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寻一听,这刚有了孩子,马上就要有一个新的妃嫔了!不错不错,双喜临门啊!
关云在吴济说话的时候也到了。这时候对刘寻说:“皇上,我家宋婉也怀孕了,估计跟皇子差不多时间出生呢!”
刘寻知道,关云跟宋婉感情很好。关云并不嫌弃宋婉以前当过寡妇。而宋婉可能是因为第二次嫁人了吧,也不像小女孩那样害羞,在床上各自手段,侍候的初经人事的关云十分满意。
刘寻对着关云点头:“那么以后,你的孩子也可以送到皇宫中,陪皇子读书或者练武。”
关云大喜:“谢皇上隆恩!”他之所以这么专门提出来,不还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皇子的陪读吗?
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臣子向刘寻道喜。而萤火怀孕的事儿,也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让全国各地的官民都安了心。
而这些天,进入南中的崇山峻岭中找矿的人也有了不少收获。
山岭之中多矿石。矿工们找到了煤矿、铁矿、竟然还有一座金矿!
因为这个,刘寻派了很多人力物力,到深山峻岭中去开矿。
其中有一种矿他们不认识。把特点描述出来之后,刘寻觉得那应该是天然气。
但是刘寻不是理科生,不知道怎样更好的利用天然气。于是只好让相关方面的匠师研究研究,看看怎样更好地利用天然气来炼铁之类的。
于是匠人的规模再一次地增大了。
今年百姓们种下去的水稻长势很好,绿油油的。因为沟渠被修缮了一半多,灌溉也变得便利起来。看样子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年份。
不过刘寻还是不满意,觉得这些粮食不够。虽然能够让国人都吃饱了,但是,刘寻可是要收服很多蛮夷的!那样的话,肯定就需要更多的粮食呀!
今年有蕨根粉,粮食凭空比以前多了三层。可是明年咋办呢?
当然了,由于很多郡县的门阀士族都被消灭,他们原先所掌握的大量财富都成了国家的。他们从来不用纳税的土地,也变成了需要纳税的百姓的土地。所以即使正常情况下,朝廷的收入也比刘禅时代多两成。但是,刘寻还是觉得不够!
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把玉米或者土豆或者红薯引进过来该有多好啊!
刘寻知道,玉米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东亚的大地上原先是不生长的。但是,土豆在中国汉代的山区就有所发现!
只是,一些饥饿的人吃了变绿的土豆,发现会上吐下泻,因为这是有毒的,就毁了它们。
这样,让本来就很稀罕的存在于山区的土豆,完全没有了被规模化培养和进入百姓餐桌的机会!
但是刘寻知道土豆的正确吃法呀!他知道土豆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时候不能吃,用什么方法能够既好吃又没有毒。所以刘寻准备派遣许多斥候,去四国的大地上,去寻找那些被当作毒物的土豆。
如果能够找到带回来,经过刘寻的培育和指导,就能够成为大量的食物!
而且,红薯的原产地是在欧洲。可是欧洲并不是去不到!早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了。那会儿就有商人能够去到欧洲了。
不过,商人们往往着眼于那些能够赚取大宗利润的上等货商品。对于红薯,根本不会当做商品专门带回来。或许他们会带一些在路上吃,但在长长的丝绸之路上肯定会把这些红薯全部吃光。就算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带回来一两个,也只是给亲友们尝个鲜,都吃光了。
就像明朝的玉米,本来在大明时期就有传教士带着他们传入了。可是没有人重视他们,以至于带来的玉米被吃完之后,根本不会被规模化种植!
可是刘寻,可不会被这些带有时代性的短浅目光给阻挡住!
(本章完)
第198章 敦煌城()
为了能够跑到欧洲带回来红薯,刘寻专门找了糜家的糜心,让他带队,去欧洲走一趟。
糜心是糜家的庶子,刚刚四十出头,经验很是丰富。
自蜀汉建国一来,其实并没有人去跑到欧洲做生意。自东汉末年以来,丝绸之路也已凋零。因为国内环境不安稳,太远的商路难以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去丝绸之路做生意的以胡人居多。比如西域那一块儿,就有很多人走丝绸之路。
所以糜心得先跑到魏国一趟。趁机呢,就去夏侯奂那里一趟。所谓礼尚往来,两国之间也应该相互走动才是。当然,让大魏帮忙找个经验丰富的胡商带路,也是理所应当的吗。
糜心带着许多蜀锦、精盐、陶瓷等礼物去了魏国。
经过二十多天的行路,终于到达了魏国境内。魏国官员都知道自己国家是在四个国家中最弱势的一个,所对于大汉国的访问很是重视。沿途官员接待的很是用心,并且快马传书让夏侯奂知晓了。
夏侯奂大喜!他虽然派了不止一拨使者去了吴国和汉国,可是人家两个国家虽然也同意跟他联合在一起对付晋国,但却没有人派使者过来回礼。一度让夏侯奂觉得很是尴尬。
现在终于来一个了!
