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维面色微红,大有一笑百媚生的感觉。

    裴旻嘴角扯了扯,若跟王维腻在一起,即便是直男,恐怕也忍不住弯了。

    王维不好意思说,实在有拍马屁的嫌疑。

    赵奕莹却没有这个顾虑。

    当初王之涣、王昌龄分别邀请王维往鄯州投奔裴旻。

    三王亲如兄弟,对于两人的召唤,王维岂有不心动的道理?

    王之涣、王昌龄以为王维早年对娇陈有意,所以心有芥蒂,不愿前来。

    其实不然!

    王维早年确实心仪娇陈,但那是少时懵懂的初恋,美好而青涩。

    直到遇到真正愿意共度一声的良伴,王维才明白初恋仅限于心底的小小回忆,赵奕莹才是他心中愿意共度一生的存在。

    他没有应邀只是不愿意离开赵奕莹而已,是以他选择了在长安考科举,而不是往鄯州与王之涣、王昌龄一并为裴旻效力。

    爱情与事业的抉择,大部分人会选择事业,王维却因极其感性的为人,选择了爱情。

    王维的付出,赵奕莹自然感动,非君不嫁,更不愿意耽误他的事业,将王维所作诗句,念了出来:“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裴旻听得有些飘飘然的,浑身有着说不出的舒坦,面色也有点点微红。

    确实好诗!

    就冲这首诗,裴旻心底下了决心,以后王维由他罩了……

    李白飘然而至:“在下李白,久仰王兄大名,你的画,你的诗,令白叹为观止!”

    王维并未断了与王之涣、王昌龄的书信往来,也听过李白之名,赶忙回礼道:“太白兄的《胡无人》慷慨激昂,《把酒问月》更是让人如临仙境,谪仙人之名,长安谁能不知。”

    瞧着相互恭维的李白、王维,裴旻突然想到后世人对他们的评价: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

    天地人三才,若是自己筹齐了他们,会不会召唤什么奇葩的生物出来。

    如此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

    这上元庙会实乃人流汇聚之处,人多难免有摩擦矛盾。

    这一天也是负责长安治安的武侯最忙碌的一天,所有武侯、坊丁都不得休假,极力维护地方治安。

    这边动乱一起,不稍片刻。

    武侯、坊丁已经涌上来维护局势,缉拿肇事者。

    见来了武侯,原本昏迷的内田一郎瞬间清醒过来,一手指着自己给赵奕莹打破的脑袋,指着裴旻一行人诉苦着。

    这狡猾的家伙,见裴旻举手投足的搞定他们一行人,心底早已凉了半截。

    他们来长安是学习大唐文化的,这在唐朝的这些年,几乎天天学习经史书籍,鲜有时间锻炼,哪有什么功夫。也就偷袭一下王维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换做彪悍一些的姑娘,他都未必是对手,甚有自知之明。正好中了赵奕莹的飞瓶攻击,假装晕了过去。

    静待来援!

    负责治安的武侯一到,内田一郎立马活了。

    打着恶人先告状的意图,先行诉苦状告裴旻。

    他隐去了自己的过失,怒道:“武侯军爷,他还有他,怒骂我国,骂我国所有人是跳梁小丑,愚不可及!我们一起……”

    他话还未说话,武侯一个巴掌就将他扇倒在了地上,“呸”了一声,道:“带走!”

    二话不说,前来负责治安的武侯、坊丁,将所有倭国人都押了下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裴旻瞧了王忠嗣一眼,点了点头。

    这身旁有出色的人才,果然诸事顺心。

    王忠嗣见负责治安的武侯赶到,为了避免裴旻泄露身份,先一步将他们截住,表明了身份,说明了事实,让他们不要声张。

    别说是倭国人惹事在先,就算是裴旻的错,武侯也不敢对裴旻这尊大佛如何。

    再说唐人焉有不向着唐人的道理,何况裴旻还是大唐的英雄……

    武侯直接用一巴掌,表明了态度!

第五十一章 秘书王维() 
♂!

    一群懵了逼的倭国人直接给带到监狱去了。

    因为得罪的是裴旻,裴旻虽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没有做任何交待。但是身居高位的人,一喜一怒,都会有人去揣摩、去迎合,去想方设法的让他满意。

    裴旻对于小日本潜在的厌恶,影响到了负责治安的武侯。

    胡乱揣测裴旻的意思,直接将他们送到了京兆府。

    事情甚至传到了京兆尹的耳中。

    京兆尹范宇是裴旻的老熟人,有过多次往来。他能当上京兆尹,还有裴旻的一份功劳。

    裴旻又是李隆基赖以器重的心腹,与高力士视为一内一外的左膀右臂。

    高力士更得宠一些,但裴旻手上的权势更大,唯一一个掌握军政大权的节度使。

    李隆基在裴旻这里开了节度使掌握军政大权的先河,其他的节度使却没有这个优待。

    第一镇边大将早已毋庸置疑。

    裴旻如此厌恶倭国,范宇这些人只以为内田一郎将裴旻得罪死了,对于他们几人毫不容情。

    遣唐使粟田真人,坂合部大分、山上忆良上门求情亦是无用,他们用尽了人脉,堪堪将内田一郎从监狱里保了出来,并且还有特殊条件,遣送回倭国,不得带大唐的一书一物。

    倭国遣唐使规模极大,正使﹑副使﹑判官﹑录事,还有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还有从事保卫的护卫兵。

