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机枪、机炮吊舱、火箭发射巢、普通无控炸弹都可以使用,甚至如果武器控制系统跟得上,制导炸弹和反坦克导弹、近距空空格斗导弹都能够装上去,用于边境巡逻不仅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都有些性能过剩了。
还沉浸在兴奋之后的米尔扎,哪里知道林大老板已经开始盘算着“偷师”了?
……
林鸿飞向来是一个想到就去做的人,他立刻吩咐王国梁,“和国内联系一声,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先去给我搞5架……嗯,6架初教六。”
“初教六?!”王国梁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不错了,“您要那玩意儿干什么?”
“我想要验证给初教六换装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之后,改装为低速攻击/巡逻机的可信性。”作为自己的秘书,林鸿飞自然不可能避着王国梁。
第1642章 乌克兰人很纠结
“可是……国家并没有这个项目啊。”王国梁被吓了一跳。
这话倒不是瞎说,现在国家正在立项的几个战斗机项目当中,清一色的“高大上”的涡扇喷气式战斗机,连正在和“巴铁”兄弟联合研制进程当中的“超七”、也就是后来的FC—1“枭龙”战斗机都有些看不上,现在还没有公开的歼轰七、歼10和歼11才是领导们关注的重点,至于下一代的重型隐身战斗机歼20,现在才处于刚刚开始论证的绝密阶段。
这些项目,有王国梁知道的,也有他不知道的,但就这些他知道的项目而言,也清一色的“高、大、上”,国家会看得上低速涡轮螺旋桨动力的轻型攻击机?
“国家没有,不代表国家用不上,咱们公司生产的那个巡逻三角翼,边疆巡逻部队的反应不也挺好么。”林鸿飞道,“部队唯一对那个巡逻三角翼唯一的不满就是这货的速度太慢了,和直升机差不多,有些突发情况不能及时赶到或者撤离,用初教六改装正合适,成本低廉,就算加装了一些作战必须的武器控制系统,这种战场飞机也用不了多少钱,我个人估计,成本应该不会超过20万美元一架,每小时的使用成本应该不会超过200美元。”
“不超过20万美元一架,每小时的使用成本不超过200美元……”听到这话,王国梁一时间有些失神:在军火市场上,20万美元能够做什么?这个价格连一门车况好一点的二手轻型装甲车都买不到,可现在,竟然能够买到一架飞机?
但林鸿飞的设想显然还不止这些,“我们国内退役的初教六不少,对这些初教六进行翻新和延寿总比采购新飞机省得多,我个人估计,使用退役的初教六进行翻新和延寿、加装基本的火控系统,这样可以将成本控制在15万美元左右。这么低的价格,国内卖出去100架应该问题不大,至于世界范围内的销售……你觉得非洲、中东这些地区,这种飞机我们能够卖出去多少?”
王国梁已经傻眼了,他完全没想到自己老板的野心竟然这么大,不但打算卖给国内的边疆巡逻部队,还打算对外出口。
但王国梁也不得不承认,15万美元的成本……就算卖25万美元吧,25万美元的“战斗机”,绝对是入门级战斗机当中的入门级战斗机,但再入门的战斗机,那也是战斗机,杀起人来那也是一点不含糊。
若说EMB—314是汽车当中的奥拓,那这货大概就只能算是汽车当中的福迪三轮汽车,三轮汽车是寒酸了点,但不管怎么说,三轮汽车也是汽车,也能遮风挡雨,冬天也有暖气,夏天也有空调,总比风吹雨晒的好,关键是这货便宜啊,任何一个有点背景的势力集团都能买得起几架,有钱有背景的或者看不上这货,但没钱的势力集团显然更多,“初教六战斗机”……姑且暂时就这么叫吧……完全能够承担一定的作战任务,只要不是和世界排名前20的国家作战,欺负欺负土著啥的,完全没问题。
“但这样……国家能够允许咱们出口?”王国梁已经彻底沉浸到了这个问题其中,忍不住向林鸿飞问道。
“慢慢想办法嘛!”林鸿飞倒是不怎么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就不信上面的老头子们会看着咱们有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机会却无动于衷。”
……
毫无疑问,看着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的展台以及他们丰富的展品,俄罗斯的航空企业以及乌克兰的航空企业是心里最不是滋味的,俄罗斯的航空企业还好,同样前来参展的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以及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了……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在航空技术方面的进步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看着中航工业第二集团站台上的运7—200A和运—12IV,安东诺夫设计局和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的人眼珠子都是蓝的。
“现在的林鸿飞,手里已经形成一个完成的航空器梯队了,以后我们想要从他手中赚钱,难了。”遥遥的看着那架北郡100,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维克多满嘴里都是苦涩,“根据我们了解到的资料,他们这架飞机保守估计也能卖出去差不多200架。”
200架啊!一想到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维克多和巴布拉耶夫的眼珠子通红。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作为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总经理,卡其哈诺夫必须要为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未来着想,“现在看来,我们似乎对林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了……我是说,如果我们不拿出点看家本事的话……如果我们不拿出点真本事来,我很担心我们还能从林鸿飞手里获得几年的‘赞助’。”
安东诺夫设计局的看家本领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设计的重型超重型飞机,无论是AN—22、AN—124还是AN—225,这三种机型的问世,都代表着前苏联在重型和超重型运输机领域的巅峰之作。
但是帮中国人在重型运输机领域获得突破?靠!先不说俄罗斯会有什么反应,以后安东诺夫设计局靠什么从林鸿飞哪里混饭吃?
