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家- 第8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技术人员话最多的时候就是和技术人员聚在了一起谈技术问题和发展方向,林鸿飞和不例外,林鸿飞站在一个商人和技术人员的角度说起了一些话,这些话之前从未有人说过,让吴文清和方新竹觉得耳目一新之余,仔细一品,却又觉得大有道理……“所以啊,严格来讲,苏联半导体工业落后美国,除了决策层的失策和半导体设备的落后以外,最重要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苏联的半导体设备长期不能实现商业化,走不出实验室的大门,导致投入和产出眼中不成比例,直到80年代中期才有了突破,可惜,没过几年苏联就解体了。”

“但是哪怕是如此,在解体之钱,前苏联在半导体和芯片产业方面的技术水平在欧洲至少也不比德国差,虽然他们没有象英飞凌这样的大企业,但是有为数众多的很有技术特点的中小型的IC企业,光刻机前苏联自己就能够生产,只是和荷兰ASML比起来差的太多而已,用自己生产的很不划算,西方在光刻机这方面可是对苏联人可是敞开大门的,整个八十年代到现在,只要毛熊有钱,菏兰人连极紫外光刻机都卖给他们!条件比中国好的多了。”

用后世一句比较贴切的话来说,就是:苏联当年也是逆天的存在啊,可惜被美帝给忽悠瘸了。

“什么?苏联人那里有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吴文清猛地站了起来!

“是。”林鸿飞笑眯眯的点点头。

“那……”吴文清顿时一脸希冀的望着林鸿飞,但随即,眼中的光芒又暗淡了下去,“这又有什么用……”

“多少还是有些用处的,”林大老板笑眯眯的回答道,“吴所长不清楚,但方总应该是知道一些的,这些年我们公司拼了命的在俄罗斯以及前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收破烂,不仅搜罗到了很多前苏联在材料领域的资料和生产设备,也搜集了一些其他行业的资料和生产设备……”

“有半导体行业的?”这下子,吴文清和方新竹两人都忍不住了,猛地站起身来,一脸狂喜的望着林鸿飞:这可真是……难不成天上真的掉馅饼了?

“有,不但有几台ASML极紫外光刻机,还有一些6英寸晶圆的生产设备和苏联当年在半导体以及芯片方面的研究资料,两位若是准备接这个担子,我看看能不能从老毛子那里再淘弄点好东西回来。”

第1461章 半导体工业的曙光(下)

“弄回来!一定要弄回来!”吴文清两步就窜到了林鸿飞的面前来,满脸狰狞的揪着林鸿飞的衣领,浑然忘记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马上就有可能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嘶吼着道,“这可都是咱们想买都买不到的宝贝啊,说什么都要弄回来!”

吴文清50多岁的人了,真难为他身手怎么就这么敏捷的,仿佛瞬间年轻了30岁,灵敏的像是个20来岁的小青年。

“那些资料在哪里?设备在哪里?资料在哪里?”方新竹的反应丝毫不比吴文清好到哪里去,满脸涨红的在旁边拉住林鸿飞的胳膊,“这可是咱们国家半导体发展的最好的机会了,快带我去看看!”

惊喜啊!对吴文清和方新竹来说,林鸿飞的这个消息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超级大馅饼!

现在,有了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每年笑话数百万个芯片的能力,就等于有了商业化运营的市场,有了这个市场,就等于为以后扩大市场占有率打下了一个契机:面对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两人怎么可能会不激动?

“咳咳……让我喘口气……”猝不及防的林鸿飞被吴文清勒的直翻白眼,使劲挣扎了两下,艰难的道。

可无奈吴文清抓住林鸿飞衣领的一双手仿佛铁钳一般,林鸿飞使劲挣扎了几下,吴文清这个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竟然纹丝不动,一双眼睛通红的盯着林鸿飞的脸,唾沫星子喷了林鸿飞一脸,“不放!快说!”

还是方新竹相对而言没有那么“纯粹”,看到林鸿飞那涨红的脸,这才意识到自己两人做的有些过分了,连忙帮林鸿飞掰吴文清的手,焦急的道,“吴所,赶紧松手,你太用力了,再这样,人都被你给勒死了。”

“啊?”吴文清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自己举止的不妥:自己竟然差点儿把自己的老板给勒死?连忙松开手向林鸿飞道歉,“林总,实在是对不起,我……”

“没事没事,”看着脸上带着一丝惶恐的吴文清,林鸿飞摆摆手,他还真担心自己把吴文清给吓坏了,“只要以后不这样就行了。”

见林鸿飞确实没有怪罪的意思,吴文清就嘿嘿笑了两声:刚刚也就是自己脑袋被这个好消息给冲昏了,还以后?以后谁还敢?

