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捣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去捣乱-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谋,袁术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孙坚望着一旁的程普,似乎想从他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程普只是苦笑一声,说道:“主公,你今日已经询问属下七次了,难不成我还能将那使者凭空变出来不成?”

    孙坚又是焦急的在帐中来回走动,询问道:“三军可准备妥当了?”

    “随时可以拔寨起营。”

    “玉玺呢?”

    程普笑道:“主公你可真容易忘事,不是你交给了主母吗?”

    “也是……我居然连这种事情的忘了。”孙坚也知道自己急糊涂了,轻笑一声,“只怕袁术知道我得了玉玺之事,不愿将我放走……虽说我军有近万精锐,但与袁术十万兵马比起来,无异于以卵击石。”

    “等吧……”

    又过了两日,就在孙坚快要急出病来的时候,终于得到了使者的消息,那人说道:“袁术希望再见主公一面,并说两万兵马亲自交付主公,望主公凯旋!”

    孙坚拍案而起,大喜道:“等候一月,今日终于得以离开!”

    他连忙传令三军,命他们立刻拔寨起营,一路南下,朝南阳郡奔去。

    军队行到南阳郡已是正午,由于孙坚极其兴奋,所以下令急行军。袁术早已等候多时,看着孙坚雄姿英发的模样,笑道:“文台,此番南下,那算取得何种战绩?”

    孙坚心想反正也不在你这里待了,给你画个大饼又如何?便说道:“愿将荆襄七郡,全数为将军送上!”

    东汉时荆州共七郡,乃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后来曹操任丞相,于建安十三年从南郡以及南阳郡中划出襄阳郡与南乡郡,故称“荆襄九郡”。

    袁术闻之大喜,却故作谦虚道:“文台莫要太过激进,某只需南阳在内的六郡,留一桂阳郡给刘表,免得别人说我等太不近人情。”

    孙坚心中一阵窃笑,心想你还当真了,但面上却是极其镇定地说道:“袁将军仁厚,文台定然不负使命!”

    袁术将兵符交给了孙坚,委派两万人,加上孙坚本部近万,合计三万精兵;袁术又将辎重队交与孙坚观看,待孙坚视察完毕后,便正式上马,攻取荆襄!

    “袁将军,不必送了,文台去也!”

    然而,就在这二人气氛极其暧昧之际,孙坚军中却有一道如同利箭的精光迸出,目标直指孙坚。

    那道目光看的令人脊背生寒,就连孙坚似乎都有所感应;他急忙回过头来望着三军,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得做罢。

    而那人则是轻吐了口唾沫,微表情极其丰富,或皱眉,或咬牙,似乎在预谋着什么天大的阴谋……

第一百五十一回 锋芒毕露() 
南阳郡治理范围极广,虽说刘表如今是荆州刺史,但南阳却已经属于袁术的治理范围,刘表根本不愿意到这个原本属于自己的领土上作威作福。

    宛县地处南阳郡中部,就算刘表再怎么聋怎么瞎,孙坚意图南下的消息也是到了襄阳;襄阳距离南阳极近,几乎是处在郡界的交界处,也就是说孙坚南下,第一个目标就是襄阳。

    也正因此,刘表连忙召集部将参谋,寻求御敌之策。

    一年之前,刘表匿名进入荆州,在蒯家与蔡家的帮助之下稳定了荆州。如今袁术南下,倒也是在他的预料之中,只是袁术派遣孙坚前来,着实有些棘手,那可是打败了董卓和吕布的战神啊!

    却见襄阳城议事厅中,为首一中年人,面容瑰丽,言语有度,英姿不凡,乃“八俊”之一,刘表刘景升。人道刘景升守成之贼,不过片面之词,他的雄才大略,不过是步入晚年之后逐渐被消磨了罢了。

    如今的刘表正值壮年,意气风发,他意图先巩固荆州,进而定交州、扬州,进则可逐鹿中原,退亦能称霸一方。不过他现在遇到的问题很严峻,孙坚对他的统治有极大的威胁,不及时处置,只怕自己官位难保。

    见诸将、参谋皆齐,刘表严正道:“听闻袁公路着派孙坚南下,对我等似有意图,不知诸将可有何良策,抵御贼军?”

