的了。夏姬完全称得上是“情色毒药”、“战争酵母”。凡是沾过她的男人,无一不下场悲惨,非死即逃。夏姬一生所历男人很多,具体数目不详。但从史书上对她的称谓:“三代王后”;“七为夫人”;“九为寡妇”,我们可想见其然。她私通的第一个男人是公子子蛮,是她同父异母的庶兄。很不幸,公子蛮两年后就肾衰而死。常言说得好:“只有用坏的犁,没有犁坏的地”。后人多猜测子蛮是纵欲过度而死的,因为夏姬太美了,太迷人了。她是那个时代男人们意淫的对象。 
夏姬和子蛮的情事,在后世视为乱伦,但那时还残留着远古婚姻混乱、族内婚的遗风,性观念比现在要开放多了,男女性事是比较宽容的,当事人也大都不以为耻。在《左传》里就记载有很多王公贵族不合礼教的男女性事,况且郑、卫两国,本就是淫风大炽的地方。溱洧之地,男女又淫奔不禁。就连孔子在编《诗经》时,虽对郑卫之音啧有不满,但仍然选入大量诲淫的诗篇。儒家虽提倡周礼,但“野合”和“裸奔”都是民间习俗允许的行为,男女在野外可自由交合,不像后代那么严格, 
这或许是远古生殖崇拜的遗风吧!但周礼毕竟已推行了几百年,即使同姓,婚姻也要受到质疑:“男女同姓,其生不繁”。由此推断,她和子蛮的性事也是有违礼教的。只是到了汉代的董仲舒,用儒家传统统一思想,才收紧了道德的绳子。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解读夏姬的故事,就自然不会大惊小怪的了。   
妖娆公主   
公主们都有良好的遗传基因,因此,她们的美丽举世公认。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学作品,把公主描绘得天仙一般,一个个高傲无比,光彩照人。随便举一个例子,《诗经?硕人》就是描绘齐国公主庄姜的美丽的:“肤如凝脂,手如柔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形象绝对是天上有地下无的绝色女子模样,千百年来,历代文人莫不根据这样的描绘而驰骋情思,臆造自己心中的女神塑像,并为之神往而激动。 
夏姬天生丽质,若幻若仙,绝对的极品美人。《列女传》上说她:“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夏姬既有美丽的外表,又有内敛的气质和征服男人的本领,是春秋时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夏姬比较完整的故事记载于先秦的典籍《左传》、《列女传》、《谷梁》中。在《诗经》和《国语》中都有所补充或印证,《史记》、《资治通鉴》更是言之凿凿,记叙犹详。她的姿容仪态,绝对是美艳不可方物。大凡物极而必反,美极而近妖,因此,“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难怪历代文人要把红颜比作祸水了,而朴素的民间则有另类说法:“英雄难过美人关”。万法归宗,其意一也:就是美丽的容颜,绝对有超强的倾城倾国的杀伐威力。 
谓予不信,且看跟她有过关系的男子便知,凡是围绕着她石榴裙转的,无一不霉运当头,下场悲惨。不是死于非命,就是祸及家族,更有甚者是亡国灭种。纵使这种悲剧周而复始地发生,而公卿贵戚始终执迷不悟,乐此不疲,都想一亲她的肌肤,赢得她的爱情,可谓死而后已。史书凿凿,她与陈灵公等三个国君都有不正当关系,故称“三代王后”;她先后嫁了七次,又称“七为夫人”;有九个男人死于她的超强的床上采补之术,又称“九为寡妇”。 
夏姬的一生,可谓情色的一生。她除了用温软的酮体诱惑男人之外,在历史文字的夹缝里,再也找不到哪怕是微如芥末的可圈可点之处了。这也是中国历史的特点,高者扬之,低者抑之。让好的更好,让不好的更不好。即好名声给予你的是加号,坏名声给予你的是减号。 
这位性感尤物,因此成了淫荡的代名词,被卫道士们咒为“不祥之人”。我们用现代流行的话,称她为“情人杀手”或“情色毒药”,怕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为夏姬之故,陈国杀死一臣二君,另有二位大臣逃亡,楚国发动了攻灭陈国的战争;为夏姬之故,楚国庄王与太子,太子与大臣,大臣与儿子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导致君臣离心,大臣叛逃,百余人死亡;为夏姬之故,吴楚发生了激烈战争,楚二太子死亡,楚都被吴攻破,几乎亡国,楚由此衰落;而吴也元气大伤,越王勾践趁机灭吴。这场前后绵延近半个多世纪的战争风云,都因为夏姬之故啊! 
