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捣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去捣乱-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如同许多电视剧里面演的一样,男女主角刚刚就要牵手成功的那一瞬间,亦或是男女主角要分手的一瞬间,都会突然出现一个大反派,不由分说,就是想要杀死男主角或是女主角或是两个一起杀。

    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必死的小反派,都是来给主角送助攻的……

    有时候我们心疼的不是男女主角,反而心疼那些被主角光环打败的小boss。

    田野颇为安静,即便是野狸偷偷钻过稻草丛,声音也是极其的明显。那锄头飞来的声音沉闷无比,几百米内的农夫听见声音,纷纷朝田坎上望去。

    锄头插在每一个土地上的声音都不一样,这些农夫对这种声音极其敏感,稍微有些不对,他们都能够听出来。

    随着一个年轻人爽朗的笑声,越来越多的农夫朝声音的来源地望去,见是一个熟悉的小伙,再看看田垄上那个文弱书生,便知道这田野间又要发生一出好戏了。

    一个农夫看见这般熟悉的情景,脸上的皱纹都深了不少,朝一旁的农夫说道:“看见没,老李家那个混小子又要找人郭嘉的麻烦了!你说这个郭嘉从小就不学好,读个什么书?连个的耕地都不会,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你怎么跟你老婆一个德行,嘴这么碎?人郭嘉是俺从小看到大的,可有礼貌了!又是咱们村第一个读书人,凭什么就没出息了?”

    “你懂个篮子!现在是什么时候?读书顶个屁用!就算读出来了,人家大汉朝上面也是士族大家的地盘,是他一个小小的村夫能够去的地方吗?”

    村夫口无遮拦,声音还极其响亮,没有多久功夫便飘到了郭嘉与荀罡的耳边。郭嘉听见这些话那是气的牙齿发抖,这些风凉话自己从小到大不知道听了多少!没想到自己到了及冠之年,还是摆脱不了这些乡野村夫的蔑视!

    古代有“上中下九流”的分级,文人与农夫都是属于上九流的,只不过文人要高两个档次罢了。但这种分级制度也是看社会潮流的,如今这等乱世,吃饭的主导权在谁手里?读书人?地方军阀?亦或是皇帝?统统不是!在这饥民横生的年代,没有农民,谁给你们饭吃?

    虽然郭嘉气的够呛,但荀罡却没有任何的反应。他并不了解郭嘉,郭嘉这人二十岁以前的事情并没有记载在史书上,完全一片空白,只知道他隐居山林,结交天下英杰,其他的事情,自己还真不清楚。

    如今看来,郭嘉年轻时并不被同乡人看好,甚至多有被贬低的意味……

    “奉孝,莫不是你从小得罪了你们村子里的人?”荀罡“好意”的询问,但言语中却颇有调侃的味道。

    郭嘉无奈的叹了口气:“在下年幼丧父,但性喜读书,但在我们村里,不好好种地的人都是他们口中所谓的不务正业。每当他们去田间劳作,看见我家田中只有我母亲一人时,便一边责骂我不孝,一边羞辱我作为文人的尊严……”

    荀罡愕然,看着郭嘉那无奈的表情又绝对不是作假。没想到几千年后被那些被看做“文盲”的农民,在这东汉末年还有这么高的政治觉悟。

    与此同时,荀罡也有点同情眼前这个二十岁的青年了,年轻之时饱受诟病,只怕直到现在,这道伤疤还没能愈合。想到这里,荀罡突然发觉,环境对一个小孩的影响是巨大的,自己若是有了孩子,绝对不能再别人的诟病下成长。

    荀罡眼神严肃,朝前方的田野望去,只见一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缓缓地朝这边走来,长得个浓眉,眼睛却如同老鼠一般虚眯,面相极不协调。

    那人看了看郭嘉,故意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挠了挠头说道:“哦——原来是郭——阁下啊!俺刚刚失手将锄头丢了出来,没有伤到阁下吧?”