林鸿飞也没有继续说这个事的意思,担心吴文清和方新竹难堪,整了整衣服,招呼吴文清和方新竹两人分别坐定,待到心情平复了之后后,道,“设备和资料就在我们公司的仓库里放着呢,你们随时都可以过去看,我现在要的是一个答复:若是国家能够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帮助,母公司这边能够提供相应的研发条件和资金,你们有没有把握?多长时间能出来结果?”

“如果……”吴文清和方新竹两人对视了一眼,彼此迅速交流了一下眼神,同时重重的点头,“只要核心设备没问题,有相关的资料,最多5年,我们可以拿出第一代用于汽车ECU的芯片来。”

顿了顿,吴文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其实咱们国家现在也能够小批量的提供一些这类技术含量不高的芯片,不过产能跟不上,没法大规模生产,盖工厂、添置设备,怎么着也需要上亿美元,国家拿不出这笔钱来……”

林鸿飞算是明白了,国家拿不出这笔钱来,所以这俩家伙就瞄上了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不过这正合林鸿飞的心意,国家拿不出这笔钱来,只要能够产生价值,林鸿飞不介意自己掏这笔钱。林大老板大手一挥,“你们看了设备之后写一份可行性报告给我,只要可行,咱们砸锅卖铁也要上!”

砸锅卖铁都上?吴文清顿时大喜!

但还没等他说话,林鸿飞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又道,“还有一个,吴所长,咱们公司以后可是要在航空业方面有一番作为的,航空器传统的控制方式必定会被以数据总线为核心的新式控制方式所取代,而数据总线的核心便是机载计算机系统……你觉得,有把握吗?”

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准备在航空工业方面打出一片天下来,这个事情吴文清怎么可能不知道?

自打知道了国家有意将西北计算机研究所划给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之后,他就特意找了一番资料开始对这个之前根本没在乎过的企业进行研究,这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还真被吓了一跳:敢情在大飞机的技术储备领域,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术储备竟然还是最全的?!看看吧,从伊尔—62M这种最多可以乘坐186人的中型干线飞机到TU—134M这种小干线飞机,从D—30这种6000到7000公斤推力等级的发动机到D—30KU这种12000公斤至13000公斤推力等级的发动机,相关的技术竟然全有?

若只是有技术倒也罢了,可要命的是,他们正在这个技术的技术上不惜血本的投入巨资进行深入改进和开发,这个就比较恐怖了,这可是以往哪怕有国家出面牵头都搞不定的东西啊,现在又开始瞄准了机载计算机和数据总线……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竟然妄图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共和国航空工业的节奏?

理智告诉吴文清这是不可能的,可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这番勃勃野心,吴文清的心里竟然隐隐的有些期待:或许,现在有了国家的支持之后,他们真的能够做出一番作为来?咬了咬牙,重重的点了点头,“没问题,1553B数据总线和美国航空电子工程委员会的ARINC429总线协议我们都接触过,没有问题!”

“好!既然你们这么说了,那我说什么也要想办法说服国家在这个上面给予倾斜!”林鸿飞重重的一拍大腿,他原本以为这件事会很难,却没想到竟然还有很大的希望,太好了!今天这顿饭吃的当真是值回了票价,“不过先给你们说一声,将来国家若是真的批准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组的人员构成和管理可能和咱们现行的制度不太一样……相信你们两位也都知道,咱们国家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其实不是很合理,在大环境方面我没法做出大的改变,但具体到咱们这个项目,在管理、任命制度方面,我会很大程度上参考西方科研机构的制度:一切以能力和制度说话,谁的本事大,谁就能够拿到更多的项目、更多的收入。”

“现在实行的‘人治’的制度肯定是行不通了,任何一个被调到这个项目组的人都会面临一场我亲自监督的考核,同样,任何一个觉得自己有这份能力、在此之前却没有资格的科研人员也可以主动向我推荐自己,王晗这样的情况,我不希望在这个项目组里面发生。”

王晗,就是林鸿飞给东方正父子俩讲的那个搞斯贝发动机国产里面的那个猪脚,这家伙给林鸿飞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作为技术出身、前世以首席技术官的身份管理着一家企业多年的林鸿飞而言,建立一套科学的科研队伍,这是他的老本行。

林鸿飞原本以为吴文清和方新竹会反对自己的建议,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听到林鸿飞这么说,两人竟然是对视了一眼,相视一笑,“能够这样最好了!”

似乎,吴文清和方新竹两人也是受够了这个憋屈的科研制度,但他们的身份和位置让他们即便是心里有再多的不满也没法做出改变,既然林鸿飞有改变这个环境,最起码是小范围改变这个环境的能力,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

……

“什么?你还打算上马半导体项目?!”东方正手一抖,手中的茶杯差点儿掉在地上。

饶是东方正身具高位,可也被自己女婿的这番好胃口给吓呆了:半导体啊!这个投资都是以“亿美元”计的项目,也是你现在能够玩得起的?

