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我最亲爱的朋友,谢谢你为乌克兰做的这一切!”克拉夫丘克激动的满脸通红,上来就给林鸿飞一个熊抱,肆无忌惮的向乌克兰政坛的其他人物们展示着自己和林鸿飞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指了指眼前这座高大的建筑,“林,相信我,在这座凝聚着乌克兰民族历史辉煌的博物馆,会让乌克兰人们永远都记得你为乌克兰所做的一切!”
“我虽然不是乌克兰人,但基于我们两国多年来的传统友谊,能够为乌克兰人民做些什么,这是我的荣幸和骄傲。”林鸿飞风度翩翩的回答道。
“哈哈哈……”克拉夫丘克就大笑起来,似乎高兴之极,一边拉着林鸿飞的手挨个给他介绍前来的乌克兰政要,一边压低了声音对林鸿飞道,“怎么样?林,对这份礼物你还喜欢吗?”
“不错,我非常喜欢,”林鸿飞笑眯眯的点点头,脸上的笑容未变,也同样压低了声音,一语双关的对克拉夫丘克道,“总统阁下,难道您对这份礼物不喜欢?”
克拉夫丘克脸上的笑容顿时又灿烂了几分:以乌克兰现在的物价水平,这么大的一个建筑以及里面的展品当然用不了这么高的造价,但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用高于正常造价以及展品采购价50%的价格将这个博物馆建造了起来,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大家自然都明白……如果没有这溢价的50%,乌克兰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又怎么可能如此迅速的被建设了起来?
……
和共和国传统的揭幕式一样,在正式揭幕之前也是领导讲话,对于这一幕,姜民等人已经很熟悉了,但他没想到的是,到场的乌克兰政府高层足足有10多位,但发表讲话的只有总统克拉夫丘克和总理文尼申科,其他人根本就没有说什么,就算是这两位,也只是简单的说了不到10分钟,之后就是由林鸿飞和克拉夫丘克一起为乌克兰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揭牌。
这一幕,看的姜民冷汗直流,瞅了个机会挤到林鸿飞身边,心惊胆颤的问他,“林总,刚才是不是太简单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会不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按照国内的“习惯”,在姜民向来,这么多领导被林鸿飞冷落了,这些乌克兰政界的高层还不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拼了命的给自己穿小鞋?
想到这,他心里一阵后悔:早知道是这样,干脆就让外交部那边排个“懂事”的人来“协助”林鸿飞安排这场活动好了。
“怎么会?”林鸿飞一脸诧异的望着他,“这是早就和克拉夫丘克他们谈好的,你觉得,在这个项目上将他们的钱包塞满了之后,他们会在乎这个?现在大家伙儿都在等着临走的时候的那份红包呢,他们倒是巴不得一个人都不上去说话,先把钱揣包里再说。”
还能这样?听到林鸿飞这话,姜民顿时无语。
倒是林鸿飞,丢下正在风中凌乱的姜民,微笑着对克拉夫丘克以及一众政要们道,“总统阁下,诸位尊敬的先生们,不知道我是否有幸邀请你们参观这个属于乌克兰全民的财富?”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克拉夫丘克一点都不客气,抬脚就往里见面走,后面跟着的是乌克兰的一众重要们,再后面则是一群被邀请来进行首次参观的“观众”,“林,作为主人,你不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伟大的博物馆吗?”
好嘛,这还没开始呢,身为总统的克拉夫丘克已经给这座乌克兰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下了定义:伟大!
虽然乌克兰并不是前苏联时代,苏共最高领导人一句话,不伟大也伟大了,但现在的乌克兰其实也没比当初的前苏联好到哪里去,只要克拉夫丘克做的不过分,这种“小事”,他说伟大了……那就伟大了吧,只要不严重损害自己的利益,没有哪个政客会在这种事情上和他较真。
“好的,”林鸿飞笑眯眯的点点头,道,“整个乌克兰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分为室内展馆和室外展馆两个部分,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参考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设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博物馆的室内展馆的建筑风格,可以看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元素……在建设这座博物馆的时候,我们请来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维护人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说到这,林鸿飞微微一顿。
在设计的时候参考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不说,还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帮助?这个事情大家伙儿可不知道,林鸿飞透露出来的这个消息,让在场在场的人一愣,随即,之前眼中那一抹隐隐的不以为然之色就发生了变化:这个林鸿飞,还真不简单啊。
在现在的乌克兰,即便是他们已经被美国人给坑的这么惨了,但很多人也就在向往着美式的“民主和自由”,在他们看来,美国人的一切都是好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人的住房、美国人的社会福利乃至于美国人的滥&交……只要是美国人的东西,不管好不好,那一律都是好的,既然这个乌克兰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参考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那也是好的。
林鸿飞林大老板可不知道自己一句话竟然会有这种效果,自顾自的道,“大家或许主意到了,整个庞大的室内展馆的正面,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是从上到下的钢结构玻璃幕墙结构,不仅保证最大程度的采光,也凸显了建筑的科技性;”
“本博物馆总计有20个展厅、16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收藏有数百件各类飞机、火箭、导弹以及前苏联时期太空计划和登月计划所用到的各种器物,现在我们正在与俄罗斯方面进行接触,希望能够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也放在我们这里。”
“嘶……”
听林鸿飞说居然要将代表着前苏联航空科技最高技术成就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也要弄到这里来展览,跟在旁边的政要们无一不是齐齐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从苏联时代过来的,自然清楚“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巨大纪念和历史意义,若是当真能够将“暴风雪”号弄过来……
“林,你真的可以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买到我们的博物馆里来吗?”内政部长马克列维奇一脸狂喜的问道。
“我们正在努力,但是俄罗斯人的要价太狠了,他们要1。2亿美元,”林鸿飞耸耸肩,“那是当初建造的那个模型……您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回应林鸿飞的,又是一阵近距离的倒吸气的声音。
大家都被俄罗斯人的“好胃口”给吓呆了:一个模型而已,他们竟然敢开口要1。2亿美元?以为这个模型是用金子打的吗?