    殿下一人出列,众皆视之,乃是江夏太守蔡瑁,只听他说道:“孙坚锋芒毕露,先后破董卓、吕布等贼,虽败于荀罡,但气势不减,依我之见,与之结为姻亲,避免兵锋相见为妙。”

    “德珪此言过于怯懦,莫不是以为吾不如那五岁小贼不成?”刘表怒道,“联盟之事休要再提,我必与孙坚一较高下!”

    又有一人,乃是南乡太守蒯越,起身说道:“德珪所言其实是个良策。”

    刘表见自己的首席参谋都出来说话了,惊疑问道:“异度,此话何意?”

    “主公不知,那孙坚野心勃勃,势不甘为袁术之下,只怕此番南下便是他的主意,意图返回江南,自图大业!若主公与之结为姻亲,并放他南下,长江上下,谁能为敌?”

    蔡瑁与蒯越到后来都成了亲曹派,没想到在这么早的时间里,求和的理念都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

    不过有求和派,自然便有求战派;二人说罢,便有一人挺身而出道:“主公,末将不才,愿斩孙坚首级,送与主公帐下!”

    众人视之,乃是刘表亲信将领黄祖;刘表大喜道:“我本不愿求和,阁下之言甚合我意;不知阁下打算如何迎敌?”

    黄祖拱手说道:“传言孙坚起兵三万,若让之攻入荆州腹地,势难抵挡;某请令在樊城与邓县之间设下缺口,引诱孙坚来战。若孙坚欲渡汉水,必自樊城经过,我等在此迎击,背水一战,不怕胜不了孙坚!”

    “需要多少兵马?”

    “两万足矣!”

    一旁的蒯越嘲讽道:“区区两万就想击溃孙坚三万精兵,岂不可笑?当年王翦破楚尚且需要六十万,李信却偏说二十万,结果大败而归。汝此番出战,岂不视孙坚为小儿矣?”

    哪知黄祖大笑道:“阁下所言谬矣!孙坚军中已被吾暗下内应,只要能暗杀孙坚,他孙家军岂不一击便溃?”

    “孙坚一世英雄,岂会倒在如此小计之上?”

    “若阁下不信,在下便胜一会与你看!”

    刘表见二人言语激烈,连忙劝阻,并问道:“黄祖,你可敢立下军令状?”

    黄祖豪言道:“有何不敢?只是有一个要求希望主公能够答应。”

    “但说无妨。”

    黄祖道:“孙坚此番来势汹汹,非一战可定,说不得我军还有些许小败,但只要孙坚不攻下襄阳,末将定然将其击溃!在此之前,希望主公不要意气用事。”

    黄祖此言引来周遭一阵嘲笑,如果照你这么说,襄阳不被攻下,那你岂不是就不用死了?军令状如果都是你这么立的,那何来军法可言?

    但刘表不愧是一代英杰,而且这黄祖还是他的爱将,当机立断道:“准了!”

    ………………………………

    孙坚一路行军,正巧过了新野没多久,便有人来报:“刘表将领黄祖,在樊城以北布下军阵,防守已毕,静候将军!”

    孙坚闻言,不忧不喜,仿佛是早有预料一般。他原本的意图就是渡过汉水,直取襄阳,黄祖在樊城列阵倒是意料之中,便又问道:“敌军有多少兵马?”

    “两万!”

    孙坚闻言,忍不住大笑道:“向时董贼领兵五万,被我军打得大败而归;这黄祖竟敢用两万兵马迎战我军,岂不自取灭亡?”

    一旁程普进言道:“主公,黄祖乃刘表爱将,有用兵之能,此番以逸待劳,我军还是谨慎些得好。”

    原本他们返回江东,完完全全不用从襄阳借道,但行至途中,孙坚却改主意了。要知道荆州扬州几乎是一体,共同占据着长江天堑,若是同时拥有荆州扬州,岂不拥有坐收天下之能?

    孙坚想乘此机会,一口气攻下荆北,在顺流而下直取扬州,若是成功实施,自己就成了比董卓还要大的诸侯,完全有了与朝廷分庭抗礼之能。

    “当年楚国偏安一隅,敢与周王室并称为王,如今我孙坚若拥有楚国领地,岂不也有与汉庭作对之能?”