若是林鸿飞现在不搞航空也就罢了,可现在既然高了航空,你小子还想着搞半导体?你不活了?

“我打算上马的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半导体项目,和Inter、AMD这些巨头争,我不是找死?”林鸿飞将自己要上马的项目和东方正解释了一遍,“我和浪潮集团的方新竹和西北计算机研究所的吴文清讨论过,他们都认为,现在是我们上马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竞争不激烈的半导体项目的最佳时间,最关键的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这点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只要积累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向上发展……咱们国家在半导体技术方面太落后了,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难得机会。”

“机会是难得的机会,可就是需要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对吧?”东方正没好气的道,“说来说去,就是想着法子从国家兜里掏钱,对吧?”

第1462章 喜讯和问题

“当然!”林鸿飞理直气壮的道,“这是对咱们国家的半导体技术都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项目,国家不会打算是让我们自己掏钱吧?况且,到时候我们公司掏的钱说不定还比国家要多得多呢,而且,除了我们公司之外,您见过哪家企业对这件事如此上心的?就算是那些国家扶持的半导体企业也做不到吧?”

“你小子……”东方正被林鸿飞的这番理直气壮给气乐了:尽管在此之前国家的半导体工业全都是靠国家的财政投入,但东方正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向国家要钱的企业能够做到如此理直气壮的,只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林鸿飞说的有道理,就算国内的那些半导体企业,也没有任何一家对国内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如此上心的……在当前我们没有办法从欧美买到半导体生产的相关设备的前提下,有哪家企业想到从俄罗斯那边想想办法的?没有!一家也没有!国内的半导体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

生气归生气,但既然有这么一个机会,他也不会放过,能够实现专用计算机的自主,也是国家在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沉吟了一下,东方正点点头,“这样,这个事情我和首相大人说一下……欧洲和美国的万维网正在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迎头赶上,这其中,半导体技术是核心中的和信心,首相大人最近一段时间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你把这个资料写好。”

“是。”林鸿飞应了声,心里松了一口气,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若是在汽车行业也就罢了,但既然是在半导体行业,没有人会眼看着这么大的一块肥肉从自己眼前溜走,但在前期的政治博弈阶段,自己看能够起到的作用并不大,还是让自己老丈人上去“冲锋陷阵”吧。

“范堡罗航展的事情,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范堡罗航展还有几天就要开始,东方正揉了揉眉心,关心的问道。

“该布置的都布置好了,过两天我会过去。”

“嗯,这是咱们国家的民航工业第一次走向国际,你们这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千万要注意,不要丢人。”东方正郑重的叮嘱到,只是一想到自己女婿的这个操蛋的性格,他就忍不住有些头疼:他隐隐的有种预感,似乎林鸿飞这小子肯定要在航展期间搞出点儿事情。

这次国家对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参加范堡罗航展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既然已经决定原则上将冰飞和西飞划给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国家也就对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开了绿灯:这次范堡罗航展期间,可以临时性将冰飞化为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下属的企业,以直九、运12和西飞的运7参加本次的范堡罗航展。

运12更是被中央领导寄予了厚望,这款飞机可是共和国唯一一款取得了英国民航局适航证的机型,在美国取证的工作也进展的很是顺利,如果能够在美国取证成功,这将会是共和国唯一一架同时取得欧洲国家和美国双料认证的机型,这么好的一个露脸的机会,领导们怎么舍得错过?……嗯,当然,中航工业有些不乐意,但这个时候,正是“讲政治”的时候,怎么可能允许其他人在那里唧唧歪歪?

“爸,您放心,我们这次就是去学习的。”林鸿飞很低调,低眉顺眼的道。

“你能这么向就好了。”东方正苦笑一声,不知道为什么,听林鸿飞这么说,他心里越发感到不安了。

……

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这次参加范堡罗航展的阵容可谓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庞大,不仅有北郡100和北郡200这两款大飞机的等比例缩小模型,北郡100的客舱1:1模型,还有运七…200A、运12、用单晶合金制造的80厘米涡轮风扇发动机叶片、铝锂合金材料……阵容只庞大,足以让人眼晕。

中航工业原本是有些不服气的,但看到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参展展品之后,就只剩下了羡慕嫉妒恨了:虽然中航工业很厉害,但再厉害也就只能在国内耍耍横,像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这么愣头愣脑的冲到英国去“丢人”?他们真心丢不起这个人。

“林总,他们怎么能这样呢?”特意被林鸿飞从乌克兰叫回来,陪同自己一起参加本届的范堡罗航展的D—36副总工程师王晗一脸忿忿的道,在飞机起飞之前,中航工业的党组成员悉数到齐,给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送行,阵容不可谓不庞大,但说的话可就不那么好听了,怎么听都让人觉得中航工业的这些人肚子里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

“不用管他们,”林鸿飞摆摆手,他从来都没有将中航工业的这群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够的混蛋们当做一回事,“就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