    从最开始的两百人到现在的四五百人,但是别看人数众多,但真正能够留下来,能够入长安学习的仅有极少的一部分,五百人中能够留下二十人就很不错了。

    没人是傻子,唐朝重视文化交流,欢迎周边诸国来唐朝学习大唐的文化,让唐朝的烙印洒向世界,却非无度的付出。

    内田一郎这一行人能够在大唐潜心学习近乎二十年,倭国方面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这学业未成,就给驱逐回国,让身为遣唐大使的粟田真人、副使坂合部大分对于内田一郎的行径怒不可遏,直接将他们定为罪人,赶回了倭国,接受天皇的愤怒……

    这一切裴旻在事后才得知,有些啼笑皆非。却也没有任何不满。

    这个时代的倭国让刘仁轨在白江口一战打服,打怕以后,对于唐朝确实恭敬,但他个人却不会也不大可能改变自身对之的反感。

    与王维一并交谈,裴旻发现王维自身的长处,他心思目光极为细腻,能够拨开云雾一点一滴的看清本质。他的性格很柔,不喜与人争辩,就如他的外号诗佛,真的有种六根清净,无喜无悲,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这点也如他的相貌一般,宛若女子。

    裴旻甚至怀疑,王维是不是上辈子投错了胎,理应成为女人才对。

    裴旻再一次亲自邀请王维往陇右出仕,以前他只是听王维之名。

    这与王维接触之后,发现自己身旁确实需要王维这么一个有着特别特长的人才。

    王维的行政才华未必比得上张九龄、颜杲卿、王之涣这些人,但是他能干以上几人都干不了的事情。

    裴旻这些年发现了陇右幕府这一个小问题,大事交给张九龄、李林甫来处理。

    他们能够处理的非常完美到位,甚至挑不出一点毛病。

    但是涉及琐碎之事,那些不需要动脑子的事情,他们反而容易出错。

    因为事情太简单了,他们做不到专心致志的去处理,时常因为简单而分心大意,以至于犯一些很低级可笑的错误。

    这一点裴旻自己也是一样,他也常常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

    裴旻开始明白为何一个个大人物,他们都会找女秘书,固然养眼,可以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真正的原因只怕还是因为大多女人或许大局上比不上男人,但她们在细心这方面要远胜男人,能够弥补男人的不足。

    也就是所谓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只是裴旻清楚,在古代想要找一个秘书实在太难。

    王维的出现,让裴旻眼前一亮,王维的心思足够细腻,也没有脾气,最适合当副手处理繁杂的琐事。任何麻烦琐碎的事情,他都有足够的耐心,一点一点的处理完,并且一丝不苟。

    裴旻的幕僚团,正缺这样的人才。

    “依照惯例,通过了省试,还要通过吏部会考,只有通过吏部的审核,才能入朝为官。如今朝廷稳定,一切政策,井然有序,这京师之中一时半会儿只怕难有合适的空缺。除非外放,以地方上磨练……”

    王维微微点头道:“确实如此,叔父似乎打算将维举为太乐丞,暂时于太常寺任职。”

    太乐丞是太常寺下太乐署官职,从八品下,掌乐之官,在朝廷负责礼乐方面事宜的官职。

    王维擅于音律,当太乐丞也算是合乎情理。

    只是……

    裴旻道:“以你王摩诘的才学,当一个太乐丞也实在屈才。不如与我一并往陇右鄯州,同之涣、昌龄一起,于鄯州一展才学?”

    王维有女人的心思,自然有着同样的优柔寡断,一时间游移不定。

    赵奕莹这方面反而比王维果敢,道:“当年王郎为了我,放弃西去。如今我们身份已定,妾身愿意随王郎一同去鄯州。”

    王维感动的点了点头,道:“回头我便向岳父大人提亲……”说着又看向裴旻道:“维成亲之后,即日动身。”

    “好!”裴旻大喜过望,道:“一言为定。”

    裴旻不打算打扰他们两人的二人世界,与之分路而行。

    在他们说正事的时候,小七、小八还有李持盈皆在一旁安分的呆着,并没有吵闹。

    如今事情谈完,一大两小,三个活宝,立刻活跃起来,将孔庙里的所有谜题都横扫一遍。

    有裴旻、李白、娇陈三尊大神,几乎没有什么谜题能难得住他们,开开心心的结束了孔庙一行。

    “接下来再去哪儿!”李持盈玩了大半夜,依旧精神抖擞,大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裴旻早已规划好了一切,毫不犹豫的道:“自然是曲江看花灯,放花灯!”