翻遍中国历史,你还真找不到第二位像夏姬一样,散发着有如此狐媚妖娆的气味女人了,或许只有和她同时代的古希腊美丽女神海伦和她才有一比。但海伦只引发了一场战争,夏姬却引发了三场战争,其战争规模之大,牵涉国家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战局之悲惨,都是特洛伊战争所不可比拟的。可惜中国自古以来向无叙写史诗的传统,否则,夏姬的艳名,是绝不会逊于海伦半分的。 
那么,就让我们掀开夏姬妖娆的面纱,走向乱云飞渡的春秋的舞台。 
夏姬约出生于公元前640年前后的春秋时期,是郑穆公之女。郑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其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即周宣王庶弟郑桓公姬友。都于新郑,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新郑一带。到她的父亲郑穆公继位,已呈衰世气象。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郑穆公在位时,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为争夺诸侯霸权,经常发兵袭郑。历史上有名的郑商人弦高劳秦师后,急告求救而退秦兵的故事,就发生在郑穆公时期。 
夏姬在史书上没有留下正式的名字,只留下了一个称呼。当时的女子,称呼有从父的,也有从夫的。她被称为夏姬,就是因为成年后,她嫁给了陈国公族夏御叔。而姬一方面是她的姓,还有一层意思是春秋时期对公主的普遍称呼。 
在古代的言情小说《株林野史》上,对夏姬就有确切的描绘:她自幼就生得蛾眉凤眼,桃腮殷红,狐色狐媚,妖淫成性。少女时即成为兄长与国内权臣染指的对象。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羡煞了不知多少贵胄公子。夏姬姿容绝世,不但具有骊姬息妫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是一个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 
传说夏姬曾受神人指点,精于采补之术和永葆处女之身的内视法。民间对夏姬这种奇特的身世,以及与她有关系的男人们的遭遇无不兴趣盎然,于是各种怪诞的说法都出来了,并且越传越神。 
史家记载,夏姬未嫁时,曾做一梦,梦见天上降下一位“素女”,临床指点,向她传授了一套“吸精导气”之方与“采阳补阴”之术。也有的说,在她及笄之年,曾恍惚梦见一个伟岸异人,星冠羽服,自称上界天仙,与她交合,且教她吸精导气之法,名为“素女采战术”。此法使得女人能够常年被精气滋润,不被岁月雕刻,愈老愈少。夏姬从此掌握了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的驻颜之术。不论岁月怎么增添,她都照样美丽窈窕,妩媚动人。因此一直到50岁上,仍然保持着青春少女的模样,有着吹弹可破的容颜,细腻光滑的肌肤,袅袅婷婷的气质,水汪汪的眼睛里都是青春的光彩。不像脂粉时代的有些女人,一脸的菊花瓣,还假羞涩,勉强装酷装嫩。而夏姬的娇嫩之姿,迤逦之态,春风有度,出自天然,都有历史事件为证。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证明,夏姬具有震撼人心的美貌。   
初为人妇   
可惜夏姬的操守与她的美貌南辕北辙,大成问题。美的东西总是要炫耀的,况且夏姬“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一人自爱自怜未免寂寞,之后她广泛找人试验,当者无不披靡,因而艳名四播。凡与她发生关系的男人都销魂丧魄,曲尽其欢。当她是处女,激情洋溢。只是,这些踊跃应征者不久后都成了短命鬼,原因是她的采阳补阴之术大大损伤了男人们的元气,使他们肾竭体衰而亡。她自己反而青春不老,越活越滋润。可尽管如此,一些男人仍惑于她的美色和神仙洞府的妙处,乐此不疲与她往来交接。郑卫两国,本是淫风大盛之地,溱洧河畔,男女又都淫奔不禁,性观念非常开放,男女之事相当宽容。但再宽容,最基本的礼教还是要讲的。而她竟和自己的庶兄公子蛮私通。由此,她的艳名播多远,其狼藉的声名也就播多远。 
父母迫不得已,在她18岁那年,把她远嫁到了陈国。 
夏姬的第一任丈夫是陈国(今河南淮阳)公族夏御叔。夏御叔是陈定公的孙子,他的父亲公子少西,字子夏,所以他就以“夏”为姓,官拜司马之职,相当于后来的国防部长。由于他是国君的孙子,因此食邑于株林。株林是陈国最富庶之地,风景殊好,气候宜人。夏御叔就在株林建起了大片山水园林式的豪华庄园,呼朋唤友,斗酒作乐,与夏姬过着优哉游哉的闲散生活。 
一般是十月怀胎,而夏姬嫁人不到七个月就产下一子。人们风言风语,说这早产儿不是夏御叔耕耘的结果,多是夏姬从郑国带来的野种。夏御叔虽然有些怀疑,但是夏姬风情万种,她惊人的美丽几近乎妖,夏御叔情色摇荡,惑于美色,早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力。也便没有勇气甚至根本就不想去深究原委,就乐颠颠地给这孩子取名夏征舒,字子南,昵称夏南。夏御叔请同朝为官的宾客到株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