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就算是发展市场经济,也应该是社会主义状况下的市场经济,经济的稳定增长才是最重要的。”
“是的,白俄罗斯要进行改革,但绝对不是美国人所说的那一套,就像你们中国人要做的那样,我们白俄罗斯也要进行有白俄罗斯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工作,保证就业、保证经济的低通胀率和工业的发展、农业的稳定增长以及人民的收入增长是最重要的。”
“前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一无是处,就像是你们国家的那位伟大的人物所说的一样,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实行有限的市场经济是必要的,你们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你们也实行了市场经济,但在某些领域,你们的政府仍旧保持了强有力的调控能力,如果将来有条件,我也会考虑这么做,另外农业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本。”
说道这里,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忽然用怪腔怪调的普通话说道,“没有足够的粮食,人民是要饿肚子的。为了保证农业的稳定,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存在是有道理的,也是必须的……”
林鸿飞还从来都不知道,未来的白俄罗斯总统竟然是共和国以及老人家的忠实崇拜者,这个结果真的让人吃惊。
到此刻,林鸿飞终于下定了决心:或者,自己可以修正之前的思路,在这里打造成一个白俄罗斯版的“中国大众”?
“但是我知道,很多国际上的大公司和大集团都是打着合作的旗号来前苏联的那些加盟共和国来抢劫的,他们就是一群强盗,”阐述完自己想法的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情绪犹自激动,他直视着林鸿飞的眼睛,目光逼人,“我怎么能够确定您和您的公司不是这么想的?”
“事实上,一直到我的飞机降落在明斯克国际机场的时候我心里都是这么想的,”直接无视了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眼神的威压,林鸿飞坦然自若的道,“但不可否认的是,米哈伊尔先生的建议给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如果我同你们合作可以获得的更多,不但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而且还能获得一个国家的友谊,那么我为什么要做抢劫这种无聊的举动呢?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话说,如果我那么做了,我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哈……很生动很形象的说明。”听到林鸿飞的比喻,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忍不住笑了。
林鸿飞不管他,继续说道,“白俄罗斯的情况,我想您最清楚,不客气的说,这大概是半个世纪乃至近100年来最糟糕的时候了,这个时候的白俄罗斯最需要来自于外界的帮助,我们中国人有一句流传了几千年的很有道理的话,叫做‘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意思是你给一个富翁送一辆车只能让富翁记住你整个人,但如果你给一个穷人送一袋米,这个穷人会感激你一辈子……现在我打算做给这个穷人送一袋米的人,虽然这袋米的价值比一辆车差得远。”
“但也许这个穷人在自己发达了之后就会忘记了当初给他送了一袋米的那个人。”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沉默了一下,道。
“哦,那就是我的眼光问题了,”林鸿飞耸耸肩,无所谓的道,“这属于考验眼光和运气的问题,同时还要看我是否得到了上天的眷顾,真的让我碰上了这么一个忘恩负义的穷鬼,那我只能说,算我倒霉。”
虽然后来成为总统后的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是西方世界严重的“最后一个独裁者”,但在林鸿飞的眼中这根本不是个问题:搞定一个人的难度总比搞定一群人的难度低多了。
第0878章 大家伙和小家伙
“不,相信我,您一定不会倒霉的。”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终于哈哈大笑起来,他对林鸿飞的回答很满意,同样,也对林鸿飞的选择也很满意,诚然,这其中白俄罗斯确实要付出一些,但同被人抢劫比起来,林和他的公司确实就像是给一个快要饿死的穷鬼送来了一口袋的白米,对于现在的白俄罗斯来说,这就足够了,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愿意给白俄罗斯这个穷鬼送饭吃的人,周围的坏蛋们想的都是如何从这个穷鬼的家里抢走和偷走最后一点之前的家当。
他站起身来,向林鸿飞伸出了手,“好吧,在说合作愉快之前,您还需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
“现在的我只是白俄罗斯第十三届最高苏维埃的民意代表,我需要走到更高的位置,我们正在酝酿成立一个最高苏维埃反贪污临时委员会。”
林鸿飞立刻明白了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要的是什么,他毫不犹豫的道,“是的,对于贵国的政府体系问题我个人同样深表忧虑,如果您愿意在这方面做些工作,我本人愿意支持您成为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反贪污临时委员会的主席,并且为了方便您开展工作,我愿意向反贪污临时委员会筹备小组捐赠20万美元,以协助反贪污临时委员会的尽快成立。”
反贪污临时委员会要接受一笔20万美元的捐赠用来拉拢人,这可真是讽刺,但是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显然对林鸿飞的表示很满意,20万美元当真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他略显兴奋的点点头,“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可以全程陪同您今后几天对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和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的视察,虽然我之前一直在做集体农庄的管理工作,但对于集体农庄使用的大型农业机械,我也是很精通的。”