瞬间的冷场之后,再也没有人说这个事了,大家都明白,林鸿飞就算再怎么有钱,也不可能花1。2亿美元当这个冤大头。
说话的功夫,大家已经步入了展厅,林鸿飞笑眯眯的指着眼前的以各种方式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展品,“各位先生们,这就是我们的展品、乌克兰航空工业的骄傲……现在,请大家尽情的参观吧。”
第1578章 探望
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被眼前壮观的场景惊呆了:二战时期的米格—系列战斗机、二战之后的米格系列喷气式战斗机、前苏联的第一代喷气式客机TU—104、前苏联的第一代超音速客机TU—144、乌克兰军方“捐献”的TU—95战略轰炸机、TU—142战略反潜机、伊尔—38远程反潜机、TU—22M3中远程大型超音速轰炸机、TU—160战略轰炸机、SS—18S陆基洲际多弹头分导时导弹的模型以及SS—24S陆基火车机动洲际多弹头分导式弹道导弹……
密密麻麻的飞机、导弹、轰炸机组成的展览“军团”,震撼人心!
看着这些被刻意的涂装一新的展品,大家心里甚至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错觉:这些飞机,都是保存完好的、随时都可以被从博物馆里拉出来作战的吧?看那架TU—160战略轰炸机,狰狞的发动机尾部喷口,足足有一米多的直径,这就是……力量啊!
但是随即,望着这些代表着过去辉煌的展品,无数人泪流满面,甚至痛哭流涕:这些,曾经是属于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帝国的力量,但是,现在,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只能停留在博物馆里面让大家凭吊。
对于这种情况,林鸿飞装作看不到,扭过头来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却没有怎么说话的姜民一眼,林鸿飞相信姜民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
姜民没有注意到林鸿飞的眼神,但他紧握着的拳头无声的说明了眼前的这一切带给他的刺激。
看到姜民的反应,林鸿飞无声的笑了:很好,这就很好!
“先生们,请跟我来,这边是火箭和导弹展厅,这里展览了前苏联时期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各型导弹、火箭产品……当然,因为一些我们都知道的原因,有些其实是模型,”林鸿飞一边走一边说道,“从导弹和火箭展厅出去,就是室外展馆,与面积庞大的室内展馆相比,室外展馆的面积更为庞大!展览的产品也更多……”
因为是露天展览,几乎没有多少基建成本,室外展馆的面积足足是室内展馆的四倍,展览的也都是室内展馆根本放不下的东西,比如,那架从安东诺夫设计局花500万美元买来的、只完成了机体建造工作的AN—225巨型运输机……
……
展览结束后,林鸿飞送走了参观的人群,却并没有走,而是带着姜民来到了员工工作区。
看到林鸿飞到来,在员工工作区的人群顿时沸腾了,一张张洋溢着欢喜和快乐的笑脸出现在林鸿飞的面前,和林鸿飞打招呼的声音此起彼伏……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林鸿飞笑吟吟的望着眼前这些“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这些工作人员中,外国人和中国人的比例几乎是1:1,“大家过的还习惯吗?”
“习惯,有什么不习惯的,”从西飞出来的、正在做TU—22M3“逆火”中远程可变后掠翼大型超音速轰炸机的机身结构逆向测绘工作的主任工程师张立军张工程师大大咧咧的道,“在这里工作,不仅经费充足,不用整天里低声下气的求着上面拨给经费,补贴还那么高,还有这么多的研究设备,有这么多的研究对象,大家伙儿心气都足着呢!”
