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家- 第6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鸿飞不想说什么“这6。5亿美元的现金的开支要处于花旗银行的监管之下,他们中航工业总公司怎么可能拿到手?”之类的蠢话,因为林鸿飞很清楚,这其中的办法太多了,他只是抬起头来望着东方正,要明确一件事,“爸,在这件事上,民航局是什么态度?”

“民航局的意思当然很明确,必须要确保民航局的利益不受损害。”东方正道。

民航局的这番表态听起来不偏不倚,任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但林鸿飞却笑了:保证民航局的利益不受损害?民航局可是老王家的传统势力地盘,保证民航局的利益不受损害,那不就是要保证老王家的利益不受损么。

最难的一点解决了,这让林鸿飞极大的松了一口气,但是现在还不是彻底松气的时候,沉默了一下,林鸿飞向东方正问道,“爸,我就想知道,如果民航系统想要采购商用飞机,受中航工业总公司这边的影响大不大?是不是必须通过中航技术进出口公司才能操作?”

中航技术进出口公司是中航工业总公司下属的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同时也是持有国家特别颁发的军品出口经营权的10家公司之一,其最为核心的业务就是航空产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不但专门负责中国航空产品外贸工作业务,同时也是中国最主要的防务产品供应商之一,对于中国民航企业进口商用飞机是否要经过中航技术进出口公司这一点,林鸿飞一直不是很确定,但这也是最让林鸿飞忌惮的一点:这家公司手中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

“那怎么可能?!”

听到林鸿飞的这个问题,东方正不由得笑了,似乎在为林鸿飞的这个担心而感到好笑,“中航技术进出口公司主要从事军用航空器以及导弹等防务产品的进出口管制,民用航空器他们也就管一管自己公司旗下冰飞公司的运12,管民航局?”

东方正的眼中掠过一丝不屑,“中航技术进出口公司管好自己的军品贸易就行了,民航贸易用不着他们插手,民航局有自己的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

“也就是说,如果国内某家航空公司想要购买某种飞机从事商业运营,要通过民航局的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中航工业总公司根本就只能干看着,对吧?”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林鸿飞道。

“那是当然!”

说这话的时候,东方正一脸的傲然!

79年,内阁本着“改革开放,政企分离”的原则,正式批准现今中航工业总公司的前身:中航工业部成立中航技术进出口公司。

当时的共和国航空基本上是军民不分家,中航工业部起初是强烈要求将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都晦气纳入中航技术进出口公司的管辖范围之内的,是自己家老爷子据理力争,甚至不惜和时任中航工业部的领导拍了桌子,才将民用范围的航空器、发动机、航空器材、各种设备、特种车辆的进出口、租赁、维修、寄售以及所有与民用航空有关的各种工业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出口业务的进出口权从中航工业总公司的手中生生的夺了过来。

当时的共和国民航极度不发达,民用航空并不算是一块肥肉,截止到79年年底,全国范围内用于民航运输的飞机只有不到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还是四五十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17架;机场只有79个。全年旅客运输量甚至排在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之后,充其量是一块有点肉的鸡肋而已。

而那个时候的王老爷子当时高居内阁副相之宝座,面对王老爷子的怒火,中航工业部也不得不暂避老爷子的锋芒,将民用航空领域交给了当时还是隶属于交通运输部管理的民用航空局。

但是到了今天,民航系统全都对王老爷子当年的高瞻远瞩佩服不已!

这些年来,老爷子一手完成了民航系统的改革,不仅一手打造了东方航空、南方航空、西南航空、西北航空、北方航空和通用航空这6大国有骨干民航公司,更是组建了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中南、西北这六大民航管理局以及若干个机场,并且还对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系统也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相应进行了改革。

老爷子所做的这一切,带来的成绩足以耀瞎无数人的双眼:从79年到93年的这15年里,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民航系统从当初的一块鸡肋变成了让中航工业总公司悔青了肠子的大肥肉。

在今年的4月19日,民航局从隶属于交通运输部的一个下属部门升格为内阁直属机构,改名为民用航空总局,堂堂的副部级部门,现在更是已经确定,最迟在今年年底民航总局就能升格为正部级单位。可以说,民航之所以能够有今天,全都是自己家老爷子带着民航人一拳一脚、筚路蓝缕打拼出来的,民航系统为什么对老王家这么忠心耿耿?那可不仅仅是关键岗位上都是老王家的人。

林鸿飞之前从没有听自己老丈人说起过这些,现在听他说完这些,也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怪不得民航一直都是老王家的地盘,针扎不进,水泼不入,原来如此!

