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修改之后就可以应用到运七上。”
“AN—148?”林鸿飞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久,才终于想起了自己在安东诺夫设计局参观的时候看到的一个没有完工的半成品飞机:肩扛式上单翼、翼下下挂2台涡扇发动机、常规式气动布局,和当今喷气式支线飞机的造型截然不同,倒是很有几分轻型军用运输机的味道。不由得道,“AN—148的机翼造型不够先进吧?我没记错的话,应该还是类似AN—225和AN—124的那种常规23度后掠翼?我本人更喜欢气动效率更高的超临界机翼加翼梢小翼的方案。”
安东诺夫设计局的人也有在北郡100项目组里面工作的人,自然知道林鸿飞对超临界翼型加翼梢小翼的整体机翼造型情有独钟,但对于安东诺夫设计局以及乌克兰航空界来说,别说是超临界机翼加翼梢小翼,只要林鸿飞给钱,什么样的条件他们都能够答应,不等维克多说话,雅茨可立刻就连声道,“没问题,绝对没问题,我们也可以帮贵公司开发超临界机翼加翼梢小翼,不过有个小小的条件。”
“条件就是希望我们公司能够和你们乌克兰联合开发AI—22发动机?”林鸿飞听的想笑。
在刚刚乌克兰人提到AI—22发动机的时候他就大致猜到这些乌克兰人来找自己是打的什么主意了,去年的时候林鸿飞曾经向乌克兰提议合作研发AI—22小推力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但当时乌克兰政府拒绝的那叫一个干脆利索,完全一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架势,没想到现在乌克兰人竟然又心动了,这真是……尼玛!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林鸿飞哪里知道乌克兰人的苦衷?
单就技术水平而论,苏联末期才开始设计的AI—22的确是一款非常棒的小推力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原因很简单,这款发动机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义为专用于苏共高级要员使用的远程公务机的首选发动机,其次才是小型支线飞机上面使用的发动机。
作为苏联党政部门要员使用的远程公务机使用的发动机,自然对这款发动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其大涵道比的设计,AI—22在保证可以输出最大4000公斤应急推力的同时,还有着非常出色的经济型和可维护性,其燃油效率、噪音水平和可维护性方面基本上甚至欧美同类发动机,但悲催的乌克兰人显然忘记了一点,现在不是苏联了,而是乌克兰。
在他们的AI—22之前,欧洲和美国已经有了数款小推力航空发动机,无论是联合信号公司的TFE731、艾利逊公司的AE3007还是通用电气的CF34—3,都是非常不错的小推力航空涡扇发动机,美国人和欧洲人正在拼了命的绞杀乌克兰的航空工业呢,怎么可能给乌克兰航空工业冲击自己国家航空工业的机会?
截止今年上半年的时候,乌克兰人还在天真的在欧洲和美国满世界的为自己的AI—22发动机找合作伙伴,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信心满满的想要在欧洲和美国打下一片天下的乌克兰人却在欧美碰了满头包,最后不得不灰溜溜的回到乌克兰。
到了这个时候,乌克兰人总算是清醒了,他们终于意识到,除了共和国和林鸿飞的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之外,他们的AI—22根本不可能找到客户,哪怕他们的发动机再好也不行。
林鸿飞不过虽然并不知道乌克兰人在欧洲和美国碰的满头包,但却知道一点,如果不是没有办法快要连内裤也要卖掉换钱了,乌克兰人绝对不会主动找到自己的头上来。
“不不不,不是联合开发,我们的意思是,由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和西契发动机公司为贵公司提供发动机……”
雅茨可的话音未落,林鸿飞的脸顿时就沉了下来,“雅茨可先生,你在开玩笑吗?”
“啊……”雅茨可眨了眨眼,有些迷茫,他有些不明白,怎么忽然之间林鸿飞就变脸了:这不应该啊。
“我们国家的支线客运还不成熟,就算将涡轮螺旋桨动力的运七—200A改造成喷气式支线飞机,定位也应该是以欧美国家为主,既然是以欧美国家为主,那请您告诉我,我为什么放着现成的CF34—3C不用,转而要用你们的AI—22?”
“雅茨可先生,难道您不知道,若是我用了通用电气的CF34—3C,我的飞机更容易获得FAA的适航证?既然同样是采购发动机,我为什么要放着更容易取证的CF34—3C不用,去用你们的AI—22?不要告诉我因为你们可以帮我重新设计机翼,我相信我的北郡100项目小组也可以完成这个工作。”
雅茨可张了张嘴,却是无言以对,因为林鸿飞说的确实都是事实。
从他本人以及乌克兰的角度来说,他们当然希望林鸿飞采用乌克兰的发动机,在机翼设计方面也和乌克兰合作,但站在林鸿飞的角度来说,为了进入全球支线飞机客运市场,当然还是采用美国企业的发动机才能够更好的获得FAA的适航证……或者乌克兰的AI—22会比通用电气的CF34—3C更便宜,可若是没有办法获得适航证,进不去这个市场,再便宜又有什么用?