没错,这些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真正的工作人员其实没有几个,基本上全都是以工作人员的名义开对这些武器进行解剖和逆向学习的,有了充足的经费保障,有了对科研工作最有利的制度的保障,有了充分的福利保障,所有人都迸发出了最大的激情。
“习惯……”林鸿飞心里微微一酸,为了完成工作,这些工程师、测绘人员们要在国外呆上数年,对家人的思念、对异国他乡生活的不习惯,怎么可能会让他们习惯?好在,林鸿飞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知道在现阶段,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甚至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既然如此,林鸿飞能够做的只是尽可能的保证在乌克兰工作的这些工作人员享受到足够好的生活和福利待遇,“公司对大家的承诺不会变,这个请大家放心,公司新建的住房已经开工,下半年各位的家人就可以有限住进去,在家属工作、老人生活和孩子的上学问题上,这些公司已经……”
“林总,我们每个星期都往家里打电话哩,这些我们都知道,”林鸿飞的话还没有说完,张立军就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很是激动,“上次打电话的时候他妈就告诉我了,公司给她安排了个工资高还不累的新工作,白天的时候老人被送到老年活动中心和其他老人一起拉拉二胡、唱唱歌看看书什么的,不但有专人负责他们的饮食和生活,还不用担心磕了碰了,孩子上学的问题也都给解决了,等着下半年房子盖好了之后我们家就能分到一套四室两厅的大房子……哈,四室两厅啊,这么大的房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住?”
张立军的话,引起了众人一阵的哄笑!
可不是么,在场的大家伙儿,谁家不是最少也能分到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就算是能力最浅的实习研究员,也可以分到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如果没有结婚,甚至可以现在不要,等到回去之后分一套更大的房子。
对于这些在西飞工作了十几二十年、不少人还住在筒子楼里的科研人员来说,不能说林鸿飞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但几乎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君以国士待我,我定当不负君”的情愫,也正是这种情绪,让大家伙儿对在外工作没有一点的怨念。
张立军也笑了,笑罢了,张立军笑着对林鸿飞道,“林总您放心就是,您为我们大家伙儿做了这么多,解除了咱们的后顾之忧,咱们还不得拼了命的干活?大家伙儿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没错!就是这个理儿!”
“林总,您放心吧,我们心里都有数!”
……
众人七嘴八舌的嚷道,脸上的笑容都是发自肺腑:每个星期可以往家里打两次、总计一个小时长途电话,公司给报销,这些出差在乌克兰的人员的家里还特意给配备了移动电话……这个,是林鸿飞一共和国联合通讯公司董事长的名义以权谋私搞的,只这一点,就羡慕的共和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的那些科研人员两个眼珠子发蓝……这个也算是公司给这些在乌克兰工作的员工们的一个福利。
事实证明,这个福利的效果惊人的好,自从开通了这个长途电话、每个星期都能够适时的知道家里的情况、和家里人聊聊天之后,大家的工作热情越发的高涨了,不但想家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好,大家觉得我,我这个‘后勤部长’就放心了,”林鸿飞连连点头,心里着实松了一口气,同时扫了姜民一眼,对张立军道,“张工,给我介绍一下‘一号工程’的进度情况吧,现在‘一号工程’进行的怎么样了?”
所谓的“一号工程”,也就是第TU—22M3轰炸机的机身逆向测绘和仿制工作,除了“一号工程”之外,自然还有二号工程、三号工程……但这个工程的排序并不是按照工程的重要性来的,也算是小小的有个迷惑性的作用。
张立军却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一眼站在林鸿飞身后、以姜民为首的一群人,警惕的道,“林总,这些同志……”
“这些同志都是从国内过来的,也是顺便听一听,张工尽管说,没关系的。”林鸿飞道。
姜民的身份不能透漏,谁也不敢保证人群当中的乌克兰籍工作人员是否准备拿着这个消息换钱,林鸿飞用这种方式道。虽然这种方式也有透露消息的嫌疑,但相对来说总归是好一点。
既然林总表示没问题,那就是没问题了,张立军点点头,“整个工程进度已经挖成了10%……嗯,也就是完成了主要的测量工作:各种航空电子设备的最大可安装尺寸、固定锚点的位置等等这些,已经完成了测量工作,并且已经发回了国内的各个配套的科研单位,接下来的工作,在两年内可以完成。”
毕竟还没有确定姜民的身份,张立军说的有些语焉不详,并没有说明两年完成的是什么。
但张立军不说,林鸿飞却是需要对姜民做个解释的,他扭过头去,低声道,“两年内完成机体的测绘工作,争取在三年内完成原型机机身的制造,并且开始进行静力试验。”
原来是这样!姜民点点头。
如果只是复制一款飞机的机身结构,三年内拿出机身的原型并进行静力试验,那确实不是什么太不可思议的事情,要知道,从制造出机身到飞机投入使用还有很多年的时间呢:发动机的制造、试验和配套,航空电子设备的配套、武器系统的配套……还有一大堆的事情,从这开始,10年之内能够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