就这样,糜心一路被热情欢迎着,高高兴兴的进了敦煌城。
“来当使者真不错!魏国的大小官员们都对我笑脸以待,甚是客气,比在家里边还得被嫡子指挥好多了!”糜心一路上常常这么嘀咕。
而且,当使者怎么可以没有官职呢?于是刘寻在他出发前还封了他一个六品外交官的官职。这对于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糜心来说,真的是非常令他激动!
糜心刚进城,就被敦煌城的驿丞给接到了,热情的带着他去了城内的驿馆。
驿丞说明天就向皇上禀报,让皇上知道你们来了。今天就在这里歇息一下吧,晚上我带你们游览一下敦煌城!
糜心一行人在驿馆内洗了澡,吃了饭又睡了一觉。到了晚上,变得精神奕奕。于是驿丞带着他们到了敦煌的大街上,让他们体验不一样的民风民俗!
敦煌城位于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两汉时期,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并且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
在后世,也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城内的人文风景果然和滇城不同。在糜心看来,原来一个个穿着奇装异服,在那里卖一些没有见过的吃食。房子盖得很是高大通风,尤其珍惜水资源。
这里有不少西域人和中亚人,浓眉大眼,高挺鼻梁,肤色有棕色的,甚至有一些白色的。看的糜心啧啧称奇。
驿丞带他去吃这个地方的特色小吃。第一种就是“长寿碱面”。
敦煌生长的一种胡杨树,当地人称“梧桐树”。树上流出的一种能食用的树液碱,和面的时候加入适量,制作成面条,特点是柔韧劲道,爽口舒胃,面条细长,厚薄均匀,汤汁鲜香,俗称“碱面”,又叫“臊子面”。人们每当老人过寿、小孩满月、家人出远门、正月初七日等都要做上这种长面,象征着人们长寿,称“长寿碱面”。敦煌碱面是自古以来敦煌人的待客佳品。
糜心和谁成们看着这一碗跟大汉完全不同的饭,心里边儿有点儿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不过因为是友国官员的邀请,他就尝了一口。发现虽然味比较怪,但是还挺好吃的。之所以味怪,大概是因为不习惯吧!
然后驿丞又给他们上了一碗羊肉粉汤。这个粉汤虽然是羊肉的,但是吃起来并不膻。只是糜心觉得吧,这样吃也太不雅致了。因此只是勉为其难的尝了一口,虽然吃了之后觉得还挺好吃的。
没想到,驿丞立马又给她们上了另外一道小吃——胡羊焖饼。
看到驿丞拿起来焖饼就吃,然后一脸享受的示意自己也吃的样子,糜心大皱眉头。这驿丞既然想要欢迎自己,那么应该做一份宴席,请自己赴宴才对呀!怎么跑到这样的路边摊,吃一道又一道没完没了的小吃呢!
糜心问:“敢问驿丞大人,我们的晚饭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小吃吗?”
驿丞奇怪的问道:“哦?难道这些小吃不好吃吗?没关系,我还给大人准备了其他好几道小吃呢!”
“咱们怎么只吃小吃?”糜心皱眉问道。
“这个,这可是我们敦煌人,用来待客最高的礼节了!糜大人,我听说你们大汉那边,要在院庭里做好些桌宴席,不过我并不理解你们为什么会那么做。难道这些小吃不好吃吗?”
糜照道:“不是,可是这样显得有些不够庄重吧?”
“我们都是这样吃的,怎么不庄重啊?你看百姓们都这样吃,咱们这样做,才显得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不像人一样的官老爷呀!”
糜心想起了刘寻一直以来的做法,就是不做那种非常高高在上的贵族和皇族。而且,自己身为糜家的庶子,也是觉得嫡庶之间差别太大了,让人觉得好难受。
于是,糜心心里面对这种奇怪的待客方式也接受了一点,觉得就跟他尝试一下吧。
于是糜心道:“那我便吃一吃这焖饼吧。也许入乡随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糜心和随从们一起,就吃起了闷饼。然后,还尝了另外好几种小吃。
吃完了东西。糜心才觉得自己吃得很饱。看来这吃一点那吃一点,是很容易让人吃饱的。
之后,驿丞笑呵呵地带着糜心去了妓院。他说:“糜大人想来从来没有尝过胡人女子的滋味吧?这次既然来了,便好好享受一番吧!”
糜心也是老油条了,根本就没有拒绝。看到那身材高挑,充满异域风情的胡女,很痛快的接受了驿丞的邀请!
驿丞比较贴心,连随从们都给安排了供他们享用的胡女。
(本章完)
第199章 魏国要变革()
(尚未修改完成,请明天早上再看。)
武安家笑道:“赐姓不是随便赐的,得有依据。我看,你们过不久就要跟黑林蛮打仗了吧?”
黑溪蛮首领疑惑道:“是这个样子。不过,这和赐姓有什么关系呢?”
武安家道:“关系大了!首先,我们大汉就想要帮助你们,打败黑林蛮!”
“为什么?”黑溪蛮首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惊喜,反而疑惑重重:大汉为什么要突然来帮助自己,把敌人给消灭掉呢?