“这样我就放心了,”彻底放下了心中担忧的林鸿飞,望着自己家老丈人,目光灼灼的道,“爸,既然这样,咱们就丢开中航工业总公司自己玩好了,既然是商业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那军工企业进来掺合个什么劲?我的意思,就由我们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和民航总局一起出面,再吸引几个小股东来成立共和国商业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不带他们中航工业总公司玩了。”

不带中航工业总公司玩的意思,就是不但D—30和D—30KU发动机没有中航工业总公司什么份儿了,连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在北美的投资也没有中航工业总公司什么份儿了,最简单的一句话:我们不打算带你们军工系统玩了,我们自己单独玩。

这话也就是当着东方正的面说,也亏得翁婿之间关系不错,两家人又是利益共同体,但凡差一点儿,这事儿都不定严重到什么程度去。

“如果有可能,这当然是最好的,”民航是老王家的传统势力地盘,如果可能,他们当然不想让军工系统插一只脚进来,捍卫民航系统的“纯洁性”就是在捍卫老王家的利益,在这件事上,东方正绝对没有任何的犹豫,他唯一担心的一点就是:“但如果是这样,你们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会受到很大影响吧?中航工业总公司还不得恨你们公司入骨?”

“我们做的是民用车辆,军用车辆的份额很小,而且我们在军用车辆与军工系统打交道的是兵工总公司,和他们中航工业总公司之间互不隶属,我就不相信兵工总公司和中航工业总公司之间的关系能好到让兵工总公司心甘情愿的放弃这么大一块利益的程度上。至于我们公司的北美分公司,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我个人的公司。”

“怎么可能?!”东方正顿时被林鸿飞这话给吓了一跳,顿时再也坐不住了,目光严厉的盯着林鸿飞,“鸿飞,这种事情,可容不得开一点的玩笑。”

“这么大的事情,我当然不能开玩笑,”林鸿飞正色道,“这个事情我谁都没有告诉,爸,我给您说,这次从花旗银行贷款的主体,不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而是我林鸿飞本人。”

“这不可能!”东方正顿时叫了起来,“你哪里来的足够价值的抵押物抵押给花旗银行?”

第1185章 撇开他们,咱们单干(下)

这话是大实话,花旗银行不是慈善机构,没有足够的抵押物,哪怕你吹的天花乱坠,他们也不可能将钱借给你的,他们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银行,可不是风险投资机构,林鸿飞如果拿不出足够的抵押物来,花旗银行哪怕再看好林鸿飞,也绝对不可能将这么一大笔钱借给林鸿飞的。

“我手里有新型钛合金的专利技术,以及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所持有的5%的股份,以及其他若干专利的年收益,就这些,”林鸿飞两手一摊,“花旗银行评估后,认为这些东西的价值大概值8亿美元,贷款6。5亿美元当然不成问题。”

“不对!”东方正皱着眉头,他敏锐的发现了林鸿飞这话里面的毛病,“那个新型钛合金的专利技术不是你们公司的吗?”

“是没错,但在确定了这份资料的第一时间,我将以当初10倍的价格将连同这份资料在内的、从那个前苏联研究机构买回来的资料一起买了下来,专利注册的也是我个人的名字。”林鸿飞道。

“还是不对,”东方正依旧紧皱着眉头,“你们公司不是从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买下了两个航空发动机的专利技术和安—14、安—28的专利技术,还有从俄罗斯买下了图—134客机和伊尔—62客机的专利技术么,这些怎么算的?还有,你们的公司叫做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北美分公司……”

“连同您说的这些专利技术资料和挂靠费用在内,我给了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10%的股份,并且如果公司不盈利,他们不用分担风险,换句话来说,就是赚钱了他们分钱,不赚钱要往里面投钱的时候他们一分钱都不用出,唯一的要求就是公司只有分红权和财务监管权,不能插手企业的经营管理,公司董事会对这一点没有意见。”

说到这里,林鸿飞的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前几天刚与俄罗斯索洛维约夫设计局签订引进D—30和D—30KU发动机技术的,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北美分公司,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北美分公司与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下属的航空技术实验室、材料研究实验室之间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听到林鸿飞这么说,东方正彻底晕了:那这岂不是意味着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北美分公司其实是林鸿飞那小子一个人说了算的?那……

东方正当即敏锐的意识到一点:林鸿飞刚才的建议立刻变得可行!

但林鸿飞这番话给他带来的震撼效果太大,尽管他的脑袋晕晕的,但还是急促的道,“去把这些相关的资料拿过来我看!”