    农夫并不知道礼仪,郭阁下是他歪编乱凑的,他以为文人都是这么互相称呼的。

    这人的语气极酸,还故意拖了好个长音,分明是故意来找茬的;荀罡在谷中也是见到过一些腐儒,说着一口酸诗,但也至少比这个说着酸话的人好。

    对于这种故意找茬的人,荀罡略感无语,你家失手的时候能够刚好不偏不倚朝别人身上砸去?这谎未免也太扯了,简直比自己穿越的理由还扯……等等,我为什么要吐槽自己?

    荀罡瞟了眼郭嘉,看他打算如何回答。

    郭嘉并没有行礼,也许是他觉得对待这些人没有礼仪的必要,随即缓缓说道:“李公子田间劳作,时久劳神,这番小疏忽,奉孝自然不会在意。”

    若是与文化人说话,这句话倒是把刚才的恩怨一笔勾销,但这个农夫是个粗俗人,且不说听不听得懂郭嘉那文绉绉的语言,那农夫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还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那李姓农夫本来丢个锄头,只是想打翻郭嘉作为读书人的架子,没想到这家伙还挺冷静的。

    他看了看郭嘉身边的小孩子,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随即跳上田坎来,捡起锄头,笑嘻嘻的看着郭嘉。

    “你妈死了那么多年,你这小家伙竟然还是这般不务正业,一天靠着家里面的老本度日,整日喝酒看书,真替你妈感到寒心!”

    这汉子活生生一个笑面虎,嘴中没一句干净话!就连一旁的荀罡都听不下去了,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讨厌郭嘉,你妈你妈的……骂出的话来竟是这般难听!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看来一点不假。虽然他们重视孝道,但这并不能作为他们辱骂别人的资本。

    郭嘉听见这话,脸一下就垮了,但却不敢反驳,支支吾吾说道:“在……我自然有我的目标,只不过现在时机未到,若你在这般辱骂于我,休怪我不客气!”

    这种话从郭嘉的嘴里说出来简直是毫无力度。看他那瘦弱的小身板,再看看对面那个壮汉……究竟是谁对谁不客气?

    但荀罡也是看出来了一点,郭嘉对付读过书的文化人,那只是张张嘴的事情;但若是遇到这些说粗话还不讲理的山野匹夫,那简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秀才遇到兵啊!

    不过荀罡并没有与郭嘉同仇敌忾的想法,相反,荀罡觉得这时机来的太好了!之前他还在想怎么笼络郭嘉,结果这机会说来就来!简直是天不负我啊!

    “郭嘉,别说我们一个村子的人不照顾你……”那个李姓农夫眼神微变,又是发了话,“村里的人都指望着你能够成器,凭借你们家祖传的种地本事,怎么也饿不了你,你怎么就不听我们的劝?”

    种地这本事还有祖传的?荀罡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他的影印象中,种地不全都是凭借机械做工吗?(注:主角来自现在的未来,所以不是我们平常的那种耕地模式)

    这时,田野间的一个老者缓缓的朝荀罡二人走了过来。他看了看一脸慌张落魄的郭嘉,苦口婆心地说道:“小郭啊,小李说的对,你看你家那块田,都荒了多少年了?要不是小李他爹偶尔帮着打理,都不知道废成什么样了。趁你现在还年轻,赶紧回头,读书是没有出息的!”

    郭嘉瞥了他一眼,心想即便和你说大丈夫扫天下,安事一屋也没意义吧。

    更何况,保护老祖宗的田地虽然尽了孝道,但却禁锢了自己的眼界,究竟什么样才是没出息?

    但听见那老者的话后,荀罡心中反而止不住的窃笑了起来。读书没出息……你这话要是放到一两千年后,看有多少人会打你的脸。

    而且为什么这句话听起来有种很萌的感觉?

    越来越多的农民朝这边涌来,似乎都想劝诫郭嘉“浪子回头”,但在荀罡看来,他们不过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了郭嘉这里罢了。若历史上郭嘉真的听了他们的建议当了农夫,那这个国家的历史岂不是要改了?