    想到此处,孙坚忍不住笑了起来,下令道:“全军出击,攻克樊城!”

    孙坚一路行至邓县,没想到邓县已经落入刘表之手,守城之人乃是一无名小将,孙坚仅仅作势,便将那人吓得屁滚尿流,当即开城投降。那人手下竟有黄祖委派的两千人马,黄祖本欲借此拖延时机,却没想到这人如此胆小,就这么投降了。

    孙坚逮着那人问道:“刘表委派黄祖进驻樊城,共两万人马,此数据是否属实?”

    那人答道:“不敢瞒孙使君,句句属实。”

    孙坚瞬间感觉底气十足,将那人并入俘虏之中,并委派亲信将领祖茂领兵一千守城,自己带着剩下的部队一路南下,兵锋直指樊城。

    孙坚就如同一柄锋利的剑,三尺青锋,却能斩断世间一切阻碍;虽说他曾败于荀罡,但这丝毫不影响他那英雄之心。只要攻下了襄阳,再取南郡,荆北一带便唾手可得!

    孙坚如此打算着。

    未几,众军行至樊城,见城上旌旗蔽空,似有千军万马一般,孙坚便着程普上前叫阵。程普策马奔出,对着城池大喝道:“黄祖小儿,可敢出来与我等一战?”

    然而行到护城河边,程普却被乱箭射回,城上也不见黄祖踪影,孙坚正觉得奇怪,忽然感觉天摇地震,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原来左右两侧早已被黄祖包围,黄祖正领着自己的部队,意图夹击孙坚。

    孙坚见状,不慌不忙,反而大笑道:“不过是初级的伏兵策略,岂难得到孙武之后?”

    孙坚连忙下令变阵,部队反应迅速,仅仅片刻便做成一个庞大的方圆阵;黄祖在外面一阵冲撞,皆是被孙坚抵挡住了,自己反而还损伤不少,一时陷入了僵局。

    黄祖怒不可遏,大喝道:“孙文台,莫不是做一个缩头乌龟不成?可敢出来与我一战?”

    忽而阵门打开,孙坚挥舞着古锭刀单骑前来,黄祖见状提枪迎战,战不十合,黄祖自感力竭,回身便走,孙坚军队见状大受鼓舞,一顿冲撞,黄祖大败,撤回城中。

    赢了一阵,孙坚大喜,自觉荆州之内无人再可抵挡与他,一时得意非凡,感觉自己人生的巅峰即将来临。

    他丝毫不知,一个小到苍蝇腿的阴谋,正在逐渐以他为目标展开。

第一百五十二回 直下荆襄() 
“黄祖,人道你乃刘景升麾下名将;怎么,如今见着我孙文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伏兵之策吗?”

    孙坚在城下叫骂,言语中全是嘲讽之意。想你黄祖世居荆州,竟然连我一个外地来的孙坚都打不过,岂不是奇耻大辱?

    面对孙坚的叫骂,黄祖那暴躁的脾气还真的忍不了,当即对一旁的将领喝道:“打开城门,我要与孙坚大战!”

    那将领连忙劝诫:“黄将军,方才我等偷袭孙坚尚没能得到太大的优势,如今出城迎敌,是不是太过鲁莽?”

    另一人也是说道:“吕公早已在孙坚军中埋伏半年,我等还是等他行动为妙。”

    黄祖强忍怒意,沉声问道:“吕公这段时间可发来了什么消息没有?”

    “我等只知道他现在在孙坚长子孙策手下,如今孙坚孙策生隙,也不知道吕公能不能找到机会暗杀孙坚。”

    黄祖咬牙切齿,没想到自己这一场突击,孙坚军的伤亡还顶不上自己;虽说现在守住樊城是一个良策,但他若是率少量军队包围樊城,自己则是渡过汉水,偷袭襄阳,那可如何是好?

    要知道襄阳有一大半的军队全在他黄祖手上,整个襄阳只有数千人马可供防守,孙坚若是强攻,只怕形势不妙啊。

    “雷烈,开门!”