“这些资料都在银行里锁着呢,复印件行不?”林鸿飞这话分明是找抽的节奏。

“少废话!复印件也行,还不快去?!”东方正没好气的道。

林鸿飞顿时狼狈而逃。

……

狼狈而逃的林鸿飞,第二天的时候再次出现在了东方正的面前,与昨天不同的是,这次见面的地点是在东方正的办公室里。

这么重要的合同,除了公司档案室里有一份之外,林鸿飞的办公室保险柜里还有一份,但他再怎么想要让自己老丈人在第一时间看到这几份合同和协议,也要赶回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舜耕市,哪怕有飞机来回,也要等到自己老丈人吃了早饭上了班再说,自己老丈人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早已经得到了东方正吩咐的赖峰乖乖的帮自己老大关上了门,除非有重要的人或者事,否则其他人等一律挡驾。

“爸,就是这些了。”林鸿飞将自己连夜赶回舜耕市取回来的厚厚的一叠资料从鼓鼓囊囊的公文包里取出来,放在自己老丈人的办公桌上,一份份的给他介绍道,“这份是和花旗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这份是包含钛合金在内的资料转让合同,这份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允许我以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的名义挂靠的协议,这份是……”

东方正几乎是以抢的速度,将这些对老王家而言珍贵至极的资料迫不及待的抢到手里,那份最重要的、连中航工业总公司都眼馋不已的花旗银行贷款协议书就在最上面。

这是一份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写就的资料,就是这个了,东方正近乎贪婪的看下去,虽然看不懂英文,但没关系,一段英文一段中文的合同让他完全不担心自己看不懂:协议书的内容很多,但之需要看最重要的几项就够了,没错,贷款的主体是林鸿飞本人,而不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贷款抵押物是林鸿飞手中所持有的新型钛合金专利的配方资料以及所持有的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5%的股份。

第二份文件则是资料转让合同:林鸿飞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将当初从前苏联某设计局以10万美元买回的资料“高价”收购……这其中就有Ti6—A1—4V钛铝钒铁五级钛合金的资料……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董事会对此事进行过转向讨论,最后一致通过了林鸿飞的资料购买申请。

第三份是挂靠协议……

第四份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以自己手中掌握的两款小型航空发动机和四款飞机的专利技术,连同挂靠费用在内,占据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北美分公司10%股份的合同……

第五份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与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材料研究实验室、航空技术实验室进行战略合作的协议书……

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刚刚与俄罗斯索洛维约夫设计局签订的关于引进D—30和D—30KU发动机技术的合同……

……

当所有的资料看完之后,东方正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指了指林鸿飞,貌似无语,“你小子……你就不担心中航工业总公司这次捞不到好处,狗急跳墙的说你以权谋私,倒卖国有资产?”

话是这么说,但看他那眼神,哪里有一丝无语的意思,分明是快意之极。

“那我倒是要问问中航工业总公司的领导,我怎么以权谋私了?10万美元买来的东西,我100万美元买过来,公司眨眼之间净赚10倍的利润能叫以权谋私?当初不过是花了不到2000万美元买回来的东西,我实打实的分给了他们6500万美元,等于一下子增值了三倍多,这能叫倒卖国有资产?如果这样都算是以权谋私,这都算是倒卖国有资产,那我倒是宁愿这样的企业和个人多一些。”林鸿飞大义凛然的道,如今道理在自己这边,最起码是看上去在自己这边,自己还有什么好怕的?

别看中航工业总公司之前的态度空前强硬和牛逼,但这一刻,在政府方面的弱势这一刻立刻凸显无疑:这种事情的解释权可是在政府的手上,哪怕他们明知道林鸿飞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在“倒卖国有资产”呢,他们也不能说。

就像是林鸿飞说的,10万美元的东西,林鸿飞用100万美元买过来,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因此而净赚90万美元,这是整个公司董事会都同意了的决定,谁敢说林鸿飞是在以权谋私?你说了?那你来以10倍的价格买你们公司的东西试试?

总价值不过2000万美元的东西,林鸿飞直接给出了价值6500万美元的股份,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等于净赚3。25倍,这种事情,谁敢说林鸿飞是在“利用手中的权利倒卖国家资产”?要不你也倒卖一次给我看看?

与索洛维约夫设计局合作的也不再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而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这之前你们中航工业总公司也没有提出过异议,怎么现在才唧唧歪歪?

如果林鸿飞没有靠山和后台,那也就罢了,可现在大家真掰起手腕子来也差不多少,这种根本拿不上台面来的说法立刻就站不住脚了,更不要说东方正现在是内阁秘书长,王大伯现在在国家计委,王二伯更是久居中枢,不管中航工业总公司心中再怎么不甘,解释权都在政府这边。

东方正指了指林鸿飞也笑了,这次,他是真的松了一大口气,“那你小子说说,文人小说下载这次组建商业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