“卡其哈诺夫先生,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就尽管说吧,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想要从政府得到财政拨款根本不可能,只能我们自己来行办法。”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的副总设计师帕维尔道,“我们必须想办法让我们的企业延续下去。”
“我听说我们的中国朋友在逆向解析TU—22M3和TU—160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另外似乎他们在TU—142反潜巡逻机上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卡其哈诺夫道,“另外在学习X—55战略巡航导弹的时候向南方设计局请求进行帮助,但遭到了南方设计局的拒绝。”
他虽然没有直说他的建议是什么,但这也和直说了差不多,其他几位的脸色顿时一变,齐齐压低了声音,声音中甚至还带着惊恐,“奇卡哈诺夫,你疯了吗?默许中国人自己逆向解析TU—22M3、TU—160/TU—142和X—55战略巡航导弹已经是我们乌克兰能够做到的极限……”
能够默许共和国的专家以“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名义偷偷的对TU—22M3、TU—160、TU—142以及X—55、X—22巡航导弹进行逆向学习和解析已经是乌克兰所能够做到的极限了,这还是看在每年那几亿美元的面子上,可由乌克兰的相关军事研发部门帮助他们进行解析?上帝啊!不是中国人疯了,就是乌克兰疯了!
“但是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卡其哈诺夫苦笑一声,向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的副总设计师帕维尔问道,“帕维尔先生,自从你们与林鸿飞就引进AI—22发动机的谈判陷入了僵持之后,你们就没有从那个混蛋的手里得到一分钱吧?”
帕维尔的脸色顿时一黑!咬牙切齿的道,“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自从听了美国人的挑唆之后,林鸿飞与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就引进AI—22涡扇发动机的谈判据陷入了僵局,陷入了僵局之后,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的损失可谓惨重,别的不说,每年上千万美元的“学习费”没有了,更让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感到雪上加霜的是,该死的应该Rolls…Royce PLC将RTM322—9涡轮轴发动机及主减速器的技术全部交给了林鸿飞,这可真是……如果不是早就知道了其中的内幕,帕维尔几乎要怀疑这是英国人请美国人帮的一个忙,故意坑了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一把。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可该死的林鸿飞竟然还从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偷偷挖走了不下20名专家……算上之前被他挖走的,现在林鸿飞这个混蛋至少从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手里挖走了40名各类专家和工程师、设计师。
“没错,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不怀疑,”卡其哈诺夫点头附和,只是胸口的那张价值30万美元支票,又让他觉得心中火热,“但这个混蛋很有钱,现在的我们很缺钱,不是么?”
卡其哈诺夫的话一出口,大家顿时沉默了。
没错,站在乌克兰人的角度来考虑,林鸿飞确实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但这个混蛋很有钱,偏偏现在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和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极度的缺钱……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事情吗?
一直没怎么开口的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巴布拉耶夫忽然开口了,“其实……在和林鸿飞的合作中,我们也不是完全吃亏,一无所获,我们也同样的得到一些东西的。”
“嗯?”帕维尔瞪大了眼睛。
第1643章 帮忙招揽人才
帕维尔有些不敢相信,强大的苏联航空人,竟然会从比他们落后最少30年的中国人很伤学到东西?巴布拉耶夫没搞错吧?难道这家伙老的脑子都不好使了?
虽然巴布拉耶夫的年龄并不大,50岁左右的年龄正是搞科研的黄金年龄,但发生了这种难以理解的事情,说他“老糊涂”了似乎也未尝不可。
“他们在搞前掠翼技术,”巴布拉耶夫似乎没看到帕维尔瞪的如同牛蛋一般的眼珠子,自顾自的说道,“不过和苏霍伊正在搞的那个不同,他们正在搞的是一个前掠角为7。5度的前掠翼,主要的问题基本上都已经克服了……当然,在这其中,我们安东诺夫设计局帮了不少的忙,也掌握了不少技术。”
“上帝啊……”帕维尔几乎傻了,口中喃喃的、无意识的低声自语,“这不可能,这不应该……”
苏霍伊设计局正在搞的那个代号S—32的前掠翼技术验证机他当然知道,这个项目在苏联解体前期就已经开始论证和立项了,只是因为苏联解体,俄罗斯的经济恶化,极度缺乏资金、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流失严重的苏霍伊设计局子S—32这个项目上几乎陷入了停顿,从去年开始才刚刚有所好转,据说已经开始了S—32原型机制造之前的相关工艺准备工作。
作为航空方面的专家,帕维尔自然清楚前掠翼技术的难度到底有多大,代号S—32的苏霍伊验证机当初在技术论证之初差点儿将苏霍伊设计局的设计师、工程师以及材料专家们给逼疯,一直到苏联解体之前,S—32技术验证机前掠翼的技术设计工作也才完成了大约80%,虽然这些资料都是绝密,但作为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的副总设计师,帕维尔的权限让他多少知道一些:整机为三翼面布局,即整架飞机的气动面由前鸭翼、中间的前掠翼和后见面的平尾和垂尾过程整个气动面,而这个气动布局核心中的核心,便是主气动面的前掠机翼,为了克服前掠翼在一定速度下容易变形甚至折断的问题,其结构的90%采用了多达20余种复合材料制造而成,前缘前掠20度,有全展长襟翼,后缘前掠37度,内侧为普通襟翼,外侧为副翼,翼尖为弧型。
迄今为止,S—32原型机都还没有开始,可卡其哈诺夫说什么?林鸿飞的公司不但在研究前掠翼,他们的前掠翼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了?