    果然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这话一点都不假……

第11章 两千年前的村邻关系()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人群,郭嘉无力的坐到了地上,高度与荀罡的身高正好;粗布衣服溅起无数的灰尘,放在一边的竹简早不知被人群踢到哪里去了。

    人群围了好几层,将荀罡二人团团围住,只留个洞望着天空,大有坐井观天的意思;荀罡没有想到,不过是村民之间的小打小闹,怎么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你们究竟是有多重视郭嘉读书这件事情?

    “小郭,你看你一把年纪了,都还没找个女孩子,之前我给你说媒,你又不要……”有一个送饭的老妪朝着中间的空闲处走了一步,慢悠悠的说道,“小李的儿子都两岁多了,和你同龄的每个人都成家立业……你再看看你,穷酸书生的模样,哪家女孩看得上你?都说无后即不孝,你难道想让你们老郭家绝种吗?”

    原来这么早就有阿婆阿妈逼婚的了?看来这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

    又一个壮汉凑了上来,急忙说道:“现在暴乱横生,你说你学一门武艺倒还好,你偏偏看个什么书?我就不信了,你看那什么狗屁玩意儿,还能保命不成?到时候刀剑在前,你用你那书当武器不成?”

    这一番番所谓的“劝诫”如同连珠炮一般轰炸过来,听得荀罡都耳鸣了,反观郭嘉,一脸没事人模样,似乎早已习惯这等情形。荀罡也不知道郭嘉这二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如果自己天天被这些人围着,只怕早就疯了!

    幸好自己是给别人说话的,不是听别人说话的……

    渐渐地,声音小了,但郭嘉依然没有反应,也许是他觉得没必要做出任何的反应;他早就熟悉了他们的套路,无非就是想说自己现在这番境地,完全是读书造成的罢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心中千般无奈,似乎都只能凝聚在这么一句短短的话中。

    纵然这些村民听不明白,但荀罡如何听不懂郭嘉的这句话?跨越四百年的叹息,换汤不换药,都是志士的慷慨陈词。既然我已经决定将你收到手下,决计不会让你吃亏!荀罡自觉时机已到,便上前三步,走了出来。

    “哪个村头的小鬼?难不成你郭嘉已经堕落到贩卖人口了?”农夫小李眼睛里似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将郭嘉拉下马的机会,他之前就看见这个小鬼了,趁着荀罡自己站出来,立马朝郭嘉喝道。

    “臭小子吼什么吼?小弟弟别怕,郭嘉他虽然长得丑,还好吃懒做,满嘴粗俗,为非作歹……但总的而言还是好人的!不要着急,婆婆待会儿就送你回家……”

    荀罡眼睛一直,你们到底是多恨郭嘉?什么锅都让他背?而且你这完全随便乱说的啊!难道地震海啸山洪暴发全都要怪他不成?信不信未来的郭吹把你轰炸得粉身碎骨的?

    “叔叔大嫂们,在……我是颍川荀家的人,来到这里是为了请郭先生来府上作客,聊表地主之谊。”荀罡话说一半,突然觉得不能跟这些农民说的文绉绉,不然他们绝对听不懂。

    “颍川荀家?那是什么?”之前刁难的农夫小李朝身旁的人问道。

    一旁最为年长的老汉见到这般情形,喷了喷鼻子:“哼!说让你出门走走长点见识你不听,现在出丑了吧!颍川荀家那可是个大家族,里面不知道出了多少大官,存的有多少的钱!”

    旁边的一堆年轻人听得眼睛放光,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个家族究竟是什么厉害玩意儿,但有那么多的钱,绝对厉害!

    那老者开始还有些质疑的看着荀罡,但细细一看,后者身着豪华的丝锦,价值不菲,与自己穿的普通粗布衣完全不同,一看就是高干子弟;那产生未久的质疑瞬间就没了,却见他眼神恭敬了不少,说道:“我是这里的村长,不知你请小郭去荀家,可是为了什么?”