“那个……”帕维尔却有些着急了,征询的看了雅茨可一眼,见雅茨可没有反对的意思,几乎是迫不及待的道,“林先生,我们比美国人更有诚意,您之前不是打算购买AI—22发动机的技术吗?我们的意思是,我们或许可以联合开发这款发动机,还可以在这款发动机的基础上合作进行深入开发。”
第1468章 不要玩心眼
这个时候想起和我联合开发来了?林鸿飞摇摇头,一脸遗憾的道,“抱歉了,最近我们公司的资金压力有些大……”
什么联合开发,林鸿飞很清楚,现在的AI—22还是个半成品,所以的联合开发,无非是穷的连底裤都卖掉了的乌克兰人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完成AI—22的开发、并且顺带着给这款发动机找个长期的老主顾而已,若是自己参与了这款发动机的联合开发,届时自己能不采购这款发动机吗?显然不可能。
虽然发动机总是要用,但林鸿飞不喜欢这么被人算计。
雅茨可、帕维尔和维克多顿时一愣:林鸿飞竟然拒绝了?
这可是在来之前乌克兰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情况,林鸿飞之前迫切希望得到AI—22的焦急,让乌克兰人认为当自己透露出有意和他联合开发AI—22发动机的消息之后,林鸿飞就算不欣喜若狂,也会惊喜不已的,怎么忽然间这家伙就拒绝了?这不合常理啊!
“为什么?”帕维尔忍不住问道,“这不需要多少钱的,今年只需要几百万美元就可以……”
以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在D—36项目上的大方,在帕维尔看来,几百万美元对于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
“我们公司的资金压力很大,”林鸿飞很是诚恳的对帕维尔道,“帕维尔先生或许并不知道我和贵国政府达成了什么合作协议,我需要告诉你的是,我们公司每年需要向贵国注入的资金达到上亿美元,这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上亿美元?”帕维尔傻眼了,忍不住扭头看向雅茨可:林鸿飞不是胡说的吧?
林鸿飞此刻就在自己的跟前,雅茨可当然不能说林鸿飞在胡说八道,苦笑着点点头,“没错,林先生和我们乌克兰是达成了一些投资协议,但是林先生,我不认为这500万美元能够对您产生多大的压力……”
“我们只是一家公司,500万美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当然没什么,但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哪怕是一家国际性的大公司,也有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那根稻草,”林鸿飞摇摇头,显然并不赞同雅茨可的这句话,“雅茨可先生,或者乌克兰政府可以负担这笔支出?”
“林先生,你这个玩笑,呵呵……”雅茨可登时被林鸿飞给噎了个半死,好容易才将气给顺过来,讪讪的笑道,“谁不知道贵公司有钱?”
“我们公司有钱吗?我可不这么觉得,”现在这个哭穷的大好机会,林鸿飞怎么能错过?他皱着眉头想了想,道,“如果我没记错,AI—22的涡轮前总温只有970多度吧?我记得美国的同类产品,比如通用电气的CF34—3的涡轮前总温已经到了1300多度?这个,部长阁下……”
说到这,林鸿飞摇摇头,这话里的意思简直连傻子都明白:你真当我是钱紧才不愿意和你们联合开发的?你们真是太天真了,少爷我之所以不愿意和你们联合开发,只是因为你们的AI—22的技术含量太低了。
雅茨可顿时有些尴尬。
涡轮前总温是航空发动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更高的涡轮前总温意味着更高的发动机工作效率,在其他参数都一样的情况下,更高的涡轮前总温可以带来更高的发动机推力,AI—22的涡轮前总温确实不高,这也是乌克兰想要将林鸿飞给忽悠进来的原因:他们希望将林鸿飞这个人傻钱多的家伙忽悠一下,不但找到一个有钱的凯子,还能够为以后生产的AI—22发动机找一个大主顾……对于乌克兰人来说,他们的第一选择当然是林鸿飞出钱给他们搞研究,但他们也明白,这是最理想的情况,林鸿飞应该不至于如此白痴才对,现在,林鸿飞就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了。
“是的,AI—22的涡轮前总温确实是偏低了一些,和CF34—3相比确实是低了很多,不仅涡轮前总温低了很多,连总增压比也比CF34—3低了不少,”出乎林鸿飞的意料,在被自己狠狠的刺激了一番之后,雅茨可竟然迅速收拾了心情,对着林大老板侃侃而谈,“但即便是我们的AI—22的涡轮前总温只有973摄氏度,低于CF34—3三百多摄氏度,总增压比只有19。6,低于CF34—3的21,但在我们的涡轮前总温、总增压比、油耗水平以及噪音水平全面低于CF34—3是同时,还能够做出比CF34—3更大的推力,这正说明AI—22其实是一款潜力非常巨大的发动机,只要我们对这款发动机进行持之以恒的改进,我相信这是一款可以涵盖4000公斤至10000公斤推理的发动机。”
说完,他一脸紧张的注意着林鸿飞的表情变化。
既然没法用其他的说服林鸿飞,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林鸿飞看到这款发动机的巨大潜力了……老实说,雅茨可真不想这么做,他们只想和林鸿飞联合开发AI—22,绝没有想要和林鸿飞开发AI—22后续型号发动机的意思,但现实的情况逼的雅茨可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
若是没有了一点希望也就罢了,无论是乌克兰政府还是扎波罗什进步机器制造局说不定都会放弃发展AI—22的希望,但眼前分明就有希望,为了抓住这一丝渺茫的希望,不管是雅茨可还是帕维尔都顾不了这么多了……D—18T这种级别的发动机当然严禁技术外流,但AI—22不过是个小推力涡扇发动机而已,在没有办法获得欧洲和美洲市场准入资格的前提下,就算给了中国人也没什么。
似乎也是这个道理……林鸿飞不得不承认,自己被雅茨可给说动了:没错,既然在涡轮前总温和总增压比都低于CF34—3的前提下都能够发出比CF34—3更大的推力,若是将增压比和涡轮前总温提升上来,AI—22的性能提升必然是可期待的:多了不说,哪怕涡轮前总温提升到1100摄氏度左右,哪怕总增压比不变,这个发动机的最大推力最起码也可以达到5000公斤以上吧?