通过对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的资料的紧急搜集,林鸿飞已经掌握了关于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一些很重要的资料,他曾长期从事农业领导工作,在整个80年代,他曾经先后担任莫吉廖夫州什克洛夫区团委书记、“突击手”集体农庄副主席、列宁集体农庄党委书记和“城市人”国营农场场长,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说这还是一个喜欢亲临一线的农业领导人,既然他敢对自己说自己精通农业机械,那么林鸿飞也不会觉得奇怪,林鸿飞略一犹豫,当即痛快的答应了下来,“有卢卡申科先生这样熟悉当地具体情况的政府人员来陪同,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
林鸿飞并不知道,出了酒吧门坐进了一辆普通的嘎斯轿车的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的车子里还有一位自己的老熟人。
“亚历山大,怎么样?”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刚一坐进车子,等候在车子里面的米哈伊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米亚斯尼科维奇立刻迫不及待的向他问道。
“也许,我们可以更加乐观一点。”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终于忍不住的大笑起来,他当然有理由这么高兴,搞定了一个这么有钱的投资者,足以让自己的抱负得以充分的施展了……骨子里,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其实应该被归为一个懂得灵活变通的、信仰GC主义却又有些自私想法的政客。
或者更加准确的说,是一个GC主义的理想主义者。
“什么?”米哈伊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米亚斯尼科维奇猛地一个后仰,眼中满是惊喜和不敢相信。
“他答应,只要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和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有投资的价值,就会选择投资,而不是抢劫……”说着,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从兜里掏出那张20万美元的支票来,炫耀似的在自己的好朋友米哈伊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米亚斯尼科维奇的面前展示了一下,“这是他支持我们的最高苏维埃反贪污临时委员会筹备小组的筹备资金。”
“哈哈哈哈……”米哈伊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米亚斯尼科维奇愣了一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哈哈大笑起来,结合自己的好朋友前后的信息,他太明白林鸿飞这番话的意思了。
没错,这是一个好消息,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
虽然林鸿飞对大名鼎鼎的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更感兴趣,但出于对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这位未来的白俄罗斯总统的尊敬,他还是听从了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的建议,首先去了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他只是有点儿好奇,亚历山大·萨哈马拉是如何说服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的?难道就因为两人的全称当中打头的都是“亚历山大”?
“看,这就是我们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最好的产品之一:535系列8X8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它为8轮驱动,前4轮动力转向,自重30吨,载重量15吨,长9米,宽度和高度均为3米,最高时速55公里,携带燃油0。3吨,最大行程650公里,百公里油耗53升,那个时候的苏联军队用它来作为陆基弹道导弹以及萨姆—2防空导弹的拖曳车,这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车。”
亲自充当解说员的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的厂长亚历山大·萨哈马拉施展出了自己全身的功夫,希望自己生动的解说能够打动林鸿飞,“您看到他旁边的那个小虫子了么,那是莫斯科的哈利乔夫重工联合体157系列的6X6中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同我们的535系列相比,该死的莫斯科人制造的东西简直就是一只微不足道、谨小慎微的小爬虫……但是您要知道,535系列这只是我们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制造的小家伙而已。”
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的产品陈列仓库里,亚历山大·萨哈马拉的脸上指着那个如同杨戬一般长着古怪的三只眼、绝对不应该用小家伙来形容的535系列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满脸沉浸在前苏联往日辉煌当中的神情,但是当林鸿飞的目光不由得落在了旁边的那些大家伙身上的时候,林鸿飞闭嘴了:相对于旁边那台排气量70多升的庞然大物,一台排气量40升535系列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确实只能算是一个“小家伙”。