    那二人见状惊讶不已,忙是阻止,但黄祖主意已定,再观他神色坚定,只怕来八匹马都拉不回来;二人无奈,谁让他是主将?只能安排军马,准备出城迎敌。

    孙坚在下方看着城楼上的黄祖有所动容,继续添油加醋道:“黄祖,怯敌畏战,如何还当得上荆襄名将之称?”

    然而没想到自己的招式果然有用,黄祖脾气暴躁,根本无法忍受激将之法;未几,却见樊城打开城门,黄祖一骑当先,冲锋在前,嘴里大喊着:“孙坚小儿休要放肆,黄祖岂会畏惧于你?”

    “哈哈哈!全军放箭!”

    孙坚一声令下,军阵之中弓弩俱发,如漫天流星雨猛击敌军;黄祖命全军列盾,意图撑过这段时间,等敌军箭矢用完再行决断。

    “程普,你带领五千人吗,冲击敌阵!”

    程普领命而下,未几便带领五千精锐冲了上去;在两番攻势之下,黄祖大败,折了许多兵马,被打的丢盔弃甲,就欲返回樊城重整旗鼓。

    然而当他行至护城河边,渡桥却被拉了上去,只见樊城之上站着一名中年将领,大笑道:“无能黄祖,这樊城已被我主公所得!”

    原来孙坚一方激将诱敌,另一方着黄盖领五千兵马迂回绕后,待黄祖出城之后,自水路攻取樊城,樊城近千军士全数被剿杀,如此便夺了樊城。

    “孙坚可恨啊!”

    黄祖哀嚎一声,便被城上乱箭射回;他知道樊城已经被攻破,更兼后面还有孙坚的追兵,只能调转方向,另取道渡过汉水,回襄阳再图大业。

    孙坚不愧是孙武之后,兵阵诡谲,腹有良谋,黄祖这才意识到自己太托大了;若不是下军令状之前向刘表要了保票,只怕此番回去也难逃一死。

    孙坚并不打算穷追猛打,樊城已下,襄阳就在汉水对面,只要借樊城的渡口将三万兵马全数运到江水以南,自己只需要包围襄阳,那刘表便必输无疑!

    他号令三军,在樊城整顿兵马,两日之后渡江。

    黄祖星夜奔回襄阳面见刘表,刘表正与众人商讨对付孙坚之事,忽闻黄祖前来,知道樊城有失,却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这没能在江北堵住孙坚,接下来的战场,就是他的治所襄阳了。

    看着一脸疲惫的黄祖,刘表命他先下去休息,随时等候调遣,却在此时,一旁的蔡瑁站了起来,说道:“主公,黄祖将军曾立下军令状,如今只带得数千兵马回到襄阳,其余兵马或逃或散,望主公依军法行事,严惩不贷!”

    众将皆是认同,不能因为黄祖是刘表的亲信就不加以惩罚;但刘表却是一脸平淡的说道:“诸将莫不是忘了,只要襄阳没有陷落,那黄祖的军令状便不用执行,此乃一君之言,不可戏之。何况如今正是危难之刻,临阵斩杀大将着实不妥,还望诸君三思。”

    刘表说的有理有据,众人闻言,只能作罢。

    议题重新回到了对付孙坚这件事情上面,刘表问道:“如今孙坚占领樊城,气势正盛,更兼手中握有三万兵马,待他渡过汉水之后,如何击之?”

    刘表并没有感到惊慌,虽说现在孙坚锋芒正盛,但他并不觉得那家伙能够攻破自己所驻扎的襄阳。这时麾下主簿蒯良进言道:“主公,孙坚手握三万兵马,但若要强攻襄阳坚城实在不智。依我来看,孙坚会选择围困襄阳,断我军粮秣,不战而胜之。”

    “子柔之见,是如何决策?”

    蒯良答曰:“襄阳城中尚有三月粮秣,不用急躁,那孙坚远道而来,我军避其锋芒,闭门不战便可。”

    哪知一旁的蔡瑁突然强硬了起来,说道:“主公,蒯子柔之见属下不敢苟同;先前在江北非我等地界,所以在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