第五十二章 曲江遇贼() 
改一下前文,前一章带了一句,裴旻与王维分开了,现在修改一下,没有分开,有他的点点戏份,写的时候,一下子忽略了,抱歉。

    **********

    裴旻一行人回到先前寄存坐骑、马车之处,取回了马车,而王维、赵奕莹也是乘坐马车来的,他们跟孔庙的关系密切,直接将马车停在了孔庙后院,两辆马车汇集一路,直往曲江行去。

    曲江是大唐最具有标志性的地方,位于长安城东南部,就在那一亩三分之地,有曲江池、大雁塔、芙蓉园、慈恩寺等等景点。

    来长安,不游曲江,等于没来一般。

    但凡长安有重大节庆,既要聚在一起欢庆的时候,曲江是唯一汇聚之所。

    不只是上元节的曲江夜游,三月三的曲江宴,端午节的赛龙舟,都在曲江举行。

    庙会固然人多,但跟曲江夜游相比,却是天囊之别。

    熙熙攘攘,一眼望去,皆是涌动的人流,比庙会更加可怕。

    不过曲江位于长安城东南部,长安的结构布局是北密南疏。绝大多数人集中居住在北部,也是皇宫和官府所在之处,南部各坊人口稀疏,屋舍也不是那么密集。

    人流多了一倍有余,却也不显得拥挤。

    一如既往,裴旻将马匹马车寄放到了一处大户人家。

    人的名,树的影,裴旻这一亮出身份,不带任何犹豫,对方很开心的给了方便。

    这还未进入曲江,小七、小八已经拍手叫了起来。

    “快看,快看!那里,好高好亮的房子!”

    小七一如既往坐在裴旻的肩膀上,小八也是一样,高坐李白肩上,他们看的最远。

    此刻成个曲江犹如白昼一样,近乎百万的花灯遍布曲江上下。

    现在是冬季,西北的气候尤为干冷,但是靠近曲江,却如进入暖房一样。

    百万花灯所散发的热量,甚至战胜了这寒冷的气候。

    小七、小八所指之处并非是如他们所见的房子,而是花灯树。

    在百年前有个叫郑凤炽的长安首富,家产不可计数,邸店园宅,遍满海内,与权贵往来,势倾朝市。他富到高祖李渊都屈尊与他为友。还曾对唐高祖夸富说,终南山上每株树挂绢一匹,山树挂满,家里还有余绢。

    郑凤炽为了炫富,曾经在上元节这一天于曲江搭建了一个高达六丈,宽一丈余,上万花灯制成的巨型灯树,从而名动京畿。

    自那以后,无人再有如此手笔。但至此长安富豪各自以花树斗富,为节庆日增加喜庆,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小七、小八看见的正是由长安豪商搭建的灯树。

    “我们去那里吧!”李持盈一脸兴奋,晚年她是在芙蓉园,远远眺望曲江热闹,而今能够近距离亲眼一睹,哪里耐得住,不住催促。

    “好!”裴旻笑着,当先往灯树方向走去。

    这还未到灯树,前方已经传来一阵锣鼓喧天,人群中,出现一个踩高跷的队伍,有狮、有龙,有观音菩萨,有金童玉女,还有哼哈二将……几乎把所有民间传说的人物,都包容在内。最精彩的是他们全部踩着高跷,摇摇晃晃而来。

    “先看这个,先看这个!灯树不会跑!”

    突如其来的节目,引起了李持盈的兴趣,带着几分期望的看着裴旻。

    “好好好!”裴旻再次跟李白、王忠嗣充当开路先锋,拥着裴母、娇陈、李持盈、赵奕莹、王维挤到了前方。

    元宵龙灯,也是上元节的一大特色。

    龙灯,也叫“龙舞”,长达十丈上下,由数十人舞动的巨龙之舞。

    一人在前以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可谓精彩万分。

    除了小七小八,众人大多见识过耍龙灯,但所处情况不同,感觉大不一样。

    连贤惠的娇陈,渐渐端庄的裴母也也被气氛感染,拍手叫好!

    在这漫天的叫好声中,这些舞龙灯的队伍更显能耐了。

    这时人群忽然一阵拥挤推搡,夹带着惊呼声,后边人向着前方挤来。

    裴旻反应不可谓不快!

    第一时间转身,扎稳马步,一手扶着肩上的小七,一手搂过李持盈,用自己的身子,当作墙垫,挡在裴母与娇陈的前面,稳住了她们的身子。

    王忠嗣、李白在这危急时刻,也临危不乱。

    王忠嗣分别扶住了他母亲王氏与王维,李白则用身子挡住了赵奕莹。

    这拥挤来的突然,在后边的王小白与一干护卫皆来不及应对。

    事情发生,应对的也是极为迅速。

    立起了一道人墙,稳住了动乱的人群。

    李持盈莫名受到推搡,眼见大祸临头,不料裴旻及时突然出手相救。她被裴旻搂在胸前,碰到他宽广坚实的胸膛,又惊又喜,一刹那间身子软软的几欲晕去。

    裴旻正想松开李持盈,突然觉得腰间传来拽扯之力,有人竟然趁乱偷他东西。

    裴旻赶忙松开李持盈,往腰间一摸,钱袋犹在,但是玉佩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