“这样吧,我考虑一下。”沉吟了良久之后,林鸿飞终于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再看看能不能想点办法搞点钱。”
雅茨可、维克多和帕维尔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只要林鸿飞原因考虑考虑,这件事就有很大的希望,至于林鸿飞所说的“想想办法搞点钱”,直接就被雅茨等三人理解为林鸿飞为刚才的话所说的推托之词,毕竟林鸿飞刚刚说了没钱了,总不能立刻就拿出钱来吧?哪怕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可面子还是要照顾的,连连点头道,“我们理解,完全能够理解。”
“不过这个联合开发,是怎么个说法?进度、专利、研发资金、生产这三块是如何安排的?先说好,我希望这个‘联合开发’能够有足够的诚意,不是口头上说说的,”既然开始看好AI—22的潜力,林鸿飞自然就要尽可能的多了解一些细节方面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乌克兰人打一打预防针,免得这些乌克兰人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还有,维克多先生,你们为我们的运七—200A设计的改进方案是怎么样的,能大致的给我说一下吗?”
“关于这个联合开发,我们的设想是这样的,”帕维尔轻咳一声,努力压住心中的喜意,道,“按照我们的计算,若是能够有充足的研发资金保障……这个充足的资金保障,是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美元……2年内可以组装出第一批试装机,三年内可以拿出最终的成品,我们的设想是,AI—22以及后续型号的发动机的全部专利由联合开发方共享,研发资金方面我们乌克兰承担一部分,作为专利的共享方,贵方承担大部分的研发经费;至于生产,以西契发动机公司为主,当然,一些贵公司或者贵国的公司能够生产的零部件,也可以交给贵方来安排。”
说完,帕维尔小心翼翼的望着林鸿飞,希望能够从林鸿飞的脸上得出一个答案。
但林鸿飞让帕维尔失望了,他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点了点头,完全看不出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然后就扭头看向了维克多,等着维克多的回答。
“咳……我们的设想是,为了最大可能的降低二次开发成本,新的喷气式运七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依旧是上单翼、低平尾、机翼下吊装两台发动机的布局,若是按照林先生您的要求,采用超临界翼型,配合可选装的翼梢小翼,我们初步计算的结果是,只需要大概1500万美元左右,就能够完成全部的设计和测试工作。”
说完,维克多同样小心翼翼的望着林鸿飞,等待着林鸿飞的反应。
“咳……”也是咳了一声,林鸿飞开口了……
第1469章 合作与分歧
“先说一下我们的运七,”林鸿飞皱了下眉头,开口道,“我知道,维克多先生的说法是成本最为节省的一种方式,并不需要对飞机整体做出太大的改动就可以实现我们的要求,但我的想法是,既然要重新设计最重要的机翼,就已经牵扯到了飞机最重要的气动布局的改动,虽然其他方面的改动并不大,但有一点却也不可否认,那就是运七的初始设计全都是针对500公里每小时以下的低速飞行而设计的,当飞机的速度超过800公里每小时之后,飞机的气动布局还要做一些针对性的调整,以降低飞机的飞行阻力、提高燃油效率,这一点没错吧?”
“没错,是这样的。”维克多点点头,事实就是如此,林鸿飞也算是业内人士,容不得自己不承认。
“很好,这些改动,虽然看似改动的范围不大,但实则工程量也不小,既然如此,那我们还不如使用运七的机身,重新设计机翼、平尾和尾翼,必须考虑到飞机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的易维护性,也必须考虑到飞机外形的美观程度……无论如何,一款外观更漂亮一些的飞机总是更能取悦我们的客户:无论是乘客还是航空公司。”
维克多、雅茨可和帕维尔同时点头,他们不得不承认,林鸿飞这话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不光要考虑工程量和投入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客户的接受能力问题,一个和军用飞机差不多结构的支线客运飞机,也委实无法让人喜欢到哪里去,和民用运输飞机相比,军用运输飞机没有几个外形好看的。
只是维克多有些担心,“如果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