535系列是二战后苏联在军用运输车领域的开天辟地之作,在此之前,苏联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式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535的出现,解决了当时苏军急需的、在战区恶劣换环境下的重型装备运输和装甲部队大兵团突击所需的庞大后勤保障问题,对苏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那个时候的苏联红军已经开始把自己的武器装备造得越来越夸张,并且还在车头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红外线夜视灯,也就是如同二郎神额头中间的那只眼睛一般的偶的东西,这玩意儿在60年代算是高级配备,但是相当实用,据林鸿飞所知,似乎那个时代的老美都没有想到给自己的军车装上这么一个东西。
“我可以看看看看他的发动机吗?”林鸿飞指着这辆长着三只眼的怪物向亚历山大·萨哈马拉问道,“作为一名发动机设计师,我对那个时代的发动机技术很感兴趣。”
这当然不是问题,位于驾驶舱后部的发动机舱很快就被打开,拥有40升傲人排气量的V12柴油柴油发动机引入林鸿飞的眼帘,旁边的铭牌竟然还能看得清,D12A—375的发动机型号标志着这是一台拥有375马力的V型12缸柴油发动机,在那个时代,这是很牛逼的发动机了。
这台发动机的缸体表面铸造工艺非常糟糕,外观粗造,坑坑洼洼,甚至四个缸体紧固螺栓都长得各有模样,不像是一个妈生的:第3个螺栓竟然比其他几个长,而第1个螺栓甚至保留着未能切削干净的锥角——苏式风格就是如此,管用就行,至于细节和美观,这东西和苏联制造是绝缘体。
仔细看看,其实这台发动机的缸体特别厚实,机器很耐用,就是样子不好看,发动机也很干净,没有漏油痕迹。
“很棒的设计是吧。”亚历山大·萨哈马拉得意洋洋的向林鸿飞问道。
“没错,确实很棒。”林鸿飞点点头,这是事实,自己必须要承认,载重15吨及以上级别的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貌似是一直到前几年共和国才算是解决,而且仿制的就是冥思汽车的某款车:重汽集团的黄河JN150也才8吨的载重而已,才相当于535的一半,看就这,对于共和国而言已经算是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了。
第0879章 红色帝国的往日骄傲
“和这一辆比,您认为怎么样?”亚历山大·萨哈马拉指着旁边的一辆车,得意洋洋的道。
林鸿飞瞬间就被旁边的这辆车给吸引了,这是一辆有着典型70年代后前苏联重型军用多轴轮式导弹发射车特点的大家伙,有两个前苏联导弹发射车标志性的、位于车头两边一左一右两个驾驶室,发动机舱位于驾驶室的后面,军绿色的涂装,当然,最重要的是这货夸张的尺寸:哪怕不知道这货的尺寸数据,以一名汽车设计师那精准到苛刻的目光,林鸿飞也能目测出来,这是一辆长度接近12米,宽3米高米的庞然大物。
在这车的前面摆放着一张镶嵌在一块类似于酒店门前告示牌里面的照片,旁边写着一条说明:1965年11月7日,543运载着“飞毛腿”进程弹道导弹首度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亮相。
“这是543吧?”林鸿飞望着这辆很熟悉很熟悉的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问道。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明斯克543系列,我们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永远的红色经典:代号‘飓风’的8X8重型军用轮式高机动整体式越野运输车。”
亚历山大·萨哈马拉望着这个大家伙的目光就像是在望着自己的初恋情人一般的神情,林鸿飞绝对没有想到,这个在之前想着将自己的工厂家底卖掉的家伙竟然会用这么神情的目光注视着这么一款车。
林鸿飞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款在世界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车子,它源于首开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先河并极为成功的明斯克535/537系列,但是和明斯克535/537系列不同,543系列创造了重型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的经典,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庞大特种车系,是苏军使用最为广泛的整体式重型军用越野运输车之一,如果算上其他的衍生车系,则毫无疑问是苏军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皇冠上的宝石。
更重要的是,明斯克543系列深远的影响延续至今:他的外形、结构、悬架、底盘等等,成为后来一系列类似车型的奠基石,比如和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在同一个城市的另外一家前苏联时期的重点国防企业: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的尺寸夸张7900系列,甚至前苏联其后生产的各种重型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都无不继承了543系列的衣钵。
林鸿飞还知道,今天我们国内能制造的、最重型的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实际上全部都是543的反向测绘仿制品,例如威慑台海的DF—11、DF—25战术弹道导弹的运输发射车WA2400,WA2400便是由万山特车仿制的明斯克543,但是遗憾的很,我们制造能力也止步于543,对于我们的军队而言,这也是我们目前最重型的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
“在设计之初,当时的苏联红军就对明斯克543的提出了在现在看来也极为苛刻的基本设计要求:能够适应苏联境内所有类型的道路和地区,并可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以及零下40度、零上50度的极端环境中任人驱使,也就是现在被美国人广泛提出并认可的‘全天候、全地形’概念—……林先生,您要知道,这个要求对于当时那脆弱的苏联汽车工业而言,就相当于是一个体重达到了15斤的超重