“你想的差了,他们的前掠翼是一种低速前掠翼,和S—32的那个可以实现超音速飞行的前掠翼完全不是一回事,”看懂啊自己老朋友那惊讶的表情,卡其哈诺夫哪里还不知道帕维尔在想些什么?解释道,“这是一种适用于800公里以下时速飞行的前掠翼技术,有点类似于美国人的V—22倾转旋翼机的那个前掠翼,但机翼前掠角比V—22的前掠角还要略大一些,不过总的来说,是用于低速飞行的。”
原来是这样,帕维尔松了一口气:可以实现超音速飞行的前掠翼技术,比800公里以下时速的前掠翼技术的难度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等级,只要有大把的钱堆上去,他们研究出800公里以下时速的“低速”前掠翼并不是不可能。
但这个疑惑得到了解释,帕维尔心中立刻又升起另外一个疑惑,“不对啊,他们研究这种低速前掠翼干什么?难道他们也想要向美国人学习,搞他们自己的V—22倾转旋翼机?哈……这可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大的笑话!”
感觉好笑的帕维尔,不由大笑了几声以表示自己的不屑:时速的低于800公里的前掠翼技术?哈,那又有什么用?现在的战斗机早在30年前就是超音速了。
“也不能这么说,如果用在中型多用途战术运输机上也很不错,比如美国人的C—130、我们的安—12或者我们正在研发当中的安—70,我们以我们最熟悉的安—12做计算,计算的结果是,如果将安—12的机翼换成他们研发的这个7。5度前掠角的、带有翼梢上反角小翼的前掠翼,在动力系统等其他系统全都不变的前提下,同等面积的前掠翼,巡航速度可以由现在的670公里每小时提升到720公里每小时,巡航速度提高了足足7。5%,航程增加10%,实用升限可以提升至10800米。”
“就算是应用在中国人自己仿制的安—12、也就是他们自己生产的运—8上,巡航速度也可以由之前的550公里每小时提高至640公里每小时,航程和升限都有增加……”卡其哈诺夫苦笑一声,“这很不可思议,是不是?”
“这……不可能!”帕维尔一声大叫。
“看起来确实是不可能,但事实上,这个前掠翼还有很大改进提升的空间,”说到这,卡其哈诺夫苦笑一声,“所以,对我们安东诺夫设计局来说,现在同林鸿飞这个混蛋的合作是一杯毒药,用他们中国人的话来说,明知道这是也被毒药,但在渴的不喝就会死的情况下,我们也会选择将这杯毒药喝下去。”
“这么说,你们会协助他们在博物馆里……工作?”沉默了好久,帕维尔终于开口了,声音很低沉。
“我们……有这个意愿,毕竟他们开出了一个让我们无法接受的价格,”卡其哈诺夫低声到,算是默认了,“当然,我们有这个意愿是一回事,这仍然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哪怕是秘密批准的。”
“吁……”听卡其哈诺夫如此说,帕维尔松了一口气,只要自己的老朋友没有打算蛮干就好。只是卡其哈诺夫的那句‘他们开出了一个让我们无法接受的价格’的话在他的耳边不停的回响,帕维尔忍了忍,终于还是没忍住,低声向卡其哈诺夫问道,“我的朋友,请你坦陈的告诉我,这些中国人到底给了你多少钱让你做这件事?”
对于自己的老朋友,卡其哈诺夫没有隐瞒,更何况他也希望将自己的老朋友给拉下水,“不好说,他们给出了一个很复杂的计算方式,完成一定的任务才会给予一定的金钱,但一般人一年赚到30万美元应该不是问题。”
一般人一年赚30万美元不是问题?!
帕维尔惊呆了,被惊呆了的他甚至忽略了这句话里面的“应该”两字,满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一般人一年都能赚到30万美元,卡其哈诺夫呢?作为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总经理,他一年能够从林鸿飞手里赚到多少钱?!
最少最少,一年100万美元总归是有的吧?TU—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