    郭嘉一脸茫然的看着荀罡,自己并没有说过要陪他去啊。

    荀罡得意的笑了笑,说道:“郭先生现在可不是一般人,他现在可是我们荀家的首席参谋!虽然目前只是占得个虚名,但每个月的俸禄可是不少的!”

    “不知俸禄是多少?”那老者又是接着问道。

    听见这个问题,周围的农民都是连忙凑了过来,尤其是与郭嘉作对的小李。他们很俗,只关心钱多少的问题,所以刚才那个老者也只是很片面的说荀家很有钱。

    如果郭嘉的工资真的高的离谱,那他们也确实无话可说。

    但这个问题反而让荀罡陷入了窘境,来到东汉接近三年时间了,他却不知道这大汉货币的价值,若是说多了未免过于离谱,若是说少了……那他们不还会笑话郭嘉吗?

    “几……几百上千吧。”荀罡只能模模糊糊的说一个数字。

    “几百五铢钱?有没有搞错!现在这年头五铢钱还值多少?我家都有好几万的五铢钱!”那小李听见这个数字,立马放松了警惕,连忙挖苦嘲讽。

    东汉末年,货币大幅度贬值,传言灵帝时期,一斛粮食竟然卖到了三十万五铢钱的价格,可谓惊世骇俗。等到了后面董卓焚烧始皇铜人之后,“董卓钱”大幅度流通,使得东汉的通货膨胀更为恐怖,五铢钱进一步贬值,这种时候,一斛粮食都是以千万五铢钱计算!钱都到了不流通的地步,许多地方甚至直接选择了以物易物。

    这种时候,粮食反而成了最有效的货币;如此可见,农民的地位该是上涨了多少。

    荀罡见状不妙,那郭嘉的脸都绿了,立马改口:“你理解错了,我说的不是五铢钱,是黄金!”

    “黄金?”听见这个单位,所有人都傻了,黄金是什么概念,即便他们没见过,但也都是心知肚明。

    但事实上,东汉的黄金也是为了储存钱财,在市场上还不如贬值了的五铢钱流通;虽然这些农民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但他们只知道——黄金很值钱。

    只要值钱,那就够了。

    看着这些人发着绿光的眼睛,郭嘉有些害怕了,连忙把荀罡拉到一边,低声喝道:“你别太夸张了,你一个小孩如何做得了荀家的主?趁现在事情还没闹大,快些离去!”

    “什么?郭先生您嫌弃黄金太少了?”荀罡故意大喝一声,让田野间所有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对啊对啊,凭先生大才,如何只值千两黄金?哪怕是万两,也不及先生大才之万一啊!”

    这番话,彻底刺痛了那些农民的神经,也不理会荀罡,一股脑的拥到郭嘉身边唠家常,至于他所谓的“不务正业”?

    只要能够赚钱,做什么都是务正业的!

    但就当大家都挤的火热的时候,一道大喝突然从人群中传来,原来又是那农夫小李,看他的眼神,还多有一分嫉妒之色。

    “一个小毛孩说的话你们都能当真,难道是老糊涂了吗?”小李拨开人群,一脸审视地看着荀罡,“依我来看,这小毛孩是郭嘉找来演戏的,目的就是哄骗大家!你说千两黄金?黄金呢?”

    听见有人质疑,那些村民渐渐分散开来,纷纷称是,随即就厚颜无耻的要求荀罡出示所谓的黄金,作为证据。

    嘿!我的个暴脾气,你这臭小子不见棺材不掉泪是吧?荀罡看着这屡屡捣蛋的青年农夫,心中却是万匹羊驼呼啸而过。

    也是,没你我哪来的机会笼络郭嘉?

    但这个青年提出的问题,着实让荀罡极度无奈,这周身也没有黄金啊……难道真的要演砸了?

    见郭嘉摇头,荀罡心中一阵失落,忽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咬了咬牙,从腰间抽出一个玉佩,交给了郭嘉。

    “黄金笨重,但价值不及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