黑溪蛮的人虽然很天真,但并不是傻子。而且对危险的防范很警惕,他们觉得,大汉的行为有些不正常。
还好,武安家早就已经做好了说辞:“原因很简单,我们大汉的皇帝要盖新的宫殿了!这次的宫殿将盖的非常大,非常美!其中需要的很多树木,就在黑林蛮生活的地方。”
“我们要是直接过去要,他们肯定不给。如果我大汉直接出兵,那明强的样子也太难看了!所以,我大汉帮助你们,把黑林蛮打败,就可以获得许许多多上好的木头,来给我们回到皇上修建庞大的新的宫殿了!”
听到这个非常直白,而且带着贪婪的解释,黑溪蛮首领反而放下了心,松了口气。
在他们的印象里,大汉朝廷都是非常强大而且狡猾的。现在,为了盖一栋大房子,就要帮助自己打败敌人,然后抢夺山里面最好的树木。正符合汉人既强大又贪婪又狡猾的个性!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汉人皇帝要盖大房子,要帮助自己打败敌人,那是很好的!可以让自己的族人们少很多伤亡。反正,自己这里又没有大汉朝廷能看得上眼的东西。如果他们要鱼干,大不了供奉上去一堆,就当是换成精盐了!
“好!我们非常欢迎大汉朝廷的军队来帮助我们!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配合好你们?”
黑溪蛮首领非常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做主动的那一方。因此,第一时间把指挥权让了出来。
武安家道:“既然你们愿意听从大汉朝廷的吩咐,那么,我大汉朝廷也不吝赏赐!想你一个武将官儿,如何?”
“愿意。”黑溪蛮不知道当汉族的官儿有什么好处。不过,眼下汉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反正呢,能帮助自己打败敌人。
武安家道:“好!那本官就宣布皇上的圣旨,封你为八品的长水校尉!”
黑溪蛮首领连忙道谢。武安家把早就准备好的官印给他。
武安家又道:“我想你祖祖辈辈都没有当过官儿吧?现在一下子做了大汉朝廷了八品武官。那么,就把这个事儿当作你的姓氏。你就姓‘上官’吧!看你一脸恭顺的样子,就叫上官顺吧!”
“是!我就叫上官顺!”上官顺高兴的喊道。
于是,黑溪蛮这一支,有了自己的姓氏,就是上官。很多很多年以后,这个姓氏居然也出了不少能人,让许多人都记住了他们。
武安家说完了,就不再说话,换成万奇来说。
万奇比较小心谨慎,他的官位可比不上武安家!他问道:“上官顺,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打仗?敌人的兵力又如何呢?如果没有我们,你们有几成胜算?”
上官顺想了想,答道:“我们的力量差不多大小,都是总共大概有六千战士!不过,我们并不会把所有的战士都用在打仗上。因为,如果全都用上去的话,一旦两败俱伤,我们就没有足够的人手来获得食物了!”
万奇听了点点头:“好。那么你们之间的大战,什么时候才会正式开始呢?”
“我们现在就开始小打小闹的打起仗来了。不过要等到决战的时期,还要等到初夏,那会儿各种动物都生了小崽子,会更加频繁地来到河边喝水。我们之间就会爆发决战!”
“很好。我们回去之后就会把士兵派过来。他们会在你们这里吃喝训练一段时间,以适应各种环境。当然,他们吃喝用度的各种东西我们都会运过来。就连你们部落要吃的东西,比如盐、蕨根粉,也可以送给你们一些。”
“真的?太好了!”上官顺大喜。八品官他虽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好处可以领,但是眼下能够获得一些粮食和盐,就已经非常让他满意了!
然后,上官顺没有汉族人吃了一顿大餐。这顿大餐是以他们的标准来评判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野果,各种各样的鱼干,还有一些植物的根茎,总之偶尔吃一顿,还是感觉挺新鲜的。
武安家和万奇,还有一些斥候因为觉得新鲜,吃得很高兴,吃了很多。当然,他们也把自己带来的一些粮食留了下来。
然后,两人就回去了。
“我们现在就开始小打小闹的打起仗来了。不过要等到决战的时期,还要等到初夏,那会儿各种动物都生了小崽子,会更加频繁地来到河边喝水。我们之间就会爆发决战!”
“很好。我们回去之后就会把士兵派过来。他们会在你们这里吃喝训练一段时间,以适应各种环境。当然,他们吃喝用度的各种东西我们都会运过来。就连你们部落要吃的东西,比如盐、蕨根粉,也可以送给你们一些。”
“真的?太好了!”上官顺大喜。八品官他虽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好处可以领,但是眼下能够获得一些粮食和盐,就已经非常让他满意了!
然后,上官顺没有汉族人吃了一顿大餐。这顿大餐是以他们的标准来评判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野果,各种各样的鱼干,还有一些植物的根茎,总之偶尔吃一顿,还是感觉挺新鲜的。
武安家和万奇,还有一些斥候因为觉得新